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與發呆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12 02:42:48

1樓:李不危

要點:無所住,而生其心。

關鍵的區別,就是你的心,你的大腦,你的意識,是不是處於「生」的狀態。

這個生,就是生滅的生,打個比方,就是燈亮還是燈滅。

海豹頭腦特訓法的盲視訓練完美體現了這一點:在乙個什麼都看不見的環境中,仍然要睜開眼睛用心去看。雖然無所住——視線和內心沒有落在任何具體的目標上面,但內心如明燈一樣是明亮而生機勃勃的。

2樓:於海洋

如果知道自己發呆並且沒有脫離發呆,那個就是冥想。克里希那穆提在經驗者與被經驗之物的闡述中用憤怒做了比喻。

培養專注的目的是為了安靜,安靜是覺察到「心處其中而不自知」

練習禪修的也會用兩個念頭之間的空隙來形容。你在乙個念頭裡,而知道自己在那個念頭裡。這個時候那個念頭所帶來的感受就會發生變化。

前提是能觀察到。這個時候,上乙個念頭過去,下乙個念頭公升起,你所在的那個念頭就是空隙。

後來那些被稱作覺悟者的人都會聲稱本來就是。所以,脫褲子放屁還是有必要的

專注帶來安靜,發呆也能帶來安靜,前提是不去否定發呆。

3樓:

冥想,就是進入「無念」的狀態

人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各種念頭可以不停地冒出來。

這些思考讓人發明了計算機,乃至登上了月球。

思維認同創造了一連串的概念、標籤、意向、詞語、判斷和定義,阻礙了你所有真正的關係。這些東西擋在你和你自己之間、你和其他人之間、你和自然之間、你和上帝之間。就是這些思維創造了一種孤立的幻象,你與其他人完全分離的幻象。

——《當下的力量》埃克哈特 · 托利【德】

但停下來思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信,你現在就閉上眼睛,雙手停止,腦海裡的念頭就會不停地乙個乙個湧現。

讓思維停下來,在它止息時,「你會在自己的心智流中體驗到一種思維的中斷——思維空白。首先,這種空白是短暫的,或許僅幾秒鐘,但是漸漸地它們會變得長久些。當這種空白出現時,你在內心會感覺到一種靜止和寧靜的狀態。

於是你開始感覺到與本體合二為一的自然狀態,通常這種狀態受到思維的蒙蔽而模糊,多加練習之後,你的這種平和與寧靜的感覺會加深。實際上,這種深度是無止境的。你同樣會感覺到一種來自你內心深處的喜悅。

」隨著你進一步深入這種「無念」的狀態(東方人的說法),你會認識到一種純意識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會如此喜悅地感受你的臨在:所有的思維、情緒、身體以及整個外部世界,在與你的本體比較之下,都不那麼重要了。

進入一段「無念」的狀態,這就是冥想。

在沒有這種覺察時,當大腦裡的念頭接連出現時,人是被念頭推著走的。有了這種覺察,人可以觀察念頭出現的背後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會出現?

這時,我們不做任何評判、干擾,允許它出現,只是安靜地觀察。

隨著觀察的持續,念頭的出現就會慢慢減少。直至進入「無念」狀態,進入冥想。

在冥想狀態裡,像埃克哈特·托利說的,你會認識到一種純意識狀態,你會如此喜悅地感受你的臨在。

「然而這不是一種自我(selfish)的狀態,而是一種無我(selfless)的狀態。它超越了你原先認知的自己。這種臨在實際上就是你自己,但不可思議的是,它比你偉大。」

我們的一生會充滿苦痛,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每個人也都需要一段冥想的時間,不論他在這社會上是何種身份,何種工作。

通過向內觀察自己,借助冥想,從而更加充分認識自己。

4樓:

冥想是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注意力在身體內部,進入冥想狀態的行為,

圖就是人控制注意力的遊戲,

普通人不經過訓練,很難長期進入冥想狀態,

這種型別遊戲,越想努力,力越小,

訣竅靠抓感覺,記住感覺,重現感覺,強化感覺,保持感覺,抓訣竅是個概率行為,適合的方法進入冥想狀態概率高,對,是適合,不是好,因為通用的方法有,並不是適合每個人

這個和具體生活中的規律不太一樣,

冥想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

就這樣,

5樓:「已登出」

發呆是沉浸在自己無邊的思緒裡,亂七八糟,過去,未來。

冥想是觀察覺知自己的念頭,思緒。(我更願意稱為正念,因為市面上有些冥想已經邪教化了,讓人心越來越固化,呆板)

就是乙個是念頭是你,

乙個是你覺知念頭。

就這樣,然後你可以從練習覺知自己鼻子的呼吸,到覺知身體的感受,當覺知力發展的穩定後,覺知自己的念頭,

因為念頭可和感受不同哦,念頭嗖嗖嗖的,總會把你帶跑,可調皮了,不停的把你注意力帶跑到很遠的地方,然後你想象未來的事,回憶過去的事中反覆反覆,忽然醒過神來,我有走神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正念,瑜伽,禪修,內觀,其實都差不多,前期都是在練習你的定力,先把專注力提公升了,在去練習覺知身體啊感受啊念頭啊以及外在的事物啊這些。

然後有一天你就會發現,驚訝的發現,經常發呆的你,心猿意馬的它,不是你,你不是念頭,它自己總是來來去去,彷彿有自己的生命規律一樣。

6樓:WeDeep微沉

發呆是無意識,冥想是有意識。

發呆是渙散,冥想是集中。

發呆是任思緒飛揚,冥想是意識到思緒飛揚。

剛開始冥想時聽到「首先找乙個舒適的姿勢」時,如果坐在椅子上,總會想靠著靠背,覺得那樣是舒服的姿勢,更誇張乾脆想躺著。結果就是冥想時很容易睡著。

但當連續3天或一周冥想時後背挺直,之後再聽到「首先找乙個舒適的姿勢」時,就不會想躺著或葛優癱了,而且冥想過程中也不會覺得後背挺直坐20分鐘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入門練習時10-20分鐘是可以的)。

呼吸調控練習是乙個非常簡單有效的冥想練習方法,可以快速地幫你平穩情緒、調整狀態。

WeDeep-呼吸調控練習

這是音訊,跟著做更好哦

首先,找到乙個安靜且不被打擾的地方安坐下來,盡量保持脊背挺直,身體放鬆,在練習的過程中保持這個姿勢。

現在,請慢慢地閉上眼睛,調整一下你的呼吸,感受當下呼吸的頻率和身體的感覺。

透過每一次的吸氣和呼氣,讓身體越來越放鬆,如果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嘗試著去觀察和體會這種不適。假如在練習的過程中,你的念頭很多,思緒亂飛,沒有關係,不要去壓抑你的念頭,把專注力慢慢地帶回到你的呼吸上。

呼吸的節奏盡量保持在1:2:2,首先跟隨引導,在吸氣的過程中心中默數1,2,3;然後在屏住呼吸的過程中心中默數1,2,3,4,5,6;最後,全然的呼氣,心中默數1,2,3,4,5,6。

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跟隨這個節奏,可以跟隨自己舒適的節奏進行調整。

下面我們一起開始:

將你的意識帶回到呼吸上,觀察你的呼吸。

吸氣:1,2,3;

屏住呼吸:1,2,3,4,5,6;

呼氣:1,2,3,4,5,6;

再一次,

吸氣:1,2,3;

屏住呼吸:1,2,3,4,5,6;

呼氣:1,2,3,4,5,6;

根據自己的呼吸節奏,

吸氣,屏住呼吸,呼氣;

吸氣,屏住呼吸,呼氣;

請繼續保持這樣的呼吸。

在這一吸一呼之間,觀察身體微妙的變化。

現在,讓我們回到正常的呼吸節奏,感受你的呼吸頻率,

現在的你是否覺得自己的呼吸變長了?

是否覺得自己的內在更加平靜了?

享受當下全然放鬆的狀態。

你做的非常好

現在,將意識帶回到我們的身體上,輕輕地活動一下身體,動一動你的雙手和雙腳,當你準備好的時候,慢慢地睜開眼睛。

恭喜你已經完成了呼吸調控練習。

當你有焦慮、壓力或是想要快速回到平靜的狀態時,可以選擇呼吸調控的方法。

也可以每天選擇乙個時間進行這樣的冥想練習。

好了,恭喜你完成了乙個10分鐘01秒的冥想練習!!

感受如何?

無論感受如何,請感受者細微的變化喲~

7樓:我佛愛你

但深入禪定的前提條件是,你的身心已經和諧統一,能安住在當下了。可是我們在娑婆世界輪迴了多世,身心已經無法和諧統一了。

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多世的資訊,用四分五裂這個詞已不足以形容,可以說已經千分萬裂了。所以一會兒乙個想法,一會兒乙個變化,即便簽完合同蓋了手印,睡一覺醒來又反悔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裡儲存了生生世世的資訊,這些資訊不斷地干擾著我們,讓我們變成反覆無常的人,喜怒無常的人,多面孔的人。

只有當你深入禪定,超越了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達到乙個很高的意識層次時,你才擁有乙個完整的自我。當然,這個自我不是頭腦的自我,而是究竟的自我,是真我,只有真我才是完整的。只有當你找到了真我,才能如如不動,才不會反覆無常。

所以修行首先是身心合一,然後再拿這個一與天合一,達到人天合一。當達到人天合一時,你已經介於賢人與聖人之間了。什麼叫聖和賢呢?

已經達到目的地的人,稱為聖人。已經入道,但還在途中修行的人,叫做賢人。

與天合一之後,你就恢復了本來面目,從個體回到了整體。各個教派的最高境界都是個體消失,融入整體,回到生命的源頭。

你只要保持你的個體,就會疲勞,就會生病,就會死亡。比如有時候我們生病了,大夫叫我們吃藥,還要我們多休息。吃藥和休息,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休息是主導,吃藥只是起輔助的作用。

如果你光吃藥不休息,你的身體是不可能恢復的。

所以生病的時候,第一就是要好好地休息,放鬆自己。人在放鬆休息的時候,身心是開啟的,這時候宇宙的力量才會進入你的身體,你受損的身體才會得到修復。

——摘自《萬行大和尚開示:如何回歸到生命的源頭?》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9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23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23年倡行每月1次公升國旗;2023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23年至今,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與 有什麼區別?

Sasang 是冠詞 1.對不知道的事物做提問時使用 今天是星期幾?不知道是什麼 2.泛指一類事物,後句常跟如,等具有選擇性的語法,表 什麼 都 無論 都 任何 等含義 他無論什麼事都認真完成 泛指各種事 3.強調意料之外的事 與題主問題無大關聯,只是一併提到 常用反問語態 什麼天氣這麼冷?天氣比預...

冥想 禪定 道家靜坐 三者有什麼區別?

高良 有欲則止,不明則觀。前者禪定,後者冥想。外不著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名禪定。無思無為為冥,有思無為為想。冥無想有,是名冥想。靜坐,無聲為靜,無立為坐,靜聲坐立,是名靜坐。 沉變 今者得止息無憂亦無懼 我所覺悟者外道不能覺 是甘露句義能除憂惱等 我入無畏城除諸蘊界處 愛等皆滅盡不復受後...

與 有什麼區別那?

用法上的直接加不定式 是單獨的乙個詞是的反身動詞。意思上的是乙個漫長的準備 時間長而徹底的準備 迅速地做某件事,讓自己做好準備,或準備好必要的東西 要快樂哇 一般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準備,比較簡單的準備,也包括即時的準備。一般指的是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和努力的準備,比較困難的準備。準備聽寫 培養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