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沒有上下文的情況下解讀問題描述中的這段話,這樣的巨集大表述是否假大空?

時間 2021-05-29 23:14:24

1樓:陽光暖暖的

先把原文貼在這裡吧:

【人潛在地在指向「超越物質精神兩分」的方向上,通過展開他的全部經歷來表達和領會自身與萬物構成並屬於「無規定的秩序「,這是存在者追認和拓寬存在的過程,是存在為了宣示自身與存在者玩的神秘遊戲。在這過程和遊戲裡,人的形而上意義是趨向於成為不在場的在場者。】

先說結論。看了幾遍,說實話,不結合上下文,很難理解這段話中,「存在」和「存在者」這兩個概念分別想要指代什麼。

然後順帶說些連帶的所思所想吧。

拋開上述,單說要理解比較晦澀難懂的話時,不妨試試把句中那些概念型的看似高階大氣的詞或片語用字母來代替。

其實有些人本身表意功底有限,縐些晦澀難懂的話,不為表達具體的字面意思,純為享受那種因自己說話別人無法理解而產生的奇詭優越感。

所以當你把他們話語裡的故意縐起來的部分,用看來簡單平整的字母代替之後,會發現他們的語句,甚至本身就表意不通順,是皺巴巴的。

當然,也有些人,確實是想得很到位,但是受限於文學素養,表達能力有限,所以遣詞造句會比較混亂而不成章法。這種情況也有。但哲學最好要有一定的文學作為基礎。

無法做到足夠準確地表達的思想,終究只能是空想。

就這段話來說:

人潛在地在指向A上,通過展開B來表達和領會C並屬於D,這是E追認和拓寬存在的過程,是存在為了宣示自身與E玩的神秘遊戲。在這過程和遊戲裡,人的形而上意義是趨向於成為F。

首先是,我覺得這段話,可以有更好的斷句:

人潛在地在指向「超越物質精神兩分」的方向上,通過展開他的全部經歷,來表達和領會自身與萬物構成並屬於「無規定的秩序「。這是存在者追認和拓寬存在的過程,是存在為了宣示自身與存在者玩的神秘遊戲。在這過程和遊戲裡,人的形而上意義是趨向於成為不在場的在場者。

合適的斷句可以使表意更清晰而有節奏。他人閱讀的時候可以更容易吸收接納自己文字中所要表達的思想。

這一點,在試圖闡明晦澀且深奧的想法的時候,尤為重要。

同樣的一盆水,想要傳授給別人,一股腦倒出來,和按一杯一杯的量緩緩傾倒,顯然後者更易於為對方所完全接受。

以良好的斷句作為基礎,再來逐句分析這段話。

前面表達自己的想法、觀念,並無問題,到了「表達和領會自身與萬物構成並屬於『無規定的秩序』」,便已初見錯病的端倪。

這句話,

一來整體結構在我看來不夠清晰,不結合上下文,實在難以明白其後半部分是否屬於結構異常、措辭不當。

二來其前半部分,「表達和領會」,「表達」是鋪展已知,「領會」是吸納未知。我實在難以明白「表達」和「領會」為什麼會在後面接續同乙個概念的時候並列,並且「表達」還在「領會」之前。

(用表並列的「和」表遞進本也可以,問題在於,未先「領會」,談何「表達」?)

再看後來:「這是存在者追認和拓寬存在的過程,是存在為了宣示自身與存在者玩的神秘遊戲。」

前半句以「存在者」為主語,把「存在」這個概念死化,後半句卻又以「存在」這個概念為主語,把「存在」這個概念活化。

就斷章取義來看,這句話明顯自相矛盾,難以教人明白其所想要表明的意思。

至於最後一句,也是表達想法和觀念,詞句本身不存在問題。

問題只在於其所表達的思想觀念是否與所讀者相左。

我以為,「成為不在場的在場者」,這個概念若只在這段話中,而脫離具體入微的上下文,被單獨來看,似乎確是空想。

人有其侷限性,人的思想也有其侷限性。這個世界允許相悖的思想共同存在。各為其主罷了。

見仁見智吧。

2樓:Transcendentalis

恕我直言,你是有點閒的。以下回答問題的同學也有點奇怪。一段哲學文字,你將其不顧上下文的去解釋,只是斷章取義。

我們要有其思想背景才能理解這種意思。所謂假大空,我在想是你沒看懂,而這種巨集大的敘述是乙個時期哲學的特點罷了。不要把這種巨集大往假大空上靠。

用黑格爾的一句話來奉勸你:真理是全體。

3樓:雲捲天舒

不考慮上下文,只看這段話,不太像傳統意義上的虛無主義。倒讓我想起肯.威爾伯所倡導的整合心理學的論調。

心靈學的用語經常介於嚴肅科學和宗教理論之間搖擺不定。大多數情況下,追求確定性的科學哲學會將它們一桿子都定性為「虛無主義」倒也合情合理。但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哲學的歷史,其實,這種強調本質的「不可知」,以及作為過程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是哲學的核心魅力之一。

拿我們最熟悉的柏拉圖的「洞窟倒影」來說,本質雖然被我們理解成「完美理性」的概念,但倒影似乎才是我們唯一可以獲得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恐怕永遠不知道完美理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在這一點上再去看康德的哲學論述,就能明白後人給他定義的所謂「客觀唯心」,其實就是在強調「倒影」(形式)是如何先天限定了我們的認知侷限。因此人類的確定性似乎就只能建立在確定"缺陷「(想想哥德爾的不完備定律是怎麼把20是世界初,數學的大一統的夢想毀滅的)而不是完美上。

科學進一步對這個問題採取了斷然的「缺陷」路線。早期科學對真(完美)的本質定義(形而上)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它斷然否認」真「的現實意義,把驗證——修正缺陷(定量——可證)作為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來代替「真」曾經的社會價值了(證偽理論)。

所以,如果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虛無主義「,其實」虛無主義「的實質問題(世界的不可知),從來沒有被解決。只是被擱置了而已。科學家們討厭哲學的形而上問題,為了打擊這種」不學無術「的哲學興趣,給不可知下了個確定性的定義:

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是消極的定義不可知論的標籤。當我們看到任何強調不確定性,不可知,尤其是終極意義上的不可知論的時候,傳統的科學的認知邏輯就會用一種確定性語言來「限制」這種不可知論的影響,那就是虛無主義。

所以虛無主義是乙個確定性概念,是科學為了將不可知放入定量性的科學認知架構中的手段。於是虛無主義就成了確定性的確定對立面,它因此並不是不可知的,而僅僅就是確定性的「確定的非確定性」。

我知道這聽起來非常拗口,但我也沒辦法,哲學上有些概念真的很難用「人話」說的盡量貼切……

不可知論最積極的意義,就是引入開放性。假如我們已經承認我們理解世界注定了沒有「終極真理」,那麼不可知本身也就被解救了。就像問題裡那段話的態度:

「只要仍在過程之中,實在性、定域性和自由意志都不是確定的,只要過程未終結,人便有可能趨向完全的審美者和不在場的在場者」。也就是說,我們為所有的可能性提供了合法性(包括不可知也可能是錯的)。

但要注意的是,這可不是將不可知庸俗成為「隨便什麼都可以」的見解。不可知關注的是任何乙個理論的「合理效用邊界」。也就是說即便是「神話理論」和「宗教學說」,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效用空間。

所以,不可知論的世界觀是乙個「疊加態」的世界觀。它相信任何乙個理論(形式)都是有價值的,但又是有缺陷的,乙個形式的缺陷(優點)都是在另乙個形式的疊加(注意,不是對比)中被認知到的。因為優點—缺點都需要疊加才能「顯現」,所以失去任何乙個形式,都會讓「顯現」的效用有所喪失。

這樣的「疊加態」的世界體系,有乙個另我們嚮往的可能性,那就是也許有一天,再乙個無限的疊加的世界中,再乙個諸多缺陷與優點交錯的體系裡,在所有確定性與它們不能確定的邊界之外,我們可以洞見到「真理」。

最後,如果兩個是對重疊的乙個象徵,那麼可以我們用尼采在《扎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的一句話來去進一步通感一種開放性的認知理念,因為說到底,世界的實質,也許只能用重重疊疊陰影中永遠的另乙個,才可能(也只是可能)領悟到:

「但為什麼是兩個?為什麼用兩個言語來說同乙個東西?」

——「因為說它的總是另乙個」

4樓:世外尊者

他認為,人是成長在「超越二元對立」的過程中的。是不斷通過提高自身的認知度來領悟「空」性。這是人在成長和悟道的過程。

只要仍在過程之中,就很難放下對空性的執著,只有悟得無空可空才是涅槃。

5樓:小白蛇

全文哪有敘事?也沒有虛無主義傾向。

所謂超越精神物質兩分,即是否定了單純的精神和單純的物質。要麼融合,要麼成為新的第三種。這個和對於笛卡爾兩元的否定我覺得是差不多的。

問題在於立倫的點。

用經歷表達和體會秩序。無疑是把立論定在了人是為了見證而存在,見證即為意義。這就不是虛無主義的論調了。正是強調了有意義。

如果確定了立論在於見證,那麼下面的一句如果和上句出處相同就好理解了。

6樓:陳剛

這不是什麼主義,人的任何思維都不是建立在什麼主義上的。

所謂主義,是西方文化中為了彌補其文化自身重大的缺陷而產生的一種辦法。

這段話中的思維有一些的合理資訊與實際相符,但由於其無根性,根本無法表達出準確的事實。

7樓:喜悅的閃耀樹林

個人認為這段話的意思是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者說人在生存的過程中會不斷區分客觀與主觀,並生成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而存在和意義這種東西是亦真亦假很玄幻的。就好比外星人或者占卜,你也不知道它有沒有或者靈不靈。

只要你還沒死,你就可能想要變得全知或者生成上帝視角(當然變成什麼樣的人都有可能)。

個人認為這是存在主義,因為有這句話

「這是人追認和拓寬存在的過程,是存在為了宣示自身而玩的神秘遊戲,亦是人存在的意義。」

而這已經於虛無主義相悖。

8樓:嘉木

肯定不是虛無主義,有點存在主義的味道,但行文滿滿的黑氏風格。首先否定物質和精神的二元論,將人的本質指向所謂的無規定性的秩序是什麼意思?秩序無規定性?

還有實在性如何不確定?完全的審美者是不是說超越現實慾望的審美狀態?不在場的在場者……

9樓:東大街常無觀

這大概是某位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語調。哲學家都是這麼莫測高深,是不是假大空,要看是不是有真知灼見。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人是物質和精神兩分的。人要活著,活得好,物質生活要展開,拓寬存在。而人的精神生活可以脫離物質,形而上地存在。人的精神存在是不在場的在場者。

用俗話說,人既入世,也出世。可世俗,可超脫。既創造了自己,也創造了上帝。

這個見識挺偉大的,說出了人的本質,因此不是假大空。

10樓:隱秘的法師

都超越了還咋虛無,超越兩分還是超越,虛無不談超越。

最後的結果還是有乙個完美向的趨勢,本質和上帝,自由意志沒什麼差別,新壺裝舊酒。

按照古典哲學那套走,走來走去也走不出圈子,底子裡有上帝,上面能做的只有給上帝改名字。

如何在沒有充電線的情況下 給iphone充電?

約等於九 iPhone8之後的機型,都支援無線充電。所以有三種方法 無線充電器 無線充電寶 自帶線充電寶 無線充電器 無線充電寶怎麼選,可以看我之前的回答。有詳細分析介紹iPhone無線充電器最全推薦 無線充電寶最全推薦 iWALK愛沃可 以前的充電寶都要搭配充電線才能用,但是越來越多的充電寶開始自...

如何在沒有開瓶器的情況下開啟紅酒?

小熊 如果你身邊正好有毛巾,那就可以實現。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毛巾包裹住葡萄酒的底部,然後將瓶底靠在牆面或者樹木上進行撞擊,這樣就能慢慢地把瓶中的木塞撞出來。如果正好不在外面,那可以選擇用自己的膝蓋或者腳底。不過這個方法確實很花時間,但堅持下去是能夠開啟的。如果你在家中,工具比較齊全,那也可以選擇用水果...

如何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健身?

我每天五點半起床晚上十點半到家,同感覺沒時間健身,但我有健身習慣,所以不練難受,正在想方法 不過題主這種,完全可以報個私教,晚上九點上課十點下課 Heron 真羨慕你有那麼多空餘時間可以利用起來去鍛鍊的 而我只能從牙縫中擠時間,但依舊每天會鍛鍊1個小時 我們8點50上班,我離公司20分鐘的步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