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福老是被網友黑,為什麼銷量還那麼大呀?

時間 2021-06-04 08:21:37

1樓:過氣80後

1,樹大招風,這是最核心的原因,如果不是頭部公司的產品,經紀人們才沒工夫搭理。

2,產品確實有很多條款缺乏競爭力,這個沒必要強行洗白,但絕沒有他們說的那麼不堪。

3,我不是平安公司的,不用噴我。

2樓:aoos

以前我覺得是很多客戶缺少乙個好的銷售員,逐步的進入這個行業才摸索出來,很多客戶需要的更多的是乙份踏實;平安公司背景強大外加廣告效應,光這一條就足矣買到人心。

譬如,很多時候我們買化妝品,注重的不一定是不適合自己,只要這個牌子到手了一樣很開心。

3樓:保險經紀人

銷量大,是因為人家戰術戰略做的好,以三四線城市,農村為例,誰家沒有幾個在平安的親戚朋友,加之平安保險做的好,平安名字好,買保險就是買平安,買平安就是買保險,這個理念太適合老百姓了,中國老百姓基數大,所以銷量大,這個道理我想不錯吧。

至於產品好不好,為什麼總被「黑」,其實這個黑是他們自己說的,網上的文章大部分是實事求是寫了產品的優缺點,哪個產品沒有,誰敢說,其實都有,只是他們人多,銷量大,說的人自然多了,但是關鍵是什麼呢,關鍵是有些人不承認,說是被「黑」

優點:公司大,服務好

缺點:太貴,不適合低收入人群(畢竟重疾險用到的概率很低,如果買個便宜產品,少花點錢,買到更高的保額,不是很好嗎?萬一用到可以拿到更多的錢 !

如果你健康告知沒問題,不用擔心哪家公司不賠的!)

4樓:浮雲作商

有些「黑」屬於羨慕忌妒恨的被「黑」,有些是本身就比同行「黑」;不管那種那種黑,放在太陽底下就能顯原行。

如果市場資訊對稱:

浮雲作商:同樣的意外險保費差距4.5萬,錢去哪了?

1、假如A與B「同類產品」,A公司知名度大,產品要10000,B公司品牌一般,產品要5000,這樣對比交給客戶選,結果會如何?

2、假如客戶A與C

告知「重大疾病」,都遵守2023年《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95%的理賠都在此列,並且C公司重疾還多次賠,中度重疾50%,輕度30%,自帶豁免;

A公司有更多的花哨功能,比如連續N天飛個1萬步,好看不實用,健身達人不多,996甚至於999的工作時間,過濾意義明顯。

A公司2023年7月份前的版本輕度重疾高發缺失,同集團「XX健康險公司」都看不下,公升級也是收費的被動行為。

「意外險」都遵守2023年《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1-10級等比例賠付。

同時C公司總保費便宜40%,品牌國有,或者中外合資或民營,你覺得客戶會選誰?

3、如果《保險法》解釋給客戶,而不是講談話術,客戶會怎麼選?

浮雲作商:睜大眼睛看合同,閉上眼睛選公司

這一切都是假如,但靠不對稱獲取高額利潤,靠不對稱占領市場,伴隨網際網路、經代渠道的普及,不會持久。

有人談「大而不能倒」,都是扯淡的迷之自信,要不然世界上早裝不下了,就像人生老病死一樣這是客觀規律。「大而不能倒」是指倒閉之後可能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從國內保險歷程看,都是大的出問題,無論老資格的中華保險、新華保險,還是巨無霸2萬億的安邦保險帝國,現在是「大家集團」民營變國有,大有大的好處,也有各自的難處,不必吹噓。

在我中華的大地上,「保險公司,莫離王土」,在產品和核心上大家並無區別。

許多人講自己是多麼的專業,多麼能為客戶保值增值,多麼的能幫客戶對抗風險,其實很多專家連自己都搞不清;

如果離開平台活不了,這不是專業;對平台是黑還是有天然的不足,交給時間去評判,同業也不必相煎,疫情還未散去,先活下來再說。

為什麼平安福爭議這麼大?

Esther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沒有絕對完美的產品,存在爭議很正常。當然對於平安福而言,爭議大的另乙個因素在於平安福的市場占有率高,正所謂樹大招風就是這個理兒,抓典型更容易讓消費者認清乙個事實,您買的是保險,乙個除了老公老婆以外,可以陪您至終老的金融產品 有事給錢沒事陪伴,所以要有乙個 優質產品志尚...

平安福為什麼賣的那麼好?

至尊保 你知道平安有多少業務員嗎?人手一張保單,都夠小公司奮鬥多少年 這是人海戰術 其次,人家的品牌效應 多少人買保險就是買的平安的品牌 因為會讓人感覺到放心,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些人被人家收了智商稅,但是沒辦法,現在的保險環境就是這樣呀!努力吧! 問題不在於產品貴不貴,而在於是否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當...

為什麼平安福一年要兩萬六

宇哥探保 二十多歲的姑娘每年兩萬五左右,交三十年也就是七十多萬去買一百萬的保額。壽險和重疾險是共用的。也就是賠了重疾險就不會再賠付壽險了。按照現在國家通貨膨脹率4 來計算。基本上你交完錢六十歲後再出險這個錢就是虧的。而六十歲之前出險的概率顯然並不高。保險本身就是一種金融工具,這個買的值不值,建議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