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道理我都懂。甘於現狀的狀態。

時間 2021-06-03 23:10:30

1樓:惡魔笑我

1.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大家都懂的道理,跟真正的道理。是兩回事。是否會「離」,這是不斷驗證的。

2.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美國的颶風可能起於北京之蝶翅。

做該做的,成功不必在我,就是了。

注:真正的不能看待,皆因有所求。非道德經言:「無為」也。

2樓:虛擬網路下的世界

因為道理僅僅是道理,到底有沒有可操作性還不一定。

就像學校裡講經濟的講師、教授,說的那麼明白,但他也(極大概率)不是知名企業家、公司老總。

而且要做乙個事情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並不僅僅像道理說的那麼簡單。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大道理」有點近似於心靈雞湯,聽著好聽、很提氣,但並無卵用……

3樓:欲知

知是否真知,心知(參考道儒佛)、腦知(參考西方各學科),還是身體知(習慣與從眾)。

行是否切實、可行,踐行是心行、力行還是腦行。

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個特點,很多事物的知是心知、身體知,腦其實不知,踐行也是如此。

比如:我們能不能趕英超美?

能!沒聽到,大聲點!

能、能、能!

好,開工,我們先把鋼鐵產量提上去!

於是,村村寨寨,打起鑼敲起鑼,建起小高爐......

4樓:瓦爾格·鋼鐵之子

所謂的道理只是片面強調某方面的因素。例如曾經的我很相信成功學,努力拼搏奮鬥,為此跳槽離開混日子的國企……然而十年過去了,忙的累死累活,卻只收穫一大堆失敗的經驗,年紀大了可供選擇道路越來越少,反觀之前留在國企混日子的傢伙,繼續無憂無慮的混日子,社保又交的高,以後混到60歲退休退休金也不少……我站在公尺字路口前迷茫卻不知該選擇哪條路

5樓:李淵澄

嗯,自己破題強答一波吧!

我們先從''懂''字開始解讀吧:

懂,dong,從心從董,董亦聲。

「董」本義為「待栽培的草,待移栽的草」。引申義為「在需要的地方安插親信人員(起監察、督導的作用)」。「心」與「董」聯合起來表示「心裡面掌握著各方面的情況」、「心中有數」。

本義:洞悉、知道。

看來''懂''的意思就是洞悉,知道

我們再來看看''知道''這個詞的釋義:

【解釋】道,極致的宇宙世界觀、世界規律、規則。老子中曾經言:道可道非常道。曉得道,謂對大道有所了解、認識,並且能說出來。

(釋義來自某詞條)

所以不難看出''懂''還有''知道''想要做到是有一定難度的,

一般的看到一些對自己有益的道理卻不願意去踐行,這就不屬於''知道''的範疇,只能說這些人清楚有這麼個道理,卻沒有深層次了解這個道理,遠達不到''知道''的水準。並不是真正的''知道''。

只是聽說了這樣一種道理就覺得自己''知道''並且完成''知道''這樣的乙個過程,而真正意義是連''聞道''都算不上,可以歸類道聽途說一類,這類人無法去踐行這些對自己有益的道理,根本原因就是''不知道''。以上

人們常說的「道理我都懂」,其實是真的都懂 還是自以為懂

覆杯 不懂,就是連道理都沒聽過,見過,是在某處看到過,但背不出來。背下,能隨時背出來。理解,經過自身實踐,明白如何應用道理。應用,知行合一,道理隨時能用。人們常說的都懂,是想表示自己理解,但不能應用,但往往只是能背下而已,連理解都沒達到。 向特特 很可能真的都懂。只是做不到。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 ...

道理我都懂,沒有了奮鬥的激情怎麼辦

曾經我也渴望用雞湯來讓自己充滿奮鬥的激情,但最後發現,沒啥用。只有有件事真的刺激到你了,你才能從心底迸發出奮鬥的激情,這條路只能你自己走。加油吧 我最近面臨地理生物中考,與你有相同感受。初一 地理基本上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第一,生物也不是很突出,五六名左右,兩科加起來從未低過170。初二 整體成績開始墮...

為什麼覺得道理我都懂,但還是義無反顧的走進去?

梨雨紛飛 因為我們總是在各種各樣的經歷中發展自己的感受 認知和判斷,而自己的經歷所得經驗總是比已知的道理要深刻得多,有時還更實用。所以即使知道道理,卻總希望通過自身實踐來獲取更真實的認知。 劉木 誰都沒辦法確認自己懂得的 道理 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即便大多數人都說它是有益的。你也無法保證這個 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