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

時間 2021-05-14 19:05:30

1樓:

獨處時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從小到大都處在各種社會關係中。在家有父母,上學有同學,工作有同事,結婚了有愛人,可能還會有孩子,從早到晚,每時每刻,身邊都會有不同的人。很煩。

被各種各樣的人包裹,感覺自己被各種面具和情感綁架了。

只有乙個人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快樂。不用對誰負責,不用為誰擔憂,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感受中,真正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這種感受是很珍貴的。

2樓:元氣小泓

作為乙個曾經被落單就覺得恐慌,到現在能享受獨處也能自在社交的人,這個問題我可太有發言權了!

首先,在我的觀念裡,喜歡獨處絕對不是一件壞事。能自在與自己相處的人,恭喜你!你離發現自我又近了一步!

發現自我非常非常重要,不要小看它的力量。

當我對自我有足夠清晰的認知以後,我覺得以前很多問題都是浮雲,並且特嫌棄以前的自己,難以相信自己能夠如此矯情。

但是發現自我也是乙個需要經歷和需要時間沉澱的過程。

尤其是在現在相對浮躁的社會風氣中,想要找到自我,需要給予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去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

在獨處中,你是怎麼利用獨處的時間的,這可能會是你的興趣所在。

在獨處中,反思成功或挫敗帶給你的觸動,這是覆盤。可能可以讓你更清楚,我是什麼樣的人,我的長處是什麼,我的不足是什麼,我可以如何揚長避短。

答案唯有從自己內心而來,而獨處是乙個非常好的傾聽方式。這是我喜歡獨處的原因。

但是如果你說:「行!那我就光獨處了!不交朋友了!」

欸,朋友,話也不是這麼說,我可沒有這個意思。

過於極端的選擇一定不是乙個最佳的選擇。

儒家的」中庸「思想,近幾年越品越覺得,確實博大精深。

我喜歡獨處,但是我也享受熱鬧的場合、朋友的聚會。

這一切發生在我知道了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之後。

現在我非常享受獨處的時光。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靜心思考一些問題。

在社交中也會以我的感受為出發點,對不舒服的行為、不舒服的人說」不「。

在獨處和社交之間找到乙個平衡點,才是真正的游刃有餘。

3樓:西門慶

聚會場合越盛大,就越容易變得無聊。

青年人首先需要學習的就是忍受孤獨,因為幸福和安樂就是從孤獨中產生的。

乙個不喜歡獨處的人,是對自由缺乏熱愛的人,因為乙個人只有獨處時才能獲得自由。社交聚會中的拘束、干擾無法避免。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乙個人的個性越是獨特,讓他做出這樣的犧牲就越難。

所以,乙個人具備的自身價值決定了他是逃避獨處還是喜歡獨處。因為乙個人在獨處時,如果他是乙個可憐的人,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如果他具有豐富的思想,就能感受到自己思想的豐富性。

經常與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打交道會擾亂心智,並且喪失自我,而且他做出的犧牲無法得到任何補償。大自然使人和人之間的道德和智力水平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是社會卻看不到這些差異。

只有在由思想豐富的人組成的聚會中才能找到有深度的交談和充滿思想的話語。在平庸的社交場合中,充滿思想的交談是被厭惡的。因此,在這種聚會中必須把自己變得平庸和狹隘才能取悅他人。

所以,我們不得不將大部分的自我都拋棄才能變得和其他人一樣,並且與他們相投契。誠然,我們通過這樣的犧牲獲取了他人的好感。但乙個人的價值越高,他這麼做就越不值得,甚至是賠本的。

拉布葉曾說:「我們遭到的所有不幸都是由我們無法獨處導致的。」

隨著我們精神能力的發展和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喜歡獨處。因此,通常來說,乙個人的年齡越大,他對社會交往的渴望程度就越低。年幼的孩子自己單獨待很短的時間就會害怕而痛苦地大哭起來。

而對乙個男孩最嚴厲的懲罰就是讓他獨處。青年人很喜歡聚在一起,只有一些具有高貴氣質的青年人才會偶爾嘗試獨處,但是要讓他獨處一整天也是很不容易的。而成年人卻更容易一些,能夠單獨待比較長的時間;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獨處的能力也就越強。

最後,年過古稀的人或者已經不再需要生活中的歡愉,或者非常淡漠,他的同輩人都已經離開了,對於這種老年人來說,獨處正是他們需要的。

當乙個人年過六十之後,他就會很自然地追求孤獨,甚至已經成了一種本能,因為在這個年紀,所有東西都集合在一起促成了對孤獨的渴望。對社交的熱愛,也就是對女性的喜愛和性慾都已經平息下來了。實際上,老年時期沒有性慾的狀態是人到達無欲無求的狀態的基礎;而無欲無求的狀態會逐漸使人失去對社交的興趣。

乙個人的思想智力水平決定了他享受老年所帶來的好處的程度。所以,雖然人人都能在某種程度上享受老年帶來的益處,但只有具有卓越精神的人才能最好地享受老年時光。而那些在老年時代仍然和青年時代一樣熱衷於世俗人群的人,都是智力和素質低劣而平庸的人。

在那個已經不再適合他們的青年群體中,他們顯得囉唆煩人;他們所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也就是讓別人能夠容忍他們而已。

在獨處的眾多不便之中,有乙個壞處卻容易被我們忽略:就像長期待在屋裡會讓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的影響變得十分敏感,一絲冷風就能讓我們生病一樣,長期孤身獨處會讓我們的情緒變得非常敏感,一些無足掛齒的小事、言語,甚至他人的乙個眼神或表情,都會讓我們感到難過和痛苦。相較而言,如果乙個人忙於繁雜的生活,那麼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不會引起他的注意。

4樓:西荷

尼采說過:「乙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叔本華說:「要麼獨處,要麼庸俗。」

其實他們都有強調獨處的重要性。

喜歡獨處,是因為乙個人待著的時候,往往能進行深層次思考。

很多作家的震撼人心的作品,都是獨自一人的時候產生的。因為乙個人待著的時候,干擾因素比較單一,最難對抗的只不過是腦子裡橫生出來的細枝末節,不用再花費其他精力來對付其他的事情。

舉個例子,為什麼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城市,那些比較愛學習的人都喜歡去圖書館或自習室呢?

甚至在大城市裡,很多人寧願走很遠的路,花額外的錢,都要揹著東西到自習室裡度過自己白天或夜晚的時光。

那是因為在那個場所裡,TA能專注於做自己手頭上的事,不管是閱讀、做筆記、寫寫畫畫還是進行思考,周圍的人都不會成為乙個明顯的干擾因素。

雖然看起來鄰座都是人,但其實他們都在享受僅僅屬於自己的精神上的獨處,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精神上自由了,很多事情才容易想通,很多奇思妙想才能迸發出來。

所以,偉大的想法往往誕生於獨自思考,就像我們熟知的牛頓,也是因為經常獨自在外思考,才成就了自己的偉大。

能夠享受獨處的人,往往都會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因為獨處的滋味真的很爽。

但會有一些小夥伴想,喜歡獨處的人不孤獨嗎?

其實喜歡獨處和本身孤獨是兩回事,前者只是一種正常的生活形式,而且那種形單影隻只是錯覺,一旦獨處的人回到人群中,TA 依然能談笑自如;但後者的區話主要是內心空虛。

獨處的人內心往往是充盈的,因為TA很清楚自己的節奏,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完成自己的目標,TA對自己的了解是很透徹的。

但本身孤獨的人是不一樣的,TA的內心深處其實很渴望得到認同,被人接受,所以在意的事情很多。而且在意的點一般都在於身邊的人和事,很少看到真正的自己。

所以說呀,喜歡獨處的人,或者說會留時間獨處的人,生活往往更充實,思考的東西也比別人更多。

朋友們,學會獨處,然後享受獨處吧。

可以來看看往期答案呀。

西荷:如果只能向別人推薦一部電影,你會推薦哪部?

5樓:iamaxxx

很有意思的乙個問題,令我吃驚的是有這麼多人關注和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我的性格,本人並不孤僻,周圍的人評價給我的第一印象基本都是個活潑開朗的人,自認為我還蠻擅長社交的。

也許因為我本身性格的關係,以前總是很害怕孤獨。之前也曾在網上看到過乙個人能做的事情之類的等級,沒想到的是,乙個人看電影居然是排在前幾,但是在我看來,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了。

不僅如此,吃飯,逛街,甚至上廁所都一定要拉個朋友一起。在沒有人陪在身邊時,往往就會變得很喪。

近幾年可能到了乙個新的環境的原因,我學會了乙個人,坐地鐵乙個人吃飯乙個人打針各種乙個人...也真的做到拒絕一切無效社交了,在學校,也很少成群結隊,雖然不排斥他們,但是上學也確實是很單純的上學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係,雖然很心酸但是成長迅速頗有成效。單形影知的生活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沒有別的心事打擾,反而會覺得順暢與舒適。

你不用費心思應付身邊人的各種爛梗,也不用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也不想再認識無關緊要的人,做任何沒有意義的事情,對自己要求及社交標準越來越好,也對浮躁的東西越來越厭惡。但看到自己的社交圈越來越乾淨質量越滿意,每乙個人帶給我的都是正面影響和正能量,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事業規劃中越來越是我想要的。所以我覺得,在無法做到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時候,搞再多社交都是本末倒置。

起碼從現在開始,要活的讓別人一點黑點都找不到。

6樓:雲兔糰子

太麻煩了,因為節奏不一樣,自己心裡苦

跑步,節奏不一樣,體力不一樣

你想逛街,人家沒走幾步走不動了

爬山不去,爬不動

你想走路人家要打車

去博物館,然後人家下午才起床,過去太陽都要落山閉館了還有,如果自己不是很想去就不要隨便答應別人的邀約了!跟這樣的人出去真的還不如乙個人,真的碰到不是一兩次了。之前報了團去奇琴伊察,小夥伴說去哪你決定,結果一上車就抱怨都是老年人去看的,到了景點就坐在樹下休息等你,或者催你趕緊走之類的。

太失落了!大家都不開心,有時候真的不敢輕易約人出去了。

解決辦法:不同的活動找和你節奏相同的朋友,不然還是自己溜達比較自在,自由得花時間去感受、去體驗

7樓:哆來咪發唆拉西哦

我喜歡獨處。

獨處很自由,不需要取悅任何人,可以最真實地專注於自己。同時我認為,喜歡獨處並不是靈魂孤獨,也不是不合群。我也會有朋友,也會喜歡喝朋友聊天或是出去玩,同樣也會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只是有些事更適合我乙個人享受。比如有些電影我只想乙個人去看,有些歌我只想乙個人去聽。這是因為情感不可複製,在那些可能因人而異的感受裡,我更喜歡隨著自己的情緒飄遊。

8樓:紅茶小姐姐

蘇州拙政園有乙個小亭子,很小,叫做「與誰同坐軒」。

這麼小的亭子,可以與誰同坐呢?

直到我讀了蘇軾的《點絳唇閒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才知道答案。

不需要與任何人同坐,明月、清風、我。

亭子的取名還有詞句,都在詮釋著乙個意境——獨處。

可見,獨處是自古以來被人們所喜歡和推崇的。

為什麼人會喜歡獨處呢?

因為獨處使我們擁有了全能感,獨處滿足了我們的自戀。

現實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與轄制,我們往往不得不扮演他人期待的樣子,小心翼翼,身心俱疲。

而獨處,是屬於我們個人的空間。

在這裡,我們可以隔絕一切外在干擾,掌控一切,成為真正的主宰者與帝王。

我們感覺到世間只剩下「明月清風我」,這種美好的意境,滋養了我們的自戀,使我們充滿活力與能量。

自戀是乙個人活力的源泉,乙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嬰幼兒時期,每個孩子都以為世界是由他的意志所控制的,以為自己可以主宰一切,改變一切,這是自戀的頂峰,這讓嬰兒看起來充滿能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視野的開拓,自戀的部分不斷被外在世界擠壓、打擊、摧殘。

人開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有人說這是長大了,謙虛了,學會做人了。

但這同時,其實也是個體活力的消亡

當我們不再相信自己,不再擁有自戀的時候,往往會變得隨波逐流,碌碌一生。

為了持續的保有自戀,獲得滋養,人類發明了獨處。

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實現的自戀,在獨處時得以釋放。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在週末選擇與外界完全隔絕,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如果你去找他,看看他在幹什麼,其實他可能也就是乙個人在家看看書,喝喝茶。

他把這叫做「充電」,讓自己有勇氣投入下一周的工作中。

這其實就是在用獨處的方式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適當的脫離現實世界,在獨處的全能感中為自己療傷,保護自己的自信心,不被外界世界所壓垮。

適當的獨處完整了我們的人格,過分的獨處阻礙了我們的發展。

「社會脫退」是這幾年受到熱議的詞語,講得是有的年輕人完全把自己與社會隔絕起來,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社會關係的問題。

「社會脫退」的背後就是過分的獨處,導致自己的全能感和自戀狀態達到頂峰,從而無法融入真實社會。

人生啊,難在掌握乙個平衡。

希望你善於獨處,不恥於獨處,又不囿於獨處。

與君共勉。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單身?

這個問題就跟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買車一樣,他們覺得一群人開著車上高速,那感覺很爽,可我每次坐上去都想睡覺。那種人也不明白我每天坐在電腦前有什麼意思,可我卻樂在其中,十分享受和自得。按我理解單身也沒有說好或者不好,結婚也沒有好或不好,都是一種生活狀態而已吧 法學dog 不會愛是乙個方面吧 母胎單...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攝影

bvua 因為攝影讓我覺得世界是真實存在的 無論是黑白色調 還是光圈模糊的背景 又或者讓人眼前一亮的配色 這個世界都被作為片段儲存下來,越發的美麗和不可思議 因為當我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捕捉到了最好的時光。那些風景,似乎拍下就能不朽。因為我喜歡啊,喜歡光影變換的瞬間,真的是很神秘很有趣的事情啊。也喜歡...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結婚。

邑清晨 膽子太小了,乙個個只會偷偷摸摸喜歡,畏懼這,畏懼那。說自己沒錢 沒顏值 沒身材,媽呀,這都是物質的硬體,如果乙個女生真正覺得你可靠,有責任感,看的不僅僅只是這樣啊。綜上所述,大家都是有機會的。做人嘛,就要光明磊落嘛!敢愛敢恨喜歡就去追,大不了被拒絕,拒絕了不要灰心,慢慢去軟磨硬泡,去磨,總有...