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選擇,如何才能不糾結?

時間 2021-05-06 00:12:42

1樓:北縱南橫

害,每個人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我大一看著學長學姐為著未來迷惘,有些理解不了,可現在自己慢慢到了那個階段,要開始分流,要開始為未來作謀劃,也似乎感覺到了那種壓迫感與無妄感。

走到人生的岔路口,可我卻看不清路口後面的路,路牌也是模糊不清。過去的路都是明晰的,都有家長,老師提供意見,可我逐漸發現現在,父母能做的,只是支援我做的決定。似是因為人生沒有乙個正確的答案,每條路都是一種體驗,百味自知。

也沒有人去參考,彷彿孤零零的乙個人,去面對未知的未來。或許吧,孤獨才是人生的真相。

所以吧,每次選擇,我的依據都是讓以後的我不去後悔,讓以後的我不會去想,哎呀,當初不該選這個的,當初要是怎麼樣就好了。至今為止,我也沒後悔過我的任何乙個決定,高考志願是我截止前兩小時自己改的。

過去的我,你已經做的很好了,你已經做了當初那個情形的我,能做出最好的選擇了呢。

現在的我,盡力而為吧,讓以後的自己不要後悔當初的碌碌無為,享受當下的生活,享受當下的過程。

未來的我,希望你在某個城市角落裡,在某個夜晚,忽地想到了現在的我,能夠會心一笑。

2樓:驚鴻阮阮

當你要做出選擇時,你是首先考慮你想要什麼,是否能讓自己快樂,還是首先考慮你的選擇對你和你身邊的人是否是最有益的?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文化差異與個體差異的核心。

真正的選擇要求乙個人擁有選擇的能力,並且不受外力干預,你的視野決定了你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這進而影響著你對世界的期望值以及你對生活的展望。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選項的描述會影響選擇結果。抉擇之所以艱難,主要是因為我們考慮問題時並沒有對其進行利弊對比分析。

做那些真正有意義的選擇。準確地評估各種侷限性,平衡希望、慾望,珍惜每一次的可能性,這便是選擇的藝術。

限制,讓選擇更珍貴。

3樓:city0304

其實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生活要繼續,事情總要發生,不管你選不選擇,總有一條路要去走,因為你總在向前。

比如你很糾結今晚要吃火鍋還是小龍蝦,你點開外賣軟體下單了火鍋,那你就選擇了火鍋,下單了小龍蝦,那你就選擇了小龍蝦,如果你沒有點外賣,那你就都沒選。

而且,想想過去即使有很多在當時認為很難做決定的事情,最後都做了決定。

4樓:黃大鵬

先說一點,有時候反覆糾結所消耗的精力有時候會比真正去做還要更加消耗心力。

所以,能不糾結就不糾結。

但又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糾結呢?

我想,很多情況下,我們不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而是因為我們會考慮到別人的看法,別人走過的路和踩過的坑。

拿我來說,我不是乙個很典型的喜歡工科的男生,相反對文字這些更加感興趣。但我一直被「男孩子就應該學理科「這樣的」共識「影響到,所以中學時期還是選擇了理科,上大學找了工科專業。

在大學短暫又漫長的四年裡,我才慢慢地發覺自己真正興趣在哪,擅長的地方在哪。也有足夠的強大的心力去抗爭別人的看法。

不會再因為別人的說辭,而動搖自己內心的想法;

也不會因為死在這條路的前人,而有所退卻,不堅定;

更不會因為其他的路,別人混的更加好,就羨慕而跟從;

真正要做到不糾結,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動搖內心。

當然,剛開始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這時候其實更不應該糾結,而是「幹就是完事了「,不拘泥於選擇哪條路。

在你還年輕時候,每條路都可以去試試。試過之後,才知道那哪些更加適合自己。

最後,要說的是: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你可以選擇穩定的體制工作,也可以選擇辛苦地創業;可以選擇結婚生子,也可以選擇丁克或一直單身。

但不同選擇,並不意味著另一種選擇就不如你的選擇。

不用油然公升起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結婚生子別覺得單身一輩子就就很可憐,單身的也不用覺得結婚的人就是進入了「墳墓」。

結婚單身生子丁克體制創業,都可以,只要自己開心就行,之間沒啥好比較的,畢竟每個人想走的路都是不一樣的。

人生自己路自己走,年輕冒險不糾結哪條路更好,心智成熟不糾結外界的看法。

5樓:SarahZhang

在《談談方法》一書中,笛卡爾對於如何正確行事,提出了四條規則,其中一條是行事堅定果斷,特別能解決我們的糾結心理。

他這樣寫到:「行事上盡可能做到堅定和果斷,一旦確定某個想法之後,即使存在著很大的懷疑,也堅決遵循這條路走下去。就以旅行者為例,它們在某座森林中迷路了,不應該一會兒往這個方向走,一會兒轉向另外乙個方向,也不能在同乙個方位停留,而應該筆直地走下去直到能夠到達森林的另一頭,即使對這一方向的選擇在一開始僅僅是偶然的,但也不要因為某些微弱的理由而去改變方向。

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徑直走向目的地,至少還能到達森林的另外一邊,比起一直滯留在森林中要好很多。」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選擇,我們往往會猶疑不決,遲遲無法做出決定。小到中午的午餐吃什麼,大到該選擇哪個城市定居、選擇哪個工作,面對雞肋般的感情,是選擇離開還是繼續?

如果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那麼我們也不會如此糾結,只要一條道走下去即可。

而問題就在於選擇多,我們又有點貪心,總想從中選擇乙個最優解。如果選擇這個,就會想選擇另外乙個的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會更好。如果選擇了另外乙個,又會對這個念念不忘。

於是,我們就在這種患得患失心態中,搖擺不定,造成了大量心理內耗,也流失了寶貴的時間。

其實人生沒有最優解,堅定地選擇乙個,然後一直走下去,不再三心二意,左顧右盼。

正如笛卡爾在書中寫到的那樣:

「自此之後,我不再後悔,不再反覆無常,這兩點讓那些軟弱、搖擺不定的人,在行動中經常改變想法,在未來某個時候,又把當下視為對的事情看成是錯的。」

6樓:蔡壘磊

世間安得兩全法,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難以兼顧的兩難選擇:

事業和家庭哪個更重要?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小縣城留在父母身邊?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和陪伴哪個是真正對他好?……

類似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問出很多,似乎不管選哪個,都不能保證對:

專注事業,萬一像李開復這樣得癌了呢?在大城市打拼,萬一子欲養而親不待呢?

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萬一孩子三觀不正,性格乖張了呢?

這些擔憂都有道理,那有沒有一種數學方法可以計算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涉及到主觀的東西要準確是不可能的,但大概的決策理念是有的,就是著名的「貝葉斯公式」。

其實你完全不用管貝葉斯是什麼,如果你對符號頭疼,也可以不記它的公式,你只要能夠使用它的理念就可以了。

李開復說拼命工作不對,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當你代入到他的情況之後,發現很有道理。確實,錢和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於是你以為自己也一起「悟」了。

但回到現實後你會發現,不對啊,我又沒有得癌,我又不是只剩6個月的命,如果我把每天額外努力的時間全給家人,6個月後呢?我又沒有結束生命,到時候是我每天繼續陪著更重要,還是孩子能上貴價補習班更重要?

當李開復不知道自己會得癌的時候,假設他的得癌概率是0.001%,那麼用0.001%去乘以他得癌後的損失,得出的值不大,或許並不足以影響他的決策,所以他選擇了把時間留給工作——也就是說,他提前知曉有0.

001%的概率會得癌,他還是會選擇工作。

但當他得了癌,得癌概率從0.001%變成了100%,損失值就增加了10萬倍,假設此時有50%的概率會死,由於死亡的損失值實在太大,所以李開復就覺得不划算了——注意,這個不划算是由於他的得癌概率先從0.001%變成了100%,他才會這麼覺得。

接著他被治好了,在治好後的一段時間內,他可能還會沉浸在與家人相處的快樂中,但過段時間,他終究還是會回到繁忙的工作裡去,因為那個時候50%的死亡概率不在了,再得癌症的概率是多少?

人對近期事件的概率會有顯著高估,但對遠期事件則容易逐漸淡忘。當他慢慢不再擔心得癌概率時,拼命工作就又會悄悄「滑」到首選。但由於他出了一本《向死而生》這樣的書,再加上在公開場合講了很多雞湯,所以為了內心的「一致性」,他應該不會像以前那樣拼命了。

其實《向死而生》裡的道理真的是他在這趟生死旅程中領悟的嗎?不,他早知道,只不過一種小概率事件真的會降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之外罷了。

前兩天我在蟻窩裡問了這個問題,有個小夥伴是這樣回答的:

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選哪個都不能保證對。你以為名人說的是大智慧型,其實根本不是,你只是把自己代入到了他的那種特定情況中去了,所以他的「特定解」成了大智慧型而已。

人生是概率遊戲,你要付出多少代價在事業上,是要計算過的。

那種事業有成後突然健康出了問題,或者家人關係出了問題後得出來的「感悟」,僅僅是「前置概率」發生了變化後的慾望型別轉換,根本就不是智慧型。

我們在電視上常常看到某些富豪,到了老年開始尋找親情,開始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

這種橋段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因為如果他一直都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並花大量時間在類似親情這些東西上,他可能會遇到另一種人生,比如被子女和配偶嫌棄沒本事,從而到了老年突然覺醒「原來事業是最重要的」。

有人說你不陪孩子,以後孩子的心理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父母是做餐飲的,不怎麼能陪我,從小到大我都經常乙個人吃飯,因為我的飯點也是客人的飯點,是父母最忙的時間。餐飲也沒什麼週末不週末的,幾乎365天都開門營業,所以不可能像「教育專家」們說的那樣週末陪孩子做這做那。

我心理出問題了嗎?

我們不能光挑出問題的舉例,也不能光挑沒出問題的舉例,都是概率,沒有必然因果。

重點是此刻,你按照你現在的情況,你的決策是不是貝葉斯條件下最有價效比的?如果是,就可以了。

至於以後事情變得更好還是更差,不需要後悔,因為概率問題不是你能控制的——你不能說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同時失去了丈夫和女兒,就說科比不該跟女兒同坐一班機,或者科比就不該陪女兒練球。

這事兒歸上帝管,跟決策本身沒有關係。

用這種思維去看待該不該996,該不該回老家,該加班還是陪女朋友,就會更加一目了然。

7樓:洋蔥

說明你的腦子裡功利性太強,任何事只能看到勝負,成敗,得失,利弊這些二元對立的動物思維。

如果你能夠超越這一層次,用審美的角度去看到,根本不會有選擇困難。

前路漫漫,怎麼選擇才能不後悔呢?

等風來 別瞎想了,怎麼選擇都會後悔的,因為人就是那麼賤!當然,如果不想賤的太low,那就多看書,多旅遊,多思考,睿智又自律的人,做選擇準確性更高! dgs135135 後悔這東西很主觀,我感覺只要是不給自己身體和心理造成大的傷害就沒什麼可後悔的,世界是偶然的,事件是概率的。放開手腳不要太糾結。 路人...

怎麼才能不糾結考研,走出自己的心理,克服自我否定

厲凝汐 首先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歷會不會對你的人生規劃帶來很大的提公升,或者你要發展的這個方向對學歷的要求是怎樣的 其次綜合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對一件事能不能付出長久的堅持,畢竟考研是一件枯燥且艱難的事情 再者,別否定自己,每個人都是潛力股,即使再優秀的人,他也會有短板 如果確定了方向,找工作的...

我該怎麼樣才能不幻想,面對現實

Rita 當你不得不去自己找實習,填寫簡歷時沒東西去寫的時候 當你不得不畢業,不得不找工作,無數hr對你笑臉相迎,讓你回去等訊息,卻再也不聯絡的時候 當你離開象牙塔,你就會知道,怎麼停止幻想了。 靜安 不要做計畫,就像這樣的 對於懶癌患者來說不切實際。因為我有懶癌,根本沒有去做。你真的喜歡英語會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