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明心見性」。為什麼明心見性很重要?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明心見性」?具體的操作步驟是?

時間 2021-06-03 00:12:07

1樓:虎道長

明心即能見性,是一體連貫,相輔相成的!因此也可以說明心就是見性,見性就是明心。舉乙個不恰當的例子,便於理解:

吃飯!飯到嘴裡,緊接著便會去嚼,到了胃裡,便開始消化,消化完,能被吸收的營養被吸收,不能吸收的排出體外。

心,說白了,就是你明白了自己該做什麼事了,有了自己確定的方向,這樣就能「定」,當你定了,自然而然便會有對應的實際行動去付出,朝自己定的方向去走,這就是性。

什麼才是自己該做的事?怎麼定心?通俗地說就是當你做某件事時,身心瞬間通暢,精神百倍,高度集中,這便是先天出生時,命中註定自己要做的事!

也可以說是覺醒!初步解鎖了自己的先天基因!

很多說法不同,但大體本質類似,只不過看的角度不同,但的確再說同乙個東西。

明心見性也罷,知行合一也罷,格物致知也好,當你明白時,你就能一通百通。

一般言語無法描述的,只能輔助理解,最終還要自己去經歷去反思去總結,你處於什麼層次,便會得出什麼觀點,對於自己來說,沒有對錯,這就是你現有階段的認知。

2樓:洪權

明心,如同找到乙個錨,有了定位,就不會迷失了。如同在一望無際的宇宙中,有了乙個燈塔。

具體步驟:

1.靜坐,進入身心放鬆,貫通。

2.清醒意識公升起,與肉體分開。

3.確立不動中心,返觀觀自己。

4.心一境。

5.習氣脫落

3樓:

你好,請問聽說過三無漏學嗎。出自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定慧。你說的明心見性就是慧,需想要得到慧就得持戒而得到定,再得到慧。

五戒持得怎麼樣,十戒怎麼樣,甚至比丘戒幾百多條。

建議先持戒,持五戒的同時多念大乘經,如華嚴經,涅槃經,般若經,妙法蓮華經,寶積經等等。如何發願上品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往生極樂容易證果,容易修道。

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者,一日乃至七日。

即得往生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

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嘆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

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 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

還至該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名上品上生者。

首先是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回向發願,願生彼國。一堅持一天也好,七日更好。W往生後一下子聞法就悟無生法忍,就是明心見性了

4樓:qh5912

明心見性是佛教進入中國以後,和儒家道家融合以後才出現的說法,原來不屬於佛教的說法,對於乙個生物體生物過程而言,明心見性沒有什麼利益也不重要,可是人類除了生存繁殖以外還活出許多花樣。有些人最想知道真理真相,於是產生非常多的說法,去研究會發現莫衷一是,各說各家。

佛教的說法是因為苦迫(輪迴險怖的命題)的緣故,人們要脫離苦海,在許許多多的探索以後,終於確定了三十七菩提分的滅苦道路。通過四念處禪修培育觀智,破除我持,通達涅槃(究竟離苦)徹底結束了以貪等煩惱為主體的生物過程。

5樓:真心從來本是真

明心與見性,在平實導師著作中多有述及(如《正法眼藏》、《念佛三昧修學次第》、《平實書箋》、《宗通與說通》、《禪——悟前與悟後》等書),讀者可以自行請閱。今略答如下: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真實心、實相心,也就是找到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真如……(此一心有諸多不同名稱),也是禪宗所謂的破本參或破初參,或是俗稱的開悟。此心是有情眾生生命之最初與最後的根源,證得這個無形無相人人本有的真實心,便能如實了知此心不是妄想、分別、思惟、覺觀的心,不是能聽能知的心,也不是一念不生時還能觀照分別的心;而且能夠時時刻刻觀照此心,確定此心是真實不滅的本來面目,也是《心經》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也能夠現觀此心藉緣能生萬法,與蘊處界及一切萬法非一非異,現前領受阿賴耶心、意根末那、及意識等體性。明心時不但可以親自體驗此心的體性及運作,亦可隨時隨地照見其他一切有情此心的運作,親自觀見中道實相而不墮一異俱不俱等邪見中。

而見性指的是眼見佛性(「佛性」一詞另有「成佛之性」之意),也就是禪門裡面所謂的重關(即第二關之意;禪門的第三關則是牢關)。真如是本體,佛性是作用,真如具備佛性的作用,但真如不是佛性;佛性雖從真如而來,但佛性不是真如,佛性與真如非一非異(譬如燈之與光)。真如無形無相,不可眼見,佛性雖然也是無形無相,但卻可以眼見(《大般涅槃經》佛已有明示),能以眼根眼識由一切有情無情身上照見自己的佛性,方可稱為見性之觸證,若不能以父母所生眼而見佛性者,皆不能稱為見性。

眼見佛性者,若欲見時,隨時能見;不欲見時,則可不見。佛性是在一切的境相上顯現,所以佛性雖然是空性,也具足了有性;因為空有兩邊都清楚分明,所以不落兩邊,見性的當下就住在中道實相之中,不會像明心之人比較偏向空的一邊。從此以後,可以時時刻刻體驗真如和佛性的運作,而世界身心的真實感,頓時消失,因此而得到解脫的功德正受,世界如幻觀便得成就。

另外,眼根若見性,則六根一時俱見,亦即眼能見佛性,耳、鼻、舌、身、意,也都能見佛性;此時就會看到佛性與感覺不即不離,佛性和感覺是混在一起的。然而佛性卻不是感覺之性,不是我們一般人妄覺之性。如果定力不退的話,這種眼見佛性的境界就會永不退失。

欲求眼見佛性者,須具三種資糧:定力、慧力、福德因緣。此三若缺其一,不但善知識無法相助,十方諸佛現前亦不能助其眼見。

眼見佛性之親證,不易勘驗,唯證者自知,不像明心者可藉口說手呈其自心藏識的運作即能驗其虛實。勘驗者唯能依據被勘驗者所描述見性之情境而判斷,不能藉被勘驗者之眼根而檢驗之,故說極難勘驗。

在明心的階段,如果真正悟得真,悟得成片的人,他的見地永遠不會退失,而能入七住常住不退位。因為他悟得真實,所以身見(以色身為我)、我見(以能覺知、能覺照之心為我)會斷除,疑見、戒禁取見隨後也就跟著斷,從此永不入三惡道。但是見性的階段不一樣,會隨著定力的退失,而無法保任眼見佛性的境界。

明心見性之人,雖然已經證得真如佛性無生無滅的無生忍,但因尚未獲得盡智(一切後有永盡的智慧型),即未斷盡一念無明,未斷盡貪瞋痴慢疑等修所斷煩惱,所以雖然得到了無生忍,仍然還要再輪迴。必須悟後歷緣對境去斷除一念無明之修所斷煩惱,才能獲得盡智,才能成為菩薩阿羅漢或進入八地,才能免除分段生死的輪迴。必須悟後漸漸的斷除第八識中累積的無數煩惱習氣的種子,再修學無量百千三昧,斷盡塵沙無明,才能於最後身菩薩的明心見性之時成佛。

6樓:慈悲喜捨

明心之心,這裡是指涅槃妙心、實相心,第八識如來藏;見性之性,這裡是指佛性。

明心見性也稱為開悟。因為明心之前都是在佛法的外門,明心以後才是內門修煉。明心以後才是實義菩薩,所以非常重要。

明心見性的方法一般就是參禪。要福德、定力、知見、因緣都具足才可以的。比如知見,如果認定意識心是實相心,那就南轅北轍了。如果認為打坐坐到一念不生,那也是欲煮砂成飯一般。

具體步驟的話,一般是先三皈依,通過菩薩六度,漸次積累提高。大部分情況下,還要有佛、菩薩等善知識的加持、幫助、指導。建議在受三皈依、持五戒以後,修習十善業。

最好能進一步持受菩薩戒,並且在生活中能夠祛除性障、減輕貪、嗔、痴、慢、疑。特別是慢心,非常非常障道,而且慢心微細,自己都很難察覺。

何為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是從根性上來說的 按照天台宗五時八教,藏通別圓的劃分,根性上也可以分為藏通別圓四種,藏通別圓在根性上依次遞進 雖然根性有別,但修行上走的路在方向上其實是一致的,區別是終點不一樣 比如,藏教也就是聲聞乘,最多走到阿羅漢果就歇歇腳了,而別教也是得走藏教走過的路,到達四果羅漢後,還能多走幾步,畢竟...

什麼叫做明心見性

無為 我 身體 是我 本體 嗎?因為我不是我,所以我才是我,如果我是我,那就不是真正的我!自性 本體 起用現萬法萬物 但其中的每一法每乙個物卻不能完全代表自性。水最常見三種形態,液態 氣態 固態。但每種形態卻不能完全代表水。 CKL gz 明心見性。明心者,明白本來,見性者,見到本質。我是誰。這沒什...

什麼是明心見性?什麼是明理?

至少要達到以下境界 用天目穴,也就是用元神,能看 東西 了。呂祖說 穴開不見物,目合見東西 參考 靈寶通智慧型內功術 也就是 靈寶畢法 的修煉方法。 袁立巖 理,簡單來說,就是醒目擊桌發出的聲,你看見事物之後產生了思考,這兩個是一回事。所以有只手之聲的公案,而在道家則是兩精相搏而生神。明心見性,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