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金剛經》 或者其他佛經中有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解構或者解釋嗎 如果有,是 怎樣的呢

時間 2022-01-02 01:45:45

1樓:寬闊的平原

在勝義諦,時空是不存在的。具體的分析方法,唯識二十頌,以及中觀總義等等,講的非常清楚。

在世俗諦,時空是有的。不同的眾生,心前顯現的時空是不同的。例如,人類五十年是四天王一天等。

2樓:閒人

應邀時間和空間是由眼、耳、鼻、舌、身、意 、所對應的六塵構成。隨順業力形成了六道。「離」開六塵而不離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本覺即背塵合覺。

這是佛法的目的和核心。

佛法不是學術更不是用來搞研究的而是依法修證。究竟的佛法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稱之為解脫。

如果《金剛經》等大乘了義經典有時間和空間的結構或解釋就不是出世法。而變成了搞科學研究的世間法。

3樓:潘漢洋

文中有:四維上下虛空不可思量,空間不真實。又有: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時間不真實。時間空間是頭腦的想象,與理論物理學不謀而合。

4樓:七覺佛經藏

佛經裡面很多啊,比如空間: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時間概念:「劫」是佛教宇宙觀當中十分重要的乙個概念,許多人往往都會將其誤以為是劫難的意思,其實「劫」是乙個時間單位。在佛學中,形容極短的時間,往往會用「剎那」來形容,而形容極長的時間,則常常會用「劫」來描述。

大毗婆沙論等謂,人壽自十歲起,每過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又自八萬四千歲起,每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為減劫之極。

此一增一減,共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稱為一小劫。經典中常有此語,如法華經卷一(大九·四上),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一中劫合二十小劫,共計三萬三千六百萬年,稱為一中劫。 一大劫。

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稱為一大劫;乃一期世界之始末。瑜伽師地論卷二(大三○·二八五下)∶「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為一大劫,共計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

過去之住劫稱為莊嚴劫(梵語vy ha-kalpa),現在之住劫稱為賢劫(梵語bhadra-kalpa),未來之住劫稱為星宿劫(梵語nak atra-kalpa)。

各大劫之住劫中,各有千佛出世,稱為三劫三千佛。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載,現在賢劫中有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牟尼,乃至最後之樓至佛等千佛出世。過去莊嚴劫中有華光佛至舍浮佛等千佛;未來星宿劫則有日光佛至須彌相佛等千佛出世。

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

5樓:佛文化研究會

推薦你學習一下龍樹菩薩的《中論頌》,裡面對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實有見的歸謬和無餘否定是很精彩的,還有對「運動」這一類實有見的歸謬也是極具震撼性的。喜馬拉雅上面有葉少勇教授講的《龍樹的空觀》。

為什麼心經和金剛經是最流行的佛經?

是最流行的佛經 是個偽命題!類似的命題如 黑色是永遠的流行色 有流行就會有過時的時候 題主的意思可能更接近於 為什麼心經和金剛經的影響那麼大,對漢傳佛教那麼重要 其實好看 影響很大 同樣很重要的佛經或佛教典籍很多,絕不止這倆部,多看看就能體會了! 護法居士 因為短 濃縮精華 高深大氣上檔次,悟則一步...

漢譯金剛經哪個更符合梵文金剛經,是玄奘譯本還是鳩摩羅什譯本?

小驁醬傻 從符合原文的角度來說當然是玄奘。鳩摩羅什的很意譯,他把佛經裡阿彌陀佛類似重複的東西都刪掉了,相對來說他的譯本通俗易懂,可讀性強,做到了sense for sense 玄奘的譯本更直譯,是不同於安世高那種word for word的直譯,是更高層次的直譯 畢竟安世高時期佛經剛剛進入中國,很多...

念誦金剛經的流程,念誦金剛經有什麼好處?念誦金剛經怎樣回向?

兔兔勃爵 念一遍可以增加功德值100,在佛誕日當天念可以有2倍的功德加成。當然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佛曰 只要錢幣落進功德箱叮噹一箱,罪人的靈魂就會從阿鼻地獄直衝上須彌山頂翻三個跟頭,可見充值可以對功德積累產生巨大的加成,充值滿648還送彩色稱號 南無氪金無量佛 哦!快來一起充值吧!阿門!陀佛! 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