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一家該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6-18 00:25:59

1樓:

宣化上人開示: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乙個提倡世間法,乙個是出世法;可是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的,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孔子是中國空前絕後的大聖人,是先知先覺者,他有相當的來歷。孔子為什麼生在中國?本來孔子前生是佛教裡邊的水月童子,也就像善財童子一樣;而中國的老子──道教的祖師,就是佛教老迦葉的化身。

孔子是水月童子化身;顏回呢,就是佛教裡頭的明月儒童化身。

為什麼迦葉祖師化身成老子?為什麼水月童子化身做為孔子?為什麼明月儒童化身成顏回?

這就是因為佛教大乘根性的因緣到了中國,所以這一班佛教的菩薩就爭先恐後地到中國,為的就是給佛教開路。他們把佛教的馬路先修好了,那麼等佛教傳到中國,這一些大乘根性的人就容易接受。不然,佛教傳到中國時,一般人也沒有學道教,也沒有學儒教;那麼佛教雖然高深,也沒有人懂,也沒有人接受,是很費力的。

於是老迦葉也不辭辛苦,先到中國化身做老子。怎麼叫老子呢?因為他一出生頭髮也白了,鬍子也白了,一出生已經就老了,所以叫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到中國來,不斷地努力提倡道教,而不說是佛教;水月童子呢,就提倡儒教,就這麼開了兩條平坦的道。所以等到以後佛教傳到中國,就水到渠成,很多人都接受佛教的道理。中國的儒教就譬如小學的學生剛剛入學門,所研究的都是小孩子容易懂的道理。

那麼以後就公升到中學,中國道教的道理就譬如中學的課程。中學讀完了,就要讀大學,那麼佛教的課程就是大學的課程,所以儒、釋、道三教是三而一,一而三。小學是為中學預備的,中學是為大學預備的,大學是為所有想要深造學問的老百姓而預備的,所以有小學、中學、大學。

佛教可以說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所大學。

雖然這所大學在這兒,但不一定每乙個人都能進大學,還有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所以有很多人不認識佛教,不知道佛教是什麼,也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雖有小學也有中學,可是所有的小孩子不一定都能進得小學;所有該讀中學程度的學生,也不一定完全會進中學,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在中國來講,儒教是小學的課程,其他的宗教可以說都是中學的課程,而佛教是包羅萬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所以說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教的大學。

那麼其中不認字的人、不能進大學、不能進中學、不能進小學的人還是很多。

儒教的孔子也有五眼六通,他也具足相當的智慧型,智慧型淵博,所以孔子出生的時候有麟吐玉書的祥瑞之相。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說我十五歲的時候,就立志要學習了生脫死的法,可是雖然有這個志氣,還沒有真正下決心。

「三十而立」,等到三十歲時,才下了決心,一定要修行了。

「四十而不惑」,等到四十歲的時候,他一切的懷疑、疑惑、迷惑都斷了,所以說不惑。不惑就是不動心了,也就是孟子說他四十不動心一樣的道理。什麼事情不動心?

財、色、名、食、睡不動心了。財,他也不貪,適可而止;色,他也不貪;名,他也不貪;食,好東西他也不貪;睡,也不貪睡覺。不惑,也就是不迷惑了,般若智慧型現前了。

「五十而知天命」,等到孔子五十歲,真正得到宿命通了。這個天命也就是宿命通,他能知道做人的生命哲學是什麼;也知道人的宿命──人的過去生是怎麼回事。

「六十而耳順」,等到六十歲時,他有耳順的功夫了。耳順,在一般世俗人所講,可以說是有天眼通、天耳通了。一般世俗人說千里眼、順風耳,也就是天耳、天眼的作用。

「七十而從心所欲」,等到七十歲了,他得到了漏盡通。得到漏盡通,那麼這時他的工作完成了。他為了把佛教的路給鋪好,所以要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八德;又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又講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這三綱領,把佛教的路給開了一半。

格物,什麼叫格物?我們一般老學究、老讀書人都懂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慾革去,革除你的習氣毛病,你的妄想。這物慾就包括你的嗜好,包括你所放不下的東西,這些都是乙個欲,都要革除去。

你能革除物慾,然後你的智慧型才能開朗,才能現前,所以要致知。致知又要誠意;你誠意了,然後就正心;你能正心,然後修身。你心若不正,身就不能修,意若不誠,心也不能正,這是一套的,一步一步的。

身修,然後家也齊、國也治,這就是孔子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可以說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的意義。

不過儒家只知道世間法,而不注重出世法,所以它是個小學;它講五倫八德,兄弟父母祖有五倫,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把佛教的路給鋪了一半。道教呢,又把佛教的路鋪了一半;道教就叫人去欲斷愛,不過沒有像佛教說的那麼肯定,道教說: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的這個神是好清淨的,可是人這個心就不老實,像只馬猴,跳上跳下,向南跑向北跑,所以說「心馬意猿猴」,心像匹馬,意像只猿猴,它是不老實的。「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這個心是好清淨的,可是欲念在那兒牽著它,叫它不清淨。「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惟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等到這個「寂無所寂」了,欲豈能生?你清淨到極點,澄清到極點了,自然就沒有欲了。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就是乙個真正的清淨。

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乙個提倡世間法,乙個是出世法,這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所以一般人都讚嘆孔子,無論是他的學生也好,或是一般的社會人士也好,都說他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博學多能,學的也多,能力也廣。

所以各位學佛法的人,先要把道教、儒教的道理也弄通了,然後你對佛法的道理,自然就迎刃而解。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宣化上人講於金佛聖寺

2樓:

《太極》

太極圖告訴我們:

一、見仁見智永遠存在,

這是自然而然、勢所必然、理所當然。

二、相對客觀有主觀,

相對唯心有唯物,

相對微觀有巨集觀,

相對矛盾有統一,

高低、內外、正反、大小、長短、遠近、新舊等等。

三、有所變有所不變,

有絕對的相對有絕對的絕對。

矛盾是絕對的相對,

統一是絕對的絕對。

變和不變、絕對和相對,

既矛盾又統一。

四、相對有,相對的創造性;

絕對有,絕對的侷限性。

相對有,相對不斷的創造;

絕對有,絕對不斷的侷限。

相對有,相對的已知;

絕對有,絕對的未知。

相對有,相對問題會不斷化解;

絕對有,絕對問題會不斷產生。

五、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一而二、二而一。

六、相對:

有相對的相對,有相對的絕對。

太極:有相對的太極,有相對的無極。

自然宇宙:

矛盾統一、相對絕對、無極太極。

七、身心:

矛盾統一身心無極太極:

吃喝拉撒、心跳呼吸、冷熱苦甜、悲恐怒喜、思想行為、生死病康、胖瘦美醜、男女老少、壽夭殘健、嘴巴開合、眼睛睜閉、新陳代謝、手心手背、前後內外、情緒起伏、得失成敗、坐立住行、吉凶禍福等。

《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易經》

一、無極太極能解釋宇宙自然

無極太極包含0123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2(異)為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3(移)為動靜:陰陽動靜,緩速顯隱。

二、道是宇宙也是自然

道宇宙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易: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一:時間——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異:陰陽——相互消長、此起彼伏;

移:動靜——善惡吉凶、緩速顯隱。

陰陽自然合和無極太極:

1.一化二——陰、陽,

2.二化三——陰、太中陰陽和合、陽;

3.陰化二——陰中陽、陰中陰,

4.陰化三——陰中陽、陰中陰陽和合、陰中陰;

5.陽化二——陽中陰、陽中陽,

6.陽化三——陽中陰、陽中陰陽和合、陽中陽;

7.和合為一。

人身心一體合和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合情合理;

太中陰陽和合:合理不變;

陽中陰陽和合:合法合理。

知行自然和合無極太極:

陰中陰陽和合:慈、靜、行、退、柔、舍、文、虛、曲等;

太中陰陽和合;

陽中陰陽和合:嚴、動、止、進、剛、取、武、實、直等。

萬事萬物合和無極太極:

公私、正邪、順逆、是非、明暗、親疏、信疑、利害、連斷等。

三、無極道太極

若有其他的一切世界,都必然符合無極太極;

無極和合道同通太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周而復始、無終無始。

四、道易:道包含無極太極;

一:儒釋道及一切文化、思想和宗教,為人體悟道而解說道;

異:無極零,無無有;太極一,有無有;

移:無極通同道合和太極。

五、太極和合道通同無極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局內常迷局外清,只因心在此局中;

化去所有及身心,一無所有身山明;

太極有無無極無,易行無有有無通。

六、0123能解釋宇宙自然

0(易)為空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2(異)為陰陽:模擬物事,矛盾統一;

3(移)為動靜:吉凶善惡,緩速顯隱。

道包含0123,

自然宇宙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宇宙。

七、生生不息

相生是相生亦會相剋,

相剋是相剋亦會相生。

自然不會僵化,自有變化,

變化不會失序,自有規律。

無終無始,

生生不息。

儒釋道等,第一要義是修功德,我的理解是做好事。

護法居士 舍利弗。若有過去諸佛。說一切法皆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未來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今現在十方恆河沙世界諸佛。說一切法亦畢竟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命者。舍利弗。是名諸佛無上之法。謂一切法無有體性無所得空。本性寂滅無生無滅。無有性相自...

覺得男朋友一家很難理解怎麼辦?

木己 三觀不合,訂婚就能繫結乙個人嗎?難道認為借錢訂婚就是愛乙個人的表現?成熟的人應當先有乙份穩定的工作,對你們的將來有規劃,而不是借錢打包票。真那麼想和你結婚就應該趕快把工作穩定下來,而不是借錢訂婚也要繫結你 如果真因為不訂婚就不安心怕分手的,這樣的物件是對自己多不自信,你們的感情是多薄弱,經不起...

為什麼人們往往會將儒釋道三家思想連在一起?

Rangers 本來就是一體的,中國文化精神在宋明,以儒家為根本,融合了佛 道思想,開創了宋明新儒學,只不過新儒學在滿清統治下得不到發展和實踐。 行者無疆 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是影響比較大的三個文化流派,連在一起沒有特殊含義,只是代表古代中國主流思想的意思。感興趣可關注公號啊 思想方法 於鬻菊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