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可能同時存在嗎

時間 2021-06-03 06:51:01

1樓:

可以共存,情況主要有三:

假性疏離,表面疏離內在焦慮依賴黏人;

恐懼型依戀,比起焦慮型的黏人更喜歡控制,比起疏離型的單純迴避更容易患得患失;

功利型安全,表面看是對一種感情迴避,對另一或數種感情控制慾強實際上是因為後者更能提供你需要的東西,是潛意識權衡利弊的產物(尤其你提到的是控制欲而非黏人)

2樓:孟子心工作室

1.梳理題主自己的成長經歷,尤其親子關係和父母親密關係等對你會產生確定無疑必然影響的人際關係和相關負性事件;

2.仔細回憶題主所言狀態,從何時因何事而有的清晰顯著的感覺。自那以後有沒有發生程度變化?

3.任何診斷、判斷、名稱、分類……皆屬於參考意見。切記!

3樓:心理諮詢師胡曉燕

依戀的型別分為四種: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反抗型依戀、混亂型依戀。後面三種依戀型別都是由於原生家庭中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造成的。

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都是經歷了不健康的親子後關係採取的自我保護的策略。而「混亂型」是經歷了打擊之後、還沒有從被打擊的狀態裡出來、沒有發展出一套自我保護策略的「混亂」狀態。

按照這個分類法,你的依戀狀態是「焦慮後反抗」,可歸為「矛盾型依戀」。

你這樣的原因得追溯到原生家中你和父母的關係。從你說自己有很強的「控制欲」來看,你「討厭對方喜歡你」,可能是在原生家庭中「我喜歡你」等於「你要受我的控制你」。而你有「特強的控制欲」,是你從父母那裡習得的、用來應對自己由於「被欺騙」而產生的處理恐懼、焦慮的辦法。

處理方法嘛……

處理這種問題的核心是:是鼓勵自己去體驗和父母不同的關係模式,把父母和當前的人和事區分開來。

在不健康家庭長大的孩子不知道真正「健康」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以為自己家庭中關係是「健康」的。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雖然讓他們不舒服,但會讓他們「熟悉」。很多時候,「熟悉」意味著「安全」,因為人們有應對「熟悉」事情的經驗,對於不熟悉的事情有「未知的恐懼」。

讓他們「體驗和父母不同的關係模式」對他們來說很難。

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強迫性重複」,就是用和父母相處中的那套模式來和別人相處,又吸引了和父母一樣的人,和別人繼續重複著和父母的關係。或者用自己不喜歡的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對待別人,再製造出和自己一樣「反抗型焦慮」的人。

強調一下:那套相處模式是幼年孩子面對「強大父母「時,發展出來的一套對他來說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式。但是成年以後,孩子的狀態有所變化,至少不再是原來「弱小」的樣子,他們面對的人也和父母不同。

小時候保護自己的策略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環境了。需要進行改變。

這背後涉及的因素很多,變化也很多,建議求助心理諮詢師,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從而體驗、建立和父母不同的關係模式。

4樓:忽略

迴避型人的人自然也會非常焦慮,如果見到人就會感到焦慮,由於焦慮所以要迴避啊。

迴避型的特徵主要是一種社交抑制,害怕被他人批評,否定或排斥而迴避涉及人際接觸較多的職業活動。

不願與人打交道,除非確定能被喜歡。

因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親密關係中表現拘謹。

認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個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因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際關係情況下受抑制。

因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願冒個人風險或參加任何新的活動。

在有社交場合被批評或被拒絕的先佔觀念。

迴避型的個體常警覺地評估他們所接觸之人的舉動和表達。常伴隨著焦慮和社交恐懼。隨之也會交得依賴起來。

5樓:人格的自我修行

你如果認真的了解過依戀性格如何產生就會知道這些分類都只是粗略的劃分,但不存在清晰的界限,所以兩種性格會同時存在的。只是哪一種表現得多的問題而已。

乙個人可能同時是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嗎?

muni 估計我就是吧,很希望和對方靠近,但是如果對方太好近了又會推開。導致很多情況下,和乙個男生可能準備發展到情侶關係了,就用各種方法把對方推開,甚至讓對方不再出現在在我的生活中。真的太難了,感覺已經絕望了,誰來救救我啊 樸攻燦 我覺得可能的 剛寫了題,附上我自己的答案 我這三年來特別不穩定 我哭...

迴避型依戀和焦慮焦慮型依戀談戀愛,應該如何處理?

閃老師Aimer 首先正確且客觀準確的認知自我理解對方。迴避型依戀人格是怎樣形成的?1,原生家庭因素 撫養人 特別是父母 長期的情感冷淡,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沒有好的回應,導致孩子否認自己的情感需求,事實上他不是不需要親密關係,而是被強行放棄了!2,不僅是幼兒時期,甚至長髮後,遇到重大變故,比如難以平復...

焦慮型依戀被迴避型依戀反覆分手後會突然完全消失嗎?

然欣 我遇見的男人三個月同時交往六個女的.對所有女人都無愛,因為他的父母離婚,當年他父親在外找個女人生了個兒子。鬧得他家在南京小區人盡皆知。於是他高考那一年得了憂鬱證。完了讀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碩士時候找了女朋友談了三年分手了。說我是他前女友。天天說我煩他。最後做了一件毀了我一生的事情。這樣男人真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