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華翻譯的村上春樹作品如何?

時間 2021-05-06 09:36:05

1樓:

額。很想回答這個問題...

我在讀英文版的挪威的森林和斯普特尼克戀人的時候仔細對照林譯... 明顯發現林加了一些英文版裡沒有的話。我不認為英譯省略了這些話應該是林自己加的。我估計日文裡也沒有.

2樓:Leslie

老實說,其實為什麼會出現特別喜歡林譯本和特別討厭的這兩種人的出現,究其根本是審美不同,喜歡林譯的,一定是被中國獨有的文字氣息那種自文言文以來的就存在著的語言感吸引著的 ,而相比不喜歡林譯的,應該都是從小接觸的傳統語文時間不長,或者太淡,到了21世紀,時間變遷更迭,外來文化的衝擊,導致很多人丟掉了,或者說已經不太懂中文的魅力了。所以相比之下,喜歡林譯的可能年齡更大一點,或者說,更喜歡傳統中文更多一點的人(我就是,雖然24歲,但小時候特別喜歡語文課,打下了基礎)

P.S. 本人所有林譯本基本上都看完了也就是村上的大部分書籍都看過了唯獨1q84想看卻沒有林譯本看施小煒的譯本實在是看不下去太淡了無可奈何看能不能等到1q84出個林譯本吧

3樓:冷泡茶

我覺得林少華的譯文很棒啊。

比如這段:最後,夜幕徹底降臨,夜把深邃的寂靜帶給房間。

我夾在空白與空白之間,分不清何為正確,何為不正確。

沉默是可以用耳朵聽到的,這我知道。

我試著想象40年後的自己,好像在想象宇宙的盡頭。

尤其是這段:「拿汽車打比方,簡直就是床上四輪驅動車。踩一踩就是愛慾的渦輪機,手指一箍就是怒濤的變位球檔。

好了好了要拐彎了,蕩神銷魂的變速齒輪。來啊來啊,超車線上勇往直前,衝啊衝啊,星野君一飛沖天。」這段寫翻譯得超級好啊。

他的翻譯能夠讓人感覺出淡淡的憂傷,這和村上春樹要表達出來的風格是一致的。

雖然好像很多人都不喜歡林少華的翻譯。說過於生硬的,又說晦澀難懂的。

但是村上春樹的作品本身不就是那種有非常多的隱喻,暗示,象徵的嗎?

我個人覺得林的翻譯是真的好。害我摘抄了一堆句子。

4樓:ReiIris

...我個人其實對譯本沒有特別的講究只是國內書店的譯本基本都是林翻譯的在看斯普特尼克戀人的時候就記得林翻譯E-mail是伊妹兒...這是搞啥呢當然同樣的狀況還出現過很多次。

然後我也覺得林的文體偏於刻意,村上的語言其實是很貼近青年人的,給人一種看起來很輕鬆的感覺,一下就能讀進去很多。但是在看林的譯本的時候,我常常覺得很糾結。我記得有個教授說過,村上的文字較為平白,每每直譯過來就是了,略施文采就可能走樣。

大概就是這個感覺。

5樓:

近日在看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刺殺騎士團長》,翻閱至介於200頁上下時終於忍無可忍,於是乎查了下譯者為何方神聖。

如果有人這樣說話寫字,那麼就會讓我想起現在我手中這本書。所以我還是用我的母語敘述吧。

首先,我贊同這句話:

我村上作品讀的不多,兩年前讀過林譯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兩個月前讀過施譯的《多崎作》,兩本給我的印象都不錯,於是我開始閱讀村上的新書。

然後,我發現我閱讀十分困難,很多段落,我都要反覆讀幾遍才能明白大量諸如"其","那"這種代詞指代什麼。

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對你不起」是什麼意思?聯絡上下文,我明白了,原來是「對不起你」的意思。那麼是否有對你不起這種表達呢?

再來,書中的對話。

女孩對男朋友說,你一會去商場順便看下有沒有好看的衣服哦。

男孩回答道,大凡目力所及。

女孩道,再買點吃的回來。

男孩道,千方百計牢記在心。

放在類似語境中,類似的情境、類似的人物關係,會有這種&#\對話嗎?

再列舉一些吧。"我"的妻子通篇譯為「妻」、「同妻」,「……可以嗎?」這種句式全譯為「……不礙事的?」,以及各種神奇的形容詞,說聲音缺乏 「前瞻性」等等。

以及文意理解上。引用豆瓣上的例子。

綜上,就林少華翻譯的這本《刺殺騎士團長》,我實在讀不出信達雅,甚至沒有流利的閱讀體驗。不過,介於我沒有閱讀所有林少華的譯作,所以我不下結論。

6樓:朱西

讀挪威的森林的時候先是讀英譯,後來回國無縫連線著讀林少華老師的翻譯版本,原文記不清了,我至今忘不了那句"說著,她閉上了乙隻眼。",英譯是"she winked"

得虧我只是書店試讀,放下書就跑路

7樓:cohen chai

稍微關注了一下林少華對村上春樹的翻譯問題。日語我是個半吊子,不多說。但是林版的村上我自己也吐槽過很多次,並且私底下稱他為「大致明白」君。

為何這麼說,因為「你可大致的明白?」這種問法,我在他的譯文裡起碼見過五次以上,分別出自文藝青年,硬漢保鏢,摩登少女等角色之口,然而現實中哪有人會用這種語法說話的?斯文,彆扭,刻意在這句翻譯中顯露無疑。

實在令我印象深刻。

後來在kindle上讀了施版的《1Q84》,同一句話,差不多的意思,他譯作「你應該能懂吧?」

瞬間有種豁然開朗感。

這才是個正常現代人嘛……

(例句)

8樓:

現在的現象就是:一群沒看過日文原版的人說得頭頭是道。

林少華沒你們想象的那麼誇張恐怖。

我最近在啃《刺殺騎士團長》日文原版,為什麼腦子一熱就去看了呢,我就是好奇林少華是不是真的和你們說的那樣,成了個改寫家。

事實就是,他翻得沒什麼毛病啊。

我印象很深的是林少華翻譯的《且聽風吟》,這個標題翻得太妙了,反觀賴的版本,好像翻成了什麼聽風的聲音?具體忘了。但是日文句子中的有層意思是命令態,林翻得極秒啊。

信達雅,賴還停留在達,林已經到雅了。

9樓:桃花石

我初次讀村上春樹是二十年前讀賴明珠譯的《挪威的森林》,很喜歡。後來讀林少華譯的作品,實在是很吃力。讀賴譯,能感覺這是村上春樹的作品;讀林譯,時時感覺這是林少華的作品。

村上的風格是很口語化、隨性的,而林的語言風格是很書面化、典雅的。村上倒的是一杯清茶,林少華端上來的是一杯蜂蜜檸檬奶蓋茶…不能說不好,也有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情調,但這實在不是村上本來的風格。

10樓:phoenix

看得懂日語,日文版《挪威的森林》看了好幾遍,部分可以背誦。卻仍然覺得林版的挪威有一種奇異的協和。確實,村上筆下的主人公都市感更強,小資,文藝,與流行文化緊緊貼合。

而林版的人物稍顯老派,但個人以為這一點放在《挪威的森林》裡,反而讓渡邊更有魅力了。

林版的環境描寫很棒。我也嘗試過用最簡潔的風格直譯《挪威》,譯出來卻感覺人物形象單薄無法傳達,環境描寫更是完全沒有意境。所以林譯有林譯的魅力和道理。

譯者之於作品和作家大概就是互相成就。

就像我老師說的,你可以說林譯有很多不足,但你不能否認他讓村上在中國火爆起來,也不能否認他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單就這樣來說,林就已經有很大的成就了。

上知網看看,會發現儘管林譯飽受爭議,人們還是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他,研究村上的譯文比對時,沒人能跳過他。就憑這一點,就是大多數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11樓:

日語界的共識:林的中文功底深厚,大大掩蓋了他日語能力低下的事實。他的翻譯作品理解錯誤和常識性錯誤比比皆是。

精通日語的人畢竟少,所以他才會屹立不倒。他如果是做英漢翻譯,早就被噴成篩子了。

12樓:Cesar Gabilondo

林少華的翻譯其實跟原文的感覺有點出入,有點看八十年代的譯製片的感覺。不過我挺喜歡林少華翻出來的感覺,有時候看完原版會買林少華的譯本再看一遍。

13樓:Lucy

我們老師特欣賞他呀。還給我們找來中日文對比。他實際上把很多東西美化了,不過讀起來很舒服的呢被人稱比原文還美,昇華了。撒花

14樓:玉生煙

收到《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一書,商務印書館出的,第一篇就是林老師的翻譯,感覺翻譯腔太重,語句不流暢,不似以往風格,讀不下去…

15樓:楊之水

日語初學。強答。先佔坑以後讀了原版再補。

不說林譯的水準如何。此公在序裡的有些言論立場太鮮明。接受困難。

舉例。《海邊的卡夫卡》序裡對大島的評價。「儘管大島是患有性同-性障礙的所謂不男不女的'陰陽人',但決不令人討厭,莫如說讓人懷有好感」這裡面蘊含的對transgender群體的「討厭」和「無好感」也算是表露無疑了。

16樓:橘生淮北

今天剛開始看且聽風吟,看到第六頁有點懷疑地看了一下封面,是村上春樹的書,是且聽風吟,為什麼感覺像在讀魯迅。差點以為村上和魯迅風格相近了……後來一想,譯者?又看了一下,林少華先生,耳熟能詳,不過沒有讀過他的譯本。

又回憶起之前讀的挪威的森林,很流暢舒服的讀感,現在明白了,是譯者的風格相差太大。

不對譯者本身評判,畢竟我見識淺薄,只是對個人而言,我還是去讀之前版本的吧……就醬`

剛剛去找了找之前那版,發現譯者寫著林少華,這就尷尬了……所以說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還是回去多讀點書吧_(:з」∠)_

17樓:

看日文原文覺得這不是我所熟知的村上(╯°Д°)╯不過我就是很享受林少華老師的譯文。林少華老師的文風其他回答也說很多了,這跟村上的差別其實是蠻大的,,他自己也說過翻譯其實就是接近再創作了。畢竟翻譯也的確是這樣,不過個人認為即便是再創作也要盡量偏向原作風格,這點上其實我不覺得林少華老師有做好,但是我就是喜歡他的譯作,因此要說我喜歡的不是村上而是林少華也有一定道理。

我沒看過英文翻譯,有空是想感受下。日文原文和林少華老師的翻譯差別,我承認確實蠻大的,但不影響這個翻譯中展現原作的面貌。

18樓:jiayi Shen

真的很不喜歡他的翻譯,為了吐糟專門註冊了知乎的賬號。他的生澀冰冷的翻譯風格直接影響了我對春上春樹作品的喜愛。性冷淡式翻譯,我對他譯著的評價

19樓:柳下蹠

基本上三個譯者都看過,最多的還是林少華。翻譯本來就有兩種風格一種是接近原文,一種是再創作,沒有哪一種更好一說。林少華的更文藝,更有感覺,不像清水,更像酒。

賴明珠的,接近原文,更平淡,帶走一點點台灣的文風。施小煒與賴明珠比較像,比較淡,有時候甚至有點蒼白。作為乙個讀書更多是找感覺的人,我還是喜歡林少華

20樓:劉白

目前正在拜讀林少華先生翻譯的《海邊的卡夫卡》,這是我讀的第一部村上春樹的作品,也是第一部林氏譯作。

林先生的翻譯是否信達我不知道,因為我現在還不懂日文,但是,他的中文行文肯定是有問題的,尤其是對成語的運用很糟糕:

中田力圖在腦海中描繪那男子的形象,可是想像不出不倫不類的高筒帽是怎樣乙個物件,長筒皮靴又是怎樣乙個勞什子。那玩意兒迄今見所未見。《海》, 第90頁看起來這裡本想表達「從未見過」的意思,卻誤用了成語,弄成了矛盾句。

中田從地上站起,站在草叢中小便,小便時間十分之長十分有條不紊,......《海》,第90頁兩種可能:要麼譯者想用有條不紊這個成語形容人物小便的「時長」,要麼就是想形容小便時的「姿態」。

可是無論哪種可能性,使用有條不紊一詞都不合適,都會讓譯文顯得滑稽可笑。

等待是百無聊賴的活計。《海》,第90頁百無聊賴不等於無聊,這裡用詞不當。

以上僅僅是成語運用這一點。另外亂用仿古詞彙也讓人受不了:

貓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端的不便。」

誠哉斯言中田語)

《海》,第49頁「端的」一詞在這裡用得不倫不類,的確就是的確,為什麼非要用個話本風格的詞呢?看到這個詞,我覺得這只跟中田君對話的貓大概是從《水滸》裡走出來的。而中田君的一句「誠哉斯言」更是胡來,因為下文緊接著就交代了中田這個人物因事故致使頭腦受到影響,不識字,不看書,一直在強調腦袋不好使。

試問這樣乙個人物怎麼可能用文言形式去接別人的話頭呢?何況那個話頭還有一股武松味兒?

話說當時看到這兩句對白差點沒笑尿,用文言體接話本體這是在為中國相聲搞創新嗎?

再有,林先生好像特別喜歡「覷」這個字,凡是時間都用覷字:「我覷了眼表」,「她擰亮枕邊燈,覷一眼時間,又熄掉」。為什麼一定要覷時間呢?

「看」不行嗎?「瞧」不行嗎?「瞥」不行嗎?

太奇怪了,覷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其他瑕疵(包括錯別字,缺少句子成分等等)就不一一枚舉了,總之,讀了林氏譯作,我唯一的收穫是:我要學日語,自己讀原著......

村上春樹的翻譯,林少華,施小煒, 楊若思的翻譯風格有什麼區別

月之魂 最近剛看完 碎片,令人懷念的1980年代 因為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楊若思這個譯者,想在網上查了一下,於是在知乎上查到了這個問題。村上的書,已經看完40多本了 簡體中文譯本 對這三位譯者在翻譯村上作品時的風格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簡單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如有不符的地方,還請指正。林少華 上海譯文...

村上春樹哪些作品比較經典?

有一說一,不吹不黑,純路人,人在知乎,剛下航母,年薪百萬,18厘公尺,利益相關,圈子熟人太多,匿了 挪威的森林 和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 後期作品亂七八糟的隱喻和強行的社會關懷看得都審美疲勞了 不是黑,寫得的確好,審美疲勞 還是這些講愛情的最純粹最有代表性 有內味兒 豆號公司 舞舞舞 是一本對我留下特...

如何評價村上春樹的作品《奇鳥行狀錄》

阿越yueyueyue 直面暴力,精妙的控訴惡行。好比 地獄變 裡用畫來暗指地獄在人間,這裡的擰發條鳥叫聲無疑是指代這些暴力和惡行的影響,聽到的人有的失語 有的活成了空殼 有的失去了感知,主人公則陷入了尋妻之旅。而最後 以暴制暴 的結局似乎也暗喻著,暴力在這個社會中將永遠延續,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