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儒家思想單方向強調下一代對上一代的責任和義務,卻不強調上對下的責任和義務?

時間 2021-05-29 23:48:33

1樓:

我讀的《大學》版本是有「為人君,止於仁」的,我讀的《論語》版本是「君君」在「臣臣」之前的,我讀的《禮記》版本裡有很多人君之禮,我印象裡「忠恕」作為「仁」一以貫之的解釋,是適用一切人的,人君也要做到忠恕,我讀的《論語》孔子也跟一些君主講過孝的。

可能題主買的版本不太行吧,太多東西被改掉了?建議買中華書局的《四書章句集注》哦。

2樓:徐曉軼

當然有了,比如最常被批判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夫子那裡就是講的君行君道、然後才是臣行臣道。

論語裡面談到君臣,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都是先講君如何然後才是臣如何。其實這也是傳統中國文化的思想:

上行下效。上一方作出表率,然後下一方領會跟進。

所以在夫子的傳統儒家那裡,上下的義務與責任都是對等的,也就是禮。禮是對整個社會的規範,使得各安其位。上下不對等,就不安了,所以夫子才會對逾越之事如此之憤慨。

但是秦漢之後大一統,臣在君那裡的分量開始下降,所以這個上下開始變成片面的了,但好歹還有門閥、世家和皇權能做抗衡,但到了隋唐開科舉,世家、門閥甚至豪門都沒了基礎,都變成了寒門,皇權就變成絕對權力了,比如,宰相在漢是可以和皇帝相分庭抗禮的,到隋唐就弱了不少,但好歹在皇帝面前還有個座,到了宋就只能站著了,到了明乾脆就沒了,到了清就是跪著稱奴才了。沒了可以平等話語的底氣自然就沒法要求皇權如何如何了,所以宋以後,皇權日益凌駕於各方權利之上,變成單方面的權利了。

為什麼一代總會不喜歡下一代?

特立獨行的豬 哎哎,我年輕的時候就想要這個,我年輕的時候也想這麼做,他們居然做了 嫉妒臉 而且結果超出預料的好。我很生氣我當時沒這麼做。我很嫉妒他們。或者是,啊啊啊啊,我年輕的時候也這麼做過,現在看到他們在模仿我,扒我的黑歷史,簡直是赤裸裸的嘲笑我,我很生氣 憤怒臉 必須好好教育以前的我,不要讓他出...

你有什麼想對下一代或小一代說的建議?

鐵男 質疑一切,首先是自己 改掉固執,大家都是無知的 改掉羞恥,你做的一切傻事大家都做過 改掉糾結,別總患得患失,大家都是失意者 別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其實人人各不相同!要相信時間會顛覆一切! 狗尾草的小確幸 假設我已經有了孩子,我會告訴孩子這些 分為三部分哈,生活 工作 感情 一 關於生活,關於人...

你認為下一代家用遊戲主機的技術主攻方向是什麼?

無聊 改進一下鍵位,否則槍類遊戲永遠也登不上主機,用搖桿和按鍵玩射擊遊戲和用鍵鼠玩射擊遊戲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增強機能,主機上的效果和電腦上的完全不一樣 雖然PS遊戲在電腦上模擬有困難,但是那只是乙個適配與否的問題,不是電腦機能不夠。剛才玩了局AI少女,那效果,主機真的是 堅持技術壟斷和產權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