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思想是否與人的身體產生本質矛盾?

時間 2021-05-30 03:19:10

1樓:珞迦悲華

佛法並不認為是『身體』會產生各種感覺。佛法並不認為是大腦在思維、思考。

不要以唯物科學的一套說法按在佛說的頭上。

佛法是說唯識無境的。這個識不是身體的感覺,不是大腦的活動, 而是身體、大腦都是心識所感的境,境是無的。即本質上是沒有身體、沒有大腦的。身體只是你在輪迴夢中心覺得有個身體的我。

2樓:desire caution

慾望是個不值得的坑。或者說:通常身體運轉方式圍繞核心本身就是個不值得陷進去的坑:

難以改變的自我保留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體現於思想的深處,讓思想總是圍著這個傾向進行刻板的運作,並繼而運作各種情緒,和感受。在大部分情況下有利於自我保留延續的事情,被思想判斷為好,樂,和美這些積極的價值。

相反的則被判斷為壞,苦和醜這些消極的價值。在這種傾向性不被改變的情況下,這些深處的思想價值判斷也就難以真正改變,人也就總是圍繞著這些價值判斷進行各種思考和行為,沒有完全的自由。

而且,我們先不談自由不自由的問題,我們先從另乙個角度去看為什麼自我保留的傾向性是個沒有價值的坑:人能不能做到沒有偏見地活著?

甚至哪怕成了所謂的無所不能的神, 這種傾向都是個坑:道家的仙人是否脫離輪迴?

綜上,慾望有半點值得性可言?

3樓:淨緣

我曾經也有同樣的困惑,是自己掉到坑里,親身體驗過後,才知道,能想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跑偏了。

很多事情的感悟都是從生活中而來,而不是文字與你思考的這些東西。

你分析的對不對呢?正常情況下來說,是對的,您問的這個問題,您的回答完全是正常的思維邏輯。但這只是用大腦分析思考之後得出的結論。

可是,偏偏,佛法是要靠悟道,而且深藏在生活的每乙個細節裡,藏在你自己的每乙個起心動念裡。不是靠書本,靠什麼專業術語來解釋的。

所以,不要研究佛法,不要問為什麼,只想自己怎樣能好好的活在當下,好好的守護好自己的心,用一顆真心來做事情,做任何事都要對得起良心。做任何事也不要有目的。

佛法在世間,在世間生活中。在你每乙個起心動念中。與生活並不違背。

人們都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明白,什麼都懂,其實是最傻的,就講最基本的一點:起心動念。很多人根本無法覺察到自己的每乙個行為,每乙個心理活動的最本質的心念是什麼。

非常難察覺。這個念頭,不是你經過大腦分析出來的,我要這樣做,我應該這樣做,這都不是本心。

僅僅就這一點,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開悟,而且必須有老師正確引導,自己冒著反覆幹S自己的危險,最後才能開悟。

更何況您說的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想得太遠太大太飄渺了,兄弟。

4樓:方外俗漢釋悟修

嗯,題主很有思想。老子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的確身體把人牽制得太嚴重了,我們很大一部分的喜怒哀樂都是因為這個身體。

而佛教也不提倡過分地對身體實行禁慾,或者折磨身體,反而強調要調理好身體,就像對待琴弦,不緊不鬆。在佛教修行人的眼裡,身體是修道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養護好,不過使用年限也不過百年。

而要想真正解決身體帶來的種種慾望,在世的時候確實是難以做到的,比如說要你三個月不吃飯不感覺餓,很難做到。但是我們也不怎麼注重對身體的「修煉」,畢竟身體百年之後身體就沒用了,就爛了,身體煉得再好又如何?而這也不是佛教修行的目的,修行的重心還是在調心,以及廣行種種善法,身體只需要不妨礙就好了。

而人在命終的時候,自然沒有身體束縛,一生的修行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可以自如地往生善趣,往生佛國淨土,甚至當下入常寂光(遵式大師),那個時候,也可以說是永遠沒有身體再去束縛他了。

佛教的目的在於出世間解脫輪迴,關鍵在於調心,斷煩惱,不會過分著眼於身體。當然,也不排除有很多大修行人,在世的時候,身體就妨礙不了他了,比如天台宗有位祖師,遇到饑荒年代,直接入定三年,躲避饑荒,這也是有的。

5樓:Cherish168

修行到一定時候應該會安住,就是涅盤。《地藏菩薩本願經》「令諸眾生,永樂安詳」,涅盤不是死,比如心經講「爾時,如來在大雷音宮,遙聞菩薩演說上經,即捨涅盤......」。

經云:「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所有的恩情愛戀因緣際會,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無常難以持續長久的。人生在世,這一輩子的時間,總是會畏懼害怕很多東西和事情,而有些威脅,會讓生命如同早晨樹葉上的露水一樣,轉瞬即逝。

6樓:陽光普照

你用概念尋找概念,就像是在水中撈月。

修行的意義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身體如何運作,精神如何運作,心理狀態如何產生,如何轉化,佛陀在《阿毗達摩》中都講述過,你可以搜尋一下瑪欣德尊者講述的《阿毗達摩講要》上中下三冊。

只有完成禪定與觀智才能徹底解除你的疑惑。

7樓:

找到乙個邏輯漏洞。

身體的感覺不一定招致心靈的慾望。

扎針產生的身體上的疼痛,不一定會產生心靈上的痛苦。

A只喜歡吃甜的,B只喜歡吃辣的。辣的身體感受不會讓A感到心理的喜悅或痛苦,A對辣的食物沒有慾望。辣的身體感受招致B的心理喜悅,B對辣的食物有慾望。

8樓:劉葉麗

佛告訴你的是另一種全新的生活不思議解脫境界

你在思議中,只要你不停止思議,你就永遠無法過上佛的那種自由自在、幸福美滿、純樂無苦的生活。

僅此而已

9樓:佛者

可以看出,題主謹慎認真思考過,困惑也很真實,具有普遍意義。

首先要正確定義,思想是指所有理論論述,目的是終極目標。

就目標而言佛與人身本質上是矛盾的,就思想而言佛理包括了如何從人身修到目標的論述。

人不可能脫離肉身去空談成佛,所以思想理論具有現實意義。

10樓:難得聰明

大亂之地才會出宗教。是人們難以忍受生活的痛苦,將美好的願望寄託在另乙個時空,有思辨過人者反映了他們的需要,其言論被保留下來,並隨著時代的變遷去不斷地修改和完善。

死後還剩下什麼、如何面對飢寒之苦、如何消減精神上的折磨……很多宗教都在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有一名言可以總結,那就是「有容乃大,無欲則剛」。

最致命的問題是生老病死,人會衰老而無能為力,死亡是乙個難以忍受的火坑,死後的事也難以知道。痛苦的不行,不想再這樣了,怎麼辦?最有名的就是修立功德以養生死資財,因此樹立了「天」這個公正角色,這是參考世間的財物交易而產生的。

與之並駕齊驅的是滋養性情,使之純淨、善、正義、有慧根,因此樹立了「神」這個仁愛角色,這是參考世間取賢任能的官本位而產生的。欲宣世外法,卻取材於世間法,會使信者在恐慌中度過。我與絕對正義、絕對大能是否三位一體尚未可知,但像寄生蟲一樣受人擺布、侵蝕根本,的確沒有尊嚴。

天道樂生,鬼道樂終。但對生活不滿的人不知死後是否會承受更大的痛苦,而且連死這一關也過不去。能否好死,死後能否過得好一些,這樣的需要敖待解決。

這些年出現的環境決定性格的說法使行為法則的公允不攻自破。「因」、「機緣」等詞彙使人們更偏向於對環境的選擇。可是選擇環境,自己多拿別人就會少拿,難道不是惡嗎?

但如果少得了機緣和造化,比如尊嚴、朋友、知識、見識等等,那自己髒了誰管?環境論的實質是搶錢論,搶不搶都錯,都該死。然後就通過勞動和交易來樹立絕對公正,但勞動能力的改變和發揮、以及交易環境也會受環境極大影響。

更要命的是,對健康的腐蝕、對精神能量的侵奪也會嚴重影響到勞動能力的培養、性情的純正,慧根也受到摧殘。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恐懼」二字是各大系別的公敵。「工凡,具」,這明確說明了一切災難的源頭就是占有和鞏固,所以佛骨又叫舍利子。我非常欽佩歷代仁人志士對佛經翻譯的嚴謹揣摩和精準復拓,結合了漢語文字的魅力,使它精準而又美觀。

11樓:七重夢境

佛教說你不是你的身體,這是關鍵。你首先認為你就是你的身體,這是主要分歧點。佛教認為身體是束縛人的主要工具,稱其為三世業。

你的問題可以這樣表述,「我生而為戴鐐銬的人,鐐銬就是我的一部分,因為自從我有記憶以來它就跟著我。我如何在不放棄鐐銬的情況下獲得自由」。你關鍵無法想象沒有身體我還剩下什麼?

這其實就是修行的目的,需要實際去驗證。

12樓:護法居士

戒菸是不是與菸癮的身體矛盾?

調馬師是不是與馬的身體矛盾?

讓狗狗在規定的地方大小便,是不是與狗狗的身體矛盾?

法官給犯人判刑,是不是與犯人的意願矛盾?

。。。還有一萬個「推導」,都要說嗎?

你要是無知放逸的話,那就去屠宰場、地獄報到了!

13樓:Philli.N

第一問。

苦的本質和你身體的慾望沒半毛錢關係。例如不吃飯會餓著本來就是生存機制,你要感覺不到餓你很可能意識不到缺乏能量。口渴、飢餓、悲傷、難過之類的感覺本身就是中性的,你為什麼會對中性的的東西感到苦才是問題。

從另乙個角度講人可以做到從身體的慾望中免除除出來,但是佛教高僧並不那麼做。保持身體活那麼久做並一些和正常人不同的事情會讓人誤解佛法,虛雲老和尚就曾喝只喝露水在深山禪定,但被他的老師制止了。他們寧願選擇和身體的飢餓病痛和諧相處。

真正滅了苦因的人,哪怕是對待病痛也不會感到心理的痛苦,慈悲和寧靜是絕對的。

第二問修行的真諦不是你修行了就過著和別人看起來不同的生活,那樣乾脆直接選擇特殊的生活路徑不就好了嗎?

修行和不修行的差別是,在修行人哪怕在娑婆世界也過著極樂世界的生活。同樣是吃一碗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普通人即使過著國王的生活也窮的像乞丐,修行者即使過著乞丐的生活卻像國王一樣活著。

是的,他們都要吃飯什麼的,他們看起來都過著同樣的生活。但是乙個是國王、乙個是乞丐,就這樣度過了一生。

人類思想和意識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產生了意識?

科學信仰 現在還沒搞清楚,但我想提乙個思路。假設現在已有這個世界全部的知識,這些知識是不是意識?我覺得顯然不是,因為那些知識雖然是全範圍的,但仍舊是死的。意識是不是要高於知識? 深圳老土 思想和意識不完全是一回事,就說說意識吧。現代心理學的意識,是指個人運用感覺 知覺 思考 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

泰國重男輕女的思想與人妖文化現象是否矛盾?

並非矛盾。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和印度差不多,古時候的泰國貴族貧民階級分明。另外盛行佛教。因此,最有錢的就不說了,掌握大部分權勢財富。家境還行的,流行將男孩送去寺廟當僧人 必須是男人 女孩的話,也就是早早嫁了,做好是達官顯貴。家境最差的,生個女孩的話也好,畢竟給人當妾侍也能幫幫家裡。但是生個男孩,就慘了...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是怎麼產生的?

Un A 舉個例子,a和b在一段人際關係中相處,a向c吐槽其在這段與b共處的人際關係中的體驗。c聽完後便下了關於b的判斷。那麼怎麼保證c對b的判斷準確呢?這個例子可以切成四部分 1.a在同b的關係中,a的感受。2.b在同a的關係中,b的感受。3.a向c傳達的a在同b相處中的感受。4.c對a傳達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