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變得不內向,放得開呢

時間 2021-05-06 18:36:22

1樓:泛心康

內向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它有生理上的基礎,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穩定,難以被真正改變。

TED有一期演講叫《內向性格的力量》,演講者蘇珊·凱恩是乙個內向的人,為了這次演講,她整整準備了一年。

生性內向的她,曾經被迫變為外向,因為周圍人總是用同情去看待她的內向,以至於讓她覺得,內向是一種性格缺陷,只有改掉它才能變得優秀。

原本想要成為作家的她,為了逼自己變得外向,在畢業後去做了一名律師,但她卻是乙個糟糕的律師,做不好工作,自己也過得不開心。

最終她發現,只有獨處才能讓自己保持專注,閱讀和寫作才是她的最愛。

在重新接納了自己的內向性格後,她最終成了一名優秀作家,還專門寫了一本叫做《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的書,幫助了很多內向者認識自己的優勢。

世界是複雜多元的,每個人都獨一無二。

內向或外向,不僅是一種天性,更是一種天賦。

如果你是乙個內向型性格的人,並不需要讓自己變得外向。

我們更希望你能多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好好發揮自身優勢,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2樓:CHERRY

其實,內向沒什麼不好。我本人就挺內向的。承認這點後,可以向外向努力,提公升自己厚臉皮的本領。

哈哈,你可以試著去擺地攤。來啊,買啊!當然了,這需要乙個過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當然了,即使做不到也沒什麼大不了,什麼性格都有兩面性。內向的人有外向的人沒有的優勢,敏感。利用好它,會對你有益無害。

加油( _)

3樓:鹽選生活館

我不太擅長和這個世界溝通,我覺得自己天生帶著某些讓人最終變得格格不入的致命特質。

直到有一天,乙個叫「無所謂」的超級英雄救了我……我的日常生活大概是這個樣子:

*波波魚:又名水滴魚、憂傷魚,由於長著一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

有時候突然不想見人。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是很快能適應新環境的人,還有就是我這樣的人。

我總是很難融入別人。

我覺得自己天生帶著某些讓人最終變得格格不入的致命特質。

當有人不喜歡社交時,人們就會認為他們不喜歡和人相處。

但並不一定是這樣啊。我至少熱切地嘗試去參與,只是經常事與願違。

不僅是大腦一片空白。有時候我就像乙個功能嚴重受創的機械人。我的大腦會失靈。

當然,我當然知道!大家在聽到「觀影愉快」或「慢用」時,會回答「你也是」。但最近買蛋糕的時候,我的大腦又失靈了。

4樓:一團亂麻

性格內向的人的共性是:很喜歡聽歌,喜歡玩手機,不愛社交活動,不愛說話,說話時話很少很簡潔,逛貼吧看群訊息玩遊戲從來不回,脾氣很好,特別能忍耐,喜歡用自己的東西,不愛借別人東西。有這些行為的人基本上鑑定為性格偏內向的人。

其實,只要變得喜歡說話,主動找話聊,會主動開玩笑,你已經很成功了,已經完全轉變過來了。愛聊天就是所謂的外向的人最顯著的特點和本領了。

如果我說多主動和人交流等於白說了,具體方法在我看來是:找點事做,讓自己忙起來。比如說在學校當班委,自己在街頭賣點東西,做兼職,參加興趣類培訓班等等。

當你每天的生活都有事實乾時,每天都是很忙的時候,你會有點累,但你會感覺很充實,你已經沒有時間去想些消極的事情或者做些消極的事情,你真正想的是,多睡會兒吧。

當你每天都在忙於某些事情的時候,這個過程中你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可能會和你聊天,你也會因為需要和他們聊天,即使聊天機會不是很多,在這種充滿互動的環境中自己封閉的心態也會好很多。只要在這種氛圍中呆久了,你不會很不想或是很害怕講話。

很多人都想改變,但是現實環境中沒有平台來鍛鍊自己,讓自己成長以及改變,所以,平台顯得非常重要。尤其這個能力證明一切的時代,好的平台能讓自己能力得到迅速成長。當你讓生活充滿各種事情的時候,這些事情就是你成長的平台。

所以,改變自己,要抓取以及創造平台。

曾經我是個外表很挫,內心很封閉,膽子很小的人。而現在我已經是某英語培訓機構的新晉老師,有能力站在講台上給到他們很精彩的課程,私下也和他們相處的很好,自己也變得多才多藝,這個變化只用了17個月。原因就是當初我在這邊學習是會主動去爭取各種機會,班委、各種策劃、活動我都會去爭取,因為我知道成長的機會來了,雖然我不一定能做到很好,但自己可以請教他人,自己付出了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長。

簡言之,改變內向的性格,就讓自己生活忙碌起來,找事情做,找平台去做事,去成長,經歷了一定的時間,你一定會變得不一樣,做那個善於言辭有口才的人。但切記,這是需要一定時間。。

5樓:乾杯

朋友,我之前也是這樣。從小就多數時候都是乙個受氣包,不大懂得怎麼相處讓別人舒服。一度害怕出門,害怕見人,尤其是很多人的地方,害怕暴露自己。

大學以後想改變,網上看了很多方法,多數沒有用,少數只有用幾天。

但是我現在不怕了,社交狀態好了許多。因為我意識到:我腦子的反應模式一直是:

外界—害怕緊張情緒—逼自己說話或無腦回應。不斷重複,然後不斷強化這個模式。我建立了新模式:

外界—快速思考—把想清楚的說出來就是了(說話速度不要快於思考速度)。每次出現自我懷疑和恐懼的情緒,我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強化以前的模式了,直接丟掉!

6樓:鷹院手殘巫師

我以前也特別內向特別自卑

後來慢慢了解一些心理知識,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比如迴避型人格之類的,改變錯誤思想,慢慢調整

過程漫長也有點痛苦,從初中到大學,變得好了很多,堅持就是勝利

7樓:可愛丸子頭

首先找到你內向的原因,能提這個問題說明你不是主動內向不與別人接觸,而是察覺到內向的缺點與無奈了。

為什麼內向呢?

1 遺傳、家庭環境

可能有些人天生內向遺傳了家族、父母的基因,一家人都是不太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的那種。又或者你家裡人少,或者缺乏愛說話外向性格的人,從小成長的環境都是安安靜靜的。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生在大家庭裡的孩子性格更外向更擅長與人交流。因為家裡人多,爸爸媽媽哥哥姐姐人多,需要交流溝通的場合更多,小孩子的語言能力就更強,性格會更加活潑。我有個同學,家裡七口人,他是老小,我就發現他超級外向,很會說,我們班大多數人都喜歡和他玩。

2 自卑

內向的人不善於表現自己不敢表現自己,總是給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我不敢」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越來越不敢在大眾面前發言,不敢為自己爭取機會。因為身體、外表、家庭條件或者不好的經歷,產生自卑,但其實這些條件並不足夠是判斷乙個人優秀與否的必要條件。

接下來,我以身說法,講乙個變外向的方法。明

8樓:fine

我也是內向的性格,沒必要變得不內向,內向又不是什麼不好的性格。保持沉穩內斂也是一種魅力,而且會不會溝通和是否內向沒有太多關係,擅長與人溝通是一樣技能而不是屬於某個性格的專屬品。

9樓:正態分佈

邁開第一步就好了,我就很內向,上課回答問題都會臉紅的男生。到大學後,有個小講課作業,小組成員沒什麼興致,都在划水,我主動出戰,然後就去講了,講的不好,說話在顫抖,不過反正大一大家都不認識,後來就習慣去講了,還是臉紅,還是顫抖,可是誰在乎呢?他們就在下面玩手機的多得很。

其實被盯習慣了,也就那樣吧。

然後,就是去參與長輩的飯局多了(優秀的長輩,不說有多有錢,至少在行業內專業實力,管理能力,思想境界都比較優秀的那種長輩,不要說那種吹牛皮的低端飯局)他們會教你很多,我常聽叔叔們的教誨,「男人要有氣場,底氣要足,走路腰桿子要直,就算最後自己會弄失敗,但氣勢上不能輸」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你就學會假裝自己很外向,氣勢上不能輸(至於底氣,就需要你努力的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多看看關於禮節社交常識的書籍,多跟優秀的人交流,多觀察他們是如何放得開的)

最後說一點,我自己已經知道這些道理了,還是依舊內向,外向,八面玲瓏,說話忽悠的這些東西很靠天賦的,人不要臉更輕鬆些。但我真不能把底線放到他們那些外向人的位置,放不開,但相互尊重吧,你實在要崩p日怪,我只能望你兩眼,內心一陣鄙視……

10樓:夜學長

一、

我發現每次在文章中提到關於人性格的內向面,比如緊張、拘束、放不開、不敢大膽表現自己等,都好像觸碰到了大家的敏感神經,很多人都紛紛感嘆自己就是這樣的人,也深受這種性格的害。

確實,在今天這樣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人都需要營銷自己。內向性的表現無論是在工作還是戀愛中,都極其被動,很容易錯失良機。

但細心觀察我又發現,很多人其實又並不是真的很內向,他們只是在某一刻,或某一件事中才表現的如此,比如:被老師抽到回答問題的時候、找工作面試的時候、上台演講的時候、跟愛慕的人聊天的時候……

而平時,他們都是很活潑開朗的,甚至是個話癆。

可人生,要的就是能在關鍵時刻出彩,才能體現出你的特別之處,平時是拘謹還不羈,倒還不那麼重要。

二、

那麼,如何才能在關鍵時刻不緊張,不拘束,放的開呢?

我想起了我曾經很久了的乙個經歷:有一次我應聘上了乙個辦公室工作,由於一開始就有人提醒我,說辦公室是個人心複雜,是非很多的地方,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搞好同事之間的關係……

那第一天試崗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的很拘謹,話也不敢多說,對誰都客客氣氣,生怕得罪了誰,有乙個人事部的女士叫我給她拿私人快遞,我也替她拿, 一副典型的老實人模樣。

可到了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帶我的同事卻對我說,他們對你的感覺不好,覺得你愣愣的,不太行,總之就是一大堆毛病。

我知道同事說他們說我的不太行,並不是指我做不好本職工作,因為那個工作我本身就有經驗,他們指的,只是指我不會來事,說白了,就是還不夠討好他們。

但我聽了也很生氣,我還要怎麼討好他們呢?跑腿、發煙、說客氣的話、抱著最大的善意,我什麼都做了,最後他們不但不感謝,還反過來指責,這都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我又不是來伺候他們的。

陡然之間我就覺得呆在這個地方沒意思了,如果要我整天恭維他們,照顧他們的情緒,揣摩他們的想法,顧忌這顧忌那,那我多累?

跟這樣一群人辦公實在難受,於是我決定第二天不來了。

但回去之後經不住朋友勸,他希望我能堅持,畢竟如果安定下來大家在乙個地方工作會比較好玩。

沒辦法,我只好勉為其難的再試試,但我內心已經打定主意,不再顧忌,不再把那些人當回事,高興讓我幹我就幹,不高興讓我幹我正好走,反正我也不留戀。

於是第二天上班我就像個老油條,言行不再拘謹,吊兒郎當,該翹著腿翹著,該說說,該問問,也懶得理他們怎麼想,一副無所謂,總之就是:管他那麼多哦!

可一整天下來,我竟然沒有與誰發生矛盾,他們對我的態度竟然也比前一天好了。

這讓我感到驚訝,也突然想明白,原來他們針對的不是我,他們只是喜歡欺負老實人,你不老實了,變的有氣勢了,他們反倒收斂了。

三、

可是,我是怎麼做到前一天還很拘謹,第二天就放的很開呢?這可是個非常大的轉變。

其實就是因為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大不了不幹了。

所以,你要問我如何才能在關鍵時候讓自己放的開?

我的經驗就是:想一下最壞結果,並做好最壞打算。

當你覺得最壞結果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時候,一切也就坦然了,也豁得出去了。

比如讓你上台演講,想一下最壞結果:大不了就是說的不好嘛,這有什麼呢?

原來一切都是自己想的太多,給自己施加了沒必要的壓力。

我們遇到重要的事情,之所以會莫名的緊張,有乙個潛在的心理,就是把它看的太重了,覺得不容有失。

正是這個不容有失的驅使,才使得我們膽小,顧忌這顧忌那,表現的畏畏縮縮不正常。

而想一下最壞結果,實際是讓我們變的淡泊、不在乎,以中和那種看的太重的心態。

我們緊張、拘束,完全是因為只看到眼前,被眼前的繚亂蒙蔽。但實際,從更大視角去看,一切也就那麼回事兒。

所以,如果你關鍵時刻總是放不開,拘束,甚至緊張、害怕。試著養成凡事預想最壞結果的習慣。只需要想一下,整個人就變了。

這也是我認為是調節心態的最佳、最快、最簡單的技巧。

一旦一件事你覺得行就行,不行就算了的時候,恰恰這種心態又是人最能發揮自己水平的時候,尤其是說話方面,更容易讓人伶牙俐齒、妙語連珠、無拘無束。

這也是為什麼去撩乙個不喜歡的人的時候,往往更容易成功……

怎麼能變得不敏感?

李棟林 我也一樣。敏感的人都細緻,最後只能傷到自己吧。那就等乙個能懂你的敏感還會保護你的人,起碼你覺得ta有這樣的能力。你要及時的多跟ta說你的感受,只要反饋是良性的她願意包容理解你 有乙個這樣支援你的人,就會緩和很多 就等乙個人唄,雖然會產生依賴性但這個東西改不了,只能緩和。個人感覺 Ambiti...

怎麼樣才能變得不心機?

驢小閒 蟹邀。具體怎麼說呢,就是說通常是去取得自己不應該得到的事物的方法和心思,乙個人的能力和情況在乙個時段是趨於不變的,在這個時段內,自己能運用這兩樣東西去把握機會得到的,是屬於自己的,而自己正常能力範圍內得不到的東西 包括工作機會等等 而想通過其他方法來得到,比如欺騙,等,就屬於心機。打個比方,...

怎麼能變得與世無爭一點

阿花 我想題主更想描述的是想如何變得更豁達一點。這讓我想起了 活著 裡富貴耕牛時唱的歌謠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了做和尚。關於這個歌謠的意思如果不懂的話你可以去查查。這裡我想表達的是,每個年齡階段都有他的獨屬心態,年輕的時候就該去努力追求,經歷多了,老了自然就看透豁達了。當然,也不是說年輕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