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讀一些文學作品讀不懂,覺得很沒意思很囉嗦?

時間 2021-05-05 16:08:06

1樓:欠落者

於是有人厭煩地想,為什麼你總發些奇怪的,亂七八糟的,用不著的,莫名其妙的,與我無關的東西呢?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只不過,寫的內容是什麼,寫出來想表達些什麼,從來都不是作者該想的,而且讀者會去思考的問題。

我相信不只是我,寫書的作家和作詩的詩人也不會去想這些無聊的問題。因為他們只是,想到什麼就寫了什麼,固然會有因為悲傷,憤怒等等原因,但是這裡請大家區分兩種情況:

1.因為悲傷而作詩/寫文

2.為了表達自己的悲傷而作詩/寫文

第二種情況是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的,其他帶有目的性的情況還有,比如為了考試,你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寫出一篇文章,作一首詩,你為了考試題目竭盡腦汁,想象自己的悲傷,然後把他們寫出來。又或者簡單說,我現在很難過,我想讓別人知道我有多難過,我寫一篇文章,然後發出去,希望有人看到,直接或間接的表達他們的惋惜。這樣我心裡會舒服一點。

而第一種情況則是,我現在很難過,我只想寫點東西出來。這個東西寫出來了我就舒服了一點,有沒有人看到其實無所謂。而且這個東西雖然是悲傷的產物,但一些情況下,它看上去的基調並不一定是悲傷的。

與此相對,一些看上去悲傷的文字,有時候不說明作者親身的經歷很悲傷,有可能是他看到的聽到的,甚至聯想的,想象的。而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經歷,敘述的角度都可以是第一人稱——我,或者是第三人稱——ta。

所以我們得出一定的結論:沒有作者的解讀,我們很容易誤解作者的意思。

有人問,那這樣我們不就無法理解別人文字的意思了嗎?

當然不是。

以後的歷史上有數不清的人,每個人的人生漫長,總有乙個時刻你和作者處於類似的場景心境經歷與想象,你會突然想起那些話,感同身受;或者是你和他有過同樣的經歷,同樣的心境,同樣的聯想以及同樣的想象,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歷歷在目。實際上總會有人理解別人的文字,所以才有如此多的作品一出世就為人稱讚,或者在幾百年後廣為流傳,令人費解的《百年孤獨》還是被人讚譽甚高。

因為有很難被感同身受的文字,所以有知音一說。而你沒有讀懂,也不是誰的問題。除非作者的文字太過極端。

從某種角度上講,感同身受正是文字的意義所在。

2樓:santiago

1.建議換書讀(我個人認為邊城,圍城也算不上好書,不喜可以噴,但我不會回覆的),個人建議馬爾克斯開始讀就完事了(雖然有點爛大街了,但不可否認百年和霍亂都是相當nb的作品了)

2.乾脆別別讀了,讀書在某種意義上和幹其他事一樣,是為了獲得樂趣的。(更新:

準確的說是一種愉悅感,或者說某種感動,某種情感的認同或者說感同身受,例如看到百年裡馬孔多的遭遇,我們當然感動,當然悲傷,感傷,痛苦,甚至絕望,但不是那種遭人欺負或者類似的痛苦,傷心,所以當你根本讀不下去,或者感受不到任何東西還要逼著自己讀的時候,何不別讀了呢。ps:當然有很多作品完全值得逼著自己去讀)

3樓:Tomatiel西紅柿精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該作品的文學史意義大於其文學價值,就其本身寫作水平而言確實很沒意思很囉嗦

2 你和某部文學作品單純地沒對上電波

3 你的文字審美水平達不到那部作品的高度,或你的審美水平超越了作品寫作水平一大截

4 不了解那部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意圖,所以讀不出味道5 想到再補

4樓:

別人大學裡幾十門中外文學史美學史哲學史文學鑑賞課白學了?你乙個初中文化水平唐詩都背不了幾首你憑什麼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懂?看不懂就是智商低,就這麼簡單的道理,你的腦力無法負擔高強度的思考,文學有門檻?

當然有,跟自身文化修養閱歷和知識儲備有很大的關係,乙個沒有經過任何學習和訓練的愚笨頭腦當然讀不懂,不僅讀不懂而且還覺得很枯燥,圍城你都能覺得囉嗦,可見你的閱讀能力有多麼低下,錢鍾書的圍城已經算是文學界裡的最平鋪直敘沒有掉書袋的「小白文」了,這你都讀不下,我很好奇你平時在讀什麼東西?鬥破蒼穹?

5樓:

邊城圍城這種書你都能覺得沒意思,讀不下去?

我都替你丟人。

呃,什麼原因自己還不清楚嘛,沒文化的虧唄,難不成還怪作品本身?我笑了

6樓:幸運de爸

好書一般讀著都費力,或者是題主說的囉嗦,尤其是經典文學,因為裡面的技巧手法和表現形式已經被後人(編劇,作家,導演等等)借鑑提高過無數次了。

個人建議是喜歡什麼就讀什麼,總不能因為別人都說好,自己讀的雲裡霧裡卻要硬讀下去吧,這樣反而很容易產生厭惡感。循序漸進的自己發現好作品才是閱讀的樂趣。

7樓:劉卓愷

閱讀階段問題。

目前題主可能還需要通過「戲劇衝突」「矛盾展開」來支撐閱讀。簡單來說,目前題主看書獲得的體驗,和看故事梗概獲得的體驗大致是相似的。不為別的,只為了「事件」帶來的刺激。

當閱讀量提高,「事件」不能再使題主激動不已的時候,題主自然會發現文學作品裡其他的巧妙之處。

題主要做的,我覺得就是多讀。從通俗文學開始,慢慢拿起一些介於通俗和嚴肅之間的作品。

當然,如果題主同學推薦的是《尤利西斯》,當我沒說。

8樓:弗朗明哥爵士

閱讀本來就是私人化的行為。如果看不懂也沒必要硬讀。

不過年輕的時候建議廣泛閱讀,先把麵拓寬,把sense 培養起來,再在感興趣的領域多做閱讀,也許有一天你讀到一本打動你的書就像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樣驚喜。

9樓:西門已封刀

沈從文的書,除了《邊城》,還可以讀一些他的《湘行散記》。你可以去湘西,或者看看《芙蓉鎮》這類的老電影,你就會明白這樣的景致和風情。現在的鳳凰基本沒太多當年的那種感覺了。

沈從文的文字讀完你會有一種平靜如水的感覺,可能你的閱讀習慣不在於此。但是從裡面能看到真摯的感情流露,這也可能是他能夠與張兆和在一起的原因,誰不喜歡這樣真摯的人呢?但是真摯的人往往有時候很幼稚,這也是他們開始破裂的原因。

錢鍾書的《圍城》,故事線索其實比較明顯,你要看裡面的隱喻,比如船上那一段,國外和國內;上海的那一段,大城市和小城市;蘇文紈和唐曉芙,可以看到白玫瑰和紅玫瑰這樣類似的感覺;三閭大學這一段更是諷刺大學的亂相,這可能和錢老的生平有關係,這些可能就是他所看到的現實。而最終主角方鴻漸結婚的物件卻並不是自己曾經瘋狂追逐的女人,都是無奈的結合,最終又一拍兩散。

所有的都有城裡城外的隱喻,人生其實就是在城裡城外徘徊的過程,最後走向死亡。選擇物件如此,選擇工作如此,選擇生活環境也是如此。不僅是當年如此,如今也是如此。

10樓:菠蘿地海

這很正常,我還有我身邊很多同學,總會碰到一兩本看不下去,甚至想要以自己的立場去批判的書或者說文學作品

因為年齡、閱歷、時代還有思想觀念總會限制我們的眼界和感知力,一旦出現鴻溝與裂隙,就會凸顯為「我不懂他想表達什麼」或者是「他在說什麼廢話」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各種各樣的作品,我們大可以持各種不同的態度,但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不管是積極的一面還是消極的一面

有時候我會認為書很像一面鏡子,照亮心裡美麗的一部分,讓你知道你的優點;也會突出心裡不足的一部分,讓你去反思其中的缺陷

讀不下去可以選擇放棄,過段時間再讀,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這很正常,不用多想。

一些文學作品過於悲傷,是否值得讀?

非雲 悲傷只是情感的一種,也屬於健康的情感,要與抑鬱區別開,因此只要是有文學藝術價值,都可以讀,只是需要適度,需要拿出審美距離,不能沉溺其中。 柳有枝 首先值不值得閱讀這個問題就不應該和文學作品的悲傷與否掛鉤,值不值得這個問題應當是和你閱讀之前的有哪些情感需求以及閱讀之後獲得了多少審美體驗有關,如果...

可以推薦一些日本文學作品嗎

思想的蘆葦 芥川龍之介吧,我很喜歡他。河童這本很有意思,我是很喜歡。太宰治的斜陽也不錯。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千隻鶴不錯吧,但是這本書有點影響到我了,現在戀愛都有點小心翼翼。另外的嘛,我喜歡俳句,有段時間。石川啄木挺有意思的我倒是很喜歡。 edenmao 不請自來 我最喜歡的是 人間失格 和 挪威的...

為什麼我讀不下去西方文學作品?

無人區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