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可慾之謂善 ?善到底是什麼?

時間 2021-05-10 02:44:20

1樓:曳尾泥塗

可慾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

先理解這句話準確的意思。

欲,在這裡不是慾望,是追求的意思。人生,有可以追求的目標,叫做善;

有諸己,有之於己,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有目標,自己做到了,叫做信。

2樓:良善婆婆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總在佛和魔之間搖擺,有的人一生順利,成魔的機會幾乎為零。有的人一生坎坷瞬間會成魔。成佛的寥寥無幾,成魔的倒有不少,是怪命運不公,還是接受現實?

3樓:徐曉軼

孟子不熟。至於善是什麼,應該已經回答過好幾次了吧:

徐曉軼:善惡是如何定義的?以下哪些是善人哪些是惡人?

徐曉軼:什麼是偽善?

徐曉軼:「君子遠庖廚」是偽善嗎?

徐曉軼:既然善為道為何從善難墮惡易?

善就是非為利害的惻隱之心。人既有趨利避害的動物性,也有組織起來進行協作的社會性,動物性就是惡之源,社會性就是善之端。所以,儒學不認為存在什麼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善惡都是相對的,都是針對某乙個共同體而言的。

懵懂之初,率獸相食。大崩之世,易子而咬其骨。所以善需要文明的進步、更需要秩序、需要必要的物質、資源作為保障。

對於善,我們既要認識到,善是人性中那一點燦爛的光輝,沒有善,我們就永墜黑暗,彼此爭鬥,身心疲憊,永無安寧之日。但單純強調善,把善絕對化,就會失去動力,以善之名行萬惡,如西方中世紀的暗黑教廷一般。

何為善?!夫子曰:謹而信,泛愛眾,就有道而正焉。

4樓:北京金灣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句就是答案,以下從度娘那兒搬來的。

【可慾之謂善】出自《孟子·盡心下》。

[原文]

浩生不害問曰:「樂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何謂善?何謂信?

」 曰:「可慾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譯文]

浩生不害(齊中國人,姓浩生,名不害。)問道:「樂正子為人如何?」孟子說:「是個善人,誠信的人。」問:「什麼叫善?什麼叫信?」

孟子說:「值得追求的叫作善,自己有善叫作信,善充滿全身叫作美,充滿並且能發出光輝叫作大,光大並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聖,聖又高深莫測叫作神。樂正子的人品,在善與信二者之中,在美、大、聖、神四者之下。」

5樓:魏天生

可慾是代表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少一些自己的慾望,就少一些對別人的傷害,就是善良的舉動。善是什麼,就是利己利人,適當的約束自己,共贏天下。

6樓:儒神我有錯

可以這麼說。

心學講的是心即理,既然自己覺得可行,那麼自然是善。善的評判雖然來自於他人,但是相對於來說,自己也可以給自己做的事來評判善惡。(道德婊站的是高,可是做起事來,手卻要伸到地底下去)

該如何理解「善護念」?

空谷大圓 護念的念可不是念頭的意思,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金剛經裡的護念梵文是parigh ta,玄奘法師翻譯金剛經版本為攝受,楞伽經 聖鬘經裡也常用攝受這個詞,翻譯成現代文大概是包含給予力量,類似於護持,加持的意義。 愚丫兒 善護念就是守護六根,不讓自己的心意識跑出去造業,道德經 說,蓋善攝生者,善攝...

怎麼理解《傳習錄》中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廾匸 無善無惡本來就是你內心本來的樣子,有善有惡是你自己內心的意念所動搖,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才是你的良知,存住善的去除惡的才是格物。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心的本體無所謂善和惡,但因為人對事物必然會有所好噁,人的意識萌動 意之所及便有善惡之分。人的良知,即是非之心其實是能判斷事物的好壞 對錯 善惡...

如何理解「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這句話?

夏柏 上善若水本身是一段很撈很掉價的敘述。因為其核心邏輯很短,老子根本不需要講後面一堆畫蛇添足的屁話。只用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之所惡 所以後面的文字內容存在的邏輯意義何在?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聲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輿,故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