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王陽明思想不變,父親和岳父都是普通貧民又遭遇饑荒,王陽明有乙個饅頭,他會先救誰?

時間 2021-05-11 17:15:33

1樓:zhangyuyijiazi

看情況,情況千變萬化,不能按死套路來,如果岳父不吃馬上就會死,父親不吃暫時沒問題,就岳父,反之亦然,如果岳父有朝廷使命,很重要,就給岳父,反之亦然,在實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選擇父親

2樓:萬家樂

他會一刀砍了你,然後告訴世人,這種人就是二貨。他會保證不出現這種情況,你想想他悟道的地方是啥地方,那個時候比你現在說的還要慘,他平叛的時候也比這個慘,他用一生的行動告訴世人知行合一。所以不要問這個問題,自己去找答案吧。

3樓:凡星

能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已經對陽明先生的學說有一定理解了。

我猜陽明先生會毫不猶疑的救父親。

原因很簡單:老婆可以不只乙個(實際上陽明先生也不只乙個老婆),所以岳父也是可以換的,但是親生父親就乙個啊!

陽明先生天縱奇才,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知道,何況陽明先生。

4樓:「已登出」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提問者試圖用搞科研的思路,就好像在實驗室做實驗一樣,限定環境,給定先決條件然後像研究實驗物件一樣研究中國哲學先聖。錯!大錯特錯!

用一種孤立的,人為的情境去驗證哲學思想只能得出荒謬的結論。

古代聖賢們畢其一生取得的思想成果,不是像科學那樣遞迴演進的,而是從一開始就得了乙個純粹的核心,後人在其基礎上衍生出的。

你問這個問題後,各種答案都有,我不知道哪乙個是你心中提前設定的或者預期的。即便在你心中王陽明的思想在你的設定中一文不值,也改變不了什麼。

5樓:長板玩家

乙個饅頭可以分成兩份的,這個問題足以證明人的生存能力老是不行,圈養的動物才期盼分配的食物,而任何乙個野生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即便是人,本該學習如何生存的時候去學習了如何成為別人的工具,本該學習如何採集狩獵打魚的時候被文化了

6樓:昊陽不正宗

這問題問的......滿滿的惡意.....

用柏拉圖此岸、彼岸的路子來揣測.....

生活並不簡單.....因緣際會.....對立統一的看問題、問問題好嘛~

7樓:闊爺

他會吃了饅頭去修仙,然後穿越來著袁隆平,在糧食基因改良裡加上自動判斷食用者吃飽了之後會不會撐的沒事幹,如果否,吃了就會飽腹。如果是,吃了就會白吃,這樣能夠促進人類優勝劣汰,不斷發展。

這種問題跟救你還是就你媽沒啥區別,屬於浪費糧食的無意義存在。個人意見。

8樓:樂水moon

這個問題是個悖論。因為,如果王陽明的父親和岳父都是貧民而且饑荒,那麼王陽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家族傳承,基本上就不可能號來的思想。

說回來,回答這個悖論問題。

王陽明的思想核心是:去私慾存天理,不動心。

所以,如果王陽明那個時候自己也快餓死了,那麼肯定自己吃這個饅頭。如果那時候王陽明還不至於餓死,也會想著只有乙個饅頭了,留著就能多活,還是會留給自己。如果王陽明沒有餓死的問題,手頭有乙個饅頭,給出去無所謂,那麼應該是先見到誰就給誰,如果同時見到了,一人一半。

9樓:豬小北極星

雖然陽明心學自成一派,但是要注意,王陽明首先是乙個大儒、是孟子忠誠的追隨者;其次,才是心學一派的集大成者。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孟子》講,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在救父親和救岳父的場景中,如果不考慮具體情況,理想化地說乙個救父親或者救岳父,都是執一,都是對儒學根本和心學理路的背離。

單獨說執中無權猶執一,可能只有少部分人可以理解,我展開解釋一下。

是指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是指權衡、因時變異,也就是根據當下的具體情況、做出最合適的選擇。,顯然就是的反義詞,意思是偏執某一規則或準則,不做變通。因此,所謂執中無權猶執一,就是指:

如果在內心先預設了乙個必須如何做的規範、然後運用到具體場景中,無論你預設的規範多麼不偏不倚,都是偏執一端。或許還有一些抽象,我們把它帶到這個例子裡去看一下。

乍看到救父親還是救岳父的命題,對儒家倫理稍有了解的人給出的回答一定是救父親。答題區里也有一位朋友也給出儒家倫理的核心原則推己及人,解釋得非常明白,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只說說為什麼對於真儒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救父親。

寫到一半手抖點了傳送,先存著,慢慢補。

10樓:張新茂

先父親,如果條件允許也會救岳父,即便不是岳父而是普通人他也會怎麼做的,這很簡單,王陽明思想與現代有很多相合之處,如果找不到答案,可以先問自己的良知,天地之間只有乙個良知,這個良知人人都有,本無不同。我問了我的良知,如果是我,我會先救父親,再救他人。就像另一半問我先救母親還是她一樣,我肯定先救母親再是她。

而且我如果遇到這個問題了,我想我離分手不遠了,因為我不喜歡被問這個道德倫理,這是乙個人的底線,如果另一半問這個問題,而且還因為沒得到想要的答案(先救她)而生氣的話,那麼她道德真有問題,她出軌的可能性不知道會有多大,我真的會接受不了,我認為道德品質是選擇另一半的基石,一對夫妻想走到最後,道德品質絕對會佔很多很多分。

11樓:創造未來

我先假設這個問題存在,陽明先生一定會給最需要的人。若是有先後,陽明先生有可能給父親也有可能給岳父,或者一人一半,都有可能,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他自己不會吃這個饅頭,除非他要餓死了。為什麼?

第一,陽明先生是在一元世界裡的價值觀,沒有分別心做分別,不會出現父親和岳父哪乙個最親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好和壞,對和錯,善和惡,美與醜,這些都是分別心做分別。

第二、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創造的,換句話說,陽明先生和世界上每乙個人都是同感深受的,是一體的。一體之人做事都是自己的事,父親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岳父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也是自己的事情,乙個人面對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不會考慮,就像你餓了,你會直接找吃的,你渴了你會直接找水,你沒有必要去問自己,要不要給自己吃,要不要給自己喝。

第三、為什麼說陽明先生快惡死了會自己吃這個饅頭,因為陽明先生時刻是中和的狀態,不僅會吃也會吃的很坦然,吃的很開心,吃完之後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愧疚,很快就會忘記,不會拿出這件事反覆考慮自己有沒有做錯。在二元世界裡看的話,陽明先生是乙個當愛則愛,當恨則恨,當生氣則生氣,當快樂則快樂,通透內外如一的人。

回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乙個假設,這種問題就好像有些人為了學習而去學習,只在文字表面做功夫一樣,為了研究而研究,只在文字程度上做文章一樣,一般這種假設性問題對修行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陽明先生之所以說知行合一,就是為了讓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人看清楚方向。不要在文字表面做文章,假設問題有千千萬萬,體證了陽明心學,自然不會疑惑。

順便說一句,陽明先生會有不止乙個饅頭,他會帶領人民去找更多的饅頭,並且會找到比饅頭更好的事物。

12樓:luzhiyuan

乙個思想,盡量不要推向極端。

因為他不是為了解決極端情況而產生的。極端也不符合「中」的思想。

父親和岳父,誰更親近?答案也就有了。

王陽明思想是不是這樣的?

於無知 王陽明的思想是不是這樣的不好說,但我知道 pency的思想是怎麼樣的。只要我把質疑的人拉黑,然後讓他回答問題,這樣就可以證明我是對的,這就是 心即良知 只有心想得開,什麼都是對的。 pency 先說結論,我覺得不是,心不是事先知道對錯的,人非生而知之者。我的理解 宇宙不以人類的存在而存在,心...

陸九淵和王陽明思想差異?

沁園春雪 陸子闢佛不遺餘力,有甚於朱子,曾經批評朱子之學 近於禪學 問題朱子自己也承認自己年輕時 溺於禪學 但究其根本來說,其弊始於伊川,而發源於濂溪。朱子改 無極生太極 為 無極而太極 正是為了糾正此弊。弊在流於玄虛,坐而論道,空說妙理。 萃豐 陸九淵說 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

怎麼通俗易懂地解釋王陽明的思想?

事實解說家 王陽明乃奇人也,龐士元乃奇人也,諸葛孔明乃奇人也,司馬微乃奇人也.歷史糾結於此,奇人多善自言自語,但無以不是道 世上之人皆不懂道,所以淪落不堪 心學無非是行為學.思想主導行為.不懂道理.那怎麼懂毛線呢?不明白事理.那怎麼懂人生呢?心學太浩瀚,奇人可自知也. 王陽明強調 先行後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