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指什麼?

時間 2021-05-09 16:24:58

1樓:王大拿

個人用現代語境的理解:

我相:個人執著造成的著相、痴迷、瘋癲

人相:社會和群體對個體的扭曲和執著、物化、扭曲所造成的假相、痴迷等等眾生相:整體意識形態的偏離所造成的混亂

壽者相:帶有執著的破執,破一階執而困於二階執

2樓:凌祥曦

簡單說,我相就是在認知層面建立了我的概念,分物理層面和精神層面。如我的東西不要動,我說過的話不要改。這就有了能所心,有了分別。

有了我就立了分別,自然就有了你,便是人相。有了我和你,便有了他,就是眾生相。壽者相是境界的分別心,如高低,貴賤,好壞,善惡,生死。

3樓:心明

我是和女朋友吵架的時候忽然間想到這句話的。上知乎搜了這個題目,看了一眾回答,覺得我的思路和大家沒有矛盾。說出來請大家指正。

佛法精微,一定不是單一維度能講清楚的,我單從相這個角度說我的理解。

佛法追求的是如來,即世界本來的樣子。但世界本來的樣子並不先天存在人的腦海裡,所以人要通過種種方法去理解,去明悟。

人了解世界的方法,凡人理解的,是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獲知色聲香味觸法,一一對應。

但是,有限的獲取資訊方法能確定我們看到的就是世界本源嗎?

所謂相,就是我們有限的理解手段,理解世界得到的結果。對比世界原本的樣子——如來,它們是殘缺的,虛妄的,不可信的。所以,以追求最高智慧型為目標,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但是世間又有幾個人有資格去追求無上智慧型呢?凡人明悟,能用好眼耳鼻舌身意已經為大智慧型了。不同境界就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它們層層遞進並彼此相關。

我相即「我以為」,人相能從對方出發,我知道「你以為」,眾生相則是同種情景下,所有人一致的「應該是」,壽者相則是經過時間認證,同一情景下,經歷過的人共同認為的「這樣啊」。

回到我和女友吵架。我們彼此陷在自我認知,各說各的道理,試圖說服對方,並且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就是著我相。

我試著理解她的想法,我就公升級到人相。

我能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換其他人也會覺得合理,則是眾生相。

我提出合理方法,並且能確保一定成功,因為經歷過類似的,受過時間檢驗。則是壽者相。

這些情景屬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限於這些情景。

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明悟中經常被人說要摒棄。但是追求無上智慧型的修行才需要防止侷限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而不是說,不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類似於追求財富,目標是世界第一,就不能滿足中國第一,北京第一,朝陽第一,大望路第一,光明裡小區第一。但是普通人,能北京有套房,就該滿意了。能跳出自我,從別人角度考慮問題,做到人相,就很了不起了。

4樓:許諾

以前聽或讀《金剛經》,對「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直也只有乙個模糊的概念。

「我相」:是指我們對自我恆久不變的一種觀念,這種觀念中我們自己就是一切,就像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所有的劇情都是圍繞我們自己發生的。

可能我有點說不明白,舉個例子吧。當我在開車時,看到前邊的車好像要插隊,我會本能不假思索的進行踩油門的動作,想防止他插隊。

這就是我相,就是不由自主把周圍一切都給自己提供方便,我的所有不容侵犯。在阻止了對方插隊後,一般會感受到自己沒讓對方插隊成功的優越感,以及對對方的鄙視感。

我覺得我相和人相是相對應的,所謂事件的一體兩面,還拿插隊這件事來說,產生的優越感和鄙視感就是我相和人相。人相更多的是我們主觀對別人的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中包含著我,是一種我怎樣,別人怎樣。

眾生相是乙個事件中,和我無關,我作為旁觀者看待這個事件時產生的相關評價,比如路上看到別人開車插隊造成事故,我們只會感嘆,「大家互相讓讓就不會出事了」。眾生相更多的是事不關己的一種心態看待發生的事情。

所以,無我相也就無人相,更無眾生相。

5樓:

照佛教的理論,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對應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以六根聞六塵便產生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從而構成對事物的基本認知。

何謂相,淺顯的理解可以認為是現象、表象。當你看一朵花的時候,只需依靠本能的反應,便可以立即分辨出花的形狀和顏色,同時聞到花的香味,於是在你的心中便產生了乙個具化分明的花之相。

所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不同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感知或者意識(這裡不解釋我,人,終生,壽者,不同的認知體系不一樣,四相無相)。主體與客體變換無常,因而相變幻無常。金剛經雲: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電亦如露,應作如是觀。」

四相是對萬事萬物存在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相一旦建立會讓我們在心中產生一種執著,稱為「著相」。由於相的本質是虛幻無常,執著於相,便會產生無盡的困擾和煩惱,破除認知觀念上的偏執,從而達到一種自由之境。

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6樓:03shy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

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

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

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譬如有人以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

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7樓:鮑勃

我看上一女的,還沒有和她接觸過。我覺得她必然是溫柔賢淑,我一朋友也說她必定不錯,她的總總條件也很符合社會中好女人的評價標準,然後乙個很有經驗的愛情導師也說她必然不錯。

如果我因此便認為她是個好女人已經是客觀事實的話便是著相了。

我覺得=我覺得

朋友說的話=朋友說的話

社會經驗標準=社會經驗標準

權威性的認定=權威性的認定

這些都可以作為參考資訊但不代表客觀事實。

這個女的究竟是怎樣乙個人=不知道

此為見性,也可以說成是即見如來

用現代的話說便是不要混淆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

8樓:yangda

回答問題還是簡單明瞭點好

世尊為一切眾生說,願其自度度他,皆證到無餘涅槃,無餘涅槃者,即人法雙空,了無掛礙。

如有能度之我,即名「我相」,

有所度之眾,即名「人相」,

我和眾生,具此因緣,即生功德勝劣成就煩惱等法見,名「眾生相」,此念不除,堅執如壽命,即名「壽者相」。

9樓:「已登出」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這都是講我們自己的心,把心以為心是「我」這個意識化解開,把心以為心是「人」的意識化解開,把心以為心是「眾生」的意識化解開,把心以為心是「物質」的意識化解開。

這句話的意思翻譯一下,我的心是我嗎?我的心是人嗎?我的心是眾生嗎?我的心是物質嗎?

都不是。

既然都不是,那我的心就是超越我、人、眾生、物質的存在。

這世間的存在物,大致就是我,人,眾生,物質……

既然我的心都不在這其中之列,我就還怕什麼呢?

我還為我,人,眾生,物質的變化耿耿於懷幹什麼呢?

我們的心既然不是一切存在物,那麼我們就比一切存在物更加包容和堅強,我們也能包容一切存在物,順其自然。

當然一念間,我們又是物質,又是眾生 ,又是人 ,又是我,帶動作為這幾重存在的我變化。

10樓:

佛說「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11樓:「已登出」

說一下個人的理解:我感覺這四種相是遞進的關係,也就是說前相屬於後相的一部分,就範圍來說:我《人《眾生《壽者。

先說「眾生」,字面意思可理解成「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金剛經》中似乎也給出了「眾生」的範圍,在第三品提到這四相之前,有如下文字:「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以,眾生都有一定存活時間,也就是都有一定壽命。

既然有壽命,就是未脫離輪迴。那麼,「人」屬於「眾生」之一類,而「我」屬於「人」中之乙個。

再說「壽者」,既然包含了「壽命有限」的眾生,那也應該包含「壽命無限」的群體,他們已經不是「眾生」,因為已經脫離輪迴,比如菩薩、阿羅漢等等。所以「壽者」的意思就是「得道前的、得道後的、一切有限壽的、一切無限壽」的群體。

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為什麼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比如說,見自己在提問,就是見我相 見問題下面有人回答,就是見人相 見世人見眾生,就是見眾生相 見有生有滅,有壽命,就是見壽者相 因為這些東西實際上不存在,所以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呼延者也 找本正規出版的正統的 佛法概論 類的書,認真讀一讀,就會有一定了解。梵我神我。原始佛教產生前,古印度...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遞進關係嗎?為什麼?

1.我相,是指形成了自我的概念之後,才有接受一切觀點的觀念,所以我相是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根本。2.人相,作為人類所看到的一切觀念,人類的看法和其他動物的看法並不一致,人類的感官系統和其他生物的感官並不相同,那麼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比如螞蟻看到的世界是成線形的,人看到的是立體,成面的。這個比較難發...

到底應該怎樣理解金剛經中的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是不是我們活在本質顯現的現象界中

wo123wwo 你都知道世界是各種東西因緣際會的,那就是不停變化的,所以不可貪著。因為怎麼說都是錯。看經得結合當時的環境以及對話雙方的境界。不可說不是不能說,而是因為怎麼說都是錯的。包括我現在說的都是錯的。 普波居士 一合相是說諸法是因緣所生法,緣起緣滅的無常性。不可說即是不可得,不可得心是諸法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