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既有「父債子償」又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禍不及家人」的說法呢?

時間 2021-09-09 11:04:34

1樓:我還是我

樸素的價值觀原則,就是誰獲利誰付出。父債子償是看他爹借的錢花給誰了。爹借錢給孩子蓋房娶妻,父債子償。爹殺人了,家裡沒人獲利的情況下,禍不及家人。以上是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

如果有一方強勢,當然選擇有利於自己的說了,自己強勢對方又反抗不了。黃世仁當然要搶喜兒抵債了,楊白勞也沒能力反抗。

所以根本就不矛盾,就是力量決定一切啊。

2樓:戴呵呵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想這麼說完全取決我自己,我可以是最強之矛也可以是最強的盾,可以是堅持不懈也可以是冥頑不靈,可以是貌比潘安也可以是油頭粉面,可以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也可以是仙風道骨翩若驚鴻。想怎麼說完全取決於你怎麼用咯。

3樓:zmm

名言不是判斷的標準 ,古人云:宰相肚裡能撐船。可古人又雲:有仇不報非君子。

如果是欠債的話,還是找法院,畢竟還是以法規為準。

4樓:交通規劃-某H

「父債子償」的前提是父死了或者丟了,這話是放債的人說的。

「一人做事一人當」是做事的人說的。

主體都不一樣,立場自然不一樣。俗話又不是公理,不然要法律幹什麼。

但凡乙個人能做到「一人做事一人當」,他的債就不需要子償不是麼。

5樓:

父債子償和一人做事一人當,禍不及家人的區別是誰是當事人、他的利益期望是什麼、在什麼場景說。本質上是乙個說服對方和周圍人的約定俗成的話術

仔細找的話,「俗話說」、名人說等有非常多類似的衝突觀點,重要的其實是以下3個問題:

誰是當事人:你是父債子償裡的「子」,自然是希望「一人做事一人當」,反之同理。利益角度、立場不同,自然會選用支援自己立場的話

利益期望是什麼:你希望對方還錢,自然會說「父債子償」,說這句話的目的也是說服對方還錢,或說服有裁判權/審判權的人讓他還錢。這句話的本質是說服對方按照自己想法行動的素材,跟你拿出個借條是乙個性質,只不過在程度上有所區別

在什麼場景說(最重要):不考慮法律的情況下,古代有的地區的風俗是父債子償,有的地區的風俗是人死債消,在父債子償風俗的地區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是不能不還錢的,還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在人死債消風俗的地區說「父債子償」,也會被周圍人勸說「人死為大,人死債消」。

在沒有傾向性的地區說這兩句話,本質上可以認為是談判,場外因素>這兩句話本身。

最後乙個問題:這樣豈不是想幹啥都有道理可擺,如此一來道理又有何用?

回答:世界就是這樣,殺人犯也有自己的一套閉環的邏輯,能說出很多殺人的道理。但道理的本質還是說服的素材,並不是說服的結果。

比如現代社會,並不是我說了一堆道理,就能非司法途徑的殺人。在古代也並不是我說父債子償,對方兒子的錢就立刻到賬了。

另外關於素材,舉乙個極端的例子吧,道理就好像工具,比如菜刀,無論你用它去做飯還是用它去砍人,菜刀都不是結果,就是個實現你目的的素材。

道理的用處是:顯著的降低雙方的溝通成本和認知成本,同時對說服力有些微提公升(有乙個沒有主體的約定俗成的話做背書)

你說父債子償,只用4個字對方就知道了你的意圖。而不是說:「你爸爸欠了我錢,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哪怕他人不在了,也應該由他的血親,你,是他的兒子,來繼承他的債務,繼續還我的錢」。

實際情況中,如果沒有這句道理,溝通可能會簡化為:你!兒子!

還錢!溝通效率低下不說,說服力也不是很高

6樓:垂死病中驚坐起

看了一些優秀的回覆,有一點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不是學習法律的,不能夠從法律等層面區別二者差異。

我想說的是,我們國家有很多歇後語諺語成語來表達。其中大相徑庭相互矛盾的有很多啊。比如什麼「不撞南牆不回頭」對「大丈夫能屈能伸」諸如此類還有很多。

個人覺得,這無外乎是使用者,使用者所處狀態環境心境等不同所致。

7樓:咩咩

別人欠你錢,一不小心嗝屁了,你當然希望錢依然能要回來,所以父債子償。

如果你做錯了事(違法了),當然希望只處罰自己就行了,不要禍及家人。

人之常情而已,角度不同而已。

8樓:

不學其他人說什麼法律了債權了什麼的

再說禍不及家人

一般什麼時候能見到這句話

你能懂嗎兩個事情的性質不一樣

父債子償我不覺得算什麼禍你欠人家的你就還天經地義所以這句話流傳了下來

再說現代法律太麻煩就懶得提且這類話很多在現代都不作數現代刑事犯罪後代還不能考公務員呢

9樓:流浪的駱駝

這問題把我整興奮了,又可以嘲諷了!

先搞清楚,

什麼叫「俗語」,

什麼叫「道理」,

什麼叫「公序良俗」,

什麼叫「法律」,

你咋了?

誰說話你都聽啊?

誰勸你你都服啊?

誰一呼你都應啊?

有沒有點起碼的立場和觀念啊。

10樓:赫連鏡繇

A殺了B的兒子,B不能去殺A的兒子,這叫不搞同態復仇;

A欠了錢,A的家人族人要幫著一起償還,這叫同居共財;

禍不及家人,債及。。。

11樓:

它倆可能本質上是一套邏輯?

做事要當,有債要償;

「父債子償」隱含的前提就是「父不償」或者是「父償了但沒償完」吧?否則子就沒必要再繼續「償」了;

「一人做事一人當」應該也是一樣的,前提是這個事帶來的後果這個「一人」能「當」了,不然可能還是不太行。

12樓:大可

「父債子償」是子說的,不是父說的。如果是父你就該說「一人做事一人當,禍不及家人」。如果你是子,你窮,你就該說:

那是他欠的錢,不是我欠的,你找他去。如果你富,你可以說「父債子償」,這句話是為你贏得好名聲的,而不是說你必須償。

「一人做事一人當,禍不及家人」是要幹得罪人的事的時候說的。

13樓:gihren

司法上的父債子償,父親欠債如果留有遺產,那就需要從遺產中扣除。償還欠債後再繼承。

如果遺產不夠還債,那麼也許給人的感觀算是子償了吧。(還必須扣除遺產受益人維持基本生活的份)

去年不是發生一起未成年人成了失信被執行人老賴的案例嗎?未成年人的父親欠債,房子要賣掉抵債,繼承遺產的小朋友成了「老賴」(那個案子據說有近親屬轉移財產的內情)最後的結果是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要得到保障。不能頂個老賴帽子。

禍不及家人背後的邏輯是,不能以跟罪犯同樣的手段懲罰罪犯的家人。這保證了人類社會的基本倫理和秩序,限制過度報復。

如前述的父債子償的底線是不能危及子的基本生活,且只能在繼承遺產的數額裡承擔。

當然會有犧牲我乙個,幸福一家人的鑽空子,但這個就是道高還是魔高的問題了,修正法條細節即可堵漏。

民法上的父債子償是相對公平的,有底線的,不能說是禍及家人。刑法原則的禍不及家人與之並不矛盾。

14樓:neonader

你這個道理使用面還小了點,我來乙個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你把你的任何行為都可以套這兩句進去,社會不是按一兩句話執行了,所謂道理名言警句也不是社會準則,開動一下你聰明的小腦瓜

15樓:xmount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社會中,乙個社會不止一種思想,其中既有統一也有矛盾。

而且這兩個也不矛盾,這兩句話使用者不一樣。「父債子償」的說法一般被討債方及認為其有理的一方使用,「一人做事一人當,禍不及家人」一般是被討債和認為其有理的一方使用的。

16樓:李宵萌

看得出來,提問者期待乙個條理分明,黑白有序的世界,可惜,這世界就是如此複雜混沌,從來沒有利利索索過。

我想,這是因為人的大腦結構就是這樣,負責理性的部分就是屈從於感性的部分,感性位居中樞,古老至極,無可撼動,理性呢,在邊緣區域,如新生嫩芽,脆弱無助啊。

17樓:守夜人

道理就是抽象的、摸不著的,它的作用方式是精神上的,給相信他的人以心靈支援。

當我們真的遇見這樣的事情,我們的行為會回答到底要信哪一句?信則有,不信則無!

不是說想找那個道理都可以,理性的思考和邏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道理結合具體事物,才會有具體分析。在乙個村子裡,大多數人信父債子還,那麼代入之後,個體便被迫還債。

18樓:蘇丁

文字欺騙罷了。心理,規則和世界遠不是文字能界定的。

諸如此類的還有「最毒婦人心」和「無毒不丈夫」,「兔子不吃窩邊草」和「近水樓台先得月」,「宰相肚裡能撐船」和「有仇不報非君子」……

大部分為自我欺騙或欺騙世人,難怪說倉頡造字,會有鬼神號泣。。。

一人之下三為什麼看完感覺和一人之下二差距好遠啊,而且也沒啥笑點和劇情了呢?

子衿 又刷了一遍一二三。感覺最喜歡的還是第三部。張楚嵐實際上乙個類似於白切黑性格的人,第一季和第二季,主要體現的還是他裝瘋賣傻,第三季才真正體現出他內心的性格,諸葛青和王也的人物形象也比第一季第二季更加鮮明立體。寶兒姐沒什麼特別的,還是強得離譜。第三季的畫風一刷的時候,不太順眼,二刷的時候就感覺很正...

為什麼總要踩低梅羅其中一人,以抬高另一人的地位?

已登出 說實話爭來爭去也挺煩的,每個平台都有那麼一群沒素質的,反串的人,看球晚,但我已經覺得這麼爭膩了,現在感覺與梅羅粉天天撕比起來,還是看英超,德甲更純粹一些。勿噴,個人見解 mezhppp 一部分 死忠 球迷肯定是希望自家球員好啦,希望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全拿,不希望另乙個好,所以就會去黑另外乙個...

為什麼總是孤身一人的生活?

大頭 因為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男朋友,所有能幹的不能幹的事情都是自己搞定的,最後會發現只有自己什麼都經歷了,向前看,改變自己的現狀才能讓自己過的更好,哪怕只有自己乙個人,活在乙個陌生的城市,因為靠自己的雙手才是我的出路。記得之前看過 張安辰 回答,沒錯,看完我眼睛濕潤了 yohoo 1.有的人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