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讀外國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很難去真真進入狀態,感覺就是在一種表面上的閱讀

時間 2021-06-05 21:21:52

1樓:啃書的小三七

個人推薦兩種讀法結合。

第一,挑自己喜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讀《百年孤獨》的時候還小,都不知道它是名著。因為感興趣就讀了,那時也不會去想寫的什麼,當故事看,等老師講的時候,那個故事印象還是在的。

和老師要了一些必讀書目,也不會全看進去,雨果的看了一本半就看不進去了,正常。但《茶花女》《紅字》這些相對短一些的,我就非常喜歡。

第二,先讀歷史,再讀文學作品。

了解歷史背景之後,你才可能理解為什麼那樣的文學誕生。例如《浮士德》當時騎士文學盛行。個人在讀各版本的西方歷史,全球史。發現也挺有意思的,之後再讀莎翁的悲喜劇,就覺得輕鬆的多。

個人覺得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事半功倍。開始讀不要追求理解透徹,好的作品,就是反覆閱讀,也能每一次都有收穫。看得多了,慢慢就能吸取一些東西。

2樓:古讀

外國文學也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書,有些比較難讀,有些比較容易讀,從能讀得進的入手,積累閱讀能力和經驗,也是乙個不斷公升級的過程。

很多書也很容易讀,特備是一些更早一些經典名著,如狄更斯,毛姆的作品都還不錯。

3樓:林下是熙和

很難進入狀態,應該是因為接觸的不夠多。國外的文學作品受語言的影響,有著自己的行文與思考方式。文學永遠是現實的一種映像。

如果對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大致狀況沒有基礎的了解,那些文學作品讀起來宛如空中樓閣,非常有距離感也不奇怪。架空的東西一向是很難理解的。中國的架空作品本質上仍按照中國社會的人情與潛規則執行,理解起來毫無障礙。

可若是不了解國外的歷史與社會,接觸到文學作品時感覺陌生才是對的。這種感覺會隨著閱讀量的累積而淡化甚至消失。

我讀《百年孤獨》時一口氣讀完,納悶其為何會被歸入魔幻現實主義,因為其中所寫家族種種起伏興衰分明極其寫實。如果說《紅樓夢》讓讀者自己在整個敘事框架中去體會各種起伏,《百年孤獨》的作者分明已經那些變化提煉並抽象為可見的荒誕,一股腦堆在讀者面前,這種手法,比紅樓要直白得多。

4樓:Dracy

怕啥,剛開始讀肯定沒感覺。我花了六年去入門歐洲文學,開始很難熬,幾乎都是看了就忘了,六年堅持下來之後√歐美文學的理解能力突飛猛進

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應該感性,還是理性?

桐原木月 看你選取的書籍內容和功能相關。這裡功能不是單純的指代機械化的作用,包括了情感和思考。在閱讀有用的書籍時,讀者的理性思維佔據主導,注重理解和思考,主要開動左腦進行邏輯推理 而在閱讀有趣的書籍時,讀者的感性思維佔據主導,注重感受和直覺,主要開動右腦進行聯想和想象。專注有道 門檻 看書這事兒,對...

為什麼我讀不下去西方文學作品?

無人區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好好...

為什麼我讀絕望的文學作品如 人間失格 之後會感到縹緲的快樂,卻無法對陽光積極的事比如朋友聚會等感到高興

王小傲 題主不要太緊張啦 其實沒什麼的呀。u 撒花我來啦 讀書這個過程會讓你的思想達到乙個制高點,那種思想境界可能是你所渴望而憧憬的,但是切莫把這種憧憬帶入需要人際交往的生活,因為人性的複雜以及大家相處模式的不同是沒有乙個固定的標準的啊。不要讓自己設定的標準而禁錮住自己。其實,閱讀最正確的開啟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