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的君主為什麼叫「蘇丹」,而不是突厥語的「可汗」?

時間 2021-05-12 07:17:02

1樓:

其實吧,當別人在考慮「汗」和「蘇丹」用哪個來表達政權最高的統治者的時候,中亞的哈薩克汗國,已經讓「可汗」「蘇丹」稱號同時存在了,只不過「可汗」相當於中原的天子,「蘇丹」是各諸侯。就像西方的國王和領主那樣的關係。

2樓:HU公尺茶

匈奴是漢語翻譯的問題,是個貶義稱呼。

實際匈人自稱是 Hu ,也就是胡人。

那麼胡人東邊的自然就是東胡了。

事實上胡在漢語中也是貶義,比如:胡說

意識就是:胡人說話不靠譜

胡人的首領叫單于 ,我認為就是寡人的意思。這是胡人首領的自稱。其真正的稱呼應該是大王 ( Dai Wang ),用胡語發音,可能比較接近可汗。

3樓:Howie Lee

因為遊牧民們從阿巴斯末期開始就把領導叫"算端"了。

後來中中國人又把這個算端的翻譯改成了「蘇丹」。

所以題主你還不如問問宋朝皇帝為啥不叫「單于」呢。

4樓:唐斬

正好昨天去了伊斯坦堡的新皇宮(Dolmabahce Palace),正好多看了一眼奧斯曼帝國蘇丹譜系圖,每個蘇丹名字的最後乙個單詞都寫著:KHAN。

5樓:鬼哲人

@魚吞舟 的回答寫得已經很完備了,不過他沒有充分了解酋長這個華語詞的含義。

「酋長」這個稱謂起初是什麼?「酋長」、「敵酋」這些詞原本就有西域的外族軍事長官的含義(一般略含貶義)。不僅是阿聯酋,近代東歐的哥薩克酋長國也是乙個例子。

是近現代一些殖民時代的翻譯才逐漸改變了這個詞給人的印象,使大眾想到「酋長」,腦海裡第一出現的是原始部落意義上的酋邦領袖。

6樓:

突厥這個詞,在奧斯曼帝國時期,一般外中國人才這麼稱呼奧斯曼人的。奧斯曼士紳基本不用突厥稱自己,士紳一般稱自己為奧斯曼人,突厥彼時的能指一般是指的安納托利亞的農民,有罵人是村毴的意味。土耳其民族主義興起之後,突厥這個詞的褒貶色彩才發生改變。

奧斯曼君主最看重羅馬皇帝的頭銜,其次哈里發,蘇丹。可汗從未在考慮範圍。

7樓:圖爾迪

因為皈依了伊斯蘭教,吸收很多阿拉伯文化和阿拉伯詞彙,當時很注重這些方面,包括服飾。

現在土耳其語有兩個單詞表示文化,mediniyet來自阿拉伯語, kültür來自西方。

8樓:[已重置]

因為突厥人西遷至中東後,早就已經徹底伊斯蘭化,而不是像他們留在中亞的同族那樣,保留了更多的突厥色彩。

突厥人在中東興起,是因為阿拔斯王朝中後期,巴格達哈里發開始利用突厥奴隸充當禁衛軍,作為自己的統治工具。但是突厥僱傭兵後來開始反客為主,將哈里發架空,而由自己掌握軍政大權。這種宰相兼禁軍領袖的突厥軍事領袖就被稱為蘇丹,因為還需要哈里發充當傀儡,作為統治廣大穆斯林的工具,所以名義上其地位低於哈里發,而高於埃公尺爾。

奧斯曼土耳其人之前的塞爾柱土耳其人和魯姆素檀國,也都採用了素檀的稱號,此後更擴散到其它穆斯林國家,成為君主的稱號。直到奧斯曼人滅掉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將其作為傀儡的阿拔斯家族的哈里發廢黜之後,才將素檀和哈里發這兩個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的身份合二為一。在阿拉伯人等其他族裔的穆斯林數量遠多於突厥人的奧斯曼帝國,採用蘇丹哈里發這些的伊斯蘭化的職務稱呼,顯然遠比採用可汗這個來自蒙古草原的突厥化色彩鮮明的稱呼更能獲得多數國民的認同。

這就跟滿清入關後開始改稱皇帝,而不再自稱汗王是同樣的道理。

打個不貼切的比方,哈里發相當於日本的天皇,而素檀則相當於幕府將軍,埃公尺爾則相當於大名。

9樓:王大腦袋

因為可汗是突厥人首領的稱呼~

蘇丹是穆斯林政治首領的稱呼~

奧斯曼人皈依了穆斯林後就遵從了穆斯林的稱呼~僅此而已

就像忽必烈最後也稱皇帝一樣被同化了~

10樓:Mustafa Xia

其實奧斯曼土耳其蘇丹也可以叫做「可汗」,只不過不是古代突厥語的「可汗」(Kaan),而是後來語音上波斯化(或者說經過語音演變之後)的、用於頭銜而不是指代君王的叫法「汗」(Han,Khan)。

比如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Fatih Sultan Mehmet)的全名是:

Meemmed b. Murādānmuaffer dāimā'

現代土耳其語的寫法就是:

Mehmet bin MurtHnMuzaffer D'im所以說還是有的,只不過「汗」這個稱呼後來逐漸普遍化,乃至成為一般男子的尊稱,作為一國之君也就不稀罕了。

對於Hn這個詞在土耳其語裡是否表示君主,土耳其語的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Arapa'da melik, Farsa'da ah, Latince'de regis, ngilizce'de king denilen kral kelimesinin Türkedeki karldr.其他幾個詞(melik(malik),shah,regis,當然還有king)我們都看得懂,就是君主的意思,另外奧斯曼時期我查到的稱Hn確實只有蘇丹本人(就像Hatun或者Hanm原來只能是是素檀的妻子)而已。

至於民族認同感的問題,其實在伊斯蘭世界作為尊稱的Efendi(「阿凡提」)這個詞的詞源是拜占庭希臘語的 φντη(aphentēs),這又是來自於古希臘語的αθντη(authentēs),因為雙母音中u在koine中變成v,vth音變就變成了ph(f)。儘管這是東正教拜占庭人的尊稱,但是奧斯曼人還是借來照用不誤的。

奧斯曼帝國蘇丹為什麼不去麥加朝覲?除了安全因素,還有什麼其他考量嗎?

呆蛙 站在高位上的沒有糊塗蛋。真的到了君主這個位置上,都是腦袋比較清楚的。宗教是統治者拿來管理人民的工具,自己是不可能真的信的。你問我信不信,我當然信了,我是全國最虔誠的教徒,超勇的好不好 但腦子裡那點小九九,與任何異教徒君主都是一樣的。在古時,讓乙個君主,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千里迢迢跑去國外某處,...

為何歐洲的君主被翻譯成皇帝國王,哈里發 蘇丹 單于 可汗卻沒有翻譯成皇帝國王?

浮思度凡 鄙人學識淺薄,發表一下自己的小見解,如有不妥還望大佬們糾正,以此,鄙人也能學習一下。鄙人認為這是政治體制上的問題。中國古代很長時間是使用分封制度的,其分封制度的頂峰莫過於周朝了。秦漢統一之後,國家不再向諸侯委派什麼權利,進入了封建集權制社會 歐洲的很多國家政治制度十分像商周時期的中國,所以...

為什麼奧斯曼土耳其攻打歐洲人好像總是以多對少,說明他們的戰鬥力不高嗎?

古斯塔夫 得知敵軍動向後,我便前去迎擊 根據傳言,土軍有一萬六,在戰報中,我聲稱自己打敗了一萬二,可那裡的土耳其人實際上還不到四千。俄軍名將公尺洛拉多維奇告知葉爾莫洛夫1807年6月14日 俄歷2日 奧比萊什蒂之戰實情 1 陳夏昕 代 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大家會說普魯士以多勝少 勝之不武嗎?不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