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靜的紀錄片出來後是各種指責而不是關於霧霾和治理的討論

時間 2021-05-29 22:16:31

1樓:何曄

因為霧霾問題的核心在於利益而不是如何治理呀。

中國的乙個通病是,你可以做,但是不要說。

具體怎麼回事,大家心裡都清楚。怎麼做,也不是沒有數。但是你一說,就牽扯到各方利益,就會有人跳出來以人民的利益開噴。

對中國最有利的,不一定對既得利益集團最有利。

所以我覺得挨罵並不是問題,這恰恰是勇氣的體現。

完全可以做乙個好人,啥也不說,也不會挨罵。輕描淡寫,底下吃瓜群眾也不明就裡。中國說不定就是這樣空氣一直糟糕的呢?說不定就是改不好呢?吃瓜群眾接受了現實,也沒有啥。

那反過來就是底下吃瓜群眾的素質問題。肯定是有人會跳出來罵的,所謂利益集團不是乙個人,是一大幫子人,他們不會說你柴靜動了我的蛋糕,他會說你這樣損害了誰誰的利益。

當然了,沒有觸及你們的利益,早就改革了對不對?

所以作為乙個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吃瓜群眾,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沉默,只要一牽涉到錢,肯定會有人最後赤裸裸的露出真面目。看就好了。

你說柴靜傻,柴靜其實有大智慧型,中國只有說要拆房子了,才會同意去開扇窗。魯迅早就發現了,而且不得不說他還真的說的對。

可惜過去這麼多年居然有人還看不懂。

只能說深藏功與名,挨罵並不是一件壞事。一切留給世人評說。中華民族最厲害的就是永遠不缺這種人,我想這也是中華民族成為打不死的小強的根本原因。

2樓:

不可否認,柴女士很努力,很用心。若紀錄片僅僅只是存在一點在所難免的小紕漏,倒可說是瑕不掩瑜,但實際上其內容,確實跟公知論調沒什麼兩樣。拋乙個大問題出來,解決方法是卻盲目地按西方那一套來,完全不考慮現實國情,不去深入其內部的社會原因,注定得出的結論是片面的,淺薄的。

當時,公眾對公知論調厭惡到頂點,記錄片受到爭議也在情理之中。

一部科普紀錄片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Evelyn 我拍的是民族誌紀錄片 民族誌不是少數民族。步驟的話,1.先做研究,選好框架和基本線索 故事線?storyline 與研究物件搞好關係。乙個話題,即使是 科普紀錄片 在我理解下你的意思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的紀錄片,也會有發自不同角色的不同聲音。這 不同聲音 的發出者就是你的主要物件 sub...

在喬丹的紀錄片《最後之舞》後,大家為什麼都只拿詹姆斯和喬丹做對比?

小小哥哥 啊?我看完最後之舞後,感覺用別的球星和喬丹比,是在侮辱喬丹!偉大,有一部分在於冠軍,在於榮譽,在於為這個行業做的貢獻!也有一部分,在於自信和精神! 暖牛聖城坤 喬丹第一人的寶座可能被撼動,急了,趕緊出一部紀錄片彰顯輝煌。詹姆斯是現役最有可能達到喬丹成就的,但時間不等人,也著急。明星離不開包...

為什麼BBC紀錄片的英文比較簡單?

先說結論,你如果同時去閱讀 權力的遊戲 原著以及 人類星球 的劇本,多半會發現其實兩者的難度沒有很大差別,頂多是 權遊 的生僻詞稍微多一些,口語化表達多一些,但不會影響整體理解。所以 難 和 簡單 並不是詞彙量和語法本身的問題,是兩種題材造成的差異。首先,劇目對白的語速和口音差異很大。看劇的時候你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