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師把金剛經翻譯成能斷金剛經,是不是把人本身形式固有煩惱比喻成金剛一般堅固,只有無二的空性慧才可

時間 2021-05-07 00:41:15

1樓:紫色液體

「能斷金剛」這個詞,玄奘和無著都做過解釋,玄奘明確把「金剛」比喻煩惱,但是無著並不是這麼解釋。印順法師認為,玄奘對「能斷金剛」的解釋不符合無著所說,更不符合梵文原意。

「能斷」一詞是瑜伽行派起來後新增進《金剛經》的。

《慈恩傳》:今觀舊經,亦微有遺漏。據梵本,具雲「能斷金剛般若」,舊經直雲「金剛般若」。

欲明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般若」,故知舊經失上二字。。。。

玄奘直接把「金剛」說成是煩惱。

無著《金剛般若論》:云何立名?名金剛能斷者,此名有二義相應,應知。

如說入正見行、入邪見行故。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

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是名金剛能斷。又如畫金剛形,初後闊,中則狹。

如是般若波羅蜜,中狹者,謂淨心地;初後闊者,謂信行地、如來地。此顯示不共義也。

無著認為「金剛」有兩個意思:一、「金剛」表示「信行地、淨心地、如來地」的「智體」,它們就像金剛杵的形狀一樣「初後闊,中則狹」;二、「金剛」可以遮邪,也可以顯正,「入正見行、入邪見行」,所以「金剛」表示「智因」。

無著把《能斷金剛經》的「金剛」解釋為「智體」和「智因」,而不是煩惱。

印順法師認為,把「金剛」解釋為般若和煩惱都可以說得通,但是解釋為般若才符合願意。而玄奘的解釋和無著不一樣,這並不是說要照搬無著,而是玄奘的解釋和無著完全相反了,是沒有依據的,與梵文原意就更不相合了。

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兩系解說不同:玄奘等傳說:

般若是能斷的智慧型,金剛如所斷的煩惱。煩惱的微細分,到成佛方能斷淨,深細難斷,如金剛的難於破壞一樣。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

羅什下的傳說:金剛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不為妄執所壞;他的堅、明、利,如金剛一樣。

然金剛本有兩類:一是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的,一是雖堅強難破而還是可以壞的,已如前面所說。所以,或以金剛喻般若,或以金剛喻煩惱,此兩說都是可通的。

不過,切實的說,應該以金剛喻般若。考無著的《金剛經論》說:(一) 、如金剛杵的『初後闊,中則狹』;這是以金剛喻信行地、淨心地、及如來地的智體的。

(二)、金剛有遮邪顯正二義,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細牢」的──「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比喻堅實深細的智因──實相。無著並沒有金剛必喻煩惱的意義,所以法相學者譯為「能斷金剛般若」,值得懷疑!至少,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義。

玄奘將「金剛」解釋為煩惱,並不符合原意,也缺乏依據。鑑於玄奘向來對鳩摩羅什舊譯的詆毀不遺餘力,可知他對「能斷金剛」的解釋應是故意立異。這是因為,無著已經明確指出「金剛」喻智,玄奘按理不會和無著對立的,那麼只能認為,玄奘是為了顯示和鳩摩羅什的舊譯不一樣,從而故意立異的。

針對《金剛經》的翻譯,關於玄奘是如何詆毀舊譯的,具體如:

哪個金剛經更接近梵文的金剛經?

2樓:樹葉

嗯,若是證得了空性,智慧型就可以提公升,然後能斷一切相。鑽石,非鑽石,是名鑽石。空性,非空性,是名空性。

嗯,估計你有點暈了。再比如,「回頭是岸」,回頭了也就是岸了。哪有乙個實質本性的岸,讓你過去,讓你站在上面蹦跳。

岸者,非岸,是名岸。

3樓:護法居士

大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復作是念。

此諸煩惱無力無能。自體虛妄與淨相違。何以故。背薩婆若故。

清淨法性為諸法本。自性無本虛妄煩惱,皆從邪念顛倒而生

大王。譬如四大依虛空立空更無依。煩惱亦爾。依此法性法性無依。

大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實觀知不起違逆。以隨順故煩惱不生。

大王。菩薩摩訶薩。觀察煩惱不生染著。若自染著云何說法令他出離。是故菩薩斷滅著心。如實說教解眾生縛。

4樓:摩訶波菩

鳩摩羅什法師是佛教界的大詩人,既然是大詩人,那麼文章雖說朗朗上口,卻又常有不足之處。

認真字可以從背唐詩開始,也可以從背四書五經開始,但總是拿李白的詩妄想代替孔子的儒學,這就不太合適自己了吧?

能:可以,能。

斷:判斷。

可以用我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判斷鳩摩羅什法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不是真的如金剛一般堅若磐石,能般若波羅密多。

最後,別忘了金剛經中有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也別指望在這本書裡找到你的心,然後般若波羅密多,因為你的心永遠在你自己的心裡…………

————玄奘

5樓:普波居士

玄奘大師把金剛經翻譯成能斷金剛經,其本義是金剛其性堅固,以金剛為喻,能斷一切煩惱,能破一切障礙,究竟堅固,畢竟不動的般若智慧型。故亦稱金剛般若。

般若者,成佛之智,如金剛般,能斷除一切著相的煩惱心,能破除一切障道的我執心,清淨不壞,如如不動。

其實只都是方便說。因眾生分別,故說無二;因眾生著有,故說空性;因眾生妄心堅固,故說金剛般若。

6樓:Formlessness

金剛:梵文vajra的意譯,vajra在梵文中指的是一種威力無窮的神聖兵器,類似雷電、霹靂。這種閃電般的神奇兵器,可以粉碎任何事物,自身也沒有固定的形相,因此用來形容般若智慧型,能破除對於任何事物實在相的執著,並且自身也不可執著為實有。

一、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型的堅固與犀利,二、金剛比喻煩惱的堅固。根據這兩種不同的理解,「金剛般若波羅蜜」可以分別理解為:「像金剛一樣堅固犀利的解脫智慧型」,或「能破除像金剛一樣堅固煩惱的解脫智慧型。

」vajra-chedika(金剛——斷)

金剛既可以理解為「斷」的物件,也可以理解為修飾「斷」的。

摘自《金剛經譯註》

7樓:

不是。《金剛經》梵文名叫vajracchedikā prajāpāramitā,直譯過來就是金剛斷割之意,玄奘法師考慮到中國文字習慣,將其調整為能斷金剛。

8樓:齊天大聖

是,在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的能斷金剛是把金剛比喻成煩惱,唯有般若可以摧毀它。窺基法師在金剛般若經贊述中引用大智度論的觀點,金剛可被白羊角和龜殼鑿斷,所以金剛同樣可破,只要找到方法

金剛經的無相布施,無相忍辱,無相XX,是不是就是世俗諦與勝義諦關係最好的處理結果?

苗苗苗苗 首先應該了解四相,具體網上有很多解釋,四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無相布施,意思就是說我們在修布施的時候,一定不要著相,尤其是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這個四個相,否則的話,布施的功德,就會大打折扣了。感覺跟現代社會自私 我執 看臉 圖回報等各種社會不良現象相對的。一切諸相,即是...

金剛經中的應如是降服其心,是不是就是當下應該如此,還是想都不用想?

Helen 看你如何理解應如是降伏其心了。你不同的心,降伏的方式是不同的。那麼如是的意義也就不一樣了。讀經的目的是修行。字面理解意義不大,關鍵怎麼指導你生活。 平安微塵裡 降伏其心有各種各樣的外在的表現,所以並不能用你所說的應該如此或者想都不用想來概括。降伏其心的內在體驗大約是安心且自由的吧。我也不...

金剛經中說的一合相是不是就是緣起性空

無畏光明精舍主人 應邀個人認為,關於 金剛經 所說的 一合相 是緣起性空。這應當從 真諦與俗諦 兩個方面理解。1 從真諦講,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皆是法性法身之妙用。此法性法身是諸佛菩薩與眾生平等共同的。所以,任何顯現,皆是法身體 相 用之一合相。此為免強名之!實際是離言絕思的!2 從俗諦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