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理解阿巴斯的電影,比如《櫻桃的滋味》想表達什麼?

時間 2021-05-29 22:49:57

1樓:維尼

櫻桃的滋味這部電影我是從後半部開始看的,因為我很久不開電視機了,當開啟的時候正好在放《櫻桃的滋味》這部電影。當時已經是男主角和那個搞解剖的老頭在車裡對話。我很快就接受了土耳其老者說的人生哲理,同時被伊朗的景色所吸引了。

我很佩服電影的攝影,取景的意境深遠,令人遐想,同時充滿了對於生活的熱愛。美麗的伊朗女孩,雖然裹著頭巾,但是也掩藏不住青春的氣息;還有當地的建築和小鎮,學校建在高地上,可以俯瞰對面的山坡;特別是男主角在房間裡時,通過月光對映的樹枝搖曳的剪影,和窗簾後模糊的男主角在房間裡活動,都使我感到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這一切很生活化、很溫馨。

之後當男主角躺進坑內時,遙望雷鳴的夜空,我能強烈感受到他生的慾望,因為我也曾經是乙個想自殺的人。

看完之後我並不知道電影的名字,但是我知道最後的字幕是波斯文,所以我就在電腦裡搜尋伊朗電影才找到她從而看來完整版。看了完整的一遍後,我更加喜歡了這部電影,也許是找到了共鳴吧。好像裡面男主角經歷的一切我都有親切感。

男主角接觸到的每乙個伊朗人都很善良,而且他們對於金錢似乎都沒有多大興趣,當他的車陷入山路時,那些人們幫助他抬起車時,其中那個老者的笑容很真誠,很自然,他們沒有絲毫的圖回報的意思,對於現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反差很大………後面的畫面漸漸有了綠色,傍晚綺麗天空下,那個山腳下的小鎮和美麗的博物館或學校,充滿了新鮮和好奇。

結尾是在祥和的氣氛中結束的,優美的小號,友好微笑的劇組裡的人們,碧綠的山野,鬱鬱蔥蔥的灌木,士兵手中潔白的山花……我甚至替男主角(或我自己)設計好了以後的生活之路:交幾個善良的朋友,找個美麗的女子做妻子,好好做自己的工作,閒暇時帶著愛人自駕遊曾經走過的山路……

2樓:每天一瓶奶

談一談本片的空鏡好了。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公尺2023年的遺作《24幀》,在學校旁邊的一家老影院上映,是我看的第一部他的影片。兩層的影廳零零散散地坐了五六個人。巨大空間和人少的關係,二十四個空鏡頭變得異常的細膩和空靈。

有時,我也會重新思考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是不是對周邊的平凡事物早已麻木,很難像乙個小孩子一樣,不斷地能夠感受到周邊世界的新奇。

而這一部《櫻桃的滋味》,並沒有過多的空鏡。前半段的視角幾乎離不開男主人公Badii的車。而山路、挖下的坑、車,又像是對黃泉路、墳墓、棺材的一種隱喻。

大量車內和車外的鏡頭,使得整個畫面被車窗再次的分割。穿插著人物對話的場景,而且Badii幾乎很少與對話的人處在同一鏡頭內,難免會產生一些孤立無援的感受。

然而整個影片的空鏡,是以Badii的第一視角呈現的。如果說《24幀》中的空鏡是代表著影象本身的細膩,那在這部影片中,空鏡卻是對生命和死亡、對世界和自我的一種細細回味。在Badii尋找幫手受挫後,他獨自走到正在被開發土堆附近,看著自己的影子慢慢被土堆淹沒,就像是他計畫的那樣。

而在和老者對話之後,飛機飛過的尾氣、操場上的小孩、暗黃天空下的夕陽對他來說也變得不再平凡。甚至連聽覺都變得異常的敏感:烏鴉的叫聲、城鎮裡的警車聲以及附件急剎的聲音。

任何的乙個普通事件,對於計畫將「今天」定義為最後一天的Badii來說,都顯得彌足的珍貴。

就像那顆櫻桃一樣,普通且美味。

3樓:蔡駿

黑暗……電閃雷鳴,露出泥土中主人公的臉……黑暗……電閃雷鳴,露出泥土中主人公的臉……黑暗……

生存,還是毀滅?

無解。阿巴斯·基阿魯斯達公尺(Abbas Kiarostami)大師導演的《櫻桃的滋味》——關於乙個人追尋自殺的故事:主角巴迪有著強烈的自殺意願,需要一名陌生人在約定的時間確定他已死亡,並將他的遺體填埋。

他付出高額佣金,卻一直沒有人同意幫助他,人們不願意幫助他,出於恐懼、出於宗教、出於對生命的熱愛……

電影鏡頭的前半部分都在黃土之中,感覺如同中國西北的黃土高原,然而當巴迪最後遇到的那位老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時,影片的色彩飽和度卻變得越來越高,綠色越來越多,遠遠的鏡頭中汽車開過山路,如同一條生命之路,一如老人所描述的櫻桃讓自己重獲的生命。

影片絕大多數場景都是主人公巴迪開著車,他的車不錯,應該是個富裕人家,再沒有更多的身份背景表現,也不知道他想要尋死的原因,但他卻存在著堅定的自殺慾望。當他終於遇到願意接受委託的老人之後,竟然開始重燃對生命的留戀,但這種留戀似乎並未取得壓倒優勢,於是他又在黑夜走進荒野,躺在櫻桃樹下。

電閃,雷鳴,一黑,一白,如同每個人生命的軌跡。

理論上來說,這無疑是一部反自殺的電影,但影片的結尾卻讓人疑惑:主人公究竟是貫徹了自殺的決定了結了自己的生命,還是燃起對生的眷念之火放棄了自殺呢?

每個人,無論貧窮或富裕,無論處於順境或逆境,都會遇到內心無法解決的痛苦,有的微不足道,有的被自己的心靈放大。很多時候,自殺並不取決於痛苦有多大、遭遇有多慘,因小委屈而放棄自己生命的也是大有人在。

我是個敏感的人,我也常常在鬱悶傷心時,生出離開這個世界的剎那念頭。

剎那的念頭,是很可怕的。魔鬼就是在剎那間誕生的,許多許多自殺的人都是一時衝動。

於是,看到主人公突然掉轉車頭去尋找老頭的那段畫面,我忽然流下了眼淚。

事實上,我也是個理智的人,我總是在心裡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默默忍受堅持,我也相信《櫻桃的滋味》中神學院學生所說的信條。

我們的生命並非自己獲得,並非我們自己選擇了出生,既然不是我們獲得了生命,那麼自然我們也無權放棄生命。

所以,《人間》中的「高能」遇到了那麼多的苦難,乃至於可能要在監獄度過一生,仍然沒有選擇自己結束生命,而是勇敢地活下去。

我們可以好好地回想,生命中的每個瞬間,我們都可能品嚐到「櫻桃的滋味」,可能鮮香甘甜,也可能只有成熟前的苦澀,還可能莫名的五味雜陳,更可能沒有滋味。

這就是每個人必須要走的路。

人生就像是一場戰鬥,每個人都是衝鋒陷陣沒有退路的戰士,戰士沒有殺死自己的權利。人生,當然也不能任由自己意願而結束。

感謝阿巴斯·基阿魯斯達公尺大師!

4樓:芒果貓

從《櫻桃的滋味》以及《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來看,阿巴斯表現了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如友誼、生存以及死亡等。這些主題具有普遍性,貼近人類生活,他的電影以伊朗本土的特色故事來側重表現一種樂觀頑強的生命力,融入極具東方色彩的哲理性思考。就如《櫻桃的滋味》中打動巴迪埃的不是動物標本學家,而是他自己在尋找埋葬自己的人的過程中引發的對生命的思考,最終決定放棄服用準備好的安眠藥 。

總感覺電影應該叫《覆盆子的滋味》(笑)

5樓:戴堪蒙

求死之人先後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對死亡的看法其實別人的看法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導演在片尾10min裡故意拍出夕陽飛燕小孩城鎮個人認為是表達這個人對美好的眷戀其實在這一刻這個人已經不想死了可以從他返身老人請老人扔石頭猜測他去泥坑裡是一場儀式為了完成自我救贖下了一場雨(其實在好多電影裡都用雨來表達新生)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脫險後的雨他已經熬過人生中最

艱難的時刻。

6樓:佛告帝釋天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生命存在的意義。阿巴斯的電影或者伊朗電影不是在得出什麼結論,而是提供探索,拍電影的本身也就是在探索問題。這種哲學問題太大,得出答案太難。

注意電影的後面,阿巴斯告訴我們,我們看的黃土荒漠,其實是綠色的草木。是不同的心境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東西。很多人無法忍受這部電影的壓抑緩慢,但乙個尋死的人不就是這種心境嗎。

如何評價阿巴斯 基阿羅斯塔公尺的電影語言手法?

鹽選推薦 電影的第一幕給出了乙個關於劇情的基本限定,穆罕默德多次沒有把作業寫在作業本上,已經受到老師的最後通牒,老師告訴他如果他再這樣做的話他將被開除。這個情境之後,兩個小朋友相攜回去,穆罕默德摔倒,阿穆德把他扶起來,這成為了乙個伏筆,引出來後面那一條被水沾濕了的褲子,那條紅褐色的褲子成為了乙個小小...

如何評價電影《櫻桃小丸子 來自義大利的少年》?

工程虎牙 為了這個,充了會員。情節確實很單薄,感覺就是一集小丸子拉長了而已。但是仔細看來,整個電影一共兩條線,小丸子和安德烈,以及安德烈的爺爺和那對夫妻。如今的兩個小朋友的友情和上一代的友情何其相似。我是不贊同什麼CP的,不管是花輪還是安德烈,我更相信這是友情,雖然小丸子和安德烈的關係進展跟大多言情...

周星馳與成龍的電影相比如何

溫柔一刀 星爺的電影說實話在華語圈更有影響力,在歐美根本沒法跟龍哥相比。這不是說星爺的比龍哥的電影差,而是星爺的電影是咱們東方人的思維表達的。我們覺得很搞笑的元素歐美人家根本看不懂,有些東西我們華語圈的人要看好幾遍才能看懂,例如大話西遊。更別說歐美人了,人家根本就不懂中間太過於含蓄要表達的意思,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