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Dunkirk)?

時間 2021-05-05 20:35:52

1樓:努力學習的小佳

抱著比較高的期望看的,但感覺太一般了。雖然知道是為了表達Dunkirk大撤退有多麼不容易,但倆主角反反覆覆的車裡、失敗、再撤離、再失敗看的人有點煩躁。而且那海灘看著真不像有四十萬人在......

2樓:87年的90後

敦刻爾克是我看過諾蘭電影中最差的乙個。

主要是劇情太碎了,雖然諾蘭大砍刀玩的很6,但乙個戰爭片這麼剪劇情不太合適。

在電影院最喜歡斯圖卡開炮的聲音。

3樓:知行合一

個人覺得電影拍得很不錯,全程比較緊湊,沒有多餘和無用的前段,諾蘭真的是個好導演,這部戲沒什麼懸疑的文章可做但仍然很吸引人

4樓:CN407

哦⊙⊙!英國真偉大!先坑法中國人後坑志願軍,救回來軍隊到了法國屁作用沒有,看完電影覺得震撼,了解完史實後呢?emmmmmm…………

5樓:嚴藝之

看《敦刻爾克》你會發現剪片節奏比中國產一般懸疑和動作片慢一到兩倍。還有,幾乎沒有大幅度的鏡頭運動,誇張的「大搖臂」鏡頭,等。這是因為要建立懸念suspense,是需要透過跟戲中人物建立同感的。

透過角色的角度感受場面,需要時間的鋪墊。如果節奏過於快,觀眾很難有情感投入,看的是純視覺刺激,在眼前不停晃動東西去吸引眼球,跟逗小孩、逗貓狗差不多。

對我來說,《敦刻爾克》跟《地心引力》異曲同工,都是極簡主義的純動作電影。動作並不是指打鬥,而是人物要做的一連串事件。兩位導演故意不切到平常一定會有的英國領導人會議的場景,或者太空總署地面指揮中心場景,也不介紹主角過往的什麼「慘痛經歷」。

他們的注意力,是純當下的,角色的行動。這些行動其實及其瑣碎,但因為目的很充分(生存),所以足夠把觀眾完全吸引。《走到盡頭》那場在殯儀館裡的場景,還有是布列松的大部分電影,比如《死囚越獄》,也異曲同工。

把跟當下無關的故事元素去掉後,剩下的,是沒有過去和未來,只為了此刻而活著、而掙扎的人。他們失去了具體性,慢慢,不只代表眼前扮演的角色,而會昇華為世間裡的每個你和我,代表著「人類」本身。

6樓:yyyy

撤退只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戰爭的大環境下,國家利益為重,但每乙個個體生命也都值得被尊重。民眾,軍士與國家之間的互相理解與互相熱愛令人讚嘆感動。戰爭從來不只是大人物之間的縱橫博弈,我們應該看到流血犧牲的普通人。

一部真正能給人帶來心靈震撼的戰爭電影,是能夠讓觀者感覺到戰爭的苦與痛,從而體會到和平可貴的電影。諾蘭做到了,他運用多線並行的敘事方式,真實還原的拍攝技巧,將觀眾們帶回戰場,深切的體會戰爭的殘酷與可怕。

再說一點個人淺見,戰爭題材的電影當然應該塑造英雄,但過於強大的英雄角色顯然會削弱觀影者對於戰爭殘酷性的理解。其實在中國,這類題材的電影拍了不少,但佳作寥寥,就有這個原因。我們固然應該歌頌英雄,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卻是戰爭本身。

如果為了體現英雄的偉大,就忽略掉了戰爭對普通人的傷害和殘酷,那便本末倒置了。我們拍這類影視作品的目的,不應是呼喚英雄,而應是呼喚和平。

7樓:Ozymandias

(前排預警,劇透慎點)

八月份和幾個朋友就已經計畫好去看這部電影,於是乎趁著週末沒班約上朋友們去看了個夜場,看完後花了和電影一樣長的時間坐那聊這部電影也是不亦樂乎。

閒話少敘,步入正題。

德國裝甲兵在阿登山區的突破使得英法聯軍陷入了被圍殲在佛蘭德的困境,但就在此時,出於某些難以理解的原因,阿道夫希特拉放棄了讓他的裝甲兵團繼續推進完成對近四十萬聯軍的圍殲,而就是在這個短暫的喘息之際,這個能讓希特拉在西線取得更大勝利的機會徹底地離他而去。而這些凱旋的潰退者們,正如他們的首相邱吉爾在《我們將戰鬥到底》中所言,協同著其他反法西斯陣營的勇士們,在世界的諸多角落戰鬥到底,並迎來最終的勝利。

但歷史終歸是歷史,在螢屏上,它是藝術的素材。一場與英中國人而言並不算是勝利的行動,也注定了這部電影所帶給我們的色彩或許會有些沉重。

全片的故事節奏較為緩慢,劇情有些平靜,原本是一場波瀾壯闊的大撤退行動在片中並沒有顯得那麼恢弘大氣。和早年蘇聯戰爭片不同,如此大規模的一場戰役中,我們並沒有看到高層統帥們的運籌帷幄(也僅僅就是聽到了邱吉爾的《我們將戰鬥到底》的廣播而已),也沒有看到大規模的交戰場景,甚至連流血的鏡頭都很少看到(我會不會看得是刪減過的...)。

但不管怎樣,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是從另一種角度對戰爭的詮釋。

和朋友一致覺得,影片最大的成功就在於全片從頭到尾營造的壓抑感。從影片開始突如其來的德中國人的槍聲,到最後費勁艱辛回到英國,這種壓迫感自始至終都環繞在心頭。低沉而壓迫感十足的配樂,頗為幽暗和沉悶的畫面渲染還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帶給觀眾的是一種時刻籠罩著的壓抑。

片中幾乎沒有直接正面拍攝敵人的鏡頭,全片從頭到尾就沒有看到敵人的影子。但是無論是影片開始緊隨著士兵的槍聲與單孔,還是軍官口中可以覆蓋到生命線一樣重要的防波堤的敵人火炮,或者是時不時擊沉英國船隻的德國潛艇,還是在荷蘭貨船上的無數彈孔,這些從英中國人的角度看到的敵人卻是讓人如此的恐懼,哪怕是我們並沒有直接看到他們,但依然為英中國人的命運而擔憂。片中沒有戰爭片中常見的會打破這種緩慢沉重的壓迫感的激烈戰鬥的場面,而其中並不多見的台詞和幾乎貫穿始終的配樂也構成了影片另乙個維度上的壓抑與沉重,整個敦刻爾克就像是一座被將人早早裝入並埋在地下的棺材讓人窒息。

片中營造的絕望無助和英國民船到來時的那欣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演成功塑造出的這種壓抑感就是這部影片的亮點之一所在。

而另一方面巧妙的敘述結構。全片的敘述是從三個角度出發,即敦刻爾克等待撤退的聯軍,從英國出發救援士兵們的遊艇和那幾隻英吉利上空的鷹。不同時間線的不同進度顯現出一股濃濃的諾蘭的風格,這種非傳統的敘事手法帶來了一種頗為累人的觀影體驗。

敦刻爾克海灘上等待撤退的眾人,一心想要回家的年輕英國士兵表達出了一種對於回到海對面的家中的無比的渴望,而不斷被炸沉的英國艦隻卻使得這種渴望看上去愈發地在走向絕望,海岸旁的來來回回使觀眾覺得他們命懸一線;碧海藍天之上不列顛之鷹在盤旋翱翔,極具美感。而最終則在三條時間線終於重合在一塊的時候舒了一口氣。肆意轟炸的容克88和護航的BF109均被擊落,前來救援的英國民船們也趕到了海岸,在英中國人的歡呼聲中發電機計畫終於成功。

雖然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種壓抑感,並且在敘事結構還有取景、道具諸多方面頗具可圈可點之處,但在有的地方還是讓人覺得和期待的有所不同。

影片所表達的主旨有些模糊。也不排除我們沒有看懂的因素,但無論是對於家的渴望,或是對於軍人的榮譽感的歌頌(回家前的渴望與到家後因戰敗而羞愧),或是其他什麼的。 但除了對這場勝利的撤退這一行動本身的歌頌外,其他並不顯得很明顯。

同樣,儘管導演在場面方面已經營造了非常巨集大的撤退場景,但個人覺得本片中的大撤退並沒有給我們一種五天撤出三十餘萬人的感覺的震撼。相比於三十多萬如此龐大數字的撤退,影片中展示給我們的規模還是讓我覺得不盡完美。

但無論如何,諾蘭在本片中帶來的是另一種角度的戰爭題材電影,雖然頗為難懂,但從電影拍攝藝術的角度來說,這誠然是一部值得去欣賞的作品。

p.s.最後的最後,對於幾位在影院後排觀影的家鄉人的行為表示不解。

當湯姆哈迪的噴火式戰機油料耗盡螺旋槳停轉的時候,我屏住呼吸思索著他是要跳傘還是要迫降的時候,你們為什麼要笑,而且還笑得那麼大聲,這或許是看了這場電影之後困擾我的最大的乙個問題。

8樓:

最感人的場面是當長官拿著望遠鏡望向海邊,陸軍問看到了什麼,回答home的時候。把自己的子女送向戰場,接別人的孩子,也是在接自己的孩子回家。

9樓:牯嶺C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後,跟之前的影評一起整理出來的文章 https://

zhuanlan /p/34

269822

10樓:有何不可

看完敦刻爾克,有一點實在是不理解,為什麼三架飛機全部不跳傘,冒著被俘或者落海之後打不開艙門的風險也要迫降。

第二個感覺還是因為諾蘭是英中國人吧,對法國的刻意忽略。畢竟敦刻爾克是英國見勢不妙要撤退,加速了前線比利時和法國聯軍的潰敗以及法國在撤退時殿後抵擋德軍,用幾萬條生命換來的撤退的船票。

不過電影給志願的營救小船大量的描寫鏡頭以及對海軍中將拉姆齊的致敬,主旋律滿滿啊,挺不錯的[皺眉]。

11樓:以夢為馬

敦刻爾克,無拯救大兵瑞恩的愛國主義和熱血澎湃,無全金屬外殼的人性批判和制度反思,無血戰鋼鋸嶺的人性光輝和殘酷血腥。這部電影讓我想起馬爾羅的人類的命運,面對荒誕,人類究竟該如何抉擇?陸軍線象徵個體面對荒誕時的渺小無力和倉皇失措,民船線象徵個體面對荒誕時的同舟共濟和團結一心,空軍線象徵個體面對荒誕時的奮勇反擊和大無畏。

這已經使敦刻爾克擺脫了型別片的拘束,上公升到了人類寓言的高度。敦刻爾克的極簡主義不僅僅只是構圖,語言的極簡,也是主題的極簡。沒了那麼多制度批判和愛國主義的花架子之後,聚焦在眼前的就是最深處的人性——活著就是勝利。

求生是人類最基本的慾望,也是最深處的慾望。敦刻爾克淋漓盡致表現了這一主題,影片開頭哈卷逃亡,剛開始還想拿槍反擊,結果一通槍聲之後直接嚇得屁滾尿流地逃命。在這裡,所謂的愛國主義,英勇不屈,視死如歸都敗給了最深處的人性——生存即是勝利。

後文哈卷與法國兵相遇,法國兵給了他水喝,水是生命的象徵,此處即含蓄表現出了二人的求生慾望,這恰恰為影片下文做了鋪墊,哈卷看見有人提著擔架上船,就心照不宣地和法國兵架著傷員上船。應該感謝諾蘭,他給了我們展現了最真實的人性。諾蘭表現了個體面對死亡時的恐懼,可他沒有僅僅侷限於這一點,他表現出了比死亡更恐怖的一點—等待死亡,開頭陸軍在海岸等待,敵軍空軍來襲,士兵們倉皇逃命,這表現出了死亡的恐懼,哈卷把頭埋在沙子裡,炸彈從遠而近步步襲來,哈卷時不時抬頭驚恐地張望,最後泥沙落了哈卷一身——這是等待死亡的恐懼。

泥土是死亡的象徵,以土掩埋哈卷即象徵死神的步步緊逼。博爾赫斯曾寫過一句話:在沒有水和對沒有水的恐懼中生存。

沒有水是恐懼的,在沒有水的恐懼中生存是更恐懼的。死亡是恐怖的,等死是更恐怖的。敦刻爾克正是表現出了這深沉的人性。

男主角在整部影片中倉皇逃命,配樂以手風琴勾勒了死神降臨時的恐怖場景,士兵被迫地逃亡,被迫等死,被迫在死亡的恐懼中生存——這才是真正的恐怖。

以後接著寫,現在還覺得敦刻爾克中沒有人性,沒有關懷,沒有思想嗎?

電影《敦刻爾克》是否為英國 洗地 ?

我也不記得我叫啥 洗什麼地?全片沒有雷鋒式的讚揚英軍,反而對法中國人的正面評價比較多,嘲諷英軍片段的多的去了,這是在洗嗎?幾個月前黑電影的風潮過去了某些人也該好好看下這部電影了。無可否認讀過歷史的都知道英國對於二戰的貢獻排第三,你們看個電影還扯上了韓戰了? 小二 法國不保護好法國,怪英國?英國遠征軍...

你為什麼不喜歡電影《敦刻爾克》?

隆咚咚咚鏘 電影太紀實了,而且拍攝角度讓我始終覺得是個看客,很難引起共鳴。兩個男的沙灘上抬擔架上船慢慢悠悠一點不著急地往上跑的時候,我真的沒能看懂他們要幹嘛,感受不到他們的焦急,排著隊等回家的士兵感覺還沒有開船的人著急。從船上跌落到海浬的時候我覺得海灘上的士兵都很無所謂,感覺是既定事實,能撤出去就撤...

如何評價《敦刻爾克》獲得第 90 屆奧斯卡 最佳音效剪輯 獎 最佳音響效果 獎 最佳剪輯 獎?

ZanyKro 昨天剛看過 水形物語 可能是我沒get到點,覺得很糟心 豆瓣我給了個兩星 個人對比的話,完全在 敦刻爾克 之下!諾蘭是那種可以把商業大片拍出深度,又不會讓人覺得晦澀的導演。從 蝙蝠俠 系列到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他讓電影真正的從理性和感性兩大方面都有了質的提公升,比純粹的好萊塢式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