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理學的人都有哪些不一樣的氣質(特質或者說行為傾向)?

時間 2021-05-30 17:08:23

1樓:西西里沒有裡西西

學習了三年感覺還沒有太大改變,但是就我們專業老師給人的感覺而言,會覺得他們更平易近人,讓人很容易接近,無論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她們能更好的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而當自己產生什麼極端的情緒時,例如非常生氣,煩躁,可能會比較快的冷靜下來,然後慢慢去反思一下是什麼事情讓自己產生了這種情緒。

2樓:lucky

一般都是那種疑神疑鬼的,就像三國裡面的曹操一樣,一天到晚沒事幹就猜別人在想什麼事情,你說這種算不算是學習心理學的人特徵?

3樓:

心理學中定義的氣質是神經活動強度的外在表現,與學習心理學沒有直接關係,具有穩定性。

這個問題應該把氣質改成心理特徵。

不然這個問題就是個定義不明確的問題,是個社會應用角度定義的「偽命題」,即符號無實際意義的問題或隱含命題為假的問題。

前面的答主說了這麼多,我只知道沒有用心理學的語言去回答這個問題,口語化的語言缺乏實際意義,所以他們水平一般或缺乏動機,他們的回答對於心理學初學者有哪些心理特徵這個問題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補集問題上缺乏參考價值。

另外題主看的那句名言,改成命題的形式就是「反傳統」人格特徵與學習社會心理學的單位時間學習時間效用成正比,主體論證失敗,客體沒有給出論證,命題真假性為未知,命題實際資訊量為零。

名言描述的側寫(profile)籠統,巴納姆效應強,站在邏輯學的角度,這種定義不明確,量化不清晰的用於描述人格特徵的詞不具備比對價值,條件命題(前件)無意義,則結論命題(後件)無意義。

通過不完全歸納推理,因為名言發布者公開陳述的其他的關於心理學的命題為真,該名言命題為公開陳述的心理學命題,所以該名言命題為真。需要注意的是不完全歸納推理得到的結論不一定正確。

站在行為的角度上則1可能反映出了主體發生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缺乏形式邏輯學認知結構,或元認知能力的缺乏。

2可能反映出主體建立名言發出者(著名心理學家)定義的人格特徵與主體自身定義的人格特徵的篩選作用大概率相同的預期,進而或可能反映出主體持有人們對人格特徵的定義共性大,人們定義的人格特徵篩選作用差異性小的認知,或可能反映出主體持有人們對人格特徵的定義共性小,人們定義的人格特徵篩選作用差異性大的認知,主體持有自身心理學認知結構與心理學家認知結構相似性高的評價。

我說了這麼多,你現在大概知道學習特定程度心理學的人具備且不僅具備哪些樸素心理特徵。

編輯於 04:42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4樓:新視野

在我18歲之前我就一活脫脫沒腦子的人,有什麼說什麼,沒有心機,可以說一點情商沒有,

在我19歲時有次同學聚餐喝的安徽的某子酒!因為朋友的吹捧,自己也沒把住量,喝了2斤半啊!差點掛了,在醫院躺了3天,

醒來時自己想了好多!躺床上無聊就開啟手機刷刷某乎。巧的是剛好刷到一篇關於心理學的文章,看的挺讓我醍醐灌頂的。

後面也才知道自己這種性格,心理素質太差。出社會早晚si的很難看,從那時就開始研究心理學,這確實是讓我受用一生。

慢慢的我就發現學的越深,自己的情感開始慢慢喪失,覺得朋友,同事都太虛情假意,也就是利用關係。

學過心理學的人對待任何事情都非常冷靜(不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它能夠讓你看透對方心理活動軌跡。摘下對方的面具。從而免於被欺騙利用!但光有心理學是不夠的!

後面我開始讀提高自己情商方面的書籍。找回自己遺失的情感。爭取把自己的面具做的更好看!

其實說白了人類的情感,性格,脾氣,喜怒哀樂等等只是一種工具罷了。被它們控制的話那你就是傀儡,情商和心理學是教你如果控制它們,不被它們利用。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許多在生意場上混十幾年的老油條都是無師自通。這是環境逼迫的。

審查一遍發現有點跑題了!萬分抱歉

5樓:Yan醬是我是我

表示有乙個心理學在讀博的閨蜜,至於氣質??我個人覺得最明顯的是求知慾強、敏感、自我控制力強這三點。

舉個例子,她會一直關心我們這些關係好的朋友的狀態。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問,或者引導我們說。但很會把握度,解讀也會相對清楚。

看到有解答的朋友說覺得學心理學的人可怕,但其實沒什麼可怕的。人的心理的確很複雜,但正因為這樣才有乙個很大的研究空間不是嗎?恐懼源於未知,而心理學者恰巧是我們了解心理未知層面的領路人。

一旦了解了,還會可怕嗎

6樓:something

感覺身邊有這樣的人,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小心點,指不定哪天被看穿了,然後以後的日子你就可以像個正人君子了。 還有如果哪一天你不想學習了不想工作了,學心理學的人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對,就是那種說出的每一句話都能讓你覺得特有道理的氣質,勵志的話說一大堆。有點像催眠師,被神奇的迷惑,然後就開始發了瘋的努力,下乙個馬雲出現了

7樓:嘉木

題主說的氣質,應該指的是人格特質,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特點。那麼學心理學的都有哪些特點呢?根據我的觀察,他們一般有如下特點:

1.設身處地(共情)能力更強。他們不光對自己的情緒敏感,而且對別人的情緒及情緒變化也很敏感,厲害的可以做到感同身受。

2.包容。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允許他人有和自己不同的特點,並且認為這背後一定有其合理性,不會隨便judge別人。

3.願意傾聽。比其他專業的人,會更願意安靜地傾聽,而不是急於給建議。

4.強迫性分析。這種特點尤其多見於學心理學的前幾年或者心理學學偏了的人,總覺得自己掌握了一些理論,就閒著沒事就不由自主地瞎琢磨自己和別人。

5.溫和。看起來會更加溫和有力量,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苛責自己和別人,佛性。

6.愛看書。準備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的人,都做好了終身學習的準備。

7.並不能看出來乙個人心理在想什麼,但是大概可以通過外在的表情動作等看出來這個人過的是不是開心,之前有沒有經歷過大的創傷(相由心生、身體知道答案真的有大量心理學依據的~)。

另外吐槽一下,雖然學心理學會對自己的個人成長有很大幫助,但是學了好幾年心理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生活並沒有因為懂了很多心理學原理就變得不那麼hard,so sad<(。_。)>

8樓:「已登出」

我有過大學考心理學的想法,有過做心理諮詢師的想法,目前都沒實現,不過比普通人來說多學了很多心理相關的知識,也做過很多次心理諮詢。個人綜合見過的一些諮詢師分析,有以下特質。(我不太明白氣質是個啥,就按特質來說了哈)

1.敏感。我還神經質(對,就心理學上那個神經質)。〔據我感知,乙個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也應該比較敏感吧,這樣方便捕捉到來訪者的情緒。〕不過也非定論。

2.好奇。好多人入坑可能是對自己和別人好奇,從而接觸心理學。

我乙個同學也特別喜歡心理學,她神經很大條,家庭環境也很棒,沒什麼心理疾病,單純好奇而已。不過她就更偏向於犯罪心理,同時了解一些別的。

3.心理有過不小的問題,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困擾。我看不少諮詢師的自白(寫的書或者文章)都提到自己從事這個領域首先是為了自醫或更了解、會照顧自己。

缺愛、焦慮型依戀等,對親密關係影響重大的;或自我認同度低、自我攻擊甚至導致抑鬱等,讓自我評價非常負面,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的這些問題,都會引導一部分人走上心理探索之路。

4.熱心。有些人見別人處於困境總不由得想幫一把,我不知道這種行為出於共情還是同情或者其他。反正諮詢師好多都比較善良熱心。包括我和我同學,我覺得也挺熱心的。

5.不排除有些人希望了解別人,控制別人。

6.其他型別事件。(哈哈哈,夠嚴謹了吧)

至於這裡面包含什麼……

反正都這麼皮了,乾脆求個贊咯~

9樓:Serious Joker

你不如思考一下,有什麼氣質的人回去學習心理學?

不過心理學有各種各樣的分支,但共性大概是對於人性有更多的好奇與思考?

也可能想要自己處理一些相關的問題。

「槓精心理學」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心理學?

井底小熊 不能靠心理學謀生!在中國學心理學就業並不比哲學專業就業好。而你是專科生,用人單位很少招心理學專業的,即便招,最低也是本科以上學歷吧。你要專公升本,還要選心理學專業,心理學還細分不同的專業。本科畢業,還面臨著就不了業的問題。你如果搞心理諮詢,也要考去相關的資格吧。即使考取了相關資格證書,沒有...

學習心理學的人會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嗎?

湯圓 蟹妖我不是心理醫生,也不是學心理學的,只是對心理學比較感興趣而已。我現在正在分析自己的心理。最近看文章的時候發現了乙個對我來說比較新鮮的詞兒 人設 此文章說 大多數都有別人或者自己給自己訂的人設,而每個人都很辛苦的活在這種虛假的人設里。比如說 別人說你是乙個十分幽默或者高冷 是乙個邏輯性思維或...

心理學有很多的理論,和心靈雞湯有什麼不一樣的作用嗎?

心理學的理論是幫你認清人性,客觀現實的認清自己。而心靈雞湯是安慰人的正能量文章。然而實在太正了,文章描寫的故事結局太好了。有些以偏概全 倖存者偏差 甚至有點反人性。當然,心靈雞湯也有其作用。至少當你難過時它可以安慰你,讓你重新振作。但出於我辯手的身份而言,我是不太喜歡心靈雞湯的。 於大汗 很有趣,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