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人打坐有什麼意義嗎?

時間 2021-05-08 21:52:34

1樓:果殼宇宙

打坐更容易得禪定,禪定的快樂比性慾的快樂還要高出不知多少。快樂又有助於解脫,解脫的快樂又不知比禪定高多少,不然洶湧的慾望靠強壓根本行不通。感嘆佛說的法很偉大,佛教修行很踏實,完全是順應人性離苦得樂的根本需求而來的。

一般學佛的人不得入門越熬越苦,苦中求苦,不如不學。但是真要學,功德善行必須足夠,所以最根本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樓:

打坐是為了定,當然定是和外道共的,很多外道也打坐,也有定。佛教的定的目的是將心集中專注到一點,就像放大鏡將Sunny聚在一點,這時心的力量會很強,然後去用正理(空正見)觀察事物緣起性空的真相。

我們的心就像是野馬,不受控制的亂跑,打坐的目的是讓馬安靜下來,停下來,然後騎上去,控制它,並且讓它跑起來。原來是亂跑,現在是有目標,有目的的跑。

3樓:稻草人Leo

打坐是實修的部分之一,是靜慮。佛教修行的次第,是通過聞思在邏輯思辨層面通達緣起性空(一切現象都是離八邊的緣起假合的暫存的如Phantom相,本質找不到乙個真實的實體)的根本道理。通過修習禪定,達到止觀雙運,抉擇出空性(注意,是抉擇出空性)。

就是通過正觀逆觀十二緣起,觀察四諦十六形相後,找不到所有緣起背後的真實的相,一切現象都是如幻的暫存的影相。那麼,在禪定中,觀察到這個緣起之下「找不到」的本質,就是「沒有實體」的相(寂靜相),內心就會生起你見一切相就能知道背後沒有實體的直覺(注意,是直覺)。在禪定的力量中見到的「現象之下沒有實體」的直觀感受,就是初體驗空性。

從這裡開始,進入解脫道,成為初地的聖位菩薩,開啟真正的修道。在此之前的修禪定是加行道。

聽上去似乎很簡單,但是修習禪定,是乙個非常刻苦用功的過程,從與欲界散地心識狀態相應的九住心,到色界無色界層面的四禪八定,是有相當難度的。為什麼要先持戒才能修定?因為修習禪定是讓心識保持在乙個極度穩定的狀態,需要身語意清淨作為基礎。

在家人能達到欲界九住心的四住(達到四住能開啟一點小神通)就不錯了。

總結一下,接住止觀的力量,去直觀體驗到「一切相之下沒有實體」的寂靜相,達到這個水平,才算是真正進入解脫道,正式開啟修行,直觀體驗空性之後的持續修行過程中,至少不會墮入三惡道。持續發菩提心,修習空性慧,積累福智資糧,直至佛果。

再多說一句,凡是認為自己學佛的,如果沒有通達緣起性空的道理,不修習禪定,沒有直觀體驗空性,這輩子結束之後,除了造作的業力之外,來世一切清空重來,隨業流轉。

4樓:

夢參老和尚 , 南懷瑾大師.

在2010 年的一次對機中同時提到了乙個問題.

古往今來, 所有的學佛成道的大成就者. 都是下過功夫的.

功夫. 在佛家的修行路線圖中, 指的的就是禪定.

要想成就, 必須修禪定.

5樓:綿綿若存諾諾久長

高大上的叫法是在開悟,

通常的的叫法就是只能胡坐了,沒挑戰又沒什麼俗事。

比較低俗一點的就是怕餓著,動的話會消耗能量,靜坐消耗的慢。每天吃的那點素菜根本跟不上身體的消耗,所以只能經常坐,盡量消耗到最低。

6樓:小哈A8

我的經驗,如果是悟道(本來清淨),再練習定力,有意義。如果是為了清淨不想做事,死守乙個想出來的清淨(妄想出來的清淨),沒有意義。

7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醒後感覺氣氛祥和沒一點害怕的感覺,心想他肯定是臨終進入初禪往生梵天了,因為他生前不曾認識自己,死後反而認識自己了,而且以打坐的姿勢來回答,表明他也明白了禪修的真諦,這不正好說明他已往生梵天了。我在他臨終前指導他進行內觀,我想這也不是偶然的,是無意識的在為他助念,特別是他臨終時離生喜樂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充分說明打坐法門乃是真實不虛的。

8樓:許哲

佛法的次第有聞思修證組成。

聽聞佛法,然後正思維,這些都和世間的學問比較相同,後兩者則不通。

佛法不同於其他學問的「不共」法在於修證的方法上。

戒定慧作為修證的不二路徑,在戒律的基礎上,佛教的修行者必須要借助定慧的力量完成對四聖諦的洞見和領悟。

而這個過程,不是思考。因為我們普通人認為只有思考能獲得知識,而佛教的方法恰恰相反。

為了獲得觀慧,我們必須借助毗婆舍那的方法,而毗婆舍那需要定力的基礎才能辦到。定力的修正,則需要奢摩他的修持。

奢摩他的修持,是要能做到專心於一處,能將胡思亂想給遮蔽掉的。

只有遮蔽掉了胡思亂想後,培養的觀慧公升起,才能看到真相。

所謂的毗婆舍那,也就是如實觀照,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獲得的完全不一樣的觀察條件下觀察自己的身、心諸法。

在如實觀照的情況下,心,自己會慢慢領悟出三實相,也就是——苦、空、無我。

當心的如實觀察積累到足夠的量的時候,心會再次進入禪那的狀況,就算該行者並沒有修證到過禪那的地步也一樣。

心在深度的禪那出來後,會宣告——此身、心非我,非我所,乃是苦空無常的變易之法,從而捨棄掉貪愛 。

整個過程,是毗婆舍那式的,也就是智慧型自己的自動作用,不需要思維的參與,也必須不能讓思維參與。

打坐,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只有放棄自己的胡思亂想和猜度,修行才有可能成功。

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附帶佛法的完整修行方法:

如今佛教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 許哲的回答

9樓:離即離非

打坐為的是調身、調心,排除一切干擾,去思維人生或者說人本身,那不是雜事,是正事。

方法是善思維、妙觀察,思維、觀察的是什麼?是「所謂的思維是怎麼一回事」。

如果不打坐就能集中精神,那麼不必打坐。

10樓:恒沙

波濤洶湧的水面無法顯出倒影,而只有當水面平靜下來的時候,才能顯出清晰影像,打坐也是在做類似的事,平常的時候我們的心被各種妄想雜念所佔據,從而引發諸種痛苦煩惱,通過打坐,可以讓心沉澱下來,而看清楚生命的種種真相,從而降服煩惱

11樓:

打坐的可不一定是僧人,很多傳統都有打坐的習慣。更多請參看這裡的科學研究

12樓:some1here

打坐(佛教的術語是:禪修、禪定)是鍛鍊集中力和開發智慧型。禪定的重點是「定」和不是思考。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麼?〉:

禪定,是收心攝心而使心力不受外境動搖的工夫,這也是各種宗教共同著重的工夫,印度的各外道宗教都修定,中國道教的吐納以及西洋耶教的祈禱,也都是禪定工夫的一種。禪的功能,能使心念集中定於一境,唯有有了心定一境的工夫,才能體察到宗教價值的崇高偉大,才能得到身心方面的輕利安樂──絕非五欲之樂能夠相比。一旦有了這種心定一境的經驗之後,他的宗教信念也會加倍地提公升,再要他不信也不可能。

但是,禪定的工夫並不是佛教獨有的,佛教獨有的是指導禪定並脫落禪定之貪著的智慧型,因為,禪定雖是不受外境動搖的內證工夫,一旦進入禪定,受到禪悅之樂,便容易貪戀禪悅之樂而不思離開禪定了。像這一類人,一旦色身死亡,神識便生禪天。但在佛教的境界層次中,禪天分為高下的八大等級,稱為四禪八定,四禪八定都是三界之內色界及無色界的天境,天的壽命雖長,卻未解脫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禪定當作修持的一種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所以中國的禪宗,雖然以禪為宗,卻是重開悟而不重禪定。

悟,就是智慧型的開發,唯有開發了悟透諸法實相的智慧型,才能解脫生死而出離三界。

(摘自: 《法鼓全集》 第五輯學佛者的入門書籍第二冊 《正信的佛教》)

您如果對佛教有興趣,可以花些時間,耐心細讀《給初學者的建議》裡面提共的書目應該就會找到一些門路的。

那些和尚 僧人 禪宗大師打坐的時候在想什麼?

本於心 你想學修打坐,如果只是因好奇想體驗一下,或者說抱著好玩的心態去學,那就錯了。而且不會有多大收穫。古代禪師打坐,他們是深信通過打坐這一過程,可以用來追求人生的真締,所以能持之以恆,甚至至死不渝!古人稱之信為能入。入 也就是進入佛門。 CKL gz 那些大師想什麼,邀我回答幹什麼?我又不是那些大...

打坐有哪些好處?為什麼?

洪權 靜坐的好處幾十種,可以涵蓋所有人類的行為,生活,日常,工作,學習。因為,靜坐,又稱打坐。是可以提高人體的基礎屬性的方法。洞察力,認知力,智力,專注力,是全面的提高的。用這樣的狀態學習,生活,工作,事半功倍。可是,要做對。方法不對,不僅痛苦,還有後遺症。這個關鍵在於,靜坐的姿勢放鬆全身。不舒服的...

佛教放生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一鍋燉白菜 不說從前,2015年夏天 乙個專注放生20年的組織,在寺廟裡有自己的辦事處,號稱志願者上千,有時候放生會大辦法事,一百多和尚到放生地點念經 然而,這幫玩意兒把400多隻雞放到了乙個村子的後山,村民們的果園和田裡 把兩千斤從菜市場 酒店 餐館購得的魚不作任何生態調查,買通關係偷偷放到了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