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經》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

時間 2021-05-11 12:19:46

1樓:

道德經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顏色太美讓人自我丟失,就像人在新手機的色彩中迷失)

五音令人耳聾(音程音階的調性太和諧加上Hi-fi音響,聽之則耳鳴/崩塌/鬆弛/癱軟)

五味令人口爽(做菜時酸苦甘辛鹹----味道太純正的飯店往往經營不下去。。吃太美,下次人就不來了)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精神層面放馬一搏放飛自我,謂之「馳」,但狂放太大往往不好收場)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太過真實的東西反而讓人感覺不踏實)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真正聖人/君子/聖明/賢達/成佛/成僧/成居士的人多傾向在低位心理求生平靜安逸與滋潤。。。不是真實的東西不好,而是不好的東西不太多佔據真實)

故去彼取此(捨去慌張與無望,求得此時此地的清晰與明鑑。。此心安處是吾鄉)

2樓:詣心之煮茶品老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說:五色聚焦了全部注意力令人眼睛看不見其他事物;五音聚焦了全部注意力令人耳朵聽不見別的聲音;五味刺激味覺令人對珍饈美味胃口大開……

這是在描述乙個人過度享受的狀態,也就是君王過度享受的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過度透支的狀態,是在作死。

我們是否也被感官綁架了呢?

感官的享樂,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

適度享樂,我們會有愉悅的感覺;過度刺激,我們的感官就會麻木。長期過度享樂,會透支我們自己,從而因消耗過度而產生早衰,甚至因此危及生命。這就是歷史上記錄在冊的帝王有上萬人,而能夠活到60歲以上的帝王卻屈指可數的原因。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這些教訓成為有道的君王選擇奉行「為腹不為目」這種儉樸生活的原因。

「聖人」奉行「為腹不為目」,也就是要表達一種對於享樂的態度,那就是適可而止。

「聖人」 ,即有道的君王,也就是有德行的人,即使享受五味、田獵,也都會適可而止。不貪圖感官的刺激,而只以能夠填飽肚子為度。至於聲色、財貨,也採取「為腹不為目」的原則,不能當成家常便飯,不能沉迷,否則就會成為遮障,導致對其他所有一切都置若罔聞,從而妨礙作為決策者正確判斷和行動的能力。

3樓:AI工匠Book

古代講究天人合一,天地公道自在人心。人的內心原本像秤砣一樣,可以掂量衡量是非曲直、輕重緩急的。這裡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指外界的變化和現象有可能牽引人的精力,分散人的心神,過分追求口腹之慾。

而越來越輕視心神的作用。如果在五色中,五音,五味中依然可以執中守一,心神能夠保持客觀的認識也無妨。但是難度會增加。

所以相對保持心中自有定盤針的作用,都要對五色,五音,五味應有警醒的戒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和身邊的人。我想這不是封閉,而是一種善意的關懷和警鐘。

4樓:步社行悟

僅以帛書《老子》作答。

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使人目明,馳騁田臘使人心發狂。

哲釋:到交午的顏色反應在人的眼睛裡才能看清,縱馬狂奔在田間直到身上如同乾肉般那樣就促使人心裡迸發出如同瘋狗般的狀態。

通釋:正午色彩分明促使人眼中看的清晰明白,騎著馬狂奔在田野上被烈日烤的如同乾肉時失水太多讓人煩躁的如瘋狗般。

原文:難得之貨,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

哲釋:費事得到財物時,直叫人施行著並得之法,交匯品嚐時鮮菜促使人的嘴中達到如掃弄般的爽快,交匯在一起的聲和樂促使人的耳朵如只聞雷般分辨不清。

通釋:費勁難得的物品,催生人想盡各種辦法,各種口味的鮮蔬促使人口中百般滋味,各種音律一併發出轟鳴使得人耳中只如聽到雷聲般不清楚。

原文:是以聲人之治也,為腹不為目。故去罷耳此。

哲釋:執行促使著通達之人的疏整之法而有所作出時,取得的是肚子裡的實在而非取得的只是眼見。從古以來剔除控制住耳聞之事使其就地停止。

通釋:標準的明理話事人如治水般梳理事物,取得最基本的需求不強取眼目的感官。自古以來放手去做發揮能力前都聆聽這些忠告。

5樓:百星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這裡的目、耳、口,非是視覺、聽覺與味覺,而是見性、聞性、觸性。

當我們的心為五彩斑斕的諸色所牽引,原本無處不在的見性,便被所黏著的物覆蓋了,所以攀援五色的是真盲人,不見見性故。

行者都攝六根,不逐法塵,反聞聞自性。

6樓:曹溪一勺

這些背後都是慾望。人對慾望的追逐是無止境的。就拿手機來說,從最初的黑白屏,到256色,再到現在的高畫質、4K,以後的VR。

這是慾望的台階,欲罷不能。老子說這段是讓人知足,因為「知足可以不怠」,「禍莫大於不知足」。

你如果主張知足是保守的,那它就是保守的。如果你認同人類要節制慾望,那就可以認為是他的警世恆言。

7樓:

道德經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否是封閉思想的代表?

不是封閉思想,而是告訴你五色、五音、五味的害處,讓你不要過分追求外在的境遇,達到恬淡虛無、清靜無為的境界而已。

8樓:柴春傑

你要看這句話是對誰說的。道德經是給君主看的,君王南面之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勸告君主節制自己的慾望。

少私寡欲,見素抱樸,不上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慾等等,這都是對君主的要求,以前君主沒什麼約束的,只能勸君主自律。老百姓呢,法律和你自己的錢袋子就是你的約束。

9樓:驪珠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10樓:單非

道家從來不主張摒棄什麼,而是全盤容納,道即如此。若得如此,謂之超越。超越,大道之真諦也。

馮友蘭概括莊子哲學:游於逍遙,論於齊物;超乎象外,得其環中。老子這句話,內涵也不外「超乎象外」四字。

而世人,多淪陷其中,故如此說。莫作封閉與棄置解。

11樓:

"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故聖人不為目也"

五色,五味,五音,打獵,珍寶。不要去嚼這幾句裡的字,說過來說過去就個意思。五色,五味,五音形容多、雜。

你能獲得的太多,選擇性也多你丫會迷亂的。窮人土豆蒸著吃,你的土豆蒸熟要加黃油,牛奶做成土豆泥,而且只是好多菜裡的乙個。打獵讓剛日完幾個美色的你心發狂,難得貨讓你行仿。

資源是稀缺的,你能站在金字塔尖。但是尖尖很高,有危險,掉下來容易摔死。

那個年月有這個生活狀態的人無非帝王將相。所以這話是說給誰的也就很清楚了。

我覺得作者的意思並不是不讓你(帝王將相)享受現有的生活,差不多就得了,別迷失自己。畢竟能成聖人的人是極少數。另外也是給有意成為聖人的人乙個提醒,告訴他們啥是正道,要他們在奮鬥的路上別走歪路。

別吃幾頓好飯,給送了兩女人就找不著北了。

我覺得就算我說的不準確,也差不離是這意思。其他的解釋、理解表示看不懂。

12樓:三符

「爽」是指失去,口爽是指失去正常味覺。

「爽」作失去的住房,如:「昔昭王娶於房,曰房後,實有爽德。」——《國語·周語》

看多了近視、聽多了耳聾、吃多了口重

不服可以去挑戰。

13樓:許皮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

個人看法:在這幾個排比式當中,唯有「口爽」是取褒義詞,關鍵就在於「為腹不為目」。

14樓:張易傑

當然不是,一定要記住,《道德經》全篇都得益於老子極深的氣功體驗。這從《道德經》篇首就可以看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所以,一定要明確,《道德經》所講的是大道,理解《道德經》全篇,眼界一定要寬。具體說:應該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本心,也是初心。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山是什麼?水是什麼?

我可以明確的講:山成了山神,水成了水神,山和水都和人一樣有了靈氣,有了生命力。這種境界就是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不是山變了,水變了,而是你變了,你的這種變化,只能源於極深的氣功體驗。所以首先說出這番話的,是禪宗大師青原行思說的。這種境界也和佛陀所說的,眾生皆有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你達到這種境界,你才會真切的感受到佛陀所說的話的真正內涵。

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有經歷過第二重境界,等你看夠了,經得多了,悟的深了,你就會豁然頓悟,萬般只是自然。你會理解這個世界,並產生慈悲,不再計較,只是做你自己,活在當下。

任你天堂地獄,我自清Fluence月。一笑了之,這個時候,你真正的放下了,看到的也是原初的模樣,不忘本心。

老子《道德經》所講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也是這個道理。對於芸芸眾生來說,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只是侷限於很小的範圍內。

學過現代科學的,我們知道,人眼所見的可見光範圍是很窄的一段,人耳聽到的聲音也是很侷限的,超聲波,次聲波對人耳來說,幾乎是閉合的。鼻子聞到的也是一樣。

說這麼多的原因,只有乙個,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它屬於無的範圍。無對人來說,太過玄妙。但有無相生,人卻只活在有的世界裡,這就陷入無限的悖論之中。

因此,當你無法理解像《道德經》一般的「聖經」時,請你保持謙卑,不要隨便質疑;當你做不到如孔子般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的階段,就保持初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連「耳順」都做不到,怎麼會做到「從心所欲不踰矩」呢?

你知道為什麼說不踰矩呢?因為心則神也(出自太上老君內觀經),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圓而神。故從心所欲不踰矩的深層內涵,即讓心或圓,不離於這個外接四邊形(即矩),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大概就是聖人的境界吧。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 玄 字的含義?

道德經也好,易經也罷,都是從整體往下看的學問,整體,系統 可以認為是道 你就這樣理解。乙個整體是什麼都不分的,但人為了交流溝通得分。所以整體 道 往下細分為,無與有 無 未發生的事物 有 已發生的事物 玄 從無到有正發生的事物。這是道德經的。易經也是從整體往下看,是脫離事物研究過程的。整體 太極 往...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

陽陽 多聞數窮,就好像一棵樹多研究他的枝幹。不若守於中,就是不如注重他的樹幹。老子說的是領導者法則,作為領導管理百姓,如果多研究老百姓的性格,習慣,心是否歸順我等等很多,不如向天道學習,保持虛空的狀態,不為名利,做好自己,放下貪欲,百姓反而追隨你。 yongyu 看道德經文是要 理 的,把道理,理清...

楞伽經中說的五無間這段,應如何理解?

csy0819 參考楞嚴經破行蘊,業盡情空。我們遭受的果報,都是阿賴耶識的種子產生的相分。當然文中也說了,佛菩薩怎麼救度這些人呢?化現為他的同事,開導他這些邪見產生的果報並不是真實而有,都是自心分別而產生的顯現。如果達到了這些境界,無量劫以來所做的這些阿賴耶識的種子就破了。那麼換句話說,如果你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