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誰能幫忙清晰解讀下?

時間 2021-06-06 03:03:42

1樓:破陣子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

破陣子譯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兵,是戰爭機器的組成基數,是達到某種目的、實現某種利益的手段,換句話來說,是實現從陰到陽的方法之一。不管是人,還是國家,還是事物,都是陰陽迴圈,自然的變化是從陰到陽構建,從陽到陰消亡,兵的作用,是從陽到陰的過程中,通過兵的使用,由陰還陽,好比乙個國家被外敵攻擊即將被擊敗,用兵如神之後又取得勝利,被擊敗就是陰,勝利就是陽。兵不祥,是因為用兵者本身已經進入從陽到陰的階段,如果不是要由陰還陽,誰會願意使用兵呢?

有道者皆是純陽狀態,又怎麼會與兵處呢?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孔子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這裡說: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兩句話有沒有聯絡呢?易之序,如上圖推演一下,左邊從陰到陽構建,右邊從陽到陰消亡。

君子居則貴左,左是萬物生長,一路向陽;用兵則貴右,右邊是萬物從陽到陰逐漸消亡,用兵,是要由陰還陽,自然貴右。君子是太陽,是純陽,君子自然不需要用兵,除非到陰盛陽衰才會需要,需要時自然也是不得已而用。恬淡是陽,恬淡可以保持陽的狀態,不需要用兵,自然為上。

用兵還陽,雖勝卻不美,因為畢竟有消耗。美之者,是讓人覺得美,第二章:美之為美,斯惡矣;第三章:

不見可慾,使民不為盜,都是再說,美之者,都是在讓人從陽到陰,陰極而亡,所以說「是樂殺人」。得志於天下的人,必是引領大家從陰到陽的人,新中國百廢待興,黨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才成就今天的國家,不可謂不是得志於天下,樂殺人者,肯定不能得志於天下。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孔子曰: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吉為從陰到陽,是為得陽;凶為從陽到陰,是為失陽。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吉為左,凶為右。從陰到陽、從陽到陰,都是自然的變化,好比嬰孩會自然長大,大人會慢慢變老,但是從陽到陰則不然,需要使用外力,就好像前文所述的用兵,好比一家公司,從掙錢到虧損容易,從虧損到掙錢難。所以這裡就有了偏和上的區別,上和偏,是權力位置的區別,也是能力的區別,居左是從陰到陽的自然構建,不用什麼外力,都能完成,偏將軍即能勝任;居右是從陽到陰的消亡,還要考慮用兵還陽,自然要更強的上將軍才能完成。

言,是天道地道人道,是自然的道,所謂天生天殺,自然生成萬物,又讓萬物消亡,結局都是消亡,當以喪禮處置。殺人的人,是從陽到陰的人,結局都是陰極而亡,悲哀泣之,戰勝者,是用兵而勝者,去陰留陽,是陰死陽生的過程,如獲新生,以喪禮相處的,是「舊」的那一部分,如同打仗,勝者,喪禮相處敗者。

《道德經》不是單一的,要綜合來看來讀,如果就文字解釋文字,只能得其字面意思,必須悟透裡面說的「道」,才能真正明白其要表達的世間萬物的規律。

2樓:月之

黃元吉真人注:

凡物貴陽而賤陰——左為陽,生氣也;右為陰,殺機也。

是以君子之居,平常尚左,獨至用兵之際,不尚左而尚右,其賤兵可知矣!

古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彼偏將軍,將之次也,反居其左;上將軍,將之上也,轉居其右。亦知專殺伐之權者為上將軍,偏將必稟命於其上,不得逞殺伐之威,是亦喪禮處軍禮矣。

(本章)此喻臨爐用火,實為老弱之人,扶衰救弊,不得已而為之,何敢矜奇立異,自詡為功耶?

彼旁門左道,以進火退退符、採藥煉丹,一切有作有為之法,視為神仙之道,誤矣,遠矣!

然少壯之全,不須採鍊之工,可以得藥結丹,而衰老之軀,氣質物慾,濡染已久,不加猛烹急煉之功,則氣質不化,物慾難除。以汙濁之身,而欲行無為自然之道,安可得乎?是猶屋子不潔,嘉賓難迎。

人須掃除身中汙垢,而後色相俱空,塵根悉拔,本來真性,自在個中。雖然勉強修持,亦要安然自在,方不動後天凡火,有傷性命。

故太上以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否則有後天而無先天,僅凡氣而無真氣。一腔火性,其能久耶?

故曰美之者,是以殺人為樂也。以殺人為樂,則殺機滿腹,烏足為天下之主,受天下之福?其不可得志於天下也必矣。

是知修煉之士,雖用作為工夫,亦要有仁慈惻怛之懷,謙下柔和之心,斯後天中方有先天。古人火候無爻策,藥物無斤兩,順天而動,率性而行。雖有作為,亦不為害也。

3樓:別焰雲

老子深知道欲久傳,須得諱莫如深,於是故弄玄虛,寫得艱深晦澀。

所謂以道(雷)佐人主(天),顯然是據雷天大壯卦而言正治。以現代語言意解就是憲政治國。

不以兵強天下,就是得國以正,政權合法;為政以公,施祿及民。

否則,其事好還——天道好輪迴,再續週期律!

道德經其實是老子對周易64卦的領悟。

所謂大白若辱,道還須躬悟。

受別人回答的誤導,把第三十章誤作第三十一章回答了。懶得改與更了,第三十一章見我的另外回答

別焰雲:《道德經》裡,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如何理解,藏著什麼蘊意?

4樓: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本

事實勝於考證。

偏將軍和上將軍,楚墓竹簡用楚國文字寫得明明白白,總不能是杜撰出來的吧。

所以戰國時確實存在這2個稱謂。

梁啟超的說法是:前人考證「偏將軍」「上將軍」是春秋以後制度

張煦的反駁:「偏將軍」「上將軍」是注文竄入

《古史辨》第四冊

從這一章文字本身來說,是講「禮」中的「左」「右」。那麼說明這個作者或者注疏者是懂得一定的「禮」制,並且其指導思想和上文「不以取強」是一致的。

所謂的左右應該就是古禮中的講究而已。

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聽變。』——《禮記·曾子問》

5樓:豪情只剩衣襟晚照

誠邀試答:

自上古伏羲初創八卦圖時所畫,就是左邊是陽右邊是陰,上的方位為南、為天,下的方位為北為地。在易經繫辭裡說,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代帝王臨朝聽政,都是坐北朝南。

以示謙恭,厚德之意。「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而後「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

個人認為它在現代語境裡是君君子子的帶稱,把有一定學識,比較有自律性的臣民和君王統稱為君子。

綜上,①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居」是指安家治國的意思。國家強盛,人民富足安康,是治國理政最核心的理念。

它是陽性的。陽性的特性是公升(生),所以貴左。陰是陽的背面,往往是指被遮擋住而看不見的事物,如何讓不喜歡的事物消失不見?

用消殺、遮擋、填埋、驅離等等方式。這些方式更需要凌厲的手段。所以要用兵(征戰、殺伐)。

這就貴右,追求徹底的肅清。這句話整體意思是:君子,在安家治國上以安定發展、富足強盛為貴,在征戰殺伐上以果斷、凌厲和徹底為貴。

再簡單地說:左為生,右為殺。

②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在戰場上,偏將軍衝殺在前。

其行為方式是陽性,所以居左。上將軍是隱於後方的統領者,又是執行征戰殺伐的指揮者。其行為方式是陰性,所以居右。

不是說偏將軍聽令於上將軍,就能說明左為卑右為尊的。在職位上有尊卑之分,但是在行為上,左與右只有方式和目的之分。古時歷代歷朝帝王,崇文者以左為主導,崇武者以右為主導。

③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很好理解:好的事情要大力宣揚,壞的事情得極力掩蓋。

④軍銜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名稱和定位都不一樣。取決於建制和作用。完畢。

6樓:風林子藍

這段就乙個核心唄,反戰。

軍隊的本質是什麼?

作戰!作戰的本質是什麼?

殺人!好好活著,多美,誰又願意死翹翹呢?所以要說,夫兵者,不祥之器;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勝而不美,那是贏了也沒什麼好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戰爭,無論大小,總有父母失去了子女,妻兒失去了丈夫,對他們來說,悲痛!

這時候喪禮再隆重,又有什麼用呢?我們用十幾年來培養乙個人,卻讓他在戰場被幾秒奪走性命,隨意毀掉他人十幾年的努力。試問這樣的交換,該有多愚昧!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為之。

所以說,戰爭,是不祥的危險品,還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為好。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如何解讀

一牧 第一句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悟性極高的人聽聞老師講解真理後,會努力鑽研掌握真理並且按照它的規律做事情。第二句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悟性一般的人聽聞老師講解真理後,會半信半疑。第三句 下士聞道,大笑之。悟性低劣的人聽聞老師講解真理後,會大聲嘲笑這是胡扯。第四句 不 弗 笑不足以為道。不被人嘲笑就...

如何準確理解《道德經》的第一章?

玄玄之子 修行入道,妙理自明!修行應修心,修心當悟道,悟道應見慧,明慧修持成。道本具靈性,常於智慧型神通之力,無慾顯妙,有欲顯徼,皆在玄中,玄之又玄,既一切法一切緣離道不生,舍道不得,證法乃自然,言是道化之成也,一切妙處始於道力之門,老子立此章之義,就是一切世間一切法緣,天地之始或是萬物之母,皆名為...

《道德經》道經第一章該怎麼解?

傾心 有教無類,實際做事情的時候要理論結合實際,不能死搬硬套。這章往後的章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也告訴導致的因果。至於個人選擇如何做,那道德經可干涉不了。個人所承擔的果報,也賴不到道德經上邊。善惡在人心不在道德經。 傳統文化愛好者 大道是自然之道,大名是自然之明,大道不是人為的道,大名不是人為的稱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