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電影技術經驗比原來更優,為什麼 90 年代武俠電影的那種瀟灑和意境現在反而拍不出了?

時間 2021-05-12 08:50:03

1樓:zy1357504

我也很想知道,為什麼以前的電影那麼有韻味,

1.可能我們的口味也變了,覺得以前的電影好,那是基於以前的想法,現在重拍一摸一樣的估計也沒有了以前的感覺,一句話就是我們用以前的感動來評價以前的電影,用現在的想法評價現在的電影。

2.現在太注重視覺和特效了,反而在以前技術不先進,會發心思在創意上面,現在技術先進,反而創意缺乏。

2樓:曾嘯

我覺得一部電視劇集重在好的配樂好的演員,好的配音。為何大部分經典之作都出自香港,而內地寥寥無幾。

如今內地武俠劇更是次…一味追求演員的顏值,以及誇張的特效,缺少那種拳拳到肉的動作打鬥感。

一代人,一代經典。今天的明天也將會成為經典。

3樓:徐斌

香港90年代拍電影給香港人看的。現在市場變了。這就好比中餐到了美國。橘子雞,左宗棠雞,木須肉(包菜炒肉)。TVB的電視劇集變化就沒電影那麼大。

4樓:sarius nec

作為乙個深愛武俠的人,我對這個問題也有過困惑,現在我的理解是,總的來說,曾經屬於那個年代內在的情懷逐漸在消失。注意:這樣說不是貶義,而是說,一方面人們對現代社會認識不斷擴充套件,另一方面每個人的價值觀也在不斷更新,某些情懷在社會環境中會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流逝(其中也許有很多很好的東西),同時,也一定會孕育而產生新的情懷。

所以,我們只是趕上了90年代這個經典港式電影的時間點,現在過去了,雖然懷念,但不必糾結。

補一下:上面的意思不是說像90年代那樣好意境的武俠影視作品不再出現,只是不會再集中出現了。

5樓:公尺力克先生

個人觀點,我覺得還是跟演員氣質有關。90年代的人比較質樸!那些讓人記住有武俠feel的哪個不是長得一臉正氣?你讓現在那些白皙光滑的年輕演員去飾演公子和妓女還比較相像……

6樓:flyinhigh

拍武俠電影的人自己都不愛武俠,能指望拍出好的武俠電影麼?有幾個像胡金銓,張徹這樣有武俠情懷的大導演?除了金古梁溫,還有很多不錯的武俠作家作品,大家又知道多少?

千古文人武俠夢,文人少了,夢自然也就沒了。

7樓:

我從2點來說。

1.傳統武俠片著重用光影來渲染氣氛,現代武俠多用特效,看似更加高大上,但在技術不過關的時候還不如乙個意境給人的感覺深刻。

2.傳統武俠片多注重去將乙個情、義的故事,而現代武俠多想要在武打動作和畫面特效做文章,更加商業化。

說白了其實就是畫面,和劇本都不如從前了吧。

只是自己非常淺顯的看法。

8樓:wazi

香港的武俠中的瀟灑的意境現在看來實在太單薄了前比日本的黑澤明後頭有李安

還有最近看了大陸乙個不太出名的《我的唐朝兄弟》

香港武俠片牢牢的釘死在金大俠開創的快餐市民文化檔次注定越走越窄最後只能滅絕

9樓:黑土

現在電影追求的大眾化是不成熟的大眾化,劇本過於戲劇化,沒有創新。這樣適合80、90後的觀影心態,雖然覺得膚淺,但還是覺得好看。並且能更好的植入廣告。

10樓:寧煒

當年的人們心裡比較純潔,注重內在修養;現在,大部分都很功利,一切往錢看。現在的年輕人不都喜歡看那種特技嗎,有時候感覺演員還不如特技呢。

11樓:蔣政雲

武俠世界本來就是不真實的時間,反而很難以高畫質的角度去描繪的那麼仔細,以前拍的時候畫面粗糙就不用太注意細節,而現在觀察的人那麼多,網上的資訊量又那麼大,所以導演會把細節把握的更加大,而少了武俠的韻味,有點捨本逐末的感覺

12樓:餘航

經典的很難再超越,

像古天樂版《射鵰》,黃日華版《天龍八部》。

跟導演和演員有關,跟觀眾需求有關。

現在的我們似乎對那種俠骨柔情,鐵馬枕戈,刀光劍影不再感冒。

13樓:

老港片那種粗糲的畫質確實更能體現武俠的朦朧美,你把以前的老片拿出來用技術翻新全整成1080P高畫質再來看肯定韻味會失去很多。

另外老港片的武術指導是很紮實的,包括以前TVB的武俠電視劇集,演員不管會不會功夫你在電影上看都打得有板有眼的,現在除了少數有真功夫的,大多都是吊個威亞弄點特效加點爆破了事。

但最大的差別還是情懷,以前的武俠是詩是歌,現在則是餓死詩人的時代,大家都喝碳酸飲料,誰還去品茶呢。

14樓:唐羽

雖然已經看到了很好的答案,還是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武俠是兩個字。武為外,俠為內。武為皮,俠為魂。

剛開始是武俠並重的,發展到後來,尤其是今天視覺作品日漸流行,變成了打字當頭,俠也成了裝飾的皮。我反倒覺得成龍曾經拍過的一些老片,比如《乙個好人》、《簡單任務》等時裝片很有俠的氣質,主角在影片中並不是武藝高強最能打的人,只是懷有一顆俠膽而已。

乙個人如果失了魂,還能有什麼瀟灑的意境呢?

15樓:張旭良

電影技術一直在前進,可以真正懂得武俠意境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武俠題材是中國獨有的文學型別作品,最初源於墨家互補於儒道,卻歷來與中國傳統文化都有表裡之源。遠不追胡金銓等港台導演,還曾受過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看看現在的導演,有多少人本身文化涵養就有缺憾,自身無俠者之風,何能給予別人俠的感覺?於是,轉而借鑑國外拍攝手法、技巧,就成為他們比較容易想到的所謂創新唯一方法,比如某人借鑑黑澤明的《夢》的多人視角,比如某人借鑑《指環王》,《暮光》之類的魔幻等等。

而更多的爛片就是把武俠當成乙個坑,什麼都往裡面埋。

坦白說《畫皮一》還是算開創了乙個魔幻武俠的新題材的,《刀見笑》的烏爾善能拿出這部新派武俠還是要鼓勵的(即使他的第二部作品《畫皮2》票房成為史上中國產片之最,也只是拾人牙慧罷了),《劍雨》雖然票房不佳,但是台灣導演對於港台武俠意境的一脈繼承明顯要高於大陸導演一大截。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正道,鋤強扶弱;俠之意境,山高水長。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一代大俠,但是現實也給予很多人機會,去成為乙個有著俠義心腸的大寫之人,武俠電影若能給人這種衝動和感動,才是真正好的作品。

有哪些電影以現在的技術重拍並上映,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Leepeng Young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般的問題是 有哪些電影現在重新上映會取得巨大的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簡單,中外的很多曾經上映時不成功或成功的經典電影,都能獲得比曾經高得多的票房收入,一種是曾經看過去懷舊的,還有是後來知道這些是傑作去影院彌補遺憾的,舉例子的話,比...

正在看83年拍的《城南舊事》,現在的電影技術還能拍出從前的感覺嗎?

趙凌 很愛 城南舊事 愛唱 送別 哄孩子入睡。回顧一些經典,常常會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東西是可以經過時間的沉澱還是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認,電影技術的發展是豐富了電影創作人的表現手段,技術本身沒有錯,如何運用電影技術而又始終不忘記電影藝術的本質才是重點。指環王,少年派都是很好的代表。 文森特 多...

生活比電影更具戲劇性,還是電影比生活更具戲劇性?

阿誠 電影或者戲劇遠遠比生活要來得戲劇。很多人覺得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他們在把戲劇與人生在做等號。如果戲劇和人生是一樣的東西,那還要戲劇幹什麼。上面的答者們都說生活比電影更有戲劇性。但我是不以為然的,如果生活比戲劇更有戲劇性,那為何我們總是從電影或者戲劇中獲得戲劇性的衝突和體驗。而不是從生活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