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獲得的他國文物在和平時期是否應當歸還原國?

時間 2021-05-11 22:09:43

1樓:mc陸離

你放在國內也是文物,

你放到國外也是文物,

你賣給其他人也是文物,

你自己儲存著也是文物,

有什麼不一樣?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

當然國際法是不會允許那麼做的。

2樓:冼輝

巴黎聖母院燒了以後,看這個問題的答案別有一番風味。

好了,以上為吐槽。

以下說正事。

關鍵看你屁股坐那邊。

坐在經常發動侵略戰爭搶掠別人寶物的那邊,自然可以認為誰搶到的就算誰的。只要搶過來就算自己的。歐美國家大多數都是這麼認為的。

我個人站在從未發動過侵略戰爭的PRC這邊,站在被人家侵略了109年的某東亞國家這邊,被人搶了,要麼搶回來,要麼討回來,不要買回來。買,就是承認人家搶你之後東西算人家的了,承認了人家占有的合法性。所以,CP一貫堅持無償追索是有目的的,是我所支援和贊同的。

作為深受侵略戰爭危害的國家的國民,我從根本上反對侵略他國掠奪文物的做法,反對中國去搶人家的文物(人家贈送另說)。

在阿富汗因戰亂而導致的文物破壞罪行發生時,阿富汗的一批文物為了避禍而不得不選擇在海外輪流展覽逃亡。在此事上,我所在的國家各國家和省博物館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阿富汗保護他們的文物,輪流展覽。而很多網友在得知此事之後,第一反應不是「來了就別走了」,而是希望我們好好保護,等戰亂結束就歸還。

這點,讓我身為乙個普通國民深感驕傲和自豪。

當然,比起那些搶掠別國文物不歸還的,我更鄙視以下兩類:

第一,盜竊別人的文物(自己既然不承認是那個國家的成員了,還拿著人家的文物)還拿來當資本去炫耀,去討好八竿子打不著的侵略過你傷害過你的國家。

第二,別人的文物來你這裡展覽你不好好看著,弄丟弄壞的混蛋國家。

吐槽完畢。摺疊我把。

3樓:崑崙鋒

不能。從歷史上看,戰爭產生的各種權屬收益問題,只能用戰爭來解決,否則就不解決。

從道理上說,拳頭上輸掉的東西,用舌頭忽悠回來,是很不道德的,而且還是娘炮的那種賣可憐的不道德,最為人所鄙視。

藝術品被搶了,要麼連本帶息的搶回來,要麼自己再創造出更好的,然後在好好守護他,而不是滿世界哭泣,博取廉價同情。

要我說,既然被搶了,那自己就更應該奮起,令這些文物因自己的先進而受到更多的尊重,傳播更多的祖先和當世後人的榮光。

4樓:山高縣

討要戰利品是很丟人的。

日耳曼蠻子的傳統價值觀中,戰利品是一種合法占有手段。歸還戰利品反而是一種羞辱,比如說中國歸還印度戰利品。

5樓:

Actually the majority of ancient artefacts are to be seen outside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This is a complicated issue. Most of them were in private hands as they were bought or found by private collectors.

6樓:雷隱隱

打仗的時候搶來的東西,不打仗了再還回去,那當初這個仗豈不是白打了?

打仗的時候被搶了走的文物,和平時期再拿錢去買回來,豈不是相當於被搶了兩次?

我覺得有的東西就應該永遠放在羅浮宮、大都會、大英博物館,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保管研究水平更高,就算他們把汝窯瓷器放在博物館廁所裡當菸灰缸,也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就是,以後我們帶著我們的子孫去看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是「落後就要挨打」的證據。

我認為,讓中國人世世代代記住自強的道理,比擁有連城寶物要有價值的多。

7樓:

去年有乙個片,克魯尼自導自演的《盟軍奪寶隊》(The Monuments Men), 我覺得在中國上特別諷刺,整場都沒法好好看。。。

8樓:陳摯

按照國際法應當歸還無疑,國際條約禁止交戰國對藝術品以及歷史紀念物的「一切掠奪」

以上資料為王鐵崖翻譯的國際法經典著作《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第一分冊,說得非常明白,奪藝術科學作品和歷史紀念物(相當於我們說的「文物」)構成戰爭罪。

除此以外,以保護文物為由進行掠奪也不能免責

上述實踐發生在20世紀中葉,是圓明園被劫以後近百年的事情。但是在19世紀早期的歐洲,被掠奪的藝術品同樣要歸還原有國:

當然這只是「應然」的情況,在實踐中會複雜很多。像圓明園文物遺失這一類年代久遠的事,首先證明具體的某件文物是在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掠奪就很困難。及時解決了事實問題,還會面臨時效或者善意第三人等法律問題。

而即使把這一切技術上的問題都解決了,能否順利歸還還涉及到國際關係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實力對比、兩國關係等等。

最後做乙個總結:戰爭時期獲得的他國文物在和平時期是否應當歸還原國?應當。那為什麼不歸還?這就涉及到法律的抽象概括跟現實的具體複雜之間的矛盾了。

9樓:acel rovsion

因為西方各國一直在合理化和自我辯護這些被搶的文物,並通過國際法體系訴諸了文字。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2023年19家歐美博物館的《關於環球博物館的重要性和價值的宣告》,按著宣告的調性,基本上屬於被這些博物館無論由任何方式購買收藏後,長時間不被索回,就屬於這個博物館的一部分了,理由列得還是比較冠冕堂皇,說這些全球博物館是為全人類開放和人類文明的儲存而生的。

這個宣告被全球各被殖民或侵略過的文化大國痛罵,各國文化學者義憤填膺,但是你暫時沒辦法。

我們現在能夠依賴的索回法理,只有《武裝衝突下保護文化財產公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國際統一私法協會關於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但是以上三套法理針對的是海外流失文物,對於別人的館藏文物基本是很難起作用,也很難提供任何直接證據和法理訴求。

所以說這是個國際法話語權的問題。對於文物和那段殖民時代的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是國際法爭端中比較難以處理,規則也不是很明確的部分。

10樓:

歸還?先問問所謂「文物」屬於誰好吧。圓明園,那是愛新覺羅的,還不是隨便哪個愛新覺羅的,是當了皇

上的那個愛新覺羅的。別的愛新覺羅只能去看看,看完跪(gun)安(cu),皇上呢?死了,溥

儀,還無後。

什麼,新中國,新中國跟大清國皇上有繼承關係嗎?總不能也玩兒特色,挑著繼承吧。

歸還?還給誰,還給「你」?就不是你的東西,憑啥給你!

還有,別動不動就說「掠奪」。就說國子監上了中學歷史課本的那套《永樂大典》,被義和團扔的鋪

天蓋地,一幫傻老外給收收,帶走了,不好說掠奪吧;溥儀親自安排從皇宮弄出許多東西,變賣求

生,人買了,帶走了,不好說掠奪吧;幾個老農民趁著月黑風高割下幾個銅腦袋,回頭賣外中國人,

不好說掠奪吧。你想要,當然得買回來,還得看人家賣不賣。

圓明園是人家皇上私人園林的,兩次毀滅,是為了懲戒皇上別再殺人家使節攻打人家使館了,明白

不?別自作多情了。

真服了這些人:上去先占領道德制高點,然後就開始或洋洋自得或一臉委屈地hu che dan.匿了

11樓:

大家理智一點想想,這個事情還是很複雜的。舉個例子,相信大家現在住的房子如果回到150年前也都是有地主的,也許房子沒有但地總還是有主人的。如果今天他的後人拿出當年的地契,說「這地是我老祖宗的,當年兵荒馬亂的被人搶了的」,你會願意把你現在買的房子還給他嗎?

12樓:天生吾儕

唉,已經吃下去的骨頭,還能在吐出來?!

從最樸素的觀念角度說,這是我爺爺傳給我的,就是我的!

從小市民角度說,我都佔住了的地方,你平白就想讓我讓出去?

從法律角度,先佔先得,而且,承認既有事實,比如某個海島某島國如果能實際管轄幾十年就是他的了。比如某流浪漢在某廣場搭個窩棚住個幾十年,也會擁有一定權利。

從利益角度說,當年我爺爺搶東西,也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花了無數精力金錢!今天為什麼要白還回去?!

從西方小心思的角度,現在東西在我手裡,我就不還,有本事你咬我啊!啊啊啊!!!

從最本質的角度,現在西方是既得利益者,是佔了便宜的一方,歸還是損害他們利益的。

從我的角度看,這是西方五百年強盛的紅利,這是他們的榮耀,標誌著他們最輝煌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裡世界各地的文物,就是大不列顛的勳章。

雖然政治不正確,但我還是很羨慕的。

13樓:王淺草

我記得《哈利波特》這本書裡有一段描寫妖精對寶物的態度,大意是妖精們認為只要妖精做的寶物,妖精們就會認為是妖精的。幾百年前的寶物,儘管經歷了很多所有人,交易和買賣,只要是妖精做的,妖精們就會認為它是妖精們的,並且仇視擁有它的巫師們。

一開始看這段的時候,覺得妖精們的財寶觀真奇怪啊。後來過了幾年,才意識到這是羅阿姨在影射中國等東方國家。當然,這是羅阿姨從乙個英中國人的角度看問題,單純的看寶物所有權。

而我們從我們的角度看,我國的文物感情上當然屬於我國。一旦涉及到這種問題還會自然和中國近現代屈辱史聯絡起來。

從「妖精」們的角度看,「巫師」們獲得「妖精」寶物的方式大多不太光彩。「巫師」們擁有很多「妖精」的寶物,而「妖精」卻極少擁有「巫師」的寶物。從「巫師」的角度看當然是合理買賣,但從「妖精」的角度看代表著屈辱和痛苦。

以上,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不想給沒看懂的解釋了。

國產遊戲在描寫他國文化的時候是否需要「正本清源」?

瀛洲海客 中國也配有電子遊戲?中國玩家也配玩電子遊戲?歐美日韓發達國家群眾才配好吧。每次玩遊戲前,請務必虔誠祈禱並低聲念,感謝美國爹爹賜予我們遊戲。 西風不明白 稻妻原型是日本,用漆器合不合適?非常合適,因為日本的英語名詞Japan,本義即為漆器。設計時使用了合適的元素,這是對的。不了解歷史信口雌黃...

為什麼英國沒有在與他國文化碰撞的過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現代美食食譜?

怎麼沒有?就拿不列顛三大菜系 義大利菜 中國菜和印度菜 之一的印度菜來說吧,英中國人發明了 咖哩牛肉飯 這種東西,怎麼能不算文化碰撞呢! kintana moro 小生認為現代英國飲食中最符合與他國文化碰撞的過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現代美食食譜定義的就是 盎格魯 印地美食 Anglo Indian c...

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和戰爭人口損失遠比三國多為什麼人口還從春秋的500萬增長到了2000萬?而三國反之?

老槍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也覺得非常奇怪,很難理解。按道理說,三國時代的農耕技術比戰國時更先進,鐵製農具使用更廣泛 三國時東吳對江南進行了開發,蜀漢也對益州漢中南中進行了開發,耕地面積也應該有較大增長 而且三國時還不像戰國時那樣,動不動就 斬首 數十萬,據不完全統計,僅就是 殺神 白起的軍隊,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