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儒」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3 17:40:05

1樓:

原儒即道

儒,人之需也。需,雨在天上(陰),人欲其地下(陽),須待也。雨下,可獲衣食,足矣。

《周禮.天官冢宰.大宰》九兩系邦國曰:

「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長,以貴得民;三曰師,以賢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

儒,以道得民。

儒,尊聖尊師尊賢。師者,以賢得民,傳道授業解惑也。聖者,致力於土地也。

《周禮.地官司徒.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一曰媺宮室,二曰族墳墓,三曰聯兄弟,四曰聯師儒,五曰聯朋友,六曰同衣服。」

孔儒,即有「」的思想,也有「」的思想,但排斥「」的思想,不是原儒。

2樓:阿渡

這個是我們人教版高三選修的內容,我沒記錯的話(因為老師沒教過我自學的),是在古代春秋時期掌管禮樂祭祀的官職,孔子曾經擔任過,不過從他說我夢周公我從周(周禮)開始儒就有了更廣泛的定義,儒家大題分成春秋戰國時孔孟荀的儒,漢董仲舒的儒,以及宋儒,具體時期儒被賦予的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觀念大同小異

3樓:江山聞雪

章太炎在《國故論衡》中認為,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儒者,術士也。(《說文》。

)儒之名蓋出於需。需者,雲上於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儒是指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負責治喪、祭神等各種宗教儀式。

他說:「儒本求雨之師,故衍化為術士之稱。」

胡適《說儒》中,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人部》對「儒」的解釋為:「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

而正是這個將儒釋為柔,引來許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於立場截然不同的大辯論。胡適認為儒者為殷遺民,而這些人於亡國之後,淪落為執喪禮者,儒為周代社會對有此類文化之術士之蔑稱。因已遭亡國,其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勢存在。

據徐中舒《甲骨文本典》考釋,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必齋戒沐浴,以示誠敬。不僅證明了胡適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職人員的論點,也為儒教(非儒學)是宗教找到了證據。

李澤厚也認為儒家是巫師演化而來的。孔子自己曾經說過,「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也」。但同時,他也指出了自己與專門溝通鬼神的術士有所不同,「吾求其德而已」。

從孔子開始,「儒」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漸漸地脫離了巫的知識範圍。

在諸子百家中,《墨子》一書較早對儒的情狀、活動與主張加以記載和描述。《墨子》中《公孟》篇記,「公孟子曰:『君子必古言服,然後仁。

』」《非儒》篇稱,「儒者曰:『君子必古言服,然後仁。』」公孟子可能具有儒家背景,或者他就是一位醇正、保守、地道的儒者,他相信並引用儒者的名言。

儒者一般都具有君子的風範,或者說君子即是儒者的人格標準,儘管在墨子的眼裡,這樣的君子往往因為顯得迂腐、闊遠而難經事致用而並不值得效法。

據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考證,孔子死後約十年,墨子才降生。公孟子所說的「古言服」之所指,因為時間距離太近,不太可能包括孔門之儒在內。後文墨子對公孟子所說的一句話,「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墨子·公孟》),明指公孟子之古,並沒有超出周朝的歷史;而真正的「古」,更遠在周之前朝。

在墨子看來,儒的產生可以上推得更早,而孔子本人只是儒的乙個後繼者而已。

《墨子·公孟》說:「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見子墨子。」章甫,殷商玄冠之名,是一種由緇布做成的禮冠。

上古時代,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加冠之禮後,始戴緇布之帽。後面跟出「儒服」二字,便意味著,至少在《墨子》作者、編撰者看來,公孟子所穿戴的服冠就是儒服。

4樓:流逝

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師、儒人,子儒的記載(見《甲骨續存》11859片,《京都甲骨》2894片,《鐵雲藏龜》1683片,《殷墟文字乙編》7715片)。

徐中舒在《甲骨文中所見的儒》指出,儒在甲骨文中寫作「需」或者「濡」。他認為,濡本指「齋戒沐浴」,整個字像是以水沖洗沐浴濡身之形。

許慎《說文解字》說:「儒,柔也,術士之稱。」

《論語·雍也》:「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禮記·儒行》孔疏引鄭玄《三禮目錄》又說:「儒之言優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楊雄在《法言·君子》稱:「通天地人曰儒。」

唐代顏師古注《漢書·司馬相如傳》裡寫道:「凡有道術者皆為儒。

—— 以上摘自網路

在殷商時代,「儒」的原意是指,集祭司、術士、先知為一體的一種「精神導師」,殷商以後,「儒」的意義和地位在不同時代是不一樣的。儒家的「儒」,指的是孔子的「君子儒」,它的意義應該是「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以道濡身,以德服人。

天之道,陰陽相易,動靜有時;君子樂天知命。

人之德,修身得仁,齊家安國;君子擇善而固。

5樓:Fayeee

先看看「儒」字的篆體:

可以看出來「儒」字由三個字組成,左邊乙個「人」,右邊上面是雨水的「雨」字,下面是乙個會意字「天」(這個「天」字後來演變成「而」)。

「雨」和「天」組成乙個「需」字,《說文》中「需」的意思為「從雨而聲,遇雨不進」。《易》對「需」的解釋是:「雲上於天,需」。

意思就是說「需」就是馬上要下雨的狀態,這在當時算是一種天文現象。《易》有「需卦」,解釋為:「需,須也,險在前也。

」古人敬畏自然,交通也不便捷,若是下大雨出門就很容易遇到危險。天上有云,馬上要下雨,就要等雨過了再行路,要學會等待,錘煉耐心。因此綜合來說,「需」的意思就是天上有云,馬上要下雨了,你就要懂得避雨,不要強行,雨過天晴後再出門。

但是也並不是要我們一直不出門,而是要學會等待和磨練耐心。所以「需」有兩層意思:一是知避讓,二是持有恆。

當止則止,擇機而行。

「需」字左邊再加上乙個「人」,就是說人應當具備「需」這種智慧型和德行,以「需」立身行事,就可以被稱之為「儒」。「儒」從人從需,指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君子。儒者,就是知雨而能待,雨後能再行的人。

這就是儒家文化的基本智慧型。

6樓:河湟開邊王子純

回答裡面已經有人說的很好了,我就來說說自己的一點淺見吧。

其實在我看來,儒,人之需也,人需要什麼?在擺脫了飢餓之後,是秩序最為重要。對於人類來說,倫理即是秩序。

大家能想象沒有倫理的社會嗎?父母對兒子沒有了撫養的責任,兒子對父母沒有了贍養的義務,臣子對君上沒有了忠心,時時刻刻想著反叛,夫妻之間沒有了信任與約束,這樣的社會不足以稱之為人類社會了吧。

所以儒這個字就是人之需,即倫理。

7樓:和平

儒者,人之所需也。

人異於禽獸者幾希。良知天理也。

人之所需,人之所以為人,天理良知也。

人無天理,是為禽獸。

天命之謂性,在天為命,賦予人為性。其主宰於人為心,性之條理為天理。此心知善知噁,謂之良知。

良者,善也。知者,性也。良知者,性善也。

人性本善,天理道心光明,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只是後天氣質變化,私慾我見,意必固我,不能體認四端,繼而擴充長養,氣質之性也,人心也,不得其位,不得其中,不能正之。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彭 中,指心之至誠狀態。物 庸,指平常,指每時每刻,引申為時刻保持在某一狀態,即慎獨。中庸,即止於至善。和,和諧 恰好。至誠之心之應用,親親仁民愛物。事 故,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物有本末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事有終始 其未發,則性也。鹽與水沒有發生關係,則鹽溶於水的特性便隱藏不露。發,指事 未發...

慈悲到底是什麼意思?

the man 慈悲是一種看待其他人的心理狀態。慈是一種柔和和平靜的心理狀態。悲是一種理解他人苦難的心理狀態。合起來,就是對別人苦難的經歷,你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去面對。為什麼看著別人苦難,你還能保持冷靜?因為理智。因為博大的同理心,你能去理解和感受。冷漠是麼?冷漠已經麻木了,不是。 陳誠 別人即使打你...

日文 到底是什麼意思?

六幾牛 過去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在不進行的動作?比如昨晚6點到8點我一直在寫作業。昨夜 時 時 私 宿題 比如乙個句子的主義是 知道了事件A這件事影響我去做了事件B 的話。那麼 我做了事件B 這件事的時間點決定了用知 還是知 事件A 知 事件B 事件A 知 事件B 縱使我用的是知 但並不代表我後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