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會成癮嗎?

時間 2021-05-08 17:58:34

1樓:

這問題問的有些...這不就是諮詢師要應對的麼,不然我們來訪者是掏錢買白粉嗎?「成癮性人格「,「什麼樣的來訪者容易產生成癮現象」這些說法很古怪,來訪者再次變身背鍋俠呵呵噠。

什麼成癮不成癮的,很多都是諮詢師的問題好麼。「諮詢師們不光美好,還特別神秘,就是你永遠也猜不透,ta那小腦瓜裡,到底在想一些什麼。就是ta明明,為什麼看起來那麼普通,但是ta卻可以那麼自信?

」 這話明白無誤。

2樓:張大嘴

會。心理諮詢帶有獎賞性的人際關係的特點,可以啟用多巴胺迴路。傾聽共情積極關注,哪個不是我們都想要的。

應對的辦法:1.收費和付錢,來訪者明白自己不能無限期的接受諮詢,諮詢師明白諮詢目標達到與否。2.設定議程,約定多少次結束諮詢。

3樓:胡小奇

看了幾個答案,感覺應該是因人而異吧,包括因諮詢師與來訪者而異。

我個人不會。

諮詢大概做了差不多兩年,第一年前半年(大半年?)比較規律的每週一次,之後兩周一次,再之後就有點看時間和心情了。諮詢師是精神分析動力取向,我覺得幫助還是很大的,是我這幾年花的最值得的一筆錢。

個人認為,心理諮詢的價值在於:

第一,諮詢師可以提供一種安全而包容的關係,這種關係在你日常交際中不能得到,或極少有機會得到,就算偶然有之也不穩定。

第二,諮詢師可以幫助你對自己取得乙個「旁觀者」的角度,學會自己觀察自己,自我體察,有了這個角度,你才有提高自我認知的可能。(正念、瑜伽、冥想同理)

一切所得,都建立在以上兩點上,超出這兩點去尋求其他,比如短暫與關懷與愛,都是飲鴆止渴。我能理解其他答主「上癮」的感覺,我也會對諮詢師產生依戀與移情,但我希望得更多的,是一種共同成長的關係,所以我們共同成長了。

移情其實是雙向的,如果來訪者把自己看作乙個嬰兒,脆弱不堪,放棄雙向平等的交流,渴望對方像父母親或神一樣來關愛自己或填補自己缺失的愛,確實容易陷入強烈的投射而無法自拔,其實也放棄了自我成長的機會。這個時候,問一問自己來做諮詢的目的,你是來找乙個神,乙份精神鴉片,還是來找乙個成長的機會的呢?

神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不是你的諮詢師。我不想要鴉片,我只想看清自我,或者得到乙個可以看清自我的角度,如果我的諮詢師做不到,我就會跟她拜拜。諮詢師是一面鏡子,應該使我清晰地照見自己,如果她過多地將自己投射於我,造成我的負擔,我就會提醒她。

如果她無法包容我的情緒,在我認為應該共情的地方沒有共情於我,我也會表達憤怒。而對她給過我的幫助,我也不會吝嗇感謝與讚美。

我離開的時候,將她看作揮手告別的朋友,說我釋放得還不夠徹底,某天可能回來。她說如果我會回來,希望到那天她也變得足夠容納,可以包容我的一切情緒。她承認了自己的不夠強大。

我覺得她很好。我對她有基本的要求,但也沒有過高的期望。我不指望別人來拯救自己的人生,這麼大責任,你自己都不負,怎麼讓別人來負呢?

曾經告訴我認識的人我做了兩年諮詢,覺得有用,她輕率而斷然地說,「這東西會上癮的,你已經有癮了。」我的感覺是反感並且覺得冒犯的。

無論什麼時候,深信只有自己能夠並且應該負起成長的責任,別人只是幫助你,有這個前提,才能有機會真正突破自我,而當你有這個勇氣,別人想靠每週乙個小時來操縱你的情感,基本是不可能的。

無論什麼時候,權利都在自己手上。

4樓:

我覺得我會...還挺嚴重,感覺自己平時都喪失正常生活的能力了,好氣。如果藥物成癮是腦子裡多巴胺分泌減少的話...

我感覺也許心理諮詢對我來說也有類似的效應...平時真的感覺曾經吸引我的事情不再吸引我了,能維持生活但就是沒有興趣。我覺得我可能真的是個特例,好像心理諮詢對我來說不是尋求問題的答案的途徑,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問題的答案。

emmmm,所以也不好意思和諮詢師說,覺得有點羞恥,諮詢師帶著滿腔的關懷和理解來幫你解決問題,但我其實只是想要ta的關懷和理解,解決什麼都不重要,總不能直接說我花錢就是來買關愛的吧...

5樓:

跑個題,覺得自己愛上諮詢師算不算成癮的一種表現?

愛上了我的心理諮詢師,很痛苦……請懂的人幫我分析分析?

愛上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怎麼辦?

喜歡上了我的心理諮詢師,該如何處理?還應該繼續諮詢嗎?

如何克服對心理諮詢師的愛慕?

喜歡上自己的心理諮詢師該怎麼辦?

我的心理諮詢師會愛上我嗎?

我愛上了我的心理諮詢師要怎麼辦?

喜歡上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想主動結束這段關係,需要注意什麼?

原來愛上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是完全不敢去打擾他了,但是又希望他能溫暖我,該怎麼辦?

喜歡心理諮詢師七年,該怎麼勸對方和我交往?

愛上了心理諮詢師,啊啊啊!?

愛上了我的心理醫生怎麼辦?移情要多久才會消失?

作為來訪者,怎樣面對對心理諮詢師的移情?

感覺對諮詢師有過度的移情。心痛。?

6樓:吃瓜群眾之一

先回答問題:

但,這些來訪仍然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至少察覺到不對勁,至少正在尋求其他支援。

所以現在我想的是:

7樓:「已登出」

成癮的定義是什麼,好的事情不叫成癮,看似愉悅卻有傷害的事情才叫成癮,如毒品,煙,酒,亂性,不是嗎?

所以肯定的告訴你,不僅會成癮,會依賴諮詢師,會花大把錢,會越來越嚴重,被傷害-找諮詢師-再次被傷害-找別的諮詢師,陷入惡性迴圈中。

為什麼整個社會信仰缺失,急功近利,諮詢師圈子也不例外。自己的人格不完善,看到心理諮詢是巨大風口,都想跳進去撈一筆金。

因為利益趨動,你留得時間越長,ta就賺得越多。人家指著用你的錢來養娃還房貸。本土諮詢師在培養來訪者的依從性上,是很有一套的。

為什麼不能及時離開

因為資訊不對稱,ta了解你,你不了解ta,ta可以利用你的弱點,你卻鮮少知道ta的。

因為求助諮詢的來訪者往往曾經處在病態的關係模式中,在遇到類似模式的時候,難以及時察覺。

諮詢師的不勝任隱藏在「專業人士」的光環之下,隱藏在包裝過的簡歷之下,

作為來訪者,要辨別諮詢師的人品和勝任能力,要了解心理學知識,心理諮詢的知識,以及諮詢師倫理。

意識到之後,為什麼不能中止這樣的成癮行為

中國無監管。消協,法律,各種心理學會,都不會管。

來訪者無處得到公正的待遇,無處得到安撫,只能再去找別的諮詢師,去處理之前的傷口。在這樣乙個烏煙瘴氣的圈子裡,有極大概率再次遇到人渣。

還是要講那個故事,看起來有一點不相關,但可以說明部分問題

從前有個醫生,因為要出遠門,就把病人交給自己的兒子去治。當他回來時,兒子興奮地對他說,爸爸,你治了很多年的那個人,被我兩三幅藥就治好了。醫生不禁長嘆一口氣說,兒子啊,我們家那麼多年,你吃飯上學,都靠他啊!

8樓:一顆雲

諮詢不是為了讓自己更深入了解自己嗎,這個過程是有點疼的,又是溫暖的,我個人覺得除非再進入那種消極錯誤的認知模式,我不想再去了。畢竟承認自己的問題有點難,剖析的過程有點疼,每一次都要鼓起很大的勇氣才去,所以更希望在諮詢室外建立起自己調整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吧。

9樓:武漢慢生活心理-諮詢

我想,如果乙個從小缺愛缺得像沙漠一樣乾涸的人,遇上乙個有拯救者情懷的心理諮詢師,也許在兩廂配合下,諮詢真的會成癮。

不過我們專業上不叫成癮,叫依賴。

也就是說,乙個內心極度渴望情感的人,極度需要關係,需要和人產生鏈結的人,是很容易在諮詢室那樣乙個特定的安全的環境,在諮詢師極具人文關懷的溫暖關照下,對諮詢師和諮詢產生依賴的,因為在現實世界裡,人們不太可能會有這樣的人際關係,當TA進入到這樣乙個關係中,逐漸就會把自我內在很多東西,比如創傷、情結等等投給諮詢師,在諮詢關係中呈現出來。

而乙個訓練有素的諮詢師會辨別這些問題,會妥善處理來訪者投給諮詢師的情感,始於依賴,終於自在,諮詢的最終目標是讓來訪者能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自在地生活,因此不必擔心會出現這種情況,即使諮詢師無法處理,也會有TA的上級督導師幫助,在最大程度上幫到來訪者。

10樓:稀里糊塗塗糊裡稀

依賴性人格特質,理論上說好的諮詢完成的是自我成長的過程!但實際上這個成長沒有固定的時間,因此有些人在過程中可能會表現的比較依賴!

11樓:鹿子仲

我覺得有人會,有人不會。

有的人對自己心一點都不清楚,或者心裡承載了太多東西,所以靠著心理諮詢,來明白自己的心,可能這樣的心不是最正確的,但可能是那個時候最需要的。

而有的人呢,活的很自我,比如我,雖然抑鬱,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想要什麼,開心的時候就笑,難過了就安安靜靜聽聽歌,餓了就吃,困了就睡,該學習就學習,該休息就休息,絕對不虧欠自己,哪怕醫生給了我醫囑,但是我覺得還是要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12樓:panda2nini

我不是學心理學的,但是遇到過困惑,找朋友聊過,其中包括學心理的同學。我想說一下我的看法。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會成癮,我覺得心理諮詢成癮也是逃避現實的一種表現。就是說我們在遇到問題之後可能會沉迷於分析問題本身而刻意迴避去解決問題。甚至有些人自身不夠堅定會把所有事情都與那個不大不小的問題聯絡起來,藉此逃避努力。

把題主提到的缺乏關愛或者別的原因引起的心理問題與懶或者不努力扯一起或許有些不好聽,但是說白了,人在被無限接納的狀態下確實會感到舒適,沉迷於舒適區確實是一種惰性。

我朋友當時給我的建議是行動起來,一方面從解決問題的維度出發,放棄完美理論,從實踐中找真理;另一方面,有行動就會有改變,改變必然會帶來新的感受,並且,只要是經過思考的行動那一定會有積極的感受,抓住它並繼續改變下去。

13樓:VKLOVE

我覺得會,你問了乙個後就會想知道更多,當所得到的答案與你期望的不同時,你可能會變本加厲的去尋找與你期望相同的解釋以此來慰藉自己,然後你的內心深處也知道這是自我欺騙,你會尋找足夠多的案例即使很稀有來麻痺自己。

14樓:阿熊

首先,我本人是沒有這樣的情況,以下只是我的隨感。

1.我感覺乙個人會在壓力過大、內心空虛、缺乏安全感等情況下,希望自己有乙個好的傾訴物件,去釋放自己。

2.有乙個傾訴物件是很不錯的事情,心裡諮詢師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好的心裡諮詢師,可以讓人在乙個困難的時期,在壓力下走出來,而對於來訪者就會慢慢感覺諮詢師的友善,下意識的想與其做朋友,我本人就有過這種情況。

3.我感覺不存在上癮一說,過度的迷戀,只不過是患者想要去釋放自己的內心想法,誰都會有難題的,它不會消失了就不再出現,如果真的有上癮這一說,不防自己去尋找一位傾訴者,你說他聽。

現在有很多軟體有這樣的功能,和陌生人聊天,不防去試一試。

每次心理諮詢會有結束動作嗎?

曉志 應該是這位諮詢師的個人習慣,是他的禮貌行為。不會針對你的,應該是對待他所有的來訪者都如此。而且,也屬於很正常的社交行為標準之內。是正常且合理的。 小龍包1993 動作好像沒有,就是形式還是有的,我的諮詢師一般都會說今天我們說到了balabala,我就知道他開始總結了,這次結束了,哈哈哈哈哈。 ...

心理諮詢會讓人逃避成長和現實嘛

不會!心理諮詢深入下去,只會讓你更了解現實,而且必須面對現實,而這個時候你不得不成長去處理現實中的問題。隨著諮詢深入的時長,你會發現你的成長跟之前有個質的飛躍,看待問題多了很多角度,面對現實中的困擾和痛苦有了多渠道解決的方法,而這些方法是你自己發現的。 江湧的心靈麥田 心理諮詢就是讓人學會面對現實,...

不是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別人心理諮詢嗎?

7寸光陰 心理諮詢師有些都是為了考個證,謀生存的,自己本來專業知識可能就只有考證的知識。不是心理諮詢師可以說是和陪人談心交流,不能算心理諮詢。 忘憂草 可以,只要自己有這個能力,並且可以很好的把握諮訪關係,懂得遵守諮詢倫理,我覺得是否需要用證書來證明諮詢師的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諮詢的效果是否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