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美學價值是什麼?

時間 2021-05-29 22:19:04

1樓:

齊白石畫蝦生動形象,在狹長的畫面上,只有三四隻蝦游動。畫面大部分是空白,畫家對水不著一筆,但大面積的空白卻給人水氣淋漓的感覺,使人感到滿紙都是水。這就是藝術空間方面空白的運用。

2樓:民國畫事

1、首先,傳統的中國畫並不都是留白的,只不過幾乎沒有「黑底」。像趙佶的《瑞鶴圖》、趙昌的《歲朝圖》就是沒有留白的。其實北宋院體的工筆畫很多都不是大面積留白。

這一時期繪畫材料主要是絹,白粉加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覆蓋墨與較深的顏色,所以有瑞鶴圖中白色的仙鶴,絲毫不受背景色的侵染。

2、在紙上作畫是從元代開始盛行的。古代的顏料不像我們今天常見的管狀顏料,那時候都是用礦物、植物研磨成粉,需要加膠加水,層層積染。也是因為加水的原因,它只能稀釋顏料使之附著在紙上,而不能像西方油畫那樣將淺色直接堆加在深色背景上。

3、文人畫也是從宋元時期興起的,文人作畫更喜歡大面積留白,用留白的方式表現一種「意境」。

「意境」這個概念最先出現在詩論裡,然後被引進了畫論。中國古代文人的表達方式是很含蓄的,能不直接說出來的絕不直接說。比如古人寫詩喜歡用意象,月亮表示思鄉,楊柳表示惜別,有時候整首詩都在寫離情愁緒,從頭到尾沒有出現乙個「愁」字,但是我們一看到「月亮」、「柳枝」、「楊花」就知道他有這層意思。

畫面留白也是這個道理,沒有畫的地方不代表沒有東西,空白處有的是水,有的是雲霧。比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整幅畫上就乙隻小船,乙個人在釣魚。但是你看了也知道船之外沒有畫的地方是水,你不會覺得這船在陸地上或是其他地方。

有時候墨色濃淡配合留白,能表現出一種微茫渺遠的情景,這也是古代畫家追求的一種效果。

像公尺芾的雲山,沒有被雲遮住的地方墨色濃,隱約遮住的地方墨色就淡一點,雲霧比較厚、完全遮住景物就用留白的方式表現。

所以中國畫中留白的表現方法,一方面跟中國畫所用的材料工具有關,另一方面和古人的表達方式、思想內涵各方面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建立於2017.4.21編輯

3樓:

就自我對留白的體驗說,觸發個體聯想,意境深遠,看中國文人畫,大量的留白營造出一種孤絕感,會體味到某種禪境。記得幾年前在故宮,看到雍正和乾隆各自喜好的瓷器,字畫,乾隆就不喜用留白,真是奼紫嫣紅,繁華似錦,縟麗熱鬧,雍正的感覺拙樸清幽,俊秀雅緻,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寂然,引發更多的意向聯想。

4樓:

留白本身不是作為高階技法,留白的(空間)就是沒有。 如果僅侷限在乙個邊界裡,那被留白的(區域)似乎是有意義的。

留白如果是出於作者的隨性,那畫作也是有彈性的。

有的留白是美的恰好,是實際存在的物件的如實反映。(才能融入後人的主觀的想象)

由於創作時考慮到物件本身及狀態是不確定的,留白就很有必要了。而作者情感首先要接受這種不確定的發展。

5樓:歐陽明明

會不會是中國文人追求「虛靜」這一內心狀態在藝術作品上的反映?他畫那幅畫的時候,心裡面有乙個廣闊的天地,因為虛,所以無邊無際,作者注意力集中在要畫的事物上,這個事物就成為萬籟俱寂的世界裡唯一生動的意念。如果你在某個時刻有過這種狀態,你會知道這特別舒服。

( ⊙o⊙ )千真萬確。

6樓:市井小人物

「留白」,是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被廣泛用於研究中國繪畫、陶瓷、詩詞等領域中。留白是一種構成方式,是畫面的分割,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藝術角度上說,留白就是以「空白」為載體進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藝術。

應用角度上說,留白更多指一種簡單、安閒的理念。留白的運用在當今已經被延展到了文化作品、話劇等更多領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一種特有美學象徵。

7樓:Drieusann

這個美妙的部分在西方文學裡本來是個絕望的部分,就是浮士德說的「真美呵,你停下來吧」,但是就消失了的那個部分。它不停下來,因為執之者失。這時中國就採取乙個什麼辦法呢?

——此時無聲勝有聲,此處相望不相聞。 任萬物自生,如天觀世。每個生命的美麗都不去駕馭,自現而自隱,自滅而自生。

8樓:啊芋圓

留白也叫計白當黑,是中國國畫論術語。

注意布黑,又注意布白。處理得當,黑白疏密相映成趣。注重畫面留白,使讀者獲得審美再創造的想象,從而獲得不盡之意。

學生黨一看到「留白」這個詞首先想到「馬一角,夏半邊」(神奇的萬能例子),指的是馬遠和夏圭畫作的「邊角」構圖法,其中蘊含著「虛實相生」,「無畫皆畫」的詩意哲學、微妙的禪理和難以言說的妙境。

以馬遠《寒江獨釣圖》為例

風雪江天,漁翁獨釣。畫中僅出現一葉扁舟和遠遠的一邊山影,其餘皆留大片空白,寥寥數筆就表現出了浩渺江天,孤舟漁翁的寂寞和江面的蕭瑟。在這裡,大片的空白是一種無言訴說,給欣賞折提供了充足的審美想象空間。

留白對意境的表現非常重要,清代書畫家笪重光在《畫筌》中有段話非常經典:

空本難圖,實景清而空景現。神無可繪,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畫處多屬贅疣。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這段話的意思是:

虛空本來就難以畫出來,實在的景物清晰,那麼虛空的景顯露出來了。精神、神氣很難畫出來,實在的境界逼真了,神奇的境界就產生了。

虛和實位置相反,畫的景物不和諧,有畫的地方大多屬於多餘的累贅。虛和實互相作用、生髮,沒有畫的地方也能構成奇妙的境界。

「無畫處皆成妙境」一句就是說看畫的人不光看到了畫的實部,而且用想象填補畫的虛部,充實了畫的意境,達到了更深層次的共鳴。

中國山水畫追求「虛實相生」的創作法是由道家哲學中「無」和「有」,「虛」和「實」轉化而來的。

老子在其論著中提出了"有無相生"的命題,並提出「有」與「無"的辯證關係。而「有無」「虛實」命題有時植根於陰陽之道的宇宙意識

繪畫把握虛實關係,其精髓就在於:依靠虛與實的有機配合,生成「虛實相生"的藝術張力,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掘虛實兩個方面的最大審美效能。

畫面中實是為了提示虛,虛則是為了突出實,實也只是實到了一定程度,虛也只是虛到適可而止。虛實相生兩者始終出於互動的一種狀態,其中實是基礎,虛是重點。

(這兩段是從書上找的我也不能理解到很深,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最後再總結一下

畫面留白就是給人充足想象的空間

最佳的作品不在於直接描繪出作者想表達的畫面,而是通過精心的黑白布置暗示讀者用聯想豐富、補充意境,講究含蓄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

9樓:未知李夏

湖心亭看雪

(明)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這樣的景色,又美又安靜

10樓:脳味噌

其實可以考慮一些「留白」的潛台詞,在藝術方面,就是,留實本來留白好,但經過大量實踐,發現留白竟能行。由一種「危險」進化成一種「高奇妙招」。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留白並不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方法,就是一種表現後的效果,不見得肯定說是高明的手法, 只是一種選擇。

11樓:周一

舉例齊白石畫蝦,如果整個畫面都被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蝦填滿,你做何感想。從最簡單的道理想一下,你沒有留白怎麼突出內容,如果乙個設計都被內容填滿,又何來視覺重心層次比例?以上

12樓:LRM浮笙

從國畫上來說說下我自己的理解

一構圖需要也可以說是現實需要不然畫面過於飽滿累贅容易累覺不愛

三藝術氛圍或者是表達需要這個不好說給大家舉個例子吧如果不留白的話怎麼體現天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咧

我們老師說過畫上體現的不過是第一重而更加絕妙的往往在於留白這才是它的第二重第三重這也是畫家與賞畫人之間精神上的互動是畫家要看客自己去畫裡體驗從而跟畫家達到精神上的共鳴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越看越激動越覺得某畫畫的好群山流水狂風這些都需要賞畫人去感受去體會的如果畫家把這些都畫出來還有什麼意思?

剛才看了下樓上的回答都挺好所以感覺自己這些答案真的是弱爆了...T^T

13樓:唐曼

「繪畫中的空白也是為了降低感官本身的煽惑與刺激,而使繪畫公升高成為哲學。色彩消失,空白出現,都是為了使這視覺藝術更純粹地成為一種心境的沉思。它不僅『反裝飾』、『反寫實』,在某一種意義上來看,它甚至是『反繪畫的』,它不安於處在繪畫形與色甜媚誘人的感官刺激上,它亟亟於要放棄色彩,出現空白,使自己成為哲學。

」——蔣勳《美的沉思》

14樓:

留白的價值是對比!

是對比!

對比!永遠都是!

————————

然而,並不是說,留白就是為了對比另乙個要素。反而在很多時候,要素可能才是那個配角,巨大的空白才是主角。

15樓:

這個世界說到底,就在一副陰陽太極圖。

窮人中一定會生活著富人;治安再好的地方也會有壞人;黑中必有白,白中必有黑。

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東西是「美」 ,只有「平衡」和「舒服」。符合生存準則的,就是「舒服」,就是「美」。

留白,會讓人覺得平衡,覺得舒服,覺得美。

16樓:薛琪

密不通風.疏可跑馬.會讓人感覺張弛有度.可「呼吸」可「緊張」.就像乙個人的生活.如果天天高強度的工作會壓抑.天天遊山玩水會無趣,所以要張弛結合,陰陽相調

17樓:李笑

1.對於國畫來說,留白就像留氣。

啟蒙的時候老爸就教我…「上留天下留地中間留空氣」 沒有空氣就死了…沒有白整個畫也就死了

2.對於書法來說,留白就像行雲流水

追求乙個暢字…要得就是斗酒詩百篇的快感…飛白是很爽的…說明你意到了,一氣呵成

3.易經上來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想必這遁去的一,就是留白了

18樓:九號乘客

在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裡,留白的藝術性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對想象力的延續。

從畫畫兒的角度說說繪畫留白。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畫家手上的白紙更美好的東西了。

優秀的繪畫作品需要想象力和靈感來支撐。而想象力和靈感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同時他們又不可以被量化。

畫家們通過畫紙和畫筆通過靈感將想象力具象化,他們想方設法讓精神意識裡的東西盡可能完整的體現在畫紙上,但即使最偉大的畫師可能也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偉大的藝術家們經常對自己的作品不滿。

人們在觀摩一副畫的時候,讀取到的除了構圖,形狀,用色,筆觸,和已知風格流派之外,其實也在試圖讀取內心裡的感知,你能理解的範圍是你對這幅畫和自身反應建立連線後產生的某種意識或潛意識裡的投射。

一副畫作越飽滿,所要表達的東西越是有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完美也是一種缺陷。

因為它太完整了,反而缺少可以想象的部分。這就讓觀賞者從心理上可以間接參與留白部分創作延續的意識發生流失。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幅畫在完成一半,空缺另一半的時候,反而會認為這樣更美的認知。

要知道,身為一名熱愛畫畫的畫畫兒深知乙個道理,一張白紙,每當被下筆一次,它存在的無限可能性和想象力就縮小一點。

所有形式的作品中,留白的部分裡都存在70億人口截然不同的偉大想象力 ,它代表無線擴張的可能性。

最後祭上來自《解憂雜貨店》的書末,以供題主參考。

碎片化敘事到底是留白美學還是編劇偷懶?

都有可能。國內拍電影的有個叫畢贛的,就是第二種。他深諳傳銷手法,來到電影圈對一幫懵懂真誠的文藝愛好者是降維打擊。他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只要拍出那個玄乎乎的樣子,反正會有熱愛自我感動的文青幫他圓。 ScaryOra 其實之前我看到的一篇回答就挺符合這個主題的,鏈結在下面DIAN SILEI 為什麼宮崎...

書法中的美觀和美學價值是什麼關係?

他心進不去 我覺得操練比看理論的書實踐點,要進步書法水平,您能夠先練楷書,顏真卿的,歐陽詢的都能夠。開始操練要懸腕懸肘,長鋒羊毫寫大字,可能不怎麼習慣,過了習慣期會好的,我也是這麼過來的。在練楷書中字,懸腕即可,兼毫即可,先楷書,成型後草書 章草 最後行書。學習書法是乙個十分單調的事情,漸漸來,堅持...

為什麼設計中要留白?

Adamsay 留白不留白只是為了去體現一幅作品的調性,不留白或者留白少給人的是一種擁擠熱鬧嘈雜混亂的視覺感受,留白給人一種冷清,通透,自然舒暢的視覺感受 當你的作品需要表現其中一種視覺表現時你就可以對號入座了,留白只是運用於設計的一種表現手法,是否要用要根據你這個作品的專案背景 風格調性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