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流浪動物對人類的害怕程度能否一定程度反映該城市人的愛心或者冷漠程度嗎?

時間 2021-06-03 12:44:36

1樓:

不能體現。事實上在我就讀大學的西雅圖市,街頭是沒有什麼流浪動物的。

華盛頓大學的校園裡只有野生的野鴨,大雁和海鷗。哪怕他們拉了不少鳥屎,人們也習以為常。甚至每到野鴨的繁殖季,學校噴泉都會設定讓小鴨進出噴泉的坡道(因為池壁很高)

要是放在中國那麼多流浪貓的地方,那些鳥的生存都有問題。一般情況下,貓和狗就根本不該出現在野外環境裡。

2樓:Maia Chen

我的學校裡呢有好多貓貓~從我搬到這個宿舍一年,樓下的貓從一代生到了三代。貓外婆和貓姐妹因為我總買貓糧喂它們吃,看著它們長大,跟它們說話,所以陪它們玩摸摸它們,都很自然~它們躺在那裡讓我幫著撓下巴和肚子的然後表情特別享受時候,簡直萌翻了!(≧≦)

到了今年春天,她們開始一窩一窩生小貓的時候,宿舍阿姨突然意識到我們這貓太多了,所以總把小貓往外扔,我們愛貓的同學一直在做鬥爭,包括給公貓做絕育(母貓絕育更貴,學生實在沒錢)或者把剛生的小貓藏得更隱蔽,但是還是防不勝防。趁我們不在,連續有三窩小貓被扔了出去。過了乙個多月,在我們都以為小貓已經找不回來的時候,貓外婆和貓姐姐突然帶著兩隻小貓回來了(我到現在也沒分清到底是誰的孩子)。

它們兩個見到我還是很親的,我一過去它們就圍過來~但是那兩隻小貓卻完全不讓我近身。據學姐說,在小貓視力沒發育完全的那個階段,如果習慣了經常有人走動,長大它們就會和人比較親近,比如貓媽媽和貓姐妹倆。但是小貓是在沒有人的地方被養大的,就會比較膽小怕人。

我在學校其他地方遇見的野貓,也是基本不讓人近身的,除了那種混跡超市門口宿舍樓下的肥貓們~

所以我覺得流浪動物和人親近一定是因為總和人接觸,遇見對它們好的人才能降低戒心。但是怕人的動物也可能本身野性或者成長環境所致,不能絕對的說是因為人的冷漠。

(=^x^=)願更多的人善待那些小生命~

3樓:

整天對流浪動物喊打喊殺的地方,流浪動物的攻擊性也公升級。反過來,人對流浪動物的攻擊更加公升級,最後水火不容。相反,對流浪動物寬容憐憫的地方,流浪動物更加溫順悠閒,對人更加親近,人與動物能夠和諧相處。

論流浪動物對環境的影響?

自然界的一條準則就是單位區域內的動物數量區域飽和,而且會繁衍到正好略大於承載極限的程度。也就是說,只要這個區域內還有沒被絕育的貓,他們的後代在食物充足的環境下就會成活率大增。絕育一部分最多延緩一下增長速度。而且一旦乙個區域內有食物,別的區域的流浪動物就會逐漸聚集過來。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遏制遺棄,同時集...

生命(動物 人類)的意識最高可以進化到什麼程度?

為誰零落為誰開 尼采認為意識是對客觀環境做出的主動反應。那麼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看到大腦的作用應該是為了操縱自己的身體,以應對外部環境。所以機體進化出的感受器,用以接受各類刺激,傳入大腦,大腦再做出反應。大腦本身對資訊的處理也是很隨機的。但是經過N多年的進化,同一種生物可能各自適應環境,進化成兩個...

如何看待人類對動物的虐殺?

紅旗捲起農奴戟 凡事都要有個度,保護到又不能閹割又要電死這種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地步就過了,但是到生吃猴腦這種滅絕人性的還拿物競天擇來打掩護的也還是滾遠點好 李先生 來到這個世上都是求生的,動物為了生存而殺戮是不得已,而人類在滿足了生存條件後,又為了口腹之慾或精神嗜好而殺戮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