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模電是玄學」這句話?

時間 2021-05-30 20:31:39

1樓:jircheis

不認同,有空慢慢更。

--2019.1.26

成為玄學的原因在於,國內的教材問題,無論是翻譯的還是自行編寫的,在讀者適用群上沒做好界定/建議。

出版社出於銷量原因,更希望一本書能有更多受眾,也有意的模糊了讀者適用群。

2樓:

要考試了,模電看的想吐,最主要知識點太多了,而且大學上課又沒有認真聽講,因為模電是催眠,感覺圖變來變去,嗚嗚嗚,不說了,複習去了 。。。。

3樓:七百分貝製冷

注:此答案只適用於第一次拿起模電課本的可口菜雞

我覺得國內教模電最大的問題在於一上來就拿BJT的電流放大倍數β和各種複雜圖線糊你的臉,讓你一臉懵逼

畢竟學之前老師會先跟你講,三極體有什麼用?有放大作用,然後你又聽到「電流放大」倍數,就覺得哦,放大放大,原來是放大電流,IC=βIB,β還一百多,挺大的,的確是放大了

還有的老師把三極體比喻為水閥,說IB控制閥的大小,開大了IC就大了之類的,總之就是不斷給你強調IB與IC的關係

然後等你學到MOSFET就又懵逼了,因為輸入電阻很大,輸入電流為零,這個時候你可能會想,哦哦,原來BJT和MOSFET完全不一樣啊,這又要從頭學了,咋整啊

哦霍,然後你再看一大堆圖線,徹底在迷宮裡迷路了,GG

但實際上,在你即將要學的那些放大電路裡,BJT和MOSFET,都是以電壓控制電流源的角色工作的

為什麼要發明這樣一種電壓控制電流源呢?我們舉個例子

我給你乙個1mV訊號,要你放大成1V,先不考慮具體元器件,怎麼弄最簡單?

你想到電路分析裡學的電壓控制電壓源(VCVS),這個簡單啊,我輸入1mV,用這個電壓控制電壓源放大一千倍,然後輸出就完事了(電路分析或者高中學的那個兩坨線圈的變壓器就是這個東西)

但問題來了:你熬夜加班眼睛都快瞎了終於把變壓器繞好了,但老闆明天跟你說,現在我不要放大一千倍,要放大998倍,咋辦?

你可能會說我在輸出端搞個電阻分壓分出0.998V,但這顯然消耗了沒有用的功率

你可能會覺得那我立馬去重新做乙個能放大998倍的,於是把辛辛苦苦繞好的變壓器線圈拆開重新繞圈,邊繞邊數好不容易改好,但後天老闆又說這次要放大888倍。。。

可見,想要放大電壓於是直接輸入乙個電壓,輸出乙個電壓,看似十分直接,卻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

誒,但是輸入是電壓的受控源還有一種,叫電壓控制電流源(VCCS),那這個好不好使呢?

好使,為啥好使?

舉個例子,我做了乙個VCCS,輸入1mV電壓,輸出0.1A電流(gm=100)

老闆要放大1000倍,於是我在輸出端並乙個10歐電阻,0.1A電流經過10歐電阻變成了1V,搞定

老闆要放大998倍,我在輸出端並乙個9.98歐電阻。。。

888倍,8.88歐電阻。。。

是不是輕鬆愜意?要什麼奇怪的倍數我都能跟你搞出來,而並不用對這個受控源做什麼改變-換個電阻就好了

記住這句話「所有電壓控制電流源都能組成放大電路」,然後用這個思想去分析BJT和MOSFET

有了這個思路,你就會明白小訊號模型為什麼那麼畫,小訊號模型搞明白了,其他的基本上也就不難了

4樓:

模電難學,其實是高校教學當中,理論傳授和實踐割裂的乙個結果。很多電子方面的課程,比如模電數電、訊號系統、電路系統,如果缺乏課後實踐,很可能就變成了一門類數學課程。其它倒好說,但模電的數學,特別不嚴格。

很多結果並不是從數學的角度推導出來的,而是工程近似得到的。這樣,學生學的時候就很困惑,最直觀的表示就是,課後習題不會做。因為他們不明白,什麼時候我應該近似處理,應該如何近似處理。

比如PN節這一塊,我當時學的時候就很困惑,明明響應函式是個弧線,怎麼可以近似成折線?而且這個擊穿電壓是個什麼東東?這就涉及到另外乙個問題,有些專業課,或者專業性質很濃的公共基礎課,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是否合適?

很多任務程方面的理論,經驗公式是在時間中得到的,換句話說,沒有什麼道理,試出來的,強行圓還不如實際在板卡上測一把。這又涉及到第三個問題,理論和實踐課程的割裂。講理論的和領著學生做實驗的不是一波人,甚至兩邊對於對方的理論都不了解。

學生不僅不能指望理論指導實驗,或者實驗論證理論,很多時候甚至增加困惑。比如我上模電實驗的時候,設計乙個放大器電路,從頭至尾我都不知道這個電路用來做什麼的。總而言之,教學需要改革,讓學生盡可能可以吸收課程內容。

5樓:亞德諾半導體

用玄學來講模電,言過其實了。套用一位在模電領域浸淫多年的教授的一段話,深以為然:

「模電當然難學,但也只有乙個原因,知識點太多,涉及面太廣,表明看理論和實踐的差距也很大。

古文中有一句話,無他,唯手熟爾。好像是賣油翁中的。這來解釋怎麼學好模電,是最貼切的了。也就是說,別想走捷徑,得踏踏實實下功夫才行。

但是,只有狂熱的勁頭還不夠。模電資料浩如煙海,良莠不齊,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不容易。就為了讓初學者少走彎路,我才寫了這1000多頁的書。」

這1000多頁的書官網鏈結在這兒呢,自取——新概念模擬電路,手機也能儲存乙份,隨時閱讀~

6樓:寧子文

剛剛聽完場效電晶體。整節課腦中不斷浮現「玄學」二字,開啟知乎隨手一搜便看到了這個問題。

大概就是固體中PN結的扭動太過奇怪,好像是在強行解釋外特性

7樓:班傑明

因為有時候模電理論和實際測量差別很大。。。。

倒不是理論錯,模電的理論完美得很。只是實際使用的引數太多,簡化的計算根本算不過來。還不如不算,直接調就好了。

8樓:35F2

你們這些不努力的,再說模電是玄學,在這故弄玄虛,過兩年Google就讓alpha go設計模電來給你們教做人!讓你們統統下崗!找不到工作!

9樓:

就說個事

我們學校搞analog的小哥剛流片完,各種不work,debug 也不成功。目測去年一年全都白幹了,明年從頭想idea

simulation挺好的,前面完全沒問題搞不出來就畢不了業

據說可能是被parasite inductance給黑了你感受下,自己做個oscillator, 不用晶振,試試看真心坑

10樓:

魔電應該不是玄學,但是手工焊電路板應該是,,,這學期焊的板子一開始不能正常工作,然後把電感拆了(電感也是手工繞的,怕沒弄好),後來因為信仰重新焊上去,就真的正常了。。【一開始焊點和元件都乙個個檢查過了並找不出問題】

說實話應該還是魔電沒學好→_→

本學渣看什麼都覺得挺玄的

11樓:向晨

總結一下吧!主要模擬電子電路書本裡面的原理知識和模型無法完全描述實際模擬電路設計中的每乙個細節問題。。。

因為實際電路設計的時候,

1.器件誤差,

2.器件的溫漂,

3.EMC佈線問題,

4.ic晶元的缺陷,

5.溝道效應等

各種模擬電子電路書本基本模型以外的因素影響了實際模擬電路效能,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因而導致書本原理和模型對實際電路設計的參考意義變小了,不像程式設計一樣,因為所以邏輯關係鏈是一步一步連續的。。。。。

因為各種講不清的因素影響了實際模擬電路設計,所以有種玄學感。。。

可以這也是對真正認真學好了模擬電路的人來說,才理解到玄學的意思,不能隨便跟著起鬨哈!

12樓:星辰少年

剛剛在複習模電就突然看見這個問題,個人感覺你應該去實驗室或買些元器件電路什麼的自己玩玩,是不是玄學自然就明白了。

當然如果你是研究很深的話~就當我沒說~研究領域的層次高低明顯不同。

13樓:呆濤

我也曾經以為模電是玄學。。。

直到我自己(花了接近半年)成功的Debug了我(認為不Work)的 ADC。。。

所以還是

1. 少上知乎多刷題

2. 少上知乎多流片

3. 少上知乎多測試

14樓:

對行為結果無法進行量化評價只能主觀評價的才好說玄學。這些主觀評價如果混雜了品牌逼格、專業人士推薦這種營銷心理學的東西就更像了。

雖然我學模電時低分飄過,但我還是得說:設計模擬電路怎麼著都是有硬性規格要求的,不同公司的元器件功能上有差異,但也沒有奇奇怪怪的心理效應左右你的選擇;電路設計方法也是有章可循不是通過掐指一算的。那麼模電,有什麼資格談玄學?

怎麼評價科學的盡頭是玄學這句話?

江北風 我覺得很簡單的理解吧!也不要把問題複雜化。就是科學解釋不了的,超自然以外的,或者更深層次的道理,玄學比科學解釋的更清楚,當然這個也在於聽的人信不信的問題。 簡單說 飛機為什麼能飛起來,就是乙個玄學。只知道飛機能飛,但是沒法從流體力學中算出來,必須靠經驗和風洞。學過流體力學的人知道我什麼意思。...

如何理解托爾斯泰這句話?

Bella Granger 總說三思而後行,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畢竟寥寥無幾。思考過後的行動往往多一分謹慎,少一分莽撞 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三思而行並不意味著優柔寡斷,缺乏主見,三思而行與把握時機也並不矛盾。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後的行動,能夠使我們的人生少一些後悔與遺憾,能使原本變化無常的人生多一絲能...

如何理解蔡康永這句話?

竹蝸牛 蔡康永在奇葩說里有很多非常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這個也是其中乙個。想一想,其實喜歡乙個人,就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而乙個人對另乙個人的感覺,還要同時參考時間的意義和認知的程度。你十幾歲喜歡的人,和你之後喜歡的人,很可能不是同乙個人,甚至不是同一類人。誤會的意思在於,你在當下就會知道 我喜歡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