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皇帝不通過讓下一代去帶兵來選拔繼承人?

時間 2021-05-06 11:28:34

1樓:子非魚

典型的精神貴族。王位繼承不能不計成本,能和平過渡為什麼要人為製造爭端?王位繼承戰爭還少嗎?

你這只不過是公開鼓勵戰爭奪權,對於國家沒有什麼好處。而且乙個優秀皇帝的評判標準不單單是軍事,弄十個西楚霸王也比不上乙個劉邦

2樓:

晉獻公十七年(魯閔公二年,西元前660年),晉獻公派遣太子申生攻打東山的皋落氏。晉國大臣里克向晉獻公進諫說:「太子是奉事宗廟祭祀、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國君飲食的人,所以叫做冢子。

國君外出就守護國家,如果有別人守護就跟隨國君。跟隨在外叫做撫軍,守護在內叫做監國,這是古代的制度。說到帶兵一事,對各種策略作出決斷,對軍隊發號施令,這是國君和正卿所應該策劃的,不是太子份內的事情。

率領大軍在於控制命令,太子領兵,如果遇事都要請示就失去威嚴,擅自發令而不請示就是不孝,所以國君的繼承人不能帶領軍隊。國君失去任命職官的準則,太子統率軍隊也沒有威嚴,何必如此呢?而且下臣聽說皋落氏準備出兵迎戰,君王還是不要讓太子去為好。

」晉獻公說:「我有好幾個兒子,還不知道立誰為嗣君呢!」里克不回答便退出去

3樓:天生吾儕

介紹一下古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嗯,先秦時代的古人。

晉侯使大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里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車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

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

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之。」公曰:

「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不對而退。

——春秋左氏傳

這裡的申生,就是著名的「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那個申生。重耳就是流亡二十年後回歸晉國成就霸業的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申生當時是大子,即長子,可以說是天然的太子備選人。可惜他的位置並不穩,因為他爸爸獻公有了乙個小老婆驪姬,也生了兒子,枕邊風狂吹之下,準備廢長立幼。就在這種情況下,獻公說讓大子去帶兵伐敵。

或許在後世人眼中,帶兵是增長資歷培植勢力的好機會,但當時的古人卻並不如此認為。當時的將軍里克對此進諫,諫言分為兩層意思:

自古以來的制度(慣例),大子的責任是準備祭祀時的祭品,同時準備飯食侍奉雙親吃飯,因此也被稱為冢子。當國君出行就留守,此時被稱為監國;如果有人留守則跟隨出行,這時被稱為撫軍。

實際上的情況,領兵打仗是國君和大臣的職責,太子不幹這活。領兵需要一人獨斷,需要權威,大子帶兵時如果接受君主命令就沒有權威,不接受命令又不孝。

里克說的這些話,獻公也不是不認同,但他堅持讓大子申生帶兵的理由是:我有兒子,還不知道立誰當太子呢。里克一聽沒說啥就退了。

嗯,後來,獻公還是把申生重耳趕跑了,準備立驪姬的兒子。但里克也不是吃素的,立馬在獻公死後,起兵殺了驪姬及其子……所以說先秦時代就是猛啊,我進諫你不聽,等你死了咱們算總賬。也難怪後世皇帝都要君主集權……

從上面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先秦時代人們是怎麼看待太子領兵這個問題的,主要就是因為太子不幹領兵打仗這活。或者說,領兵打仗並不是太子需要的才能,管理祭品伺候吃飯才是。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太子主要負責那個祀字。

4樓:橙汁的汁

帶兵?1.皇帝還在位就有可能扯旗造反!

2.會有很多私黨。皇帝兒子那麼多,都去帶兵,你自己想下後果。

3.帶的好兵,不一定就當得了皇帝。

5樓:風中追風

難道不知道土耳其繼承法嗎?就是最強大的王子繼位,而繼位第一件事就是殺光所有的兄弟及兄弟的兒子,這種養蠱的做法讓土耳其強大了幾百年,而除了某代只有乙個兒子的時候(沒得選擇的繼位),其他時候繼位都會經過血雨腥風,奧斯曼帝國能這麼玩真的是真主保佑,這種只能活乙個兄弟的玩法稍不留神就會讓乙個王朝沒有繼承人,奧斯曼的集權制度是和中國的集權制度蠻像的,但是中國根本不敢這麼玩,中國想的是王朝千秋萬代,多子多福開枝散葉,而不是一代只剩乙個獨苗,單單這一條就是對不起列祖列宗

6樓:江雪

因為,那群混賬兒子可能帶兵以後,沒去打外敵而是互鬥,更誇張的是可能帶兵收拾自己老爹。

最有名的參考李淵和李隆基這倆是怎麼莫名其妙變成太上皇的

7樓:泰倫遊騎兵

有乙個王子,帶兵打仗很厲害,還有一把神器,後來,他爹死了,帶孝子。

還有乙個王子,帶病打仗不厲害,但是有他老爹的愛將幫忙,還有他老爹的通緝犯,領著帝國一半的艦隊遠征,大獲全勝,結果被老爹背刺,最後讓被遠征的異族殺爹。

8樓:大軍師張子房

不用選拔了帶了兵出去練的差不多了回來把老子端了就行了,簡單省事方便,皇帝會刻意的壓制太子和有實力的皇子除了繼承關係,其實他們也有競爭關係

9樓:情不知所起

他們缺乏安全感,因為只要掌握兵權就可以決定別人的生死。一旦他的下一代掌握的兵權夠強大,就完全可以一腳把他踢開自己當皇帝。道德的束縛,忠義的束縛,在權力面前不堪一擊。

10樓:like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至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出自《左傳》-《鞌之戰》

帶兵不好你失望,帶兵好了你害怕,這樣你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11樓:超愛幻想的汪

看了很多答主的回答

都是大佬,說的都是我完全不知道的知識

我乙個知乎小透明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

帶兵打仗危險係數高,皇帝怕他們都死了,後繼無人了??!!我這是什麼鬼的腦洞

12樓:鳳玄天

其實其他答主說的很有道理。在我看來,有幾個原因。

首先,在中國古代,因為人們深受儒家禮教倫常以及各種方面的權衡考慮,一般是立嫡立長的,立賢的話不多。更何況皇帝立庶立幼,一般也是選自己喜歡的。

其次,儲君最重要的是學習治國方法和政治手腕,以及和朝中大臣搞好關係樹立威望。所以,太子一般都在朝廷內。

再者,皇子領兵在外,沒有建樹是不會成為繼承人的,而功勞太大有會引起帝王的猜忌。而且,如果皇子有異心,可能就會導致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慘劇。

所以,古代皇帝基本沒有選擇這樣做。

13樓:小五同學啊

容易死人。

帶兵在外,被在朝的人背後搞一下,死。

打仗業務風險高,不小心,死。

下一代哪個去哪個不去?全去?那皇帝最中意的在外死的最快。天高皇爹遠,兄弟們帶著兵在外面打起來,慘死。說不定爹都要死。

有人去有人不去?那更要有人死。

本來繼承人的鬥爭都要死要活了,還讓他們帶兵?怕死的不夠慘,亂的不夠快。

總之,操作風險極高。

14樓:諾蘭

兒子多倒是無所謂,兒子少的話戰死了怎麼辦。

如果幾個兒子都積累了足夠的戰功,那麼兒子之間的爭鬥將會更加血腥,看李世民朱棣奪位。

此外,兒子過於強悍,那麼治國理念就會出現分歧,這麼說,乙個皇帝推行一種國策,那麼反對派會聚集在太子周圍,他們等待皇帝死後再反操作。大多數時候,每個國家都存在兩派互相攻擊。所以皇帝不會讓威脅到自己的勢力坐大,每個勢力集團都制衡可控。

15樓:懶魚

中國古代皇位傳嫡不傳長是祖宗法,不能夠隨意改動,就如萬曆寵愛鄭貴妃,想立其子朱常洵為太子,然後引起了國本之爭,最後還是立了皇長子朱常洛。

另外心急的下一代可能直接就篡位了,國家內亂,王朝不穩定可不是他們想看到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的郢王朱友珪殺其父朱溫,都是有了自己的兵力。

16樓:

當老闆,不是能打就能當的,還有手腕,膽識,胸襟等等。

正如其他幾位回答的,太子如果軍權過大,就容易容易出事。

首先皇權其實是極度自私的,而軍權又是皇權最大的保障,一般不到皇帝垂死那一刻,沒有任何乙個皇帝會放出手中的兵權。其次,乙個好的皇帝,並不需要很高的統帥才能,你只要能駕馭那些能打仗的臣子就行了,帝王術放在首位都永遠是保證皇權利至高無上。所謂內儒外法,王霸之道都是為了這一目標,對於帝王來說,帝位是永遠高於國家和人民的,真正的法家核心其實就是馭民五術,損民補國;儒家的核心就是皇權天授,階級永固。

歷史上的帝王們也為這個操碎了心,到底是立長還是立賢?

唐朝皇帝選擇立賢,所以唐前中期每次皇位變動都是血雨腥風,向上李淵、李昺都不是長子襲爵,直到肅宗終於受不了為止。所以感覺唐前中期的皇帝都是強人(唐朝的繼承人不是簡單的立賢,而是有點養蠱的意思,繼承人反噬的比例非常高,有點類似胡人權利更替方式,這也是有人詬病李氏為胡人血統的原因,這可能是李氏宗族內部族規)。

後來宋、明的皇帝大體還是選擇立長為主,長子即為雖然可能能力沒有那麼高,但勝在安穩,不會像唐一樣,每次帝王更換國家都會出現大震動,但缺點也很明顯,皇帝的才能並沒有唐時的質量高。清又吸收了前代各朝的特點,選擇掛匾上,只有皇帝知道自己選了誰,所有清宮宮鬥又勝起。

17樓:紫葉紛飛雪落天

皇帝本來就是深居皇宮,那儲君理所當然的呆在皇宮搞政治不就好了,治國安邦本來就是在廟堂之上而不是戰場,遠離權力中心的又如何爭取權力?(扶蘇:我有話說)

儲君去帶兵那就是當將軍,只會打仗又怎麼做治國?頂多也就去鍛鍊鍛鍊。

另乙個,五個王子去帶兵,誰贏誰當皇帝?都說了皇帝的任務是治國而不是打仗,軍功可以參考而不能成為決定性因素。(八王之亂

然而,有兵權的王子會服其他人當皇帝?立馬造反,然後就是玄武門之變

給王子兵馬,他第一件事就是回皇宮造反登基然而古代還是有很多皇帝作死

18樓:冒險王知

古代封建社會,皇位繼承人是通過宗法制度確立的,壓根就不存在選拔繼承人這回事情。作為皇子皇孫,出身和出生就已經決定了你是否具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沒有資格的人一般不會做非分之想,這樣才能確保權力的順利交接,確保家天下政權的穩固。就是在這樣嚴格的宗法制度下,仍不乏各種野心家、實力派通過玩弄權遊成功翻盤,如唐李世民、隋楊廣。

如果按你說的方法,大家都有機會,那就是沸反盈天了。

19樓:聽風憶雪

首先,古代京城往往是國家政治權力中心,離開京城也就往往失去了話語權,失去了爭奪皇位的資格與能力。所以很少會有皇子主動選擇離開京城去從軍或主政一方。

其次,若是將皇子送去軍隊,也勢必會導致山頭主義盛行,皇帝對軍隊的控制力不足,有可能導致外族入侵或者皇子爭奪皇位導致社會動盪。

不是皇帝不想送自己的崽子們出去歷練而是不敢啊!

20樓:迴圈12138

1.自秦始,中國走的就是文官制度,除漢唐尚武之風比較濃厚外,其餘朝代都是崇文輕武,大臣都不想把自己的兒子放進軍隊裡,更何況一國之君。

2.古代軍隊將領與士兵之間大多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是為了有效的防止軍隊發生譁變。皇子進軍隊一定會掌權,掌握軍隊勢必會對皇帝權力造成威脅。所以不能通過帶兵選拔選擇繼承人

3.進軍隊不可控的事太多,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崽去冒險。

為什麼一代總會不喜歡下一代?

特立獨行的豬 哎哎,我年輕的時候就想要這個,我年輕的時候也想這麼做,他們居然做了 嫉妒臉 而且結果超出預料的好。我很生氣我當時沒這麼做。我很嫉妒他們。或者是,啊啊啊啊,我年輕的時候也這麼做過,現在看到他們在模仿我,扒我的黑歷史,簡直是赤裸裸的嘲笑我,我很生氣 憤怒臉 必須好好教育以前的我,不要讓他出...

下一代掌機是什麼?

Moishta 瀉藥之所以會有掌機這個東西,就是因為它的便攜性 但是現在人手一部手機,打的遊戲不論單機還是多人質量都不弱於老牌掌機 也就是說掌機的優勢已經沒了,想玩單機大作去買遊戲機,想玩多人遊戲的去買PC 想隨時隨地打遊戲的買手機就夠了 至於掌機,也就只有Switch這種另闢蹊徑的才能苟活,但是這...

下一代光刻技術會是什麼?

與非網 光刻技術是在晶元上構圖微細特徵的技術,有助於實現晶元工藝尺寸的縮減。在 3 奈米及以下的工藝中,晶元製造商可能將需要一種被稱為高數值孔徑 EUV high NA EUV 的技術。當前 EUV 技術的下一代即上述高數值孔徑 EUV 技術仍然在研發階段。它直接面向 3 奈米及以下工藝,預計將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