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體詩裡不包括詞?

時間 2021-06-08 16:52:29

1樓:常安之

此四者並無交集。

古體詩發端於漢,多是

五、七言(也有學者將四言詩歸入古體),即通常所述五古、七古。古體並無平仄對仗之律(自潘岳、陸機,始有意為對偶。自永明年,始重聲律。

但此二者仍非古體詩所必需),多「言志」(孔子雲:詩言志),而少狀物抒情之作。

近體詩發生於唐,言分五七,體定絕(句)律(詩),講求粘對平仄,體法更嚴。

詞始於中唐,即「長短句」「教坊曲」,初是依樂填詞(根本區別於早期詩的「依詞配樂」),遂」一詞牌有一詞體「,句式不定。

曲興盛於元初期,分劇曲、散曲。與詞體相近的則是散曲。散曲體式同樣循「曲牌」,然而多有「襯字」,即在句中插入數言以作定語狀語,關漢卿名句「我是個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

」當中並列成分即是襯字。散曲與詞二者之句法結構也因此具有根本區別。

2樓:獵人阿路

今體、古體意思並不是現在的現代詩、古詩的意思。唐朝(或更前)的人那麼叫,後面的人也就跟著一直叫到現在了。也就是唐人口中的「今體」其實已經很古了,唐人口中「古體」更古,大致指南北朝以前不用考慮格律的詩歌。

唐時詞這種形式還沒完全成熟,當然不包括在古體詩了。

3樓:姬君陌

是這樣的,南北朝庾信等人之前的詩人在創作詩歌時對於格律的定義是不甚嚴格的,自沈約等永明體詩人開始有意識地追求音律和婉以後,到唐初沈佺期宋之問為代表的詩人正式確立了新的格律詩體以後,為了和近體詩區別,就將類似於唐以前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古體詩的創作也開始有意識的地與近體詩區分開,一些近體詩中的忌諱開始有意識地被安排在古體詩中,古體詩的用於也相對古拙,與近體詩有一定的差別。

由於唐以前的古體詩沒有對格律進行有意識的限定,後世的古體詩又有意避開近體詩的格律,所以古體詩可能存在部分句子符合格律的情況,但基本不會出現通篇符合格律的例子。

詞出現於唐末,盛行於宋代,可能在發展中借鑑了一些古體詩和近體詩甚至駢文的創作經驗,但是屬於另一種新興的詩歌體裁,在形式上與古體詩、近體詩並列,在地位上被成為「詩餘」,並不屬於古體詩的範疇。

以上由於本人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少謬誤,具體情況還請查閱相關資料。

你寫過古體詩,近體詩或詞嗎?

鳳歌楚狂人 今天午睡醒後,忽然文思如尿崩,趁著熱乎勁斗膽填詞一首 破陣子 獻醜了。破陣子 小醉午睡醒時看雨 夢起鏗鏘戰戈,意在赤血疆場。扶搖千重風雲起,嗷嘯萬里煙塵蕩。醉歌微冷醒。風似快刀無痕,雨作亂劍錚鳴。水流東海無晝夜,花開百日憑怒放。驟雨無風晴。 壹聲壹事 我高中時候,晚自習經常無心學習,就自...

為什麼寫古體詩要被寫近體詩的排斥?

鐘覓 因為你本來寫出來的,說古體的不是古體,說律詩的不是律詩。明明知道自己沒有真的學過,卻要來知乎質疑別人對你的審評。不是很理解你的思維邏輯。 垂笑 有沒有被排斥,我不知道,但是你寫的兩首,嗯 寫詩其實就是寫文章,辭藻華麗亂花迷眼者,從來不是錦繡文章的重要標準。寫詩也是一樣,主題不夠突出,想只依靠詞...

古體詩創作,推敲是一種什麼感受?

19430128huang 唐。賈島。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仔細一想,好象僧敲月下門好些,於是拿不定主意,騎在驢上,手不斷作推敲之勢,忘了看路。一頭揰上韓愈坐騎,愈問何事如此,賈告之,愈說,敲比推字好,於是賈定為敲字。這也是推敲兩字來由。出於 唐詩紀事 原賈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不覺衝大尹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