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慈,子如何孝?

時間 2021-05-08 07:24:46

1樓:Merion

父不慈,子可憐;子不孝,父可憐。這是比較初級的想法。

比較高階一點想法是:父不慈,父可憐;子不孝,子可憐。

「父不慈」已使我目不忍視,「子不孝」尤令我覺得悲哀。

2樓:Fister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些都是美好無缺的圓滿現實中很難做到和實現多多少少都是有問題的

3樓:坐坐行行

理論上來說,父不慈,子是無法完全盡孝。因為上正,才能下順,大孝如舜,也有「為不順於父母」,「號泣於旻天」。

子應該如何應對,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只能實事求是。

比如舜能「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隱含的前提是,舜的格物能力遠超於瞽叟之類,才有能力,當走則走,不被其害。

對於一般人,父不慈,子走他鄉,也是乙個選擇吧。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如何防微杜漸的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以使父慈子孝,可能更重要吧。

4樓:慕時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中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出自《孟子》 君臣尚且如此。父子也同理。

5樓:希望我是只小鳥

不要被這些陳教禮儀束縛了,父親對你好是應該的,因為他帶你到這個世界來的,他有責任有義務對你好。相反,你要不要對他好,取決於他對你怎樣。如果他對你很差勁,你可以離開他身邊的,沒必要所謂的回報他。

他對你有責任,你對他是沒有責任的。我說的是事實,儘管是毀三觀。

6樓:簡單點兒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確實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不讀透儒家文化,正確理解何為人之根本就很難做到父不慈,子仍孝,草木有根,才得以枝繁葉茂,而人也是隨順自然規律,也亦如此

或者了解佛家的文化,能從因果上去理解,這個因果,並不一定指前世今生看不見的,而是對於上一代有上一代的成長環境和認知態度,我們眼中的他也並非他自己所選擇的,乙個人沒有愛出,必然也不能有愛返,所以同樣可憐,自然多了分理解,就少了一點怨尤

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要不停的去學習,讓正確的念頭,價值觀去導引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生活。

7樓:Mengyuxiang

8樓:私密斯密達

這是個很心酸的話題,可以跳脫超越出狹義的觀念,首先父親再不慈終究也是你最親的人,一般來說是這樣吧,十惡不赦的畢竟是少的,有時我們要寬容一些,過於執於親人的不足和過失其實對自己是很痛苦的,有些恨也是原於認為本該擁有的愛不是麼?愛之深責之切,你永遠不會糾結是否要對乙個外人好,有所親才有所恨,但父親也不是萬能的,更不是完美的,我們可以廣義的來看,天之為父地之為母,誰又不是孩子呢?從某種意義上說養你者父母,生你者天地。

放下怨恨執念,也許更懂得如何去愛。

另一方面,孝不只是心的問題,還要有實際的能力,沒有能力空談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能力於自身努力分不開,也於外部整體經濟結構自身設匯地位設匯環境息息相關。

9樓:夜語軒虹

題主大概是有一點思考,

但是書看得不夠多,

看得多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問題。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

禹可以說是大功而得禪讓,

舜那就是大孝而得禪讓。

因為一般人做不到這一點:父不慈,子卻孝。

如果題主想要效仿聖人,那就學舜:小杖則受,大杖則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不仁,我不義;你不慈,我不孝

這個也有依據。

董仲舒在判案的時候遇到過這樣乙個情況:乙個兒子早早被他父親拋棄了,等他長大後他父親認出他來,喊他作「兒子」。這兒子以為老頭在佔他便宜,就揍了他一頓。他父親就把他告上法庭了。

漢代啊,兒子打老子可是大罪。

但是董仲舒說:你沒撫養你的兒子,父子關係名存實亡,他也不算有什麼大錯。

就把他放了。

(這個故事我是從某位知乎答主那裡看到的,如有錯誤,望告知。)如果要在父不慈的情況下,

執意做到孝。

那麼便小杖則受大杖則走,有點小的口角衝突就看在他是老爹的份上罷了,但衝突加劇後還是快點找第三方(祖輩親戚等)介入吧。

放在當代環境下,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明眼人都能感受到這份孝心了。

再過也就不合適。

10樓:璠璠

破題?給你乙個例子吧!

男人小時候父親母離婚,父親又找了乙個有孩子女人一起生活。

他和他媽媽相依為命,中專學了焊工,在鄉下給人焊鐵門,農具,掙了錢。

把家裡破房子扒了,改了兩層小樓房,大家看他有手藝能掙錢,爭著把女兒嫁給他。

他結婚以後生了一女一子。他小舅子給他當學徒一起幹活

他爹爹後來幹活傷了腰,不能乾重活失去勞動能力,哪方面也不行了,就被現在的女人嫌棄。趕出家門。五十多歲的人沒辦法生活就只能找前妻討生活。

他兒子也沒說啥,來乙個人添一雙碗筷唄!

就在偏房收拾出來一間房給他住。

給他在村子裡辦了傷殘低保。

這已經快十年了,老頭沒事了就在門口坐著,看自己孫子玩。

這年輕人在村子裡名聲已經不是孝了,而是仁義。

別想女方彩禮十七八萬的,其實沒有,他結婚,彩禮八千,結婚費用1.6萬。

老丈人圖他有手藝,人本分。招這個女婿頂半個兒子。

他媽是覺得老丈人家事少,人通情達理。這樣人家教出的姑娘懂事。知道疼人。他是幹焊工體力活,找個不顧家,不疼人的那就純屬找不自在。

而他沒意見。。。什麼自由戀愛,他沒時間,看著女孩順眼,她弟弟敬他就好。做人簡單一點。就能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所以每次我看知乎裡面一家子都那麼熱鬧,人人聰明異常,我都覺得這些人都不是生活在這個位面。

面對複雜社會還是傳統點,能好好活下去。

父親不慈後果是什麼呢?

基本上後半輩子在家人冷漠中度過。

兒子是孝順,飯給吃,錢給花,你老頭想幹嘛就幹嘛,就是大家沒有好臉色。不聽他的話。老頭在堂屋看電視,所有人都去臥室說話,老頭到臥室,所有人去堂屋看電視。

如果老頭和問題少年一樣,吃喝嫖賭。兒子一樣報警抓人。反正丟人總比被逼賭債強,幾次三番,老頭有名了誰還敢和老頭玩?

老頭要是說兒女不孝,人家也會問子女少給你錢花了?沒給你飯吃?都沒有,你家子女一天到晚忙養家,你不幫襯一下。還要子女給你賠笑臉?你這算老而不死是為賊嗎?

像不像各位目前的狀態。。。你爸媽沒有給你飯吃,錢花?一天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還要你父母對你好點。這不是太不孝了。

原理都是一樣的,誰是家裡錢柱子大家都會偏向誰。。

11樓:林中路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是孔子講為人之德,對人處事的態度,「父」至少是人吧,所以「直」必然是作為「子」行孝最基本的要求。父不慈是父的人品德行問題,子不孝則是子的問題,遵循孔子這一套,做人還是比較舒坦的。

話說父不慈,子應該孝嗎?

孝指子女對父母的愛,慈指父親對子女的愛。如果乙個人都不愛你了,還值得你愛他嗎?如果給別人物質就能要別人強行愛你,那跟奴隸有什麼區別? 東林赤心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像君樣,臣像臣樣。爹像爹樣,兒像兒樣。爹像爹,是爹的本分。兒像兒,那是兒的本分。各人守各人的本分。本分這個東西,該不該守,完全取決於...

如何評價《青你 3》的鄧孝慈

不知道的不亂說 說一下鄧考慈,我總覺得他是不想來青你的,估計是公司硬逼他來的,賽程剛過半已體力透支,精神萎靡,心理狀態極差,估計想退賽,但公司不批准,感覺第二輪排名發布的晉級感言也是公司給的稿子,真是可憐的娃 純路人天!鄧孝慈新舞台也太戳我了吧?我居然覺得他聲音好好聽唱歌和rap有被驚豔到!嗚嗚嗚好...

如何評價屠格涅夫的《前夜》和《父與子》?

王小燁 這兩本都是屠格涅夫的作品,按照時間劃分的話,前夜在前,父與子在後。前夜發表在農奴制改革之前,這個時候的俄羅斯社會已經出現了內部矛盾,這部作品主要突出了英沙羅夫這個文學形象,他在這部作品裡被塑造為否定藝術否定詩歌的形象,出現了民粹派的苗頭,他一心想要解放自己的國家,並付出了行動,是一種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