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一下明心見性和致良知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3 19:12:30

1樓:徐行之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盡心上》,原文為: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如此,則「良知」的最基本含義為「不慮而知」,是人之所與生俱來,且人人必具的知覺,但良知之所以為良知,而與普通所謂「知覺」異詞,卻在於良知不是一般的知覺,而是一種「隨時知是知非」的知覺,如孟子原文中「知愛其親」「知敬其兄」。

然則「良知」何以「知是知非」?蓋良知者,是「古今人人真面目」,是人之「天植靈根」,是天所賦予人之至善之性(愚按:在天曰理,在人曰性,性即理也)。

如先生曰「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良知」。

因此,我們可以說「良知」即是「心」,是心之本體(至善之性)及其髮用流行(隨時知是知非)兩面的統一,是從至善之性到是非知覺的當下貫注,即以是非知覺表現的至善之性。

但「良知」雖先天必具,卻又有隨時被私慾蒙蔽的可能,且這是「良知」在人生中的常態表現,如人莫不於倒地老人心存惻隱,卻常不能亟去扶之。因此,我們也可以說「良知」非「致」不存,通過「致」,使本然(本來具有)存在的「良知」實然(實際具有)存在。

「致」,推致,就是將發於「良知」之是非好噁推致於事事物物之間。先生曰:「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換言之,「致良知」即是以良知統攝人生、統攝事事物物。如「良知」要救將墜井之孺子,則亟救之,「良知」要扶倒地之老人,則亟扶之,而不考慮出於思慮計謀之利弊得失。

用通俗的話來說,「致良知」就是事事依「理」行,但這「理」不在外,而在心上。

至於「明心見性」,則是佛家之語,儒者或用之,亦只是以己意斷之,關於此概念含義可於佛教話題下另設一新問題,不宜在此回答。

《答顧東橋書》有言:

(顧東橋)來書雲:「但恐立說太高,用功太捷,後生師傳,影響謬誤,未免墜於佛氏明心見性、定慧頓悟之機,無怪聞者見疑。」

(先生答曰)區區「格致誠正」之說,是就學者本心日用事為間,體究踐履,實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積累在。正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我想請教一下,什麼是正確的三觀?

黃崗 人生觀,就是對人生的看法。簡單說,就是人應該怎麼活,或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世界觀,就是對世界的看法。哲學上最著名的是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爭論,唯心主義的觀點是,我意識到了,這個世界才存在,我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就不存在。而唯物主義的觀點是,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都客觀存在。價值觀。簡單說,...

本人是土木專業 想請教一下 除了工地還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嘛?

金重三 首先要看你是男是女,如果是女生,勸你最好不要涉足工程。因為在這裡娛樂的東西很少,如果在城裡還好一點,荒郊野嶺就別想了。而且每天都是枯燥的生活,耐不住寂寞的人根本受不了。而男生呢,工程的工資一月也就七八千,這個七八千只是大幹的時候的工資,而沒有產值沒有效益的時候,乙個月拿五千都不錯了 我說的只...

蘋果新使用者,想請教一下,是買iphone x還是新出的xr好?

卡卡羅特Aaron 修改xr更香,因為iOS13支援偽全面3dtouch加電量大iPhone x 拍照iPhone x 電量完全夠一天一衝,電量其實我最不在乎,能一天一衝左右就行,多了更好,但是多了沒有3d touch 我不幹 螢幕,x 雙卡 xr 輕中度使用者 x 重度使用者 xr 宣懿 如果你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