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經中有那麼多重複的描述?

時間 2021-05-30 14:31:27

1樓:仙劍李逍遙

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無量甚深妙,不能為分別,但以方便力,而為眾生說,眾生心所念,種種所行道,若干諸欲性,先世善惡業,佛悉知是已,以諸緣譬喻,言辭方便力,令一切歡喜,或說修多羅,伽陀及本事,本身未曾有,亦說於因緣,譬喻並祗夜,優波提舍經。(法華經-方便品)記載佛陀用十二法門格式,方便為眾生隨宜說法,意趣為一乘。

2樓:Xiang

梵語是屈折語,三性,三數,每一數有八種格。通過對詞幹變詞頭變詞尾和變音,就能改變詞的詞性,單複數時態,和句法關係。梵語在詞幹重複的基礎上,就已經做了性質,時態關係,句法關係等變化,這與漢語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形成了重複中有優美節奏和韻律變化的微妙之音。

3樓:護法居士

看了許多人的回答,真是既可悲又好笑,敢情修行人都沒了嗎?

佛經中為什麼重複句子多?!只因為都在修行啊!比如:

乙個班參加軍訓,多數同學按時起床然後去列隊受訓,「立正」「向右轉」「稍息」、「立正」「向右轉」「稍息」、...;另有兩個人裝病不參加訓練,然後兩個人在宿舍窗縫裡偷看同學們在幹嗎。看了一會,兩人就開始總結了:

乙個說:都是一樣的話要重複說那麼多遍幹什麼!還好我們沒去!

另乙個說:估計是軍官為了讓他們記清節律,免得日後遺忘失傳......

末法時期遍地都是這些心術不正、邪見之人!

4樓:恆心

為了記憶,一切都是為了方便背誦。

這跟印度人線性的記憶習慣有關,南亞比丘們對三藏的態度是——要背誦的,而且他們是沒有書的!對,沒有誦本,全靠口口傳授。沒有書去背誦某篇佛經甚至卷軼浩瀚的藏經,沒有機會翻到哪一頁卡殼處複誦,只是聽別人背誦,然後默記,如乙個線頭穿起好多珍珠一樣,線性展開,記憶難度非常高,沒有清醒穩定的腦力恐怕無以承擔,所以適當的重複實在是可以減少這種記憶的強度,提高這種記憶的深度。

我們還可以在佛經中看到很多便於背誦的設計:

按1、2、3……10來歸納並串聯佛教的法相,如著名的《增一阿含經》。

在一篇對話或者敘述性的佛經後面,加偈誦來總結前文,如金剛經後面著名的六如句。

梵語巴利語屬印歐語系,押韻容易,音律感強大,比較適合背誦。

無論是羅什大師的偏自由的譯法,還是玄奘偏質樸的譯法,都會保留這種重複的痕跡。

5樓:明珠一顆孫小美

覺得重複是說明,關鍵的那個點,也就是原理還沒有通。

就好比我小時候學數學,做許多考題試卷模擬都還是不得其法,有天我突然意識到,這些習題其實都只是課本簡單習題的變換,於是我花了整整乙個月的時間,只看數學課本,只做每個章節後面對於其他人來說最簡單的舉例試題。

然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再以後其他所有的考試試題對我來說都是驗證,驗證我看了這乙個月的原理和方法,對不對。

乙個字都不會錯,也不會多。

古詩十九首中為什麼那麼多重複的詩句?

不明題主指詩句內部詞語重複或詩意化用。1 句間重複如詩經,為重章疊句 回環吟詠,而餘音長繞 思念不息。2 文心雕龍 夫才有天資,學慎始習?斬梓染絲,功在初化,器成採定,難可翻移 故宜模體以實習,固性以練才,文之司南,同此道也。六朝盛尚模擬之風。btw.若指化用過多重複,對於 古詩十九首 只有讀者沒跳...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重男輕女現象呢,老人明明沒有能力幫忙養育卻總是要求年輕人多生?

也不必什麼問題都往重男輕女上看,子女多,更加喜慶點,家裡氛圍好點。以前生孩子養不活,現在生孩子養得活,為什麼還那麼多人拋妻棄子。我只知道現在的人,是越來越沒有責任心了,相反,對於孩子的教育,更加溺愛。現在的孩子是集萬千寵愛在一身,以前的人,老哥帶小弟,大姐帶小妹,老哥帶小妹,那時候的孩子的童年是非常...

佛說,業力不可消,但是為什麼佛經中還有那麼多據說可以消除歷劫之業力的咒語呢?

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 佛教有乙個非常重要的法則就是允許佛教徒懺悔人在輪迴過程當中,都會犯這樣那樣的罪過,但是呢,佛教有乙個非常重要的法則,就是允許佛教徒懺悔。這也是眾生凡夫為什麼通過修行能夠了脫 能夠成佛的非常大的乙個原因。佛教允許懺悔,只要是真心悔過,便成功德,罪業一筆勾銷。佛在 業報差別經 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