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作品的魅力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01:34:39

1樓:過程

烏托邦的存在並不是人心向善,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婪,反烏托邦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反思,而是刺激人心中的黑暗。這些作品的積極意義有什麼呢?告訴人們夢想建立烏托邦的人最終只會建成乙個反烏托邦。

人非純善,所以人間總會有苦難,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而是諉過於人,或是向外界去求,求乙個沒有痛苦的地方——烏托邦。但心中懷惡的人就是真到了烏托邦又能怎樣?傲慢、貪欲、妒忌等等人性中固有之惡才是人痛苦的根源,而烏托邦恰恰是為了滿足這些東西而幻想出來的。

所以那些想建設烏托邦的人會怎麼做呢?他們說一切的問題在於私有、家庭,我們為了建設烏托邦要公有制,拆散家庭。但人非聖賢,貪、色之心具在,當乙個人發現他背誦公有的禱文之後他就能支配更多財富的時候他會怎麼做呢?

當他發現他朗讀那些所謂正確的理論之後就有無數的異性來滿足他或她的需要,而且還不用負責的時候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他會不斷的背誦那些自己都不信的謊言,因為這能滿足慾望,只要這麼說,金錢、地位、美女大大滴有,而這些享受會更進一步的刺激人的貪欲,讓人更墮落,也就更深的融入這個可悲的「集體」中,不管他什麼想法,他只能這麼做,在他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他實際上是自身慾望的奴隸,正如他通過「集體主義」來奴役他人一樣。

所以這樣的社會必然是按權分配,上貪而下貧,從上到下充斥著謊言,表面裝得大公無私,實際上內心想的全是名利財色。所有人都在撒謊,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撒謊,但所有人還在撒謊。

這就是反烏托邦。

道德不足只想靠制度建設出乙個美好社會門都沒有。當人的道德提公升,很多問題才有可能解決,人當求於內而非外。

2樓:滕浩

所謂烏托邦與反烏托邦,都是把理想做到極致給您看。只不過乙個向左,乙個向右,決定其走向的,是人性的不確定性。理想注定是美好的麼?

現實的糟糕本身就會汙染理想的情操,從這一角度看,反烏托邦比烏托邦更具有現實意義。但沒有烏托邦,社會發展變化的意義便成為了問題。目的與反目的,讓人學會了辯證思維,但人生方向與社會方向卻也變得茫然。

由此,烏托邦與反烏托邦的魅力就是讓人回到了問題的起點——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3樓:S.V

它的魅力在於人類自身就是矛盾的集合體,一方面人類希望過上美好的生活,追求烏托邦式的未來。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破壞這種美好的歲月,阻止完美未來的到來。

自我的訴求和外在環境的變化,有一種奇妙的關係。

4樓:

現實一點,烏托邦作品,是對資本主義的野蠻猙獰,表達不滿,為人類社會,製造幾個桃花源一般的理想鄉;他們現在的一種魅力,是可以拿來和蘇聯這樣的國家相對照,哪些設想可行,哪些實現過,哪些失敗了,尤其是,古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有哪些居然是遭了現代大眾的反對。

反烏托邦作品,多半是針對蘇聯,那可以拿來看看,西方人士無分左右,對蘇聯是怎樣的看法,乃至想怎樣的臭上蘇聯一頓。似乎這類文章,和蘇聯的真實情況相對照,寫的有些道理,因而給人乙個印象:不止於蘇聯,凡有烏托邦,都該反對?

但注意到了沒,好像蘇聯強大時,這種文章才多,蘇聯崩潰了,還有人寫這類東西?

5樓:難得聰明

烏邦託和反烏邦託就好比乙個人的理想和現實。是遵從良知還是尊重力量,是夢想重要還是客觀事實重要,這經常會發生衝突。有衝突就有看頭,這是人們的劣根性。

殊不知被它們的精彩劇情吸引全無半點好處。

6樓:yum

一顆糖,一根大棒;

一粒安慰劑,一口警世鐘;

一面要安全感,一面要危機感;

看似不一樣,其實都是人心唯危而已!

什麼?你說人心險惡?不,我是說人心總是不穩定的,中性詞,中性詞。

7樓:流星劃空

說起烏托邦,更多的是想到「不可能存在」,繼而,又會考慮現實中能實現真正烏托邦嗎?基於「不可能存在」的定義,烏托邦顯然會被那些認為現實世界很糟糕的人所鄙夷,成了帶著貶義的詞,可是,希望又存於每個人的心中,對於烏托邦的嚮往卻也實實在在。當然,考究詞義的話,以上說的都不太準確,烏托邦的最早提出者帕拉圖是哲學思想家,大多數人對其的印象為精神純粹的「帕拉圖式」的意識假設形態,他作為客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即使處於邏輯學早期,其對於烏托邦的定義亦不失嚴謹,而後來者們對烏托邦的定義逐漸暢想起來,變得浪漫了,並且豐富細節,更多的成為一種象徵性的理想——其所能想象得到的人類社會終極形態。

反過來說,當乙個人開始思考人類社會的未來時,對烏托邦理念的暢想便很有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令自己成為了無所不能的統治者——我們往往在起初時會這麼想「打造乙個烏托邦」,而非「有這麼乙個烏托邦」。那麼,烏托邦的建設期間便難免有差錯,而這些差錯無疑可以靠著一生的時間去想象來修補完善,從精神層面講,無疑具有積極意義,烏托邦是創造理想事物,而不是去破壞。烏托邦的定義可以總結出許多相同點,其中之一便是人類自身如何更好地生存,這很符合我們基因裡追求生存的本能,我覺得想象烏托邦時會帶來多巴胺的獎勵。

既然烏托邦誘人遐想,且多不切實際,反烏托邦的定義必定會誕生,這有強烈地需求。反著來,就是本人不願出現的他人或許會希望的烏托邦,因為烏托邦誕生於想象,我們不能否認乙個已經誕生的想象的存在,但我們可以否定想象出來的事物,從某個角度來說,反烏托邦的提出者其實是先認可了烏托邦,然後再反對這個烏托邦。

反烏托邦通常是「我們」生活在這個烏托邦裡,但作者認為這個烏托邦不行,然而這個烏托邦有可能會真的出現,即使不完整出現,其理念的主要支撐也可能出現,滿含憂慮。

反烏托邦如同烏托邦的進化形態,下乙個步驟。因為較之更好和平庸的狀況,我們極難容忍更壞的狀況,當我們發現,別人極其希望實現的理念,竟是自己極其不希望實現的,便焦慮,極欲反對——畢竟,反烏托邦者,本身就是烏托邦的實踐者,深知,當有人覺得某個理念符合烏托邦的定義時就會認為是正義的。

以此說來,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作品的魅力,其實全部源於烏托邦,而反烏托邦區別於烏托邦,是人對危險的警惕需求。

8樓:安普衛特的戒指

明白人世與天堂距離之遠,與地獄距離之近。

對狂熱和仇恨保持警覺,時刻保持思考,分清「我」和「我們」,別盲從於「阿爾法」,別在仇恨中輕易吊死東亞國的戰俘。

9樓:王行之

烏托邦是我們對人類社會的期待,本來應該是完美的社會,人人平等、物質充裕、按需分配、道德水平高。不過我們通常是站在社會整體的高度對其進行構建,而容易忽略個人意志,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扭曲的烏托邦」。

反烏托邦其實反的不是理想的「烏托邦」,而是磨滅個人意志、腳踏人類尊嚴的扭曲的「烏托邦」,並對是否能夠建成「理想烏托邦」抱有懷疑或者完全絕望。

「烏托邦」是人類美好的願望,「反烏托邦」則體現了人性與個人意志的可貴,並給予世人警醒。

什麼是烏托邦,反烏托邦?

風居住的街道 烏托邦,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寄託的地方。引申意義可以為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空想國家。倘若還不能夠很好理解烏托邦的意思,你可以簡單的認為 烏托邦 即 大同社會 而關於 大同社會 仍記得初中的時候,學過孔子的 禮記 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

反烏托邦作品有何意義?

烏托邦對於吃飽了的人確實很乏味,但是對於餓肚子的人有存在價值。如果說,從柏拉圖起的西方人對於理想國因為有著執著的追求,導致了一定程度的厭倦的話,那麼中中國人也來這套,就非常滑稽,不過是一幫子好吃懶做的,先富起來的,先出國的,先高考的,先自由的,八旗子弟無聊的模仿抄襲,最重要的是,他們要以這種所謂的自...

如果活在《1984》這本書中的反烏托邦世界裡,如何做到思想覺醒,並且讓群眾覺醒?

安普衛特的戒指 如果從文學的角度上看,很難,英社黨一直以來的政策,例如打碎家庭,撕裂男女感情,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讓社會原子化,唯一的共識就是對老大哥和英社的崇拜,看書中的描寫,這一步已經進行到相當高的底部。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身邊沒有一定會支援自己的人,相反還可能隨時被出賣,所以從文學的角度來說,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