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儒家避談生死?

時間 2021-05-10 04:48:51

1樓:信州徐子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56個回答,都沒有乙個正面闡述儒學對人死後的描述

我很奇怪,就沒有乙個人讀過點禮學的書嗎? 哪怕讀過《朱子語類》也行。

以儒學觀之,人死後便是清明之氣,日久則散,若子孫以誠事之,以禮祭之,這魂氣復聚,故祭文曰來歆來格。

這一點從先秦到宋明,儒生一直在講,但只是把生死看作理氣聚散的一種形式,世間一平常事爾,不像某些宗教一樣大驚小怪熱衷此事。

如果不知道這些,大概是由於對禮學不熟悉。

PS:補充乙個小知識,目前中國民間鬼文化中最基本的乙個設定:

死前怨念很強的人,死後會化作厲鬼。

這個設定,基本上是照搬儒學的觀念。

2樓:乙個你傷不起

知性是指內在的文化涵養自然發出的外在氣質,說白了就是讓人拿眼睛一看就覺得此人有文化有內涵的氣質,跟理性心計什麼的沒關係。 知性這個詞經常用在對女性角色的描寫上,而且是用在正面的女性角色身上。個人理解,所謂知性似乎就是指與感性相對的所謂理性,而被讚為有知性的女性角色無非就是聰明敏銳,算計精準的女子,有點現代職業女性或者是女性幕僚的感覺。

知性這東西,會讓很多人無所適從。一方面是要求太多,一方面是讓某個感性的世界,變的沒有意義。而知性美,那更模糊了;如同什麼現代、後現代、結構、解構主義一樣,用一長串不知所云的文字,給他下乙個不知所云的定義。

結果當然是看的人都成了一團不知所云的問號。 N

3樓:寧波雅父

學生蕭蕙問陽明先生如何把握生死之道,陽明先生說:「知晝夜,即知生死。」和孔夫子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如出一轍,一樣的言簡意賅。不過,要準確把握「知晝夜,即知生死。

」的意思,卻並不容易。至少,提問的那位學生在那一刻並未能真正領悟晝夜更替與生死之道的關聯,以至於陽明先生帶著不無批評的語氣提點他:「汝能知晝,懵懵而興,蠢蠢而食。

行不著,習不察。終日昏昏,只是夢晝。惟『息有養,瞬有存』,此心惺惺明明,天理無一息間斷,才是能知晝。

這便是天德,便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更有什麼死生?」

原來,陽明先生的意思是:晝夜更替,生老病死,乃宇宙定律。有死有生,人類方能生生不息。

晝夜、人生,注定長短不均,但人不必擔心自己是否能長壽,而應擔心是否能聞道。所謂「夭壽不二」,乙個人,不管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不管是群居還是獨處,不管是長壽還是短命,念念不忘致良知方是正道。陽明先生曾說: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也曾說:「苟利國家,生死以之。

」只要利於國家,只要義理所在,死何足惜?因此,陽明先生說「知晝夜,即知生死」,並不是要我們認真去考慮生死,而是要像看淡晝夜更替一樣,輕生死、重道義。正所謂「朝聞道,夕可死!

」,正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樓:長風

你先想清楚,你不避談的,到底是不是「死」。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那不避談的,是「死後」。問題是,若「死」還有「後」,那還是「死」麼。

死,有啥好談的?死了就沒了,沒了,那還「談」啥?

因為「死」,本來就沒有可談的,所以華夏先賢聖哲沒法談「死」。而你認為的「不避談死」,那談的根本不是「死」,而是因為不敢面對真正的「死」、為了逃避「死」而臆造的「死後之生」。

「死後」之事,只能指死者相關的生者的事,沒法指死者的事。而生者的事,是生不是死。死,沒啥好談的。

5樓:tsubamechian

馬克思也避談生死的。

談不談生死是個人取向,談的沒有比不談的高貴,不談的也沒有比談的高貴。

為什麼有的思想體系談生死,有的思想體系不談?

因為有的思想重視物質,有的思想重視精神(靈魂)。

重視物質的思想解釋不了物質湮滅後的世界(例如天國、黃泉),所以不談。

另一方面,重視精神的思想往往教人看輕活著的時候的物質(至少不要看物質看得太重)。

6樓:卜擇手斷2

因為儒教認為完美社會可以實現。所以儒教的所有典籍只指導現世,對死後世界語焉不詳,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建構起來。

根本原因我認為是中國上古社會地理環境封閉且充足。導致先民對現世滿意,所以沒有意願去尋找地下世界 。

7樓:吳小莊

只能說最後形成一種忌諱談死的大眾文化。不過這個結果也不是儒學一家的事情。需要綜合考慮很多民間思想。

至於儒家本家。首先肯定人生要有生的道德。至於死了以後不是死者要考慮的。或許死者應該考慮的是生前怎麼得好死。這當然要依靠宗法道德。

其他的更多是活人怎麼處理死人。這個慎終追遠的教化可以說是禮文化的核心體現之一了。《禮記》的檀弓篇都在談葬禮。

這個問題可能是覺得儒家少談。甚至避談死者本人死後何去何從的問題。

如果有什麼學說絲毫不談生死的。也不可能打動人吧。

8樓:橢圓的土豆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就是儒家避談生死?

好吧,這就是儒家避談生死,您開心就好~

9樓:長草函獸

儒家不追求來世、永生,只追求不朽。所以,儒家更看重今生。來世,在儒學的觀念世界中沒有存在價值,所以儒家向來沒有「來世」之說。

儒家是不怕死的,更不相信什麼鬼神。所以,在儒家的世界裡,根本就沒有"來世"之說。就像孔子所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舉個栗子,孔子則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哪怕生命短促到朝夕之間,只要能與道共生,也就別無他求了。

10樓:江風有耳

儒家並沒有避談生死,只是沒有像佛教一樣形成一套系統的死亡理論。

儒家認為,死被包容在「生生不息」之中,即「生生之謂易」,所以孔子回答季路關於人死後世界的問題時指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要重視生,對死不必過於深究。

儒家認為人雖然來自於天地,但卻匯聚了天地的靈氣, 成為天地間與眾不同的一種生命,這種與眾不同就表現在了人的道德性上。道德性是人的根本,是人與萬物的本質差異,是天道的創造性和生命力,即「生生之德」,也就是「仁」。

水火有氣而無性,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生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 。 ——《荀子·王制 》

儒家不談宗教意義上的死後「永生」,而是提倡生命的「不朽」。

這種不朽,可以是人格精神,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

可以是功業,

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孟子·梁惠王下》

可以是道義,

其身歿矣,其道猶存,故謂之不朽。夫形體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壽與不壽,不過數十歲; 德義立與不立,差數千歲,豈可同日言也哉?——《中論·夭壽篇》

還有更典型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說。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 ,此之謂三不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所以,儒家認為社會生活裡有比肉體生命更深的意義,那就是對人的道德性的實現——領悟、追求和實現「道」這一終極價值,這也是「生」的實際內容和價值所在。

對待死亡,在儒家看來這只是乙個生命事件,本身並沒意義,但是該如何面對死亡卻值得思索。《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的性命都是上天賦予的,人的生死當然也應當遵循上天的安排。

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複言七日來復,其間元不斷續,陽已復生,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終。——《 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 ——《 張載集·正蒙·幹稱》

「生之養」、「死之哀」、 「祭之誠」,君子應當「知天命」「、畏天命」、「順天命」。人的生死跟天地萬物的生長變化一樣,都有乙個開頭和結尾的過程,生是始,死是終,有生必有死,猶如四時的代謝 ,乃是自然變化的常理 ,所以應當順其自然 ,不必憂懼 。

11樓:

可能是因為不唯心唯物不唯物我也不知道

見下圖↓

圖源歷史課的PPT,如果被老師看到我就刪(doge)對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宋明理學,然而老師講了好久的生死

12樓:火焰夜空

先問是不是,再問對不對。

這個問題不成立,儒家並不避諱談生死。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3樓:卻方齋主

儒家避談生死耶?

生死大矣哉!可避而不談乎?

一陰一陽之謂道,非一生一死之謂道也?

非有生必有死也?

死者,歸也。哪兒來哪兒去。非有無相生也?

道,一以貫之!非指萬事萬物,有無相生,有生必有死乎?可有一事物非如是乎?

卻方齋主曰:儒者,明生死而已!

14樓:weiwang

中國社會避談死亡卻很鼓勵談論養老,整天思考死亡的話人就會考慮活著的意義就會想著短短幾十年該怎麼活,這對某些階級來說可不妙,但如果讓人們整天談論的是養老擔心的都是老了該怎麼辦那就好極了,這樣的話人們就老實了,就安份了,就乖了,就能甘願為奴為婢幾十年了。

15樓:何鐵力

掐頭去尾,不講中間。

儒家把遵守秩序作為核心標準,把修身作為基礎手段,是一種架構在自我管理基礎上的理想化的模型理念。

生與死本就是自然秩序中的一環。那麼按照原本的樣子去履行就好,所以不必多言,子不語怪力亂神,妄言生死,就違背秩序本身了。

16樓:海卒

儒家是重生的文化。「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易傳》,天道,心性一氣貫通,都稟賦天所具有的生生之德,孟子亦有「盡心知性而知天」,這裡是在本體論上確立了天人本不二,人所具有的德性也是先天的,人需要在後天工夫修養之實現先天的德性,達到渾然與物同體的仁者境界。

所以準確的說儒家是「重生」但不避諱死亡。橫渠先生曰:「存,吾順世,歿,吾寧矣。

」儒家對於死亡事實上是現實的態度,主張盡人事而俟天命,所謂盡人事就是將先天本有的德性發揮出來,所謂俟天命,就是承認不可抗拒的客觀必然性。

李鴻章為什麼避戰求和?

kong leo 主和派被逼著去打仗,主戰派在後面扯後腿,也是甲午戰爭的一大怪狀。就像鬥地主,日本手裡雙王四個2四個A,李鴻章手裡一把散牌,你敢叫地主嗎? 羅惘笙 北洋艦隊乃李大人一手創辦,幾斤幾兩自己還不清楚,友邦來侵最多也就陪陪款割割地,反正又不讓他李鴻章賠錢,沒必要給自己找不痛快,只要尼堪們不...

為什麼儒家主張 無訟 ?

迷途書僮 湊個熱鬧。12.13子曰 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論語有這麼一句,不知算不算是一種主張。訟字在論語中出現過兩章,另一章如下 5.27子曰 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搞清楚論語中訟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很重要,否則就是子曰子的,你說你的。東漢許慎說 訟,爭也。古人說 爭罪曰獄,爭財...

賽車避震為什麼要特別硬

二水兄 不能說是硬。賽車使用的都是絞牙避震,裡面基礎的三個引數就是高度,阻力和彈簧的K值。賽車高度是很低的,重心低自然更穩,而重心低了,就以為著避震的油封行程更短,不同賽道不同情況就壓搭配不同k值的彈簧,為了不同k值的彈簧,也要調節避震的阻力。總之賽車不是一味的硬,如果只是追求硬,還不如不要避震。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