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一百個人看易經就有一百種看法?

時間 2021-05-11 13:08:05

1樓:知曉天機

易經,其實沒那麼多種看法,易經有一套解碼邏輯,需要掌握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基礎知識,還需要對卦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當今很多易經學習者,我上面所說的基礎知識,他們可能還沒有搞懂,就開始想當然地解讀起易經來了。

比如有人解釋「陰陽」,說是古人觀察太陽和月亮,山陰和山陽來確定的,這種倒果為因,不懂裝懂的解釋還有很多,照他的邏輯,我看古人觀察有男有女,有雌有雄更合理一些。不但如此亂解釋,還要做成教程賣錢,可想而知,對於廣大渴望真知的人,會產生多大的誤導作用。

閱讀古人研易的書籍,無論是易理派,還是象數派,都沒有偏離太遠,基本上是沿著這兩條線在走,就本人看來,把理和象有機結合,既能闡述易理,又能從象數入手闡述取象邏輯的,當數明代的來知德。

真正懂易經的人,對易經的看法會趨向一致,之所以會出現你說的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看法,我看是偏離了學習方向罷了。

2樓:知音

不是這樣的,陰陽幾乎管其下的所有,錯誤的認識除外,易經有很多功用和對映,叫應用無方,但得是代表正確,因多數人是外行,及涉學者很多不足水,糟粕的認識與使用也很多。

3樓:兔兔小姨媽

瀉藥易經等典籍是是中國古人的哲學思想,他包含了人生、世界,社會、自然,關係、立場,這些思考的哲學。

古人觀察世界是從巨集觀的,例如夜觀星象,再結合時間曆法,總結一些自然變化,最後用繩、結、圖樣做簡單記錄,這個過程是很抽象的

而後人解讀這個世界是從微觀開始的,原子、分子、物質慢慢再到世界,剛好跟古人做了乙個逆向的思考動作,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經歷、經驗、想象力。

乙個企業家可以學「易」運用在經營;

乙個投資者可以學「易」運用在金融;

乙個婚介人可以學「易」運用在合婚;

大家的知識領域不同,看待一樣東西想象出來的境遇也會不一樣。正如乙個實習學生,如果家族從未做過生意,是不太可能理解乙個百億級企業的老闆的經營決策的。反之,經歷了太多,也不再能看到世界的簡單和純粹。

哲學典籍裡包羅永珍,一種經歷一種解讀,何止百種,更有千萬種。(ω< )★

4樓:玄學科學二象性

易經作者的思想見識學識水平不會高於現代本科生的平均水平,包括什麼論語道德經黃帝內經同理。只不過在那個時代就是聖賢了。解讀古人的著作除了有紀念價值以外,主要是為了追求提高現代人的思想見識水平,借雞生蛋而已。

5樓:京房

因為人的學識水平、思維方式、所處歷史背景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認知。有經世致用的易學家,有拿來占卜的算命者。別的就不談了,只說一下大衍之數諸家看法就不同。

春秋卜子夏曰:三揲之極,多得老陰,其數合二十五以對之而求之也,其一不用者,太極也。(《子夏易傳》)

西漢京房曰: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氣,將欲以虛來實,故用四十九。

西漢劉歆曰:是故元始有象, 一也;春秋,二也;三統,三也;四時,四也;合而為十,成五體。以五乘十,大衍之數也。而道據其一,其餘四十九,所當用也。

東漢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有五十。幹初九「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也。(注意:荀爽之說,八卦各有六爻,所以是四十八爻,他指的是八純卦。)

東漢鄭康成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以五行氣通,凡五行減五,大衍又減一,故四十九。

東漢馬融曰: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 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節氣節。北辰位居不動,其餘四十九運而用也。

三國魏王弼曰: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則其一不用也。

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王弼之說只解釋了為什麼其用四十有九,並沒有說演天地之數的五十從何而來。

三國魏姚信、董遇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畫之數故減之,而用四十九。這個解釋相對就簡單粗暴了,直接用五十五數減去六畫,因為每個卦象有六爻。

三國吳虞翻曰: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數見於此,故大衍之數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唐崔憬雲:艮為少陽,其數三;坎為中陽,其數五;震為長陽,其數七;乾為老陽,其數九。兌為少陰,其數二;離為中陰,其數十;巽為長陰,其數八;坤為老陰,其數六。

八卦之數總五十。(這個說法很有意思,按照陽順陰逆,以老陽數九,老陰數六,分別去算,數十以上,重新迴圈,天地共有十數。)

北宋邵雍曰:天數二十有五之倍數,合五十。(邵雍的話,應該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就理解成陰陽天地成對出現吧。)

北宋程頤曰:大衍之數五十,數始於一,備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則五十。

五十,數之成也。 成則不動,故損一以為用。(二程的學問也是響噹噹的,第一次聽說小衍之數十,也對,有大衍之數就有小衍之數。

)南宋朱熹曰:大衍之數五十,蓋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則又止用四十九,蓋皆出於理勢之自然,非人之知力所能損益。(朱聖人的見解和程頤類似,感覺還是小衍之數更勝一籌。)

6樓:說八字

你這100個人是要有前提的。如果是隨機的,可能真的就是有100種解答。如果是對易學研究很深的人,應該出現不了100種解答

7樓:菜葉葉

這句話你得重新思考一下,

1.這是誰說的?

2.有可信度嗎?

3.怎麼證明的?

然後你可以承接這種思維,

1.假設一百人看易經,每人的思路,理解能力都大不相同,肯定就有不同的看法,就比如我們的考試作業,全班的學生很少有一樣的分數。

2.這個一百種看法不排除是以偏概全的。

3.學會從客觀的角度看問題。

8樓:張瓊文

易經,中華民族的精髓,易懂難精,高深莫測,說易就是一分為二,說難就是包羅永珍,切入點不同,理解的結果也不同,所以,一百個人看易經有一百種看法不足為怪!

9樓:

我覺得沒有那麼厲害,大部分人都是趨同的,一百個不會有一百種看法。以前,我教書,學生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云云。我沒忍住,說:

一千個讀者更有可能只有兩個哈姆雷特,其中九百九十九個讀者是乙個哈姆雷特。特立獨行的人不多,深思獨得的人也很少。我們常常把自己想象得很特別,其實很普通。

就說《周易》,假若真是百人看出百種觀點,那首先這《周易》的學術史都確立不起來,都是差異。可是,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知道了,其實沒那麼多看法。

我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倒是反駁了這個問題。

10樓:明境國學

《易經》是「活法」,不是「死法」。

在不同的角度和情境下,對《易經》有不同解讀,在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在現實中,若是對《易經》的卦爻理解不到位,看法必然會有偏差。

《易經》最本質的內容是六十四卦卦圖,是真正的「無字天書」,卦爻辭和《易傳》的內容是兩套對這本無字天書進行解釋的系統。如果真正領悟了「無字天書」,那麼後來人仍舊可以構建一套全新的解讀系統。

所以,站在每個人的不同立場上,對《易經》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讀,只要符合《易經》的原本邏輯就沒有問題。

11樓:坎蘭

就是因為太抽象,人們習慣於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理解看待問題。也習慣把有營養的東西歸納在對自己認為有用的範疇。

我覺得這句話這樣理解對我即刻或未來有幫助,那我就這樣理解,這能說理解的不對嗎?對!適合自己的它就是最好的。

12樓:李舟

易經是對於事物本質規律的揭示,規律不存在多種解讀,真正理解了易經,就只有也只能有一種理解。如果一百個人看易經就有一百種理解,那就只能說這一百個人的理解,要麼全錯了,要麼只有乙個是對的。事實上,全錯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假如有乙個人真正理解易經了,他應當是有熱情也有能力讓其他人也理解的,之所以很多人都在講易經,但人們的理解仍然千差萬別,僅僅是因為所有講解易經的人,都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易經。

當然,完全有可能,有的人對易經中個別內容或部分內容的理解是正確的。

13樓:易海無涯

易經就如同是俠客行的武功秘訣,大家都想往深奧的地方思考,所以總歸想不出來。事實上易經是和實際聯絡緊密的書,古往今來解讀易經的書多如牛毛,不過絕大多數都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只是弄著虛幻的概念導過來,導過去,所以越學越亂。

殺乙個人可以救一百個人,或者殺一百個人才能救乙個人。如果不選就兩邊都死,你會怎麼選?

一直椰子 1 人類延續 如果已知這乙個人或者這一百個人,可以關乎到人類文明的延續,那麼我會傾向於選擇有益於人類文明延續的一方。我想忠於我的基因。2 親情愛情 如果已知這乙個人或者這一百個人,可以關乎到我血脈的延續,那麼我會傾向於選擇有益於我血脈延續的一方。我想忠於我的基因。3 其他 如果已知這乙個人...

管理十個人和管理一百個人 一千個人 一萬個人最本質的區別和共同點是什麼?人數與崗位哪個影響大?

薔石 管理10個人和管理10000個人的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是通過管事還是管人,去達到事的受控。管理10個人靠專業。管理者可以依託自己的專業能力,去指導和控制事情的結果和人的行為。這時人數和崗位的影響都不大。管理100個人靠制度。人多以後,就需要制度去約束人的行為。這時人數的影響更大。管理1000個人...

如何看待「十個人欺負乙個人是欺凌,一百個人欺負乙個人也是欺凌,一萬個人欺負乙個人卻是正義」這句話?

zmh893159586 得看什麼事情啊。乙個人打乙個人這是欺負,他叫來九個人打乙個人也叫欺負,他叫來更多的人,結果一萬個人把乙個人打了這也是欺負。這是什麼,這是黑惡勢力。換到別的例子這句話可能又是有道理的,具體的例子我不講了,很多人看到這句話陷入沉思的時候心裡想的就是這些例子。很多人喜歡把這句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