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作品之中表現出來的「物哀」文化,和對死亡的美化,從不同的角度看,這樣的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時間 2021-05-06 08:29:39

1樓:桀驁

當時不良社會風氣,及人們對於理想狀態的追求和現實的顛覆性,「物哀」的背後透發著對真善美的渴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死亡的背後也許是就是「活著」。

2樓:豆沙-Beentha

我友好一點回答一下題主,首先「物哀」確實和「哀」關係不大,望文生義不可取。但是題主能思考這樣的文化形成的原因已是難得,畢竟對於物哀,如果停留在望文生義的程度,恐怕會落入「憂鬱文青」的俗套。物哀,核心在於觸景生真情,快樂和悲哀都是真情,強調「真」,即感官上的直覺體驗。

至於對於死亡的美化,其實這個要和「諸行無常」聯絡起來,日本地域狹長季節分明,無論天災還是人禍都算是多災多難,於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追求的美也總是脆弱的美,櫻花明知不久就會凋落但仍然在花期盡力開放。接受死亡作為一種平靜的解脫,不如說這是種消極的妥協吧。說到這裡題主大概也發現了,日本的傳統思想受佛學影響非常深,題主如果真的對這個話題感興趣,不妨從佛教在日本的發展開始入手。

3樓:隨便叫個名

物哀更多是強調感性在審美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和中文的"哀"都不完全繫結。物哀看重的是真性情,本能情,而不是悲哀之情,這就是望文生義的典型誤解。

哀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朝的《古橋拾遺》的阿波禮一詞,由あ和はれ組成,即啊,啊喲兩個嘆詞,之後用漢字哀標記之。這兩個嘆詞表明,哀更強調的是真情的流露,可以悲哀,可以喜悅,可以驚嘆,可以讚頌。

本居宣長為了構建日本的國學,非常看重《古事記》和《源賴(劃掉)氏物語》等日本審美,並從物語中體察到了日式古典審美與佛教式、儒學式審美的不同。佛教和儒學喜歡佛理、義理,凡事預設大道理,強調道德式審美。而日本的審美不同,日本的物哀是本能之美,是誠之美,看到花朵,便讓人歡喜,看見腐肉,便會皺眉,所有的真實之情,本性之情(誠),因著這物,便集於一聲阿呀的直覺中,引發至萬事萬物中。

至於"梅有傲骨,竹有貞節",並不是本性流露,只是義理的強加,只知褒貶,扭曲本性。

那麼什麼是人的本性?宣長認為人的本性就似女童一般,幼稚,膽怯,脆弱,但又真摯,天真,不過在義理的加持下而故作堅強,強忍真情。所以宣長批判了許多文學中的正人君子,稱之裝腔作勢。

宣長同時以《源氏物語》中的弘徽殿女禦為例,在《桐壺》卷中,天皇夜中聞得風嘯蟲鳴,於是哀傷。而女御卻於此賞月奏樂,毫無哀情,故作堅強,不通物哀。因為她隱藏情感,故並不可愛,而多情的光源氏,雖然在道德上被批判,卻顯得無比可愛。

物哀,因物而表露真情。而且,宣長特別強調自然風物、風花雪月,而不是被義理塑造過的物件,亦即重視人欲的表達。甚至,這種情感不必中正平和。

當審美的主體表達出真情,而旁者即使情不自禁,自然流露,便是知物哀了(中二其實就挺典型的)。

文學僅僅是文字形式表現出來的嗎?

扶蘇 文學是需要用文本來呈現,因為文字呈現的東西才叫文學。但是,文藝,或者娛樂方面的東西,會更加多樣化!即便是獲取知識的途徑,也不僅僅是文字,也呈現多樣化。 知而乎 從語言到文字,再到影視所用來傳承文學文化,但是語言侷限性太大,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文字才是它的載體,未來,所擁有的形式肯定會有很多,就像...

為什麼真理總是以廢話的形式表現出來?

文刂 氵替 首先,我和樓上的朋友破題思路不太一樣。我認為題主對於 廢話 的定義中是否包含了 對的話 的潛台詞尚不能明確,僅僅就詞本身而言,我認為題主的意思是 描述真理的語言都是些 沒用的 所以才說真理是廢話。其次,我們來看下這種判斷是否合理。答案是 合理。就拿 實事求是 這句話來說,我們不可能讓它實...

德雲社內部的關係真的像表現出來的那麼好麼?

你會在單位團建的時候,甩臉子嗎。之前德雲社沒紅的時候,那時候的師哥師弟感情肯定是好的,但是再往後,其實,乙個是差輩了,乙個是真沒同甘共苦了。 德雲社是個名利場,是個沒有什麼企業文化的草台班子。四百人都想紅,只能拼命的巴結班主,獲取一點有限的資源,導致班主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已經真的君臨天下了。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