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為什麼能展現出拍攝物件最自然真實的狀態?導演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 2021-05-07 05:42:50

1樓:

絕大多數拍攝者是無法不介意鏡頭的存在的,或者說無法不介意自己在鏡頭中的表現。鏡頭就像第三隻眼睛,只要它存在,被拍攝者就多多少少刻意隱藏某些缺陷或只展示TA想被看到的那部分內容。

紀錄片不存在絕對的自然真實。但提供一種情緒上的真實:1.

導演那一刻所想要表達的情緒是真實的,2.觀眾那一刻受到的情緒共鳴是真實的;3.被拍攝物件的一些應激反應是真實的。

對於那些願意被拍攝,願意溝通的人,導演需要用技巧不斷探索更多的真相。比如,導演和被拍攝物件處成朋友;花時間和被拍攝者生活在一起;長期讓鏡頭介入被拍攝者的生活從而脫敏;設計一些矛盾事件、突發情節,使得被拍攝者在應激反應下忘記鏡頭的存在…這些都是讓被拍攝者在鏡頭下逐漸接近自然真實的方法。我覺得最厲害的一種導演,具備豐富的生活閱歷與共情能力,他們可以打碎被拍攝物件堅硬的外殼,犀利的洞察,柔軟的撫摸,建立與被拍攝者之間的高度信任。

通過拍攝,給被拍攝物件提供乙個情感出口,從而看見自己,得到心靈療癒。但是,對於那些外殼超級堅硬面具超級難摘,拒絕溝通的人,拍攝技巧並沒有什麼用。紀錄片沒什麼錢可以賺,也沒法幫助任何乙個鏡頭裡的人走上成名之路,拍攝本就是件兩廂情願的事情,我想聽,你想說,我們透過鏡頭這面鏡子,看見彼此,看見自己。

2樓:是吳吳不是燕燕

我覺得紀錄片的拍攝首先是被拍攝的人或者物是比較讓我們容易去接受的,其次,也許拍攝的內容也是我們不知道的,比較好奇的!重點是比較真實!被拍攝的人之所以能在鏡頭前很自然不會覺得很尷尬是因為他們也想把故事呈現給我們!

3樓:狐狸

還記得張藝謀導演和矮大緊先生聊過:「即使是紀錄片也不是真實,只要是導演動過刀子的都不叫真實。紀錄片也只是把導演想給你看的部分呈現出來了,真正的真實應該是看監控錄影的保安。」

4樓:任長箴

很多時候是沒有技巧的,就是很簡單地,這些人願意把故事給我們。

以即將上映的電影《生活萬歲》為例,這部電影裡拍攝到的人,都是沒有標籤的人,他不是著名誰誰,他也不是什麼什麼身份的人。當這些人沒有標籤的時候,這些人往往就沒有面具,然後他就不在意什麼鏡頭、採訪這些東西,他更能以城相待,赤裸相見,我們怎麼短時間內,跟這素人建立信任?

其實有的人不需要建設信任,上來就是相互信任的,這個你相信,但還有一種人,我不願意接受你的採訪,我拒絕你,這種人你再怎麼嗑,跟他時間再長,也打不開他的殼。比如有人說我只給你三十分鐘的採訪時間,或我只給你乙個半小時,那就是他只想跟你表達這麼多。而有的人會赤脖相見到什麼程度?

你可以拍他洗澡,就到這個程度,所以這是人跟人的不同,有時候不是導演能力所能企及的。

對於《生活萬歲》這部由14組中國底層的、普通人的故事構成的非虛構電影來說,我們也非常感謝這些人。因為沒有標籤,沒有顧慮,沒有那些後顧之憂,所以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導演,這個是導演最大的榮幸和幸運。

所以也不是導演能力所及的,真的就是到那第一分鐘,他就接受你了,他說OK,可以拍,導演說,那簽協議,那可以,簽吧。人家什麼也沒有,沒有顧慮。所以有時候,我們要去想,他們為什麼是這樣,他們為什麼生活成這樣,他們可能活得更輕鬆。

5樓:張大頭

一種是拍攝熟人,另一種是從生人成為熟人。個人感覺,獲得被拍攝物件的信任很重要!哪怕是陌生人,對方對你信任,也會很自然的表現!

6樓:陳碩

充分調研,和人物多接觸,在保持客觀記錄的前提下多了解,同時也讓自己被人物了解以卸下心理防備,甚至可以在正式開拍前,拿著攝影機去晃蕩,讓人物適應拍攝的狀態。

7樓:劉膠泥

沒有絕對的真實……

只能說,相對長時間的跟拍,比較容易讓別人相信你所拍的東西是「真實」的,但是對有些被拍攝者來說,你永遠觸及不到他最真實的樣子。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何況紀錄片也是帶著立場、視角的……

8樓:銀河製造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拍你就能感覺到。雖然一開始人面對鏡頭會敏感,但是只要轉移注意力或者集中精神做事情,就可以捕捉到很多細節。在我看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多拍,乙個是可以讓被拍者慢慢放下鏡頭敏感症,一方面可以提取出大量的真實的細節。

所以其實很簡單,主動去和別人溝通是很難的,尤其是在你們是陌生人的情況下,即使是熟人,也有很複雜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拍。

9樓:於萌

最真實也是與其他影視體裁比較出來的,實際上還是與日常生活狀態有比較大的區別。拍攝前導演與主人公仍然需要制定拍攝規則和時段。這些都是紀錄片不會主動告知觀眾的。

另外紀錄片很有特色的拍攝手法比如大膽運用自然光,連篇累牘的長鏡頭,不避諱同期聲等等吧,也會給觀眾留下乙個自然隨意的觀感。

10樓:

從歷史上第一部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開始,擺拍就是順利成章的,這其實是個戲劇和電影這類表演藝術所共有的問題,藝術的真實和現實的真實

11樓:Chris Quan

1、對於製作週期較短的紀錄片,引用一段賈樟柯在北京零頻道的紀錄片訓練營上的講課內容:

「經常有人問我,怎麼能讓拍攝物件不在意你的存在?我有兩種經驗,第一是真的和他相處,笨辦法你就拍他三天,第四天他就覺得煩了,他就不當回事了。還有乙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創造一種嚴肅的工作氣氛,不和任何人說話,表面上是不在乎他,那他也會不在乎你,所以這個空間裡的人也會自然,做他該做的事請。

還有就是攝製者本身,進入到現場,人能少盡量少,攝影、錄音、導演三個人就夠了,其他人不要介入到這個空間裡面。有時只能是在乙個空間裡,一換別的地方可能就覺得彆扭了,就不行了。我覺得這也是要考慮的。

」2、對於更捨得時間精力的人文紀錄片工作者,往往會試圖完全融入被拍攝者的生活。如與其被稱作紀錄片導演、實際更像個行為藝術家的小川紳介。(以下引自《東方早報》黃小河的《小川紳介:

二十年過去,仍需想起你的名字》)

「為了拍一部農村紀錄片在農村呆個三年五載可以理解,然而小川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採訪物件,居然把自己變為農民—他和他的團隊在日本最窮的山形縣學養蠶、打麵條、烤麵包、收麥子,一過就是8年,最終完成他的重要作品《牧野村千年物語》(1986)。」

就題主的問題而言,毫無疑問這種方式更可靠也更徹底。

3、所謂的「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竊以為其阻礙大致來自於拍攝物件對於拍攝主體和攝影機兩方面的防衛本能,而此種防衛產生的根源是拍攝者與被攝者身份的差異,以及被攝者對於熟悉的生活環境突然出現外來因素的不習慣。以上1、2兩個方面大體可以看做分別從技巧上和從根源上規避這種差異或變化。而如果拍攝者和被攝者之間不存在這種差異、拍攝者本就是被攝者環境中的一部分呢?

吳文光的「村民影像計畫」就在客觀上符合這個標準。

4、擺拍。據說,只是據說哈,這個非常,非常,非常滴普遍。

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maiotome 說實話,我覺得目前CCTV的紀錄片水平絕對是世界頂級的,是大把的金錢,技術,人才投入下去應該有的產出。聽同學說,CCTV拍的記錄片領導都要求達到BBC水平,不然要返工。 首先反駁一點,說BBC新聞和BBC紀錄片立場其實不同的,說BBC新聞反華,BBC紀錄片客觀。我真的想問問你看的哪...

關於畢業作品拍攝紀錄片的選題,希望大家能提一些意見?

侯泰安 看了你的想法,我感覺你的課題內容選的有點大。理由 你的文化深度挖掘可能因時間關係難以達到。建議你選擇簡單而又集中的話題深挖,譬如,可以集中拍農民工一天到一周的生活,穿插一定的思想,反映他們的困難 需求,呼聲。這樣的主題好把控,好操作。 田野秋風 我覺得你可以把想法反過來想更有效,試著去拍攝不...

為什麼科班出身受過專業培訓的鄭爽展現出的演技卻不如半路出家的劉濤孫儷呢?

陸青崖 因為鄭爽等某些流量演戲不好好演,總喜歡搞么蛾子。乙個三天兩頭搞事情的小公舉,你感覺她會專心於演戲?她只是要錢而已。72天還沒過呢,粉絲已經妄圖洗白了,哈哈哈。 啾啾醬 對於zs演技差,先不說天賦,我有以下幾個看法 1.太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 花少裡常常自己發呆 很難與人溝通,不去了解別人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