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魏晉玄學

時間 2021-06-04 01:24:32

1樓:費衝遠

自漢至清,儒家文化貫穿中國始終,儒家經典研究得深,才能做官。但是有乙個時期,人們不尊奉儒家。那就是魏晉時期,儒家聖人也會被批評,比如周公、湯武。

為什麼魏晉時期人們會轉變信仰?

漢是用儒家治天下的。漢後期,信仰儒家的文人士大夫發現皇權的用人標準與儒家的評判人標準不一致,比如皇權讓某人做官,但是文人士大夫認為該人品行惡劣,矛盾便發生了。

此時,儒家與治天下之間便產生了分歧。你不是說治天下要用儒家那一套嘛,為什麼現在皇帝說了算?民間對此產生了非議,漢末的漢靈帝漢桓帝為此殺了一批知識分子。導致矛盾進一步加大。

漢終,進入魏晉,知識分子之中興起乙個問題:皇帝和爹掉入水中,先救誰。這便是漢時代以孝治天下的乙個邏輯漏洞。

漢時代認為盡孝的人必然也忠誠。那麼如果孝和忠之間產生了衝突怎麼辦。這是乙個漢時代迴避的問題,到了魏晉,由於知識分子(中國2023年的知識分子都是儒家)已經在漢末和皇權決裂,儒家治天下的底層邏輯就被無情地擺了出來。

儒家失去治天下的作用後,儒家的知識分子對儒家產生了一定的疑問:先賢告訴我們的禮(行事規則)已經沒用了,那麼儒家還有什麼用途?於是知識分子開始談玄說無。

歸根結底,魏晉時期談玄說無的本質原因還是儒家治國的根本問題:儒家中的真理和皇權相衝突,到底該聽誰的,聽儒家的,皇帝不同意,聽皇帝的,那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就得動搖。

2樓:史思明

王莽的篡位,劉秀的中興並沒有讓大漢帝國走下去,最終分崩離析。到了三國歸晉,晉的統一無實質。集體主義轉為幾百年個體主義的反動,也是勢所必然吧。

3樓:風雪凌塵

扯一點魏晉玄學的興起,有乙個比較有意思的催化劑,氣候。

自從以道德為終極關懷的儒家哲學成為漢帝國的指導思想,從董仲舒開始,在以天人感應為核心下的宇宙論儒學的指導下,宇宙秩序和帝國道德秩序通過天子相互聯絡。每當有災異發生,皇帝通過諸如頒發罪己詔等措施進行檢討,形成一套禳災制度。

然而,災異畢竟只是自然現象。泛道德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維持帝國統治。但東漢末年,由於進入前後一千八百年的太陽黑子低谷期,從公元107年到公元219年一百一十二年間,發生近一百五十次特大災異。

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皇帝並非失德,無論如何下達罪己詔都沒用。在這種背景下,一部分儒生開始質疑宇宙論儒學和天人感應,質疑儒家道德原則的可欲性。這種懷疑,引導了士人向玄學轉向,既然仁政有為無法影響天常,大批士子對政治心灰意冷,轉而崇尚天道無為的新道德。

另一方面,這一時期佛學的傳播與道家促使了魏晉玄學的發展。

魏晉玄學本末有無之辯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中論要解釋智諭觀有無品第十五 當知諸法各個性相,皆緣生幻有,非為本性。諸法之根本,皆以無性為性。諸法各自性相,與諸法本性不同。諸法各自性相,是有相的,生滅的,有作的。諸法本性,則非有相非無相,非生滅非不生滅,非有作非無作。總而言之,隨緣無性,乃一切法性。無性隨緣,幻現諸法各自之性相...

如何以科學的態度看待玄學?

Shawn 我個人傾向於把玄學看作是一種文化,文化本身有些部分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所以,我會選擇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也尊重所謂玄學類的文化。 我是上帝 言說可言說著,對不可言說著沉默。大眾認可的科學無非是可重複,理解著多。玄學可能無法重複,可能不被理解,但是當事人無法否認存在。 科學家大多相信這...

玄學(以其玄學理論)是如何看待或評價(乃至理解)科學理論及技術的?

玄學和科學是兩套不同話語體系,兩種不同解釋世界的思維方式。禪宗有則公案。兩個和尚在爭論,乙個說樹榮的好,富有生命力,乙個和尚說樹木枯的好,可以做柴燒。你該說誰對誰錯?另有乙個和尚走過來說,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兩個爭論的和尚頓悟。科學經常試圖檢驗玄學體系,當其不能驗證時,會說玄學是錯的。玄學沒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