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外國的二戰片就能拍得更巨集大 震撼人心?為什麼?

時間 2021-05-31 00:17:06

1樓:Shirefolk

「別人」特指歐美片商吧?

「別人」哪怕是好萊塢六大的財力物力能比得上乙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資源動員能力?

二戰題材「巨集大」一詞從來是屬於蘇聯和中國的,即使《拯救大兵瑞恩》和《鋼鋸嶺》這樣的佼佼者也是在電影的技法和主題上勝過我們,單論場面遠遠比不上《解放》和《大決戰》系列。就論《解放》裡庫爾斯克會戰的那段全景長鏡頭,數萬紅軍做群演還有上百改裝的真飛機真坦克,後面哪部電影能這麼拍?也就《大決戰》能勉強比肩了。

其實對好萊塢這麼完整的工業體系來說一味想著把場面和敘事維度做大是相當幼稚的,與其散而漫地展現整場戰爭不如聚焦於乙個區域性,在有限的場景裡靠排程來展現最強的視覺衝擊力,也更容易把握主題。

歐美拍的真正「巨集大」的電影倒通常是古裝史詩題材,那種千軍萬馬的冷兵器戰場是我們從來沒拍好過的。

2樓:泡泡電影會

最大的問題在於敘事的視覺,就是你站在什麼覺度去講戰爭這個問題。

我認為你所指的巨集大,並不是至拍攝動員動多少人、出了多少飛機坦克、場面如何巨集大。而是命題或看待戰爭的角度是否巨集大。

就好比,用iPhone的手機,使用者感覺快、比較好用。這是使用者的視覺,他感受的就是晶元強大、顏色靚咯、記憶體夠大咯。

而賈伯斯的視覺就是,我要使用者有完美體驗。

兩種視覺是分別很大的。

國外(主要是好萊塢)拍戰爭題材的電影,一般都較為中立地去看待戰爭問題。基本視覺都是對戰爭的殘酷無情作出反思。拯救大兵、辛特勒的名單、鋼琴師、珍珠港、桂河大橋、獵鹿人等等。

基本共同的特徵都以小見大,就是以人物在戰爭中命運變化為貫穿電影的線索,從這個視覺看待戰爭種種殘暴,而過程中很少渲染侵略者、敵對者種種不是,而是反思戰爭的全域性(拯救大兵瑞恩:小分隊救瑞恩,路上見證戰爭種種。辛特勒的名單:

辛特勒和猶太人的命運變化。鋼琴師、珍珠港等均是類似的視覺)。

好萊塢戰爭片基本獨霸影壇了,當然其他國家也有,但數量和質量對比好萊塢相差太遠了。主要因為公尺國沒有正面或全面參與二戰(太平洋戰役和炸廣島長崎外),美帝是沒有太規模投入到二戰去的,簡單來說,美帝在二戰並損失相對來說沒其他國家慘重。美帝看待戰爭視覺相對就比較中立很多。

而我們國家拍攝的二戰題材電影,以我80後小學時代組織觀影過的三大戰役、地雷戰、地道戰、五壯士等等。影片視覺均選擇宣揚日本侵略我們國家何其殘忍等等,另一面在表揚我黨如何在戰爭中去不怕犧牲取得勝利什麼的,裡面或多或少對侵略者拉點仇恨值。基本上的角度就是,我們在大清變弱了,世界列強來瓜分我們、害慘我們,我們要奮起反抗侵略者。

並沒有反思過為什麼有戰爭、戰爭帶來更多的是什麼、怎麼樣才能避免戰爭給老百姓帶來傷害等等。

其次才是電影工業問題,好萊塢有足夠軟體、硬體技術去拍攝好一部電影。

而這個我們拍馬都追不上好萊塢。

3樓:向陽路不向陽

冒死作答

1、別人的國家現在有好幾個黨,相對客觀。

2、別人的國家當年打贏了是真打贏了。

3、你看過北韓關於的二戰的作品嗎?

4、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4樓:夜色

很多答友在用豫湘桂答題,其實這樣和果粉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國內有不錯的二戰片嗎?有,很多年前的,血戰台兒莊其實就很不錯,還有常德保衛戰的喋血孤城

沒有好的題材嗎,台兒莊自不必多說,答主湖南人,對湖南抗日熟悉點,常德保衛戰虎賁軍對決橫山勇,這是一場主力對主力,王牌對王牌的碰撞,虎賁流盡了他最後一滴血,也再次告訴世人,他們為什麼叫虎賁軍,但是很可惜這麼好的題材,拍的也不錯,票房撲街,投資方血虧。

衡陽保衛戰,這是豫湘桂戰役裡面的一次戰鬥,方先覺對陣橫山勇,1萬7對陣10萬,血戰47天。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保衛戰之一。結局並不代表什麼,方先覺和他的第十軍在這47天裡的表現值得我們紀念,我們需要乙個影片來記錄這段歷史,記住這場"東方莫斯科保衛戰"

還有長沙會戰,前後四次,這是抗日史上絕無僅有的,並且第三次會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也讓薛岳將軍足以留名青史

國內二戰,不是沒有錢,也不是缺題材,關鍵還是在於投資回報的問題,戰爭片不是現在的票房主流,很容易撲街導致血本無歸

5樓:

按巨集大拍了以後你就嫌假了,按事實拍以後你就嫌弱了,你喜歡的巨集大戰爭電影,是西方式的大電影,

巨集大戰爭最關鍵的是勝利,是轉折點,最好的就是打完這仗,局勢一片大好,乘勝追擊,你看解放系列,就是從史達林格勒打到柏林,這是勝利大進軍,這爽快的巨集大觀眾才能喜歡,你看亮劍電視劇集,高潮不也是平安縣嗎,拍完平安縣,很快就是抗戰勝利,被鬼子打都拍在前面了。中國戰場這種情況的不多。

巨集大的是解放戰爭,全國大進軍。你不可能在抗戰這種全域性靠消耗的持久戰風格的題材上,拍出巨集大場面。你看,百團大戰就是個失敗~

6樓:

如果這是說的敦刻爾克。那麼只能說,同樣是攝像機,用的人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拍出來的東西差別真大。而且本身導演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導演就是靈魂,你連個好點的靈魂都沒有,想拍出感動人的巨集大的東西是不可能的,不管在怎麼堆錢,都容易出矯揉造作的味兒。不是打死所有導演,現在真沒個,很有自己思想,還能把商業元素融合的這麼好。敦刻爾克的配樂也很牛啊。

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全部按照五花,後腿,分開來看,各個部位都是很有優點的。

7樓:北京死宅

巨集大的有啊,血戰台兒莊。

別的不說,這麼神形兼備的李宗仁,就不簡單吧。

這個坦克突擊的鏡頭有沒有紀錄片的感覺?

鬼子兵自己拍不出來別怨天尤人,承認自己廢物就成了,中國自己的史詩大片是有的,而且很出色,所以,這一屆導演,不行啊

8樓:鋼鍋

你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問題。你不說我都知道你所說的巨集大是大兵瑞恩敦刻爾克珍珠港之類的美國大片。美中國人的情懷是美國的 ,不要拿著美的的標準衡量海爾。鬼子來了,對於中中國人才叫大格局。

9樓:十四斤的農藥

中國拍的二戰背景電影,巨集大的有早些年的《血戰台兒莊》,近些年的《太行山上》,反應常德血戰的《喋血孤城》。細膩的有《黃河絕戀》,《紫日》,《戰爭子午線》。搞笑的話《絕境逢生》。

都挺不錯的

10樓:feiyunzi1988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八年抗日,也是二戰的一部分,熱血犧牲何止百萬?從紀錄片到電視劇集,也有格局巨集大或震撼人心的;國外的二戰題材影視劇也有水貨,只是太水的沒有資格走向世界走進中國而已。

11樓:eric

很簡單,因為是外國的,好多人一開始就不抗拒。大家在感嘆之餘會不會先自問是否對抗戰,國共內戰之類的大片有牴觸?先入為主地帶著情緒或者歧視看自己的歷史本來就不客觀。

12樓:黎塞留

首先巨集大就意味著燒錢,製作人不會喜歡你的。戰爭片不需要巨集大,需要真實,兄弟連很巨集大麼,不見得啊。中國戰爭片首先是寫劇本的缺乏常識,其次道具組就不說了。

吳京在同軸機槍面前玩鬥牛,我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比利林恩裡面那個被M2打成渣的伊拉克仔,這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啊,現在的觀眾都是80,90後了啊,你糊弄不到了啊。

13樓:

特指二戰的話建議看看《血戰台兒莊》,要說巨集大場面,題主沒看過《大決戰》三部曲嗎?來乙個號稱中國電影史上最牛B的長鏡頭,全部真人出演,無CG:

【走你】人民群眾日思夜想的黃維兵團進兵-大決戰_電影相關_電影_bilibili_嗶哩嗶哩+1S

14樓:Execublar

你真確定中國資金是夠的???

敦刻爾克拍攝成本1.5億美金,戰狼2是2.4億人民幣。戰狼2製作費不及人家4分之一。

戰狼2已經算中國電影裡投資比較大的了。而敦刻爾克還只是好萊塢裡中等規模的投資。

撇除劇本,導演本身水平差距外,中國電影缺錢啊。

15樓:達瓦里希

安利一部。

喋血孤城、講常德保衛戰的。余程萬8000人大戰橫山勇3萬人。整部電影從頭打到尾,沒有什麼兒女情長。

場面巨集大,也比較寫實,對日本鬼子的刻畫也很好,就跟兇鬼一樣頑強。

16樓:九九

說規模的都是扯淡,集結號幾段戰爭如城市攻擊戰、野外阻擊站等拍的就很巨集偉,很震撼。

國內戰爭片水平低,重點還是不用心,水平差的問題,市場不迎合,或者說沒有培養好這塊市場。當然審核也是乙個方面。我們的戰爭片大多是樣板戲模式,現在拍的戰爭電視劇集則是戲說版本的,就劇情來說不夠豐富,人物刻畫也不夠豐滿,整體來說缺乏人性和接地性。

看片的時候,沒有那種感同身受的感覺,永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台詞永遠也都是一板一眼,劇本裡特意寫出一些『市井化』用詞刻板的就像是讀報告一樣。

90年代拍的大決戰系列規模足夠震撼,但只是震撼眼睛,震撼不了人心。一是導演的水平問題,二是電影本身塑造的重點不一樣。它塑造的偉人,塑造的是勝利,而不是塑造戰爭本身。

真正震撼人心的戰爭電影,詮釋的是戰爭本身,以及在戰爭過程中人性的掙扎、醜惡、執著、信念......。

17樓:welle

二戰的轉折點就在中國戰場上巨集大的戰鬥場面還有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就是沒人拍出來中中國人都快忘了這一場偉大的戰役大家轉起來讓中國導演知道那場偉大的決戰就是 《決戰平安縣城》不轉不是中中國人

但說句實話淞滬會戰還是可以拍一下的

18樓:步亭先生

關鍵是政治正確,還有戰鬥結果。

我個人認為,血戰衡陽是乙個能拍出大場面的節點。

可惜在現在和不遠的將來都排不出來(血戰常德都拍了)1,方先覺最後投降了

2,這是果黨硬懟並受到日本人讚揚的一場區域性戰鬥有這兩個先決條件在此,首先劇本就不能通過了

19樓:

因為這部電影無論是從畫面到感情方面都十分到位,沒有刻意的表現,無數個小細節在打動人心。

海報,沒有大的場景,從乙個表情的刻畫,都能感受到恐懼。

我不是乙個美學人士,但是整部電影下來,從每乙個鏡頭的構圖,到配色都非常細膩,海天的顏色,每一幕都美的想截圖下來,雖然天空大海一望無際,藍的另人心醉,但是反而沒有減少心中的緊張壓抑。

最重要的是人物刻畫和劇情,

1.海陸空三線同時進行,開始互不交集,最後全部形成聯絡,整個電影看似沒有高潮,但是情節一步一步加深,沒有一刻放下懸起的內心,一直到每個線做出結束。

2.電影事件很短,資訊量卻很大,看一部電影卻像是看了很多個故事一樣,每乙個線路每乙個故事都讓人印象深刻,劇情穿插緊湊,節奏又恰到好處,跌宕起伏。

3.我最佩服的是人物的刻畫,出場人物非常多,但是表現人物卻個個生動,每乙個人的形象都非常鮮明,從人物性格到心態的變化。就像美劇能做到把人物性格刻畫細緻而大多中國電視劇集做不到一樣。

每乙個人都有乙個情節來打動你…

將軍放棄了離開的機會說我要留下來繼續幫助法中國人,明明邱吉爾放棄法中國人,乙個將軍卻還不忘盟軍,這就是信念,是承諾

將軍看到民船來的時候,他看到了祖國,看到了希望,整個眼睛都都是光芒

當喬治眼睛失明卻還有生命時,小道森恨飛行員說他不好,而得知喬治死後,小道森沉默之後卻安慰欺騙飛行員說他會好起來。小道森的改變從抱怨到釋懷,從小愛到大愛,他希望像他哥哥一樣的保護祖國的飛行員可以不要自責,可以安心,這就是寬容是愛

同樣,老道森的大兒子作為飛行員為國捐軀,老人心中的執念和信念驅使他不顧危險,前往前線救助多名飛行員,彷彿救下了他的兒,這就是信仰

最後,沒有油的飛機擊敗敵機,落下了敵方陣營被俘虜,下飛機的一刻,他點燃了飛機,同時點燃了信仰。在他飄盪過天空的時候,所有注目它的目光都是敬仰,這就是英雄。

這部電影太多無聲的震撼。

敦刻爾克大撤退,士兵們害怕群眾失望,除了生命便是崇高的榮譽感,但是群眾們卻歡呼他們的安全歸來,完全展現這是乙個國家的信仰,這也是乙個強大的國家,強大的人民,為了保護這個島嶼,他們用不投降。

不管是從畫面拍攝,構圖,還是人物的刻畫,情節的安排,還是無聲的信仰,中國戰爭電影都不多見能與之媲美,別說是全部集合在一部電影中了。

北非是不是二戰的主戰場?

斗轉星移 史達林敦促英國大使盡快開闢第二戰場,問道 貴國能夠集結多少兵力?英國大使回答 我們現在可以集結4個師,後期可以再增加2個師。史達林不屑到 4個師?我們現在跟德國對抗的英勇紅軍一線部隊就有五百個師! 北非是英中國人的主戰場 不吹隆美爾英國何以自處?如何來顯示蒙哥馬利的高大上?如何給大英帝國遮...

法國是不是二戰歐洲的主戰場?

情商不高嶽鵬舉 衡量乙個戰場是不是主戰場的唯一標準,是這個戰場上的輸贏,能否左右戰爭最終的輸贏走向。以這個標準來看,二戰只有三個主戰場 Continental東線蘇德戰場,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蘇德戰場重要性最高,但其他兩個戰場,哪乙個崩盤也受不了。詳情可以看我在另乙個回答的解釋 媽蛋怎麼加鏈結啊我...

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如何,是不是很菜?

出門見歷史老師 來自五年後的反對。維內托級戰列艦的設計有非常多的弊病。一 主炮塔過小,炮管間距過窄,全主炮齊射時互相影響,散布差。二 安裝四座155副炮塔,根本沒卵用。三 安了一排的單裝90高炮,該款高炮效能低劣,加上又是單裝,防空火力差。四 中小口徑高炮非常缺乏,也沒有指揮儀。五 缺乏探照燈,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