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紀錄片一直不受寵,如今影視門檻這麼低,爛劇如雲,人們寧肯噴破劇,也不嘗試寫實的紀錄片

時間 2021-06-01 17:52:50

1樓:品評新世相

個人認為,商業電影和電視連續劇對於受眾而言,是沒有經濟基礎之分的。經濟高,日子好過的時候,是消遣,而經濟困頓,日子難捱的時候是相對廉價的娛樂。

美國經濟大蕭條,英國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影視行業卻從未停滯發展,反而商業喜劇和情感科幻類影視大行其道。人,總是喜歡從虛幻當中,尋找一些快樂和安慰的。

但紀錄片不同,紀錄片對於受眾而言,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只有吃喝不愁,不需要為明天的飯轍發慌的時候,人類才有閒心去認知,觀察,好奇,接觸這個世界。

而之前,看紀錄片的人群大多集中在某個領域的研究人員,或高知分子。而恰恰,這群人的生活是相對穩定和富足的,也可以成為我觀點的佐證。

紀錄片從過去的冷,到如今逐漸公升溫,卻遠遠還算不上熱。這就給紀錄片的拍攝和製作,形成了乙個無形的天花板。從拍攝製作上來看,紀錄片的成本投入,包括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是不次於乃至於高於影視劇的。

紀錄片沒有明星,但需要多樣化的拍攝裝置,沒有太多道具,可是需要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製片費用難以節省。為了乙個鏡頭,光線,天氣,季節,拍攝物件的規律性,都會產生極大的制約,可能乙個鏡頭要拍攝一年但五六年不等的時間。同樣,紀錄片對攝像的技術和時間要求相當苛刻,而這又導致攝像的費用必然提高。

上面只是簡單的闡述一下幾點事實,由此可見,紀錄片是大投入。但因為之前紀錄片的冷,和目前紀錄片市場還在復甦當中,注定了不會有多少人願意砸票子來進行太多的投入。拿cctv和北京紀錄片衛星頻道來講,四十分鐘紀錄片,費用在四十萬,和一分鐘八千左右浮動。

真的要做一檔出色的紀錄片是遠遠不夠的。商業冠名,植入這玩意在紀錄片裡只是個彩票概率的可能,基本上除了幾個大手之外,罕見有人能拿到。

製作經費不足,必然導致各路開銷銳減,各路開銷銳減,各個工種的收入就只能用微薄形容。同樣花費時間,精力,或者說花費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影視劇,碼幾個明星,掛個大導的名就會有人買單。有人買單,意味著收入待遇財富增長比做紀錄片高出數倍。

在這種追逐快速積累財富的時代,有多少情懷,經得起窮困潦倒的消磨?

中國產紀錄片不是沒精品,可是精品太少。能出精品的,大多是背靠大樹,立了緊要專案,有平台大流量資金的支援。只有這樣,才能立住ip,換來之後商業源源不斷的進入,如舌尖上的系列。

文物系列。

也有黑馬,類似人生一串,把握住了風口,尚有幾個有情懷得人賭博式的一戰,一戰成名。可是,歷數近二十多年來,除了人生一串還有誰出了頭?人生不是不可以賭,但終究大多數人覺得自己輸不起。

於是,中國紀錄片靠幾部出彩的支撐起了當下的復甦,復甦當中仍有大量的泡沫。更多所謂紀錄片乾脆做好拍攝臺本,照著來,做些做些就成了偽記錄。

紀錄片的未來怎樣,不是紀錄片人決定的,而是觀眾和市場決定的。倘若觀眾和市場不斷地公升溫,紀錄片或許能以另外的方式得以快速的獲取資金和發展。例如眾籌,例如紀錄片中的文化產品的延伸和熱銷等等……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

在西方解構主義橫行的當今 反巨集大敘事似乎成為人們的口頭禪 當一些人哀嘆文學已死 賈科長反其道而行之 以文學家的視角 將乙個個情緒摁進乙個村莊 再摁進乙個 時代 的巨集大主題裡 順便用自己辛辣的鏡頭語言 諷刺了一番時代的海水從黃變成藍 連一絲灰暗都盛不下,只能盛下光明 林遠之 有幸參加 一直遊到海水...

我們為什麼不拍一些關於國外的紀錄片,揭露一下他們?

這個回答,只談美國和蘇聯,不涉及其他任何國家。經常看到有 睿智 說蘇聯解體的原因,是美國對蘇聯進行 和平演變 那麼,為什麼蘇聯不對美國進行 和平演變 美國自己經常 和平演變 他們自己,每4年就執行一次。宣揚相反的理論,沒問題,看你能吸引到多少人。組織工會,也沒問題,這個真吸引到了很多人,但是結果卻大...

為什麼王嘉爾一直沒有拍影視?

在可樂的廣告片裡有短暫的一段戲,可以看出他雖然不是多麼多麼好的演技,但是絕對不會拉胯的,可他是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的性格 而且如果真的進組,短則幾個月多則大半年,他一直在多國飛,幾乎都是碎片化的時間,要空出那麼久的空擋真的很不容易 他肯定是感興趣的,但是沒有非做不可的強烈慾望,所以專注做歌才是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