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修心的最高境界

時間 2021-05-14 13:58:14

1樓:戍成

修,理順關係。修心,理順身心之間的關係。

愚者,寓也,無所為,若寄寓然。寄寓者,修心之關隘也。

把「無身」寄寓於「有身」之中,則為修心之最高境界!

2樓:藍色迷Ye

別再問什麼是最高境界了,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離開了。

這個問題拉著你離開了當下的狀態,如果你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你自然就會有乙個向內的力,將你的注意力拉回到你當下的狀態裡,這兩種力形成了180度的對力,相互牽制,相互作用,而這也不是最佳的狀態。

最佳的狀態是,既沒有向外的力,也沒有向內的力,外面的什麼也不能將你拉出你當下的狀態,你可以在你的狀態裡自然的做著當下的你。

原本上午寫到這裡感覺也就行了,但下午突然覺得這還不夠,所以進行了下面的補充。

也許上午所說到的最佳狀態,只是某個當下的乙個時間點的狀態,但這還是不夠的,這個狀態是要分分秒秒,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乃至一輩子都是這樣度過的。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只要過了乙個點,就可以很自然的去做了,再也不會「沉下去」了。

3樓:采桑子

你這等於在問最高的神他的心性了。你能把一切都空掉嗎?做不到吧?這一步都做不到,還問最高的心性?空都做不到,還問把空也空掉?

生命的層次是越往上去執著心越少,心越靜。在這個層次中,你認為這個心是最靜的了,可是在更高的層次看,這個心也還不靜。如果有大覺者把他的思維跟你的思維連上,你會一下子什麼常人的心都沒有了,一下子就靜到他那種程度,心空到那種程度,但是一下子讓你到這種境界你是絕對受不了的。

真要修心的話就從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上做起吧,逐漸的放下自己一切的執著、逐漸的放下那個私。真修很難,紙上談道很易。

4樓:寂然獨立

楞嚴經上有你的答案

淺薄的解釋一下:

其一:心不在內不在外沒有潛伏根裡;心根本就是沒有的,因妄而生其二:假使有心;那麼這個宇宙就是心;因為心生、種種法生;山河大地、大海、太陽、月亮、銀河系、宇宙就是心生出來的。

修心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宇宙就是心,但有沒有認識到呢?能不能改變宇宙呢?

如果要弄懂答案還是建議去看楞嚴經

5樓:千年神針

修心的最高境界是成為至人,明代思想家作家洪應明的《菜根譚》裡有這樣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如常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人從剛懂世時就感受人與人的不平等,他人有的自己沒有,於是有了爭強好勝心。

人在爭強好勝中彷彿又感受到做個中等人家裡的中等人吃的苦少,生活穩當,這類人的人生最圓滿,日月過得也最幸福,從而又覺得自己往日的追求得不不抵失,還不如做個普普通通的人好。

人是有人緣的好,人是在當地活得穩實的好,那高那優易與熟人產生心理距離,易讓人心裡不自在,易讓人產生疏遠心,從而人脈少了,互幫互助的少了,人的社會化低了,礙人事的多了,對他人對社會順序的程度是低的。

社會事務是一順百順,平凡的人做的是常見的事,常見的事是眾事的基礎部分,常見的事與人們生存的關係大,常見的事做得怎樣會影響到他事的質量。

平常的人是做人標準程度高的人,他們是中規中矩程度大的人,他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的組成部份。

大自然的常態應和社會常態人生常態,亊物失常易生亂生病,事物的正常發展變化對人的受用有多的關聯,常態人生是有益自己和社會的,人是有常的好。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至人是偉大與平凡的統一。《菜根譚》中有這麼乙個關於常的格言:「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常合周而復始的自然規律,常合社會規則,常合做事辦事的程式,常是經常的反覆出現的東西,常裡有序多,常裡穩定多,常合乎事物正常的發展變化。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這樣的人言談舉止合常態。人生大道理無多,人生大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對人生是知易行難,至人的常是長期一如的常。

有首耳熟能詳的歌:「從從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人生是好的人生。大美同心,千古一道,大道有常,常是人們定了向的規跡,常是人類肯定的行為模式,道就是常。

修道的最高境是成為至人,而至人是守常行常的人,嚴格的說古今無合格的至人,只有象至人的人,守常行常一如以往的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常中道性多,常中有大格,人的言行有常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都有利。至人為什麼是世上得利最多的人呢?因為至人的常慣性力大。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至人,「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言談舉止合常態。人生大道理無多,人生大道理幾乎人人都知道,對人生是知易行難,至人的常是長期一如的常。大音稀聲,大象無形,至人象普通的人,至人是得道的人,至人是言行最好形象最美的人。

修道是修做人之道,人做的好就有福有壽有兒孫有死後靈魂轉世,至人在這些方面所得最高。

至人對社會能起到什麼作用呢?至人有常,至人近常態事物,至人象徵著思想正確言行合理他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有序和諧有利於社會朝著美好方向發展。地有仙則名,至人所在地是風水好的地。

6樓:佛光普照

看看《心經》描述的定境界,就像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用心良苦,冷暖自知。六解一亡,可以是六根清淨,和清淨本然的信解行證。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德,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法無高下,無是非成敗,同體同觀,彼此彼此。知行合一,天衣無縫。

不可思議,不可數說,不可得見。格物致知,清淨本然。猶如眼光,曉了前境。

神通廣大,召告天下。收發自在,當人手中。一葉障目,萬劫不復。

說即難到,默然可契。是吧?南無觀世音菩薩!

7樓:文蒼

人有軀因性情為源頭

有七魄七情的說法

玄(天風)

德(道德丨知行一體)

飢即吞氣,渴即咽津,不飢不渴即調習,使周流通暢,不滯不隔,蠢蠢陶陶,滔滔樂樂,不知天地大小,不知日月迴轉,可以八百一十年為一大運耳。夫修煉法者,言調和神氣,使周流不竭絕於腎。腎乃命門,故曰命術也。

神氣不竭,則身形長生,煉骨化形,游於帝庭,位為真人,以養元氣,男女俱存。

1.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2.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3.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4.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5.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6.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7.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如果能穩住自己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使七魄歸一。

魄力充盈。神氣不外出,形神合一。三魂七魄,制魂煉魄,又有什麼東西能影響你?

2.固精穩氣潤神,調息穩、柔、悠長。忘記怎麼呼吸,能剛出生的小孩一樣嗎?

3.沒有一絲雜念看待事物,一念永珍。能做到沒有一點瑕疵麼?

4.對待民眾,國家。能做到不去影響他們融入其中麼?

5.能做到對待男、雄、公生靈跟你對待女、雌、母一樣麼?

6.一樣東西裡裡外外你都明白、了解了。還會有疑問麼?

7.人啊,萬靈。你們能做到一樣東西有跟沒有以後是一樣的麼?

得到一樣東西,只使用它,而不是占有它。領導人民,而不是當他們的主宰。能做到這些你就是乙個好的領導者。

8樓:又餓又二的猴子

很多時候,因能產生果,但果也能產生因。

好的心境,平靜,輕鬆,微微的愉悅是一種果,是聰明人冷靜觀察思考的果。又是可以進行冷靜觀察思考的因。

保持一種心境基調,既是果又是因。

作為因,是為客觀思考分析提供了良好「氛圍」,才好進行思考。「良好的思考」活動也是乙個重要的目的。如果按動與靜的分析,這動與靜互為因果。如果一動不動,那是什麼?石頭?

9樓:三彬道士

修以真為主,真以初為真,真以無我無心為大成,求的大成而已經背道而馳,所以談不上境界了,還是俗人乙個,修,真,心裡明白,說出來的做出來的還是會被世俗困擾,所以不要求境界,只是在於不斷完善自己為好。自古名是人給的,利是命造的,所以和修行者是沒有關係的。

10樓:無心

無心可修,無法可修。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師謂休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

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不曾生不曾滅。

不青不黃。無形無相。不屬有無。

不計新舊。非長非短。非大非小。

超過一切限量名言縱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

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

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為眾生時此心不減。

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

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

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

11樓:something

沒有達到,也不太清楚,那我想就像湖面上的青青蓮h葉吧!風吹來會隨著水面略略晃動,水浪過來也只是輕輕飄動,但始終有根莖拽著不會走太遠 !

12樓:道一

什麼是修行?是修心嗎?心不過對相的反應,是修相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至底修行是啥?

去認識自心本具的實相,

去認識自心本具的本質,

去認識自心本具的智慧型。

總認為心的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自由自在使用她,其實自性之心本具自在。

所以心性本無差別,因緣、方法千差萬別。

13樓:

永遠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前提是你如果不明自身先天不足,後天補養不到家,身不強,心不穩,你只是乙個普通人,想要真正的修行是要從最基礎的補虧開始,強身(不是站樁打坐)其次,再修心養性,等你是強大的普通人再進入到真正的修行之門後你就會明白什麼是最高境界,什麼是更高境界。

14樓:莫提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修心能達到何種境界不敢亂說,但是修心有成一定達到以下三種情況:

能守「四種清淨明誨」。

能修「二十五聖圓通」法門。

能面對「五十種陰魔」的境界。

簡單點就是以下八種:

恆懷珍愛(對於一切人和事,能平等看淡,沒有分別心)思維卑劣(無論和誰待在一起,要有謙卑心,不要心懷傲慢)疾斷煩惱(能常自省,反求諸己,當煩惱心生起,妄想生氣,能立刻斬斷)願惜此寶(所有的人秉性都有善惡,與對立面要視如大寶藏)自受虧損(有人非議我們,非理辱罵我們,要堪忍,有利他的精神)視害為師(對自己不利的人和事,要作為善知識去對待)暗取他苦(這就是孝道了,要孝要敬)

諸法如幻(所做所為所願,不為八法念垢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執著要離縛而解脫)

什麼品性是最高的修心境界?

沒事偷著樂 個人還在提高心性的過程中,不敢輕易妄言。不過,老子在 道德經 六十七章有雲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

領導的最高境界是老師,企業最高境界是學校。你認為呢?

那麼,是不是可以說 導師的最高境界是老闆,學校的最高境界是公司。領導做老師,企業做學校,這就是傳銷公司。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就是勞力換金錢,離開這就是不靠譜。領導做老師,企業做學校,是不是還需要繳納學費呢?繳納學費不就是傳銷了?上班還用交錢嗎?不繳納學費給不給工資?給工資給的夠不夠?會不會是學費抵消了部...

到底什麼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笑愁哥 人生某個階段的最高境界是指三愁裡的消愁,即 有愁 笑愁 消愁!有愁是一種可貴的追求,笑愁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和努力,消愁是一種追求拼搏後的成果!只有經過三愁的人才能提高自己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生命不止,奮鬥不息,格局更大,境界更高。有愁才能有喜,不愁婚者,不會有結婚之喜,不愁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